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秋施肥,春季三個補救措施,為黃土高原產區蘋果提質增效

2020-12-05 新農鳴

蘋果是我國的第一大水果,而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量又在我國的蘋果總產量中佔有較重的份額,在黃土高原產區,普遍存在錯過秋施基肥、春季氣溫變化大且乾旱少雨、授粉不良等現象,影響了這一地區的蘋果產量,給果農朋友造成經濟損失。因此,有必要採取一些補救措施,為蘋果的生產提質增效。

一、春施肥很關鍵,施肥有門道

1、春施肥的重要性

在黃土高原蘋果產區,春天的施肥非常關鍵。許多果農朋友或許有疑問,施肥要說重要,最重要的莫過於秋施基肥吧?因為此時剛摘完果,大量的營養物質被蘋果果實帶走,因此要馬上施秋肥,在恢復虛弱樹勢的同時為第二年的生產打好基礎。可為啥黃土高原產區的春季施肥變得很關鍵呢?這是因為在這一地區,很多果農朋友都沒有在秋季施肥的習慣或者沒有時間在秋季進行施肥,給蘋果落下了這最關鍵的一道正餐。

由於錯過了秋施基肥,等來年到了春天,蘋果的樹勢就很容易出現長勢弱,用當地果農朋友的話來說,樹沒有勁,沒有勁的樹就沒有力氣長葉子、開花,而花開不好,秋天就結不出又大又甜的蘋果,更別說保證產量和質量了。因此,越是沒勁的樹,春天給果樹施肥就顯得越是重要,對黃土高原蘋果產區而言,春施肥不是「廢銅爛鐵」,而是「金疙瘩」。

2、施肥方法有講究

如果沒有進行秋施基肥,在春施肥時,在樹冠下,距主幹0.8米以外處,順水平根生長方向呈放射狀挖6~8條施肥溝,寬30釐米,深20釐米,當然,在勞力允許的條件下,越多越好,這樣可以讓春施肥最大限度被果樹吸收利用。

我們常說,肥水不分家,肥料需要水分通過根系的吸收輸送到植株的各個器官,黃土高原缺的就是水,因此,就只能收受累多挖溝,讓肥料儘量分散,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挖坑的深度沒有必要太深,20釐米為適宜的深度,在20釐米的深度,蘋果樹的鬚根最多,因此,以這樣的深度施肥能夠讓根系快速吸收肥料,給春季果樹的萌動及時地提供養分供應。

3、施肥種類有講究

由於黃土高原春初,低溫溫度低,根系的活性還沒有完全被激發出來,根系的活性不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就比較低,因此,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就必須先養根,後施肥,養根靠什麼?生物有機肥,通過施用生物有機肥,提高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利用能力。

化肥的使用也是很有講究。果樹在周年生長的不同時期,對養分的需求也不一樣。果樹在年周期中有兩種代謝類型,即氮素代謝和碳素代謝,這兩種代謝類型決定了樹體營養物質的累積和消耗。在營養生長前期是以氮素代謝為主的消耗性代謝,此時對氮肥吸收、同化十分強烈,枝葉迅速生長,有機營養消耗多而累積少,因此對肥水特別是氮素的要求特別高。

因此,早春最重要的就是要對果樹多補充氮肥,果樹對氮的吸收是線高后低。在沒有秋施基肥的前提下,春季第一次施肥,需要高氮的肥料來給果樹補好身體,讓果樹冒新梢,長葉子;而磷和這個時期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果樹對鉀的需求,恰好和氮相反,先低後高,或者先中後高。

對化肥的選擇建議選擇高氮、中磷、低鉀的蘋果專用肥,如氮、磷、鉀配比為22-10-8的蘋果專用肥,盛果期的蘋果樹一顆樹6斤左右的化肥,就可以滿足樹體的需求。施肥的原則是大樹多施肥,小樹少施肥。對於施肥量要結合樹齡和三年的平均產量,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在專家指導下進行。

春季第一次施肥,講究的是一個「快」字,施肥要能夠迅速被樹體吸收。因此,對氮肥的選擇也是很有講究。硝態氮能夠被果樹直接利用,銨態氮或者醯胺態氮需要轉化成硝態氮後才能被果樹吸收。春季地溫低,用尿素效果差,這就好比人吃饅頭,進入人體後需要消化一陣子才能被身體吸收,而用硝態氮,就像直接喝葡萄糖一樣能夠被身體直接吸收利用。用硝態氮比其它類型的氮肥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3、通過葉面施肥給樹體補充營養

