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陝西省鳳翔縣田家莊鎮金山果業合作社潘換來、潘小剛、範婷
果樹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需要吸收大量礦物質元素,這些礦物質元素除一部分來自於土壤自身所含的營養外,還需要人工施肥來加以補充。因此,在果樹的栽培管理中,合理施肥是保證果樹優質、穩產的一項重要措施。但也有部分果園在施肥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偏差,不但影響了肥效的發揮,甚至出現了一些負面效果,如肥害等,應引起廣大果農生產者的高度重視。
1.施肥時間不合理。
目前在生產中,大多數果農把基肥施的過遲,一般在採收後10月下旬—11月份,有的純碎拖到12月封凍前施,這樣基肥腐熟分解、轉化、吸收時間推遲,造成樹體中、後期營養生長不良,花芽分化率差,性細胞分裂慢,致使蘋果樹膨大期急需的磷、鉀及中微量元素不能及時補充,影響果實膨大和著色。
正確的施基肥時間:要求基肥早秋施肥比晚秋施效果好。秋施基肥在果樹採收前進行。一般宜早不宜遲,要按「早、飽、全、深、勻」的技術要求,宜於8月20日-9月25日前施入,在這一時段內越早越施入最好。
這時果實已接近成熟,新梢基本停止生長,此時正值根系第二、第三次生長高峰,地溫高,氣溫低,雨量充沛,土壤墒情特好,極有利於肥料腐熟分解,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樹體吸收利用,並運送到各個部位。此時斷根容易癒合,並發出許多新根,微生物處於較活躍的狀態。
此時施基肥增加樹體養分儲備能力。正值花芽分化關鍵時期,花芽分化、充實、飽滿、果實膨大,根系生長三者互相爭奪養分的矛盾,通過大量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的四抗作用(抗寒、抗旱、抗病、抗逆),此期肥料不足易導致花芽分化不充實,翌年又看是花芽,開花後卻是葉芽,所以 筆者稱早施基肥管2年,科學施肥果連年,當年蘋果沒有65、70#,增加20%產量,80-90%全都是80-90#蘋果,迅速有利於翌年果樹萌芽、開花和新梢生長,開五坐三,開六坐四,呈現出第1茬化壯、早,全都80#以上蘋果,況且增色快,果面光滑、色嫩、顏色鮮豔,臘質層增厚,亮度好,市場競爭性強等特點。
2. 果樹生產中施用有機肥的的重要性。
雖然大多數果農已經認識早施用有機肥在果樹生產中的重要性,近年來也加大了蘋果園有機肥的投入力度,但遠遠不能滿足蘋果樹生長結果的需要。有機肥施用量嚴重不足,是當前蘋果樹面臨的主要問題。
正確的方法:秋施基肥要以有機肥為主,磷肥、鉀肥輔之。如增施大量氮肥,會刺激果樹貪生徒長,減弱貯藏養分的能力,使果樹不能正常落葉,增加腐爛病樹對樹體侵染機會,通過大量增施有機肥,能夠增強樹體貯藏養分的能力,為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木桶原理得到啟發,果樹吸收養分的多少,就像一個用不同高度的木板圍成的木桶,大量元素為長板,中微量元素為短板,木板的長短決定著木桶盛水的容積,當大量元素增加,中微量元素也隨之增加,才能使果樹發揮最大增產潛力,若大量元素長板,增加微量元素短板沒有增加,水桶的容積只能由微量元素短板決定,要使果樹發揮最大增產潛力必須增施大量有機肥,補充中微量元素養分。
有機肥除含有氮、磷、鉀三要素外,還含有硼、錳、鈦等微量元素。有機肥所含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肥效持久、穩定(抗旱、抗寒、抗病、抗逆)四抗作用及各種自然災害,可在較長時間內持續發揮肥效,解決了無機化肥成分單一的缺點。
