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許多網民開玩笑說,他們會分期購買一些豬肉來滿足自己的胃口。這是一個玩笑,但它也部分反映了生活成本在上升的事實,而許多人的收入沒有跟上增長的步伐,導致他們入不敷出,有時不得不使用網絡貸款來維持收支平衡。
但是每件事都有利有弊,雖然網上借貸讓我們的生活更容易,但它也讓很多人參與其中。有些人因為自己缺乏自制力,或者被"欺騙",越來越多,到最後乾脆不付出。p2p借貸平臺也存在問題,馬雲曾直接將其描述為非法的網絡融資形式。
正因為如此,網絡平臺上的轟動性新聞頻頻出現在新聞中。為了規範金融市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打擊這種非法的平臺,和5月9日發布了一份新的文件,"臨時在線貸款的商業銀行的監管辦法(草案)》,"明確規定,個人信用額度不能超過200000 !
該監管機構對新規的解釋是,它們旨在規範網際網路借貸市場,規避貸款風險,保護借款人的合法權益。符合以下3個條件,您不能退貨!在新的規則下,任何繼續償還這些債務的人都是在送錢!
高利貸
所謂高利貸,是指對貸款收取特別高的利率。它產生於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末期,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出現之前,在現代銀行體系建立之前,私人借貸的利率非常高。
高利貸,顧名思義,是一種私人借貸。一些機構尋找急需資金的客戶,或者使用策略誘使人們借錢。只要用戶借錢,災難就會隨之而來,高利貸的利率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一般人都負擔不起。當然,根據規定,我們不需要還高利貸,如果利率高於36%的話,借款人有權拒絕還款。
套路貸
2012年發生的事情:一位客戶的兄弟向一家小額信貸公司借了數萬元,還了10萬元後被迫將自己的房子抵押給一家小額信貸公司。最終的借款人,無力償還高額債務,選擇了自殺!傳統的貸款,如高利貸,是非常有害的。當然,傳統貸款是一種不合法的債務。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私人貸款為幌子,誘使或強迫受害人籤訂"貸款"或變相的"貸款"、"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
由於這種債務是非法的,借款人有很好的理由拒絕償還債務。如果不需要為債務恐慌,我們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我們的合法權益!
砍頭息
通常,當我們借錢的時候,我們得到的和我們借的一樣多。但斬首利息是不同的,它意味著借款人在貸款時,沒有得到全部金額,而是被迫收回部分代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從借貸平臺借了1萬元,拿到錢的時候已經有8000元了。這2000美元被平臺收回了,但他們要求1萬元!其實按照規定,這種情況不需要還2000元,畢竟我們只借了8000元!
在新規則下,符合這三個條件之一的網絡貸款是不需要償還的,但是規則並不是鼓勵我們大膽借貸,而是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所以我們必須依法行事。所以平時我們在借錢的時候,一定要找正規銀行,否則有可能面臨以上幾種貸款,讓我們掉入他們的陷阱。
所以平時我們要提高警惕,同時也要控制自己花錢的欲望,不要無節制,否則網貸毀掉的不只是你,還有你的整個家庭!希望大家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