通過土壤施肥的方式,就好比給虛弱的果樹加了正餐一樣,但春季地溫低,根系吸收能力較差,即使所施的肥料能夠被根系直接利用,但是施肥後還是需要有個過程,需要根系慢慢的吸收。對於地上部分,此時可以通過加一些小菜,輔助根系對養分的快速吸收。

將含有黃腐酸、海藻酸、胺基酸的有機小分子水溶肥,通過葉面噴施的方式直接噴到幹枝上,能夠讓養分聽過表皮迅速進入樹體內,這樣雖然樹體能夠吸收到的養分比較少,但是通過皮孔吸收的養分,能更快的發揮肥效,效率也更高。

二、鋪設園藝地布

春季,整個黃土高原最大的問題就是乾旱、缺水,因此,採取一定的措施進行保墒就顯得尤為重要,保溫、保墒、保水就是保產量、保效益。果農朋友想到的可能就是地膜,但是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園藝地布。鋪設園藝地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保溫作用:到了蘋果開花坐果期,雖然外界的溫度已經升高,但黃土高原產區的氣溫變化任然比較大,通過鋪設園藝地布能夠提高地溫1~2℃,雖然僅僅只有1~2℃,但千萬別小看,這對開花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保墒性能高於地膜:園藝地布和普通地膜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它是布,不光是能夠保墒,它還有一些細小的孔洞,雨水能夠通過這些孔洞縫隙滲漏下去,在保墒的同時能夠蓄水,不像普通地膜,只能保地下的水,而不能接受外來的如雨水等,不能累積水分。抗老化能力強:園藝地布和普通地膜相比,還有另外一個顯著的有點就是結實,防踩踏、抗抗老化能力強,一般可以用三年,反覆利用,節省成本、人力物力等。

三、請壁蜂來幫忙

早春通過前面介紹的施高氮肥料和鋪設園藝地布,促進了果樹樹勢生長健壯,等到果樹到了花期,管理就更為關鍵。我們都知道,果子是通過授粉後才能坐住果,因此,果樹的花期是一年當中管理最為關鍵的一個階段,如果開花時,授粉不好,坐果率就低,進而導致產量的降低。花開了不少,就是沒果,這是很多果農朋友在這一時間段遇到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就有必要請壁蜂來幫忙。

1、角額壁蜂的特性

壁蜂也叫角額壁蜂,屬於蜜蜂總科,切葉蜂科中的一個壁蜂屬。雌蜂腹部具有多排排列整齊的腹毛,被稱為腹毛刷,而雄峰腹部則沒有腹毛刷,這些腹毛刷就是壁蜂的採粉器官,角額壁蜂爬過花朵後,腹毛刷上就沾滿了花粉。角額壁蜂一年繁衍一代,不需要人工餵養。一年當中320天在巢管中生活,在自然界中只生活40天左右。利用壁蜂的這一特性,在春季花期,可以將壁蜂帶入果園,等授粉完成後再收集產下卵的蜂管,存放於冰箱中以備來年再用,果農們是一年投資,年年受益。

2、壁蜂的授粉優勢

使用壁蜂授粉,不僅是因為它有獨特的個性,還因為它與蜜蜂相比還有不同的授粉特性。壁蜂授粉具有傳粉速度快、授粉效果好管理簡便的特點,並且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工成本。

(1)、活動溫度要比蜜蜂低

壁蜂的活動溫度要比普通的蜜蜂低,平常用的蜜蜂活動所需要的溫度15~16℃,但是壁蜂授粉的活動在溫度為13~14℃就可以進行,要比普通蜜蜂低2~3℃,這非常適合黃土高原果區果樹的授粉,別看就著2~3℃的差別,但卻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只開花不結果現象的發生。

(2)、訪花數量和訪花面積優於蜜蜂

在較低溫度下,壁蜂要比蜜蜂勤快,一個小時之內可以給三四百朵花進行授粉,但是普通蜜蜂只有一二百朵。同時,在採花方式上,壁蜂往往是整個身體與花粉或雌蕊接觸,而蜜蜂是兩條腿直接蹬在花瓣上,用口器來吸取裡面的蜜汁,因此,壁蜂與花粉接觸比較良好,從而保證了授粉質量,授粉授的好,不僅提高了坐果率,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響果品的質量,授粉好的蘋果,果形正。