有機肥中的各種有機酸與鈣鎂等離子綜合形成穩定絡合物,可以減少礦物營養的固定,有機肥施入土壤後,可改良土壤結構,能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狀態,有利於果樹健壯生長,大量增施有機肥能滿足果樹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因此,秋施有機肥不僅不能缺,而且要以有機肥為主,可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如農家肥缺少,廣泛收集畜肥、禽肥,增加肥源,建立有機肥堆制加工廠,大力推行以果為核心,以草為基礎,以沼為紐帶,以畜禽載體,以水為媒介的種養加三位一體「果、草、蓄、沼、窯」五配套循環經濟型生態果園模式。
在以上無法解決肥源的情況下,可選用工廠化生產優質腐殖酸有機肥,西北黃土高原生產優質蘋果中標企業昊威腐殖酸優質有機肥等,氮、磷、鉀5%,有機質45%,由陝西省果樹研究所技術支撐,通過多年來,已被廣大果農普遍認可。秋施基肥很重要。秋施基肥量要佔全年施肥量的65-70%,是解決大小年結果的關鍵肥料。
3.施肥區域不正確。
果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隨著地上部的伸長和擴展,基地下根系也隨之向下生長和向四周擴展,尤其是具有吸收功能的毛細根,大多著生於主、側根的末端部位。就果樹的根系而言,深層根系起著固定樹體、決定長勢的作用,而淺層根系起著決定花芽形成和果品質量的作用。一些果農不了解果樹根系的這種特點,誤以為近幹處的根系是吸收肥料的主要部位,因此施肥時常將肥料集中施於近幹處,甚至將有機肥料堆積於根頸部者塗抹於樹幹上。
正確的施肥範圍:是果樹樹冠的投影邊緣及其稍遠處,即使全園施肥,最好也要在距樹幹1m的範圍之外,以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施肥深度上,現在大多數果園仍然於每年的秋季或春季在樹冠下挖溝或挖穴,一般溝(穴)深度達到40-50cm。
由於所挖溝穴的根系絕大部分被破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第2年4月以前所施基肥是不能被吸收多少的,只是到7-8月份雨季到來後才能被吸收一部分,但由於大部分肥料施得過深,淺層根系吸收不到,因此對花芽的形成和果品質量的提高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尤其是對根系分布較淺的矮密果樹而言,更是如此,導致產量低、質量次。而且深施肥用工多,費時費力。
因此,從果樹根系分布和所起的作用而言,無論施基肥、壓綠肥,還是追肥,都應該考慮能被淺層根系吸收利用,尤其應注意地表20cm土層中有機質含量的提高。秋施基肥,應以放射溝狀淺溝施(溝深20-30cm,長1-1.5m)挖4-6個,樹冠內淺,往外逐深或撒施後淺刨一下為好,施後澆水。但幼齡果樹為促進根深葉茂,不宜採用淺施法。
4.有機肥不經腐熟直接使用。
有機肥是個寶,果樹生長離不了。有機肥中的圈肥、堆肥、廄肥、雞糞、羊、人類尿、草把、作物秸杆、果樹落葉及雜草均需經過腐熟分解後才能被吸收利用。有機肥養分全面,但有機肥料中所含的養分大多數為高分子有機化合物,需要較長時間的腐熟和分解,才能被果樹吸收利用。尤其是未經腐熟的有機肥料,其分解速度更慢,而且在分解過程中還會產生有機酸和較多的熱量,容易造成燒根現象。另外,生糞中往往還含有一些有毒物質、病菌和草籽等,因此,不宜直接施用。
正確的方法是:將生糞及枝葉、作物秸杆進行高溫堆漚混合處理,再加入適量肥料和水堆成肥,後用泥或塑料紙封堆,進行70-80天堆肥,待肥料充分腐熟,養分初步分解後再施於果園中。同時高溫堆肥還可殺死肥料中的草籽和病菌,減少黴素,防止雜草和病害的發生。
5.施肥時不注意元素間的平衡。
果樹的生長發育需要吸收多種營養元素,除了大量元素外,微量元素也很重要,若缺乏則易患缺素症,同時,各種元素間還存在著相助或拮抗作用。
如蘋果施氮肥後,樹體內含氮量增加的同時,對鎂的吸收也多;反之當含氮量低時,對鎂吸收減少。而氮與鉀、硼、銅、鋅、磷等元素間存在拮抗作用,如過量施用氮肥,而不相應地施用上述元素,樹體內的鉀、硼、銅、鋅、磷等元素含量就相應減少。
