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山東是黃河最後流經的省份,在東營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滔滔東進,經千萬裡壯闊迂迴,匯於大海。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裡擁有了世界上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裡孕育了儒家文化、泰山文化。山東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緊扣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個關鍵,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事業中貢獻山東力量。29日、3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山東衛視、閃電新聞客戶端同步直播《直播黃河·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九曲黃河奔騰向前,跟隨鏡頭,來了解山東,擁抱黃河。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正值金秋時節,泰山上的植被鬱鬱蔥蔥,綠樹奇石相間,構成了此刻泰山獨特的風景。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加大了對泰山的保護力度,私挖亂採泰山石的現象基本被杜絕。在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後,這裡呈現出一幅山青、水綠、林鬱、湖美的生態景觀。
黃河與泰山自古以來並稱為「河嶽」
黃河與泰山自古以來並稱為「河嶽」,這也充分說明了黃河和泰山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地位。在兩山之間有一條長長的臺階,那就是泰山十八盤,它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1630多級石階,因其盤路陡絕,似雲梯倒掛,遊客登山,如同攀爬。而就是在這段陡絕的山路上,產生了泰山挑山工這樣一個特殊群體。「挑擔不畏難、登山不畏險、坦途不歇腳、重壓不歇肩」是他們真實的寫照,「勇挑重擔、一往無前」的泰山挑山工還被寫入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教材。
泰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在泰山山頂上空,視線好的時候,可以看到泰山腳下黃河的支流大汶河蜿蜒西流匯入黃河。自秦皇漢武封禪泰山以來,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祭天,刻石題字。泰山,中華岱宗,五嶽獨尊。登山如同讀史,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多處古建築群和2200多處碑碣石刻。
泰山之巔極目遠眺 黃河似金帶閃閃發光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孔廟,儒家先聖孔子在這裡「登泰山而小天下」,詩聖杜甫在這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給人以穩重之感,古語常有「穩如泰山」「重於泰山」之說,泰山挺拔的身姿詮釋了我們民族的品質,國泰民安的理念更是廣為流傳、綿延至今。從空中俯瞰,總面積426平方公裡的泰山,屹立在遼闊的華北平原上,有拔地通天之勢。人們在登過泰山之後,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人生如同登泰山,要想成功就要勇於攀登,而我們偉大的民族,也是如此。在實現夢想的路上,不忘初心,拼搏向前。「東嶽乾坤定,黃河一縷分」,在泰山玉皇頂極目遠眺,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深遠與厚重在此刻讓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感到自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