另外,與人工授粉相比,壁蜂授粉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有研究發現,在富士蘋果上,採用壁蜂授粉的坐果率可以比人工授粉提高50%以上。

3、壁蜂的使用方法

(1)、使用壁蜂授粉的準備工作

病蟲害防治及復剪:首先,在蘋果樹萌芽前,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尤其是需要打藥預防的果樹病害,如噴灑石硫合劑等工作要在這時進行。而到了放飛壁蜂的前兩個星期,就不能在噴灑任何殺蟲、殺菌劑了;其次,在果樹發芽後,還要進行花前復剪,疏除過強或者過弱的枝條,使果枝量保持適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坐果率,還能夠使蘋果樹合理負載。

蜂巢的準備:以上是放蜂前的準備,接下來我們說說蜂巢的準備。春天到來的時候,先給壁蜂準備好產卵用的蜂管,為什麼要準備蜂管呢?通過人工製作蜂管,然後放在接種的地方,可以減少壁蜂尋找產卵位置的時間,節省時間,更多的為蘋果樹授粉,如果不放的話,壁蜂會到處尋找合適的產卵場所,加大勞動強度,從而減少了授粉時間。

蜂管的製作非常簡單,可以用蘆葦管也可以用直管,以蘆葦管為例,我們來說說蜂管的製作。挑選內徑為0.6~0.8釐米的蘆葦管,將選好的蘆葦管切割成15釐米的短管,要求帶節的一頭短一些,蘆葦管的切口要平滑,以免刺傷壁蜂,切割好的蘆葦管每50根捆成一捆,晾乾後備用。

蜂巢的架設:在果園裡,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給壁蜂做巢穴,要選擇果園背風向陽的地方。並且巢穴前要有一小塊空地。蜂巢選材比較隨意,像紙箱、大水缸、空心磚等都可以,但是,如果有條件,最好是架設專門的蜂箱。蜂箱一般架設在果園的東南方向,離地高度30~50釐米,蜂箱用木架或者磚塊支撐,蜂箱口的方向朝南或朝西。

剛開始放壁蜂的果園,每隔30~40米設一個蜂巢,待到來年,繁殖的壁蜂多起來,可以每隔40~60米放一個蜂巢,架設好蜂箱後,把預備好的蜂管放到蜂箱裡,有節的一端朝裡,沒節的一端朝外,並在蜂巢的上面覆蓋塑料膜,防止雨淋。然後在蜂巢的支架上,塗抹一些廢機油,用來防止螞蟻、植株等天敵的侵害。

由於黃土高原地區春季比較乾旱,因此,還要在巢穴前挖一個泥坑,供壁蜂築巢使用。在蜂巢前方1米處,挖一個長寬50釐米的坑,並且在坑內澆水,使土壤一直保持溼潤。到此為止,一個適合壁蜂生長的環境就準備好了。

(2)、放蜂時間

壁蜂的放蜂時間,應根據樹種和花期的不同而定。一般於中心花開放到3%~5%開始放蜂為宜。

(3)、放蜂方法

從冰箱裡拿出蜂繭還都在蘆葦管裡面,所以,我們要用小刀從中間將其劈開,取出蜂繭,將蜂繭放在一個寬點的小紙盒內,在四周戳直徑為0.7釐米的孔洞,供壁蜂爬出,然後,將紙盒放在蜂巢內。蜂繭放在果園後,壁蜂就會陸續咬破蜂繭衝出蜂巢,7~10天就可以出齊。

(4)、放蜂數量

放蜂量根據果園面積、樹種和歷年結果狀況而定。盛果期果園每畝放蜂量按300~500隻準備,初果期的幼齡果園及結果小年按每畝放200~300隻個蜂繭。

另外,一定要注意,在壁蜂授粉期間果園不能進行噴藥,以防壁蜂中毒。過了花期之後,壁蜂短暫的生命周期也就結束了,它的卵就產在巢管中休眠,等到來年春天,再孵化出新的壁蜂。

春季,黃土高原蘋果產區,通過增施高氮肥料、在樹下鋪設園藝地布,可以促進樹勢恢復健壯,提高花芽質量,然後,利用壁蜂授粉,提高了蘋果的授粉率和坐果率,在彌補地區氣候和人為因素缺陷的同時,也更好地保證了蘋果的產量,進而為該地區的蘋果生產提質增效。