相反地,對蘋果施少量的氮肥,葉中的鉀素含量增多,且土壤中氮含量越少,對鉀肥吸收就越多,甚至導致因鉀素過剩而呈現缺素症。磷肥施用過量,如不相應地增加鉀、鎂肥,則抑制對鉀、鎂的吸收,出現鉀、鎂不足。
而鉀素過多,對鈣、鎂吸收就減少;相反地,低量鉀肥可提高樹體中鈣、鎂的含量。缺鈣時,不利於氨離子吸收過多土壤呈偏鹼性,使鐵、錳、鋅、硼等變為不溶性,導致缺素症的發生。
然而在生產實際中,有些果農不注意或不了解肥料的平衡作用,在施肥時往往以氮、磷為主,其他元素施用較少,結果導致缺素症的發生,產量不高,品質下降。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了解土壤種類、土壤中營養元素的豐缺、果樹對不同養分的需求。
正確的方法:最好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以免果樹缺素症的發生。
6.施肥方法不當。
近年在施肥過程中,筆者發現許多果農圖省事,喜歡把肥料集中在一塊,在兩樹中間挖一個坑,要麼就是一側挖一個坑,然後把肥料撒在坑裡,也不用耙子將肥料與土攪勻,這種做法很容易引發肥害,燒根施樹。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每樹開挖4-6條放射狀溝,長1.5-2m,寬30-35 cm,與上次位置錯開,肥料混合按量施入,用鐵耙子把肥料與土混合攪勻,效果特好。以上施肥最適宜根系布滿的成齡園和密植園,不僅增加肥料點,擴大了施肥面積,又不易造成肥害和根系生長障礙,而且35-40cm左右的吸收根得到保護,同時園地的透性和保肥保水也得到了增強。
7.施肥的比例不恰當。
目前大多數果農只重視大量元素,忽視中微量元素,果農在施肥中隨意性很大,只重視氮磷、鉀元素的施用,不及時補充鈣、鎂、硼等微量元素,加上有機肥嚴重缺乏,造成土壤養分不平衡,蘋果小葉病、縮果病、黃葉病、腐爛病、早期落葉病等時有發生,蘋果產量和品質也難以提高,同時造成化肥的浪費,肥料利用率低。
正確的方法:大力推廣有機肥+生物菌肥+礦物質肥+無機化肥+藍得土壤調理劑。即實行四肥一調理技術。樹靠根養,果靠葉養,根深葉茂,體壯少病,體弱多病,增加營養免疫的科學道理。
多年來,我們一直推廣昊威奧美特腐殖酸精製有機肥+聖德豐菌肥+富力邦矽鈣鉀鎂肥+45%(15-15-15)大三元複合肥+藍得土壤調理劑的秋施基肥全營養科學配方。
實行四肥一調理的核心理念,主要四種或五種混合,既補充了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有機質,又補充了複合微生物菌肥,增加了營養,增強土壤活性,供肥持久,活化土壤,解磷解鉀,既有有機肥的長效性,生物肥的活化性,中微量元素的特效性,無機化肥的速效性,相互促進,相互利用,長效與短效結合,優勢互補,可起到平衡營養,優質豐產的效果。
無機肥料是通過有機質的分解、轉化,間接供作物吸收,而有機質的增加又促進土壤活性的增加,給微生物創造的生存活動、繁殖的空間,反過來生物菌的大量活動又激活了土壤的活性,形成對土壤有利的良性循環,隨著有機物的增加,作物的抗逆能力也隨之增強。
同時把土壤中殘留下來的無效磷、無效鉀變為有效磷和有效鉀,供作物吸收利用,這樣可減少無機肥料的用量,提高肥效,降低成本。通過四肥一調理技術,控制地下和樹上病害有所減輕和消失。
尤其是多年來單施氮肥、磷肥,缺少中量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土傳病害,樹上花葉病、小葉病、病毒病、花臉果、腐爛病、地下根腐病、園斑病等土傳病害,逐年有上升趨勢。實行全營養配方施肥技術,在該地區該病有明顯減輕和消失,與其它果樹基本一樣了。特別是蘋果樹早期落葉病、褐斑病防控率高,出現根深葉茂,葉片黑、厚、深、綠、肥大、百葉重、無大小年結果現象、商品率大大提高,果農增值,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