相關焦點

  • 翟丙年:承后稷之志,行稼穡之為
    「中國是世界上蘋果種植面積最大,也是總產量最高的國家,分別佔世界的46%和49%左右。而我國蘋果主要集中在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兩大優勢產區,尤其是西北黃土高原產區,由於海拔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蘋果糖分積累多,著色好,具有生產高檔優質蘋果的生態環境條件。」
  • 蘋果怎麼施肥又大又甜?蘋果促花保果膨大劑,蘋果膨果用什麼肥料
    蘋果是大家在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之一,因為蘋果自身豐富的營養價值,市場需求量一直都很大,種植蘋果樹的農戶朋友們也有很多。今天就為您介紹一下在種植蘋果的時候,怎樣管理果園能幫助蘋果膨大增甜?如何施肥讓蘋果更好的增產提質?
  • 中國石油各企事業單位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綜述
    吉林油田把握「油價低工作熱情不能低,產量減生產能力不能減,投入降管理水平不能降」的總基調,緊緊扭住公司提質增效「三個優化」「三個深化」「三個強化」主線,力爭完成全年儲量產量任務、成本費用控降等6個目標。
  • 繪在黃土高原上的彩帶
    (來源:莊浪文化旅遊網) 看著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梯田,如同一條條綠絲帶,纏繞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曾到訪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的以色列農業專家道夫·斯通驚呼:「這是繪在黃土高原上的彩帶,一幅迷人的風景畫,真是人間奇蹟!」如果說奇蹟有顏色,那像莊浪一樣,一定是綠色的。
  • 浙江設施西瓜減量增效施肥技術
    為了解決化肥不當施用帶來的諸如土壤質量退化、水體富營養化等一系列的負面效應,我國於2005年開始大規模測土配方施肥,採用精確滴灌技術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等,期望通過多種方法在保證作物產量和品質不降低的同時,減少化肥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西瓜是我國重要的園藝作物,浙江省西瓜生產以設施化程度高,品質好為主要特徵,在東南沿海的西瓜產區具有較高影響力。
  • 加快產業關鍵技術創新支撐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蘋果產業高...
    會議聚焦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強調以加快構建現代蘋果產業體系、現代蘋果生產體系、現代蘋果經營體系為主線,以蘋果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突出蘋果產業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蘋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推動現代蘋果產業發展振興。
  • 【百花】黃土高原上的鷸
    【慶陽市文學作品選】黃土高原上的鷸  祿永峰  第一次在北方幾位攝影師的組照裡見過這類水鳥。攝影師說,這鳥兒叫黑翅長腳鷸。  乍一看,它們修長的身材,全憑那雙紅色的細長腿支撐著。
  • 90後「娃娃幹部」,在黃土高原上為脫貧種下希望
    從榆林開車三個半小時到達清澗縣,繞了20多個彎,翻過幾座山,再盤旋到最高處,就是惠家塬村了。村裡的特困戶惠軍衛就是個例子。惠軍衛身患直腸癌,一年要化療三次,老母親體弱多病常年吃藥。回想以前的日子,惠軍衛便感到辛酸:每年有點收入都送到醫院了,每次化療要攢錢攢夠了才能去。看到惠軍衛身體不行,幹不了力氣活兒,賀翔翔就給他量身定製了生豬養殖脫貧方案。
  • 玄奇幻象-黃土高原之土來源
    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泰嶺北抵長城,涵蓋了山西陝西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區。由於其裸露的地表缺乏植被保護,再加上夏雨集中,且多發生暴雨,地面在長期流水侵蝕下被分製得支離破碎,形成源、墚、峁等溝壑交錯其間的狀況。黃土高原的煤、石油、鋁土等礦產資源儲量大。
  • 送喬樹林回鄉挑戰黃土高原,WEY坦克300沒在怕的
    二刷《我和我的家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依舊是《回鄉之路》單元,鏡頭對準中國陝北,鄧超飾演的"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油頭一梳、墨鏡一架、手包一挎,這副"土大款"的模樣不僅沒有讓我反感,我甚至想親口嘗一嘗他手裡的蘋果。除了喬樹林,我對影片的戰略合作夥伴——WEY品牌同樣很有好感。
  • 蘋果膨大用什麼肥料?蘋果專用膨大素哪個好?怎麼施肥又大又甜?
    蘋果喜冷涼乾燥的氣候,是一種抗寒力較強的果樹,花期溫度以15~25℃為宜,花芽分化期的適宜溫度為20~27℃,果實發育期平均氣溫為18~24℃。種植地區只要年平均溫度在7~15℃,均可以栽培蘋果。蘋果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除了可以使蘋果樹生長得茂盛,提早開花、結果之外,蘋果的糖分含量高,從而提高蘋果的質量,耐貯藏。
  • 「每日要聞」林州市市直第五小學提質增效工作推進年級匯報會
    林州市市直第五小學提質增效工作推進年級匯報會林州市五小採用學校領導分包年級管理制,楊彥林校長和苗翠翠輔導員負責六年級,郭曉紅校長負責五年級,王彥麗校長負責三年級,辛曉亮主任負責二年級,趙愛紅主任負責一年級,張靜主任負責四年級
  • 「四項措施」紮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
    今年以來,我區緊緊圍繞農業綠色發展,大力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減少化肥農藥投入,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抓組織領導,促進工作落實。堅持把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作為防治農業面源汙染、實現淨土行動目標的重要內容,制定行動方案,抓落實,促成效。
  • 今年平涼市蘋果實現產值95.36億元
    95.36億元,蘋果產業已成為我市助農增收、富民強市的主導產業。據悉,為促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持續優化產業布局,以構建「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產業化集群發展新格局為目標,持續打造西部葫蘆河流域蘋果優勢產區和東部涇河流域蘋果優勢產區兩個蘋果優勢產業集群。立足現代果業提質增效,在全市範圍內大力推廣靜寧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及質量標準體系。
  • 冬小麥長勢差和施肥有關?施肥多年,可能你一直沒施對
    因此,提高土壤肥力是實現小麥持續高產的關鍵措施。施肥的目的,不僅是為當季作物高產提供養分,更重要的是補充當季作物生長所吸收掉的土壤養分,為下季作物高產奠定基礎。據研究,每生產100公斤冬小麥籽粒,約需吸收氮(N)3.1公斤、磷(P2O5)1.1公斤、鉀(K2O)3.2公斤,三者比例約為2.8∶1∶3;隨著產量水平提高,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相應增加。
  • 蘋果樹施肥的7個誤區,你中招了幾個?解決方法看這裡
    作者:陝西省鳳翔縣田家莊鎮金山果業合作社潘換來、潘小剛、範婷果樹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需要吸收大量礦物質元素,這些礦物質元素除一部分來自於土壤自身所含的營養外,還需要人工施肥來加以補充。因此,在果樹的栽培管理中,合理施肥是保證果樹優質、穩產的一項重要措施。
  • 陝西省洛川蘋果免套袋栽培關鍵技術
    反觀國際蘋果產業發展,日本蘋果套袋園不足 10%,90%的果園不套袋,而我國 90%的果園套袋,不但費工費時,勞動成本大,而且蘋果口味差,與新時期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蘋果免套袋栽培是大勢所趨, 既能改善蘋果口味,也能減輕果農勞動負擔,降本增效。
  • 蚌埠市五河縣「三步走」推進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提質增效
    蚌埠市五河縣通過增加幹部「能力值」、敢於破解「加試題」、提升管理「水平線」,「三步走」推進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提質增效。 增加幹部「能力值」,謀劃更科學。注重項目謀劃「操盤手」培訓,組織行業部門扶貧幹部、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及創業致富帶頭人在省內7個縣區學習取經,開展培訓510人次,13家縣直行業單位開展到村項目調研指導200餘次,確保項目謀劃科學。 敢於破解「加試題」,落地更迅速。
  • 省政協文史委召開重點提案督辦會 助力旅遊產業提質增效
    省政協文史委召開重點提案督辦會 助力旅遊產業提質增效 2020-09-30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黃土高原,科學家用十餘年找到了防風固沙功臣
    彼時,我國剛剛啟動退耕還林(草)工程,黃土高原是重點實施區,水保所的不少前輩、老師都「面向黃土高原,以水土保持和生態恢復為中心任務」展開不同研究。同事兼愛人許明祥在黃土高原因研究退耕還林(草)工程對土壤質量影響時,向她抱怨「退耕地上有一種黑乎乎的東西,滿地都是,嚴重幹擾研究」,並把拍的照片給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