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娃娃幹部」,在黃土高原上為脫貧種下希望

2020-12-16 澎湃新聞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國石化銷售企業按照集團公司部署,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多措並舉,全力以赴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期間,各省市單位派出扶貧幹部,深入一線,他們創造性地把企業實際和對口扶貧地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實踐中創新探索可持續的扶貧模式,幫助貧困戶點亮生活希望,用青春和汗水換取了脫貧攻堅的累累碩果。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陝西榆林石油的扶貧「第一書記」賀翔翔。

站在清澗惠家塬村眺望

目之所及的黃土高坡即將

開滿蘋果花,結滿幸福果

想到累累碩果將帶領村民走上小康路

扶貧幹部賀翔翔

迎著朝陽,滿意地笑了……

▲點擊查看視頻

「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翔翔,家裡的面煮好了,你沒吃就進來吃。」

「翔翔,你進來喝點水再走啊。」

村民口中的「翔翔」就是陝西榆林石油駐榆林惠家塬村第一書記賀翔翔。

2017年,他主動報名當扶貧幹部,接到任命的第二天,他就來到了惠家塬村。修路、引水、建文化廣場,賀翔翔這幾年解的都是村民們的心頭事,那個曾經一臉書生氣,讓大夥心裡犯嘀咕的「娃娃幹部」,逐漸成了村民心裡的「自家人」。

從榆林開車三個半小時到達清澗縣,繞了20多個彎,翻過幾座山,再盤旋到最高處,就是惠家塬村了。

路不好,把村裡和村外分成了兩個世界,村裡東西出不去,外面東西進不來;路不好,年輕人出去務工很少回來,留守在村裡的老人勞力不足,日子越過越苦。

剛駐村的日子裡,賀翔翔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這條路上。得知交通局有8個通村路的指標,他四處奔走向鄉領導、向相關部門說村裡現狀,講脫貧規劃。

在鄉黨委的幫助下,當年12月底惠家塬村通村公路項目在交通局立項。

2018年6月15日,2.5公裡長4米寬的水泥硬化路全部竣工。從此,惠家塬村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不出門的出行歷史。

路修好了,賀翔翔又四處協調資金,把自來水從山下引來,為家家戶戶戶通上自來水,為村裡新建了活動室、愛心超市、文化廣場……平日裡,村裡的老人們有的在活動室裡下象棋,有的在廣場上曬太陽,臉上泛著樂滋滋的笑容,惠家塬村的面貌大變了樣。

 

2018年,原本在城裡經營紅棗加工生意的惠世和回村看望父親,看著村裡的路也好了,燈也亮了,家裡吃上了自來水,決定留下來不出去了。留在惠家塬村發展生豬養殖業,通過創業實現脫貧致富。

「再也不出去打工了!現在家裡條件越來越好,在家創業,既能照顧老人,掙得比城裡還多,為啥不回來呢?」於是,惠世和笑呵呵說道,「現在家養了80多頭豬,我對未來也越來越有信心!」

「真是沾了賀翔翔的光了!」

惠家塬村是典型的留守村,村裡人口老齡化嚴重,真正有勞動能力的不超過10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69人,面對這個一沒資金技術,二沒勞力的留守村,該如何實現脫貧致富,這是擺在賀翔翔面前最大的難題!

最後,賀翔翔按照他在油庫化驗室的工作方法——「逐一採樣、精確化驗」,開始著手推進工作。

他一家一戶地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逐一登記大家的現狀和需求,與村兩委研究制定了惠家源村「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精準幫扶辦法,按照這個思路,他瞄準了養殖業這條路。

於是,他向扶貧辦申請養殖補助,鼓勵村民投資一小部分,用於購買豬仔、羊仔、牛犢,讓有些勞動能力的放羊、放牛;幹不了活兒的搞生豬圈養。這樣兩三年後大羊生小羊,大豬生小豬,既解決了村裡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每家每戶的收入也就穩定了。

村裡的特困戶惠軍衛就是個例子。惠軍衛身患直腸癌,一年要化療三次,老母親體弱多病常年吃藥。回想以前的日子,惠軍衛便感到辛酸:每年有點收入都送到醫院了,每次化療要攢錢攢夠了才能去。

看到惠軍衛身體不行,幹不了力氣活兒,賀翔翔就給他量身定製了生豬養殖脫貧方案。很快,惠軍衛家的豬就養起來了,2018年他通過養豬實現盈利3萬餘元,年底便主動申請脫貧。「今年豬價更高,前半年賣了8頭,收入近4萬元!」惠軍衛說,「真是沾了賀翔翔的光了」。

在賀翔翔的帶動下,村裡漸漸興起養殖風,讓村裡原來患病的貧困戶從「等待救助」變成「主動脫貧」,大家漸漸摸索出脫貧致富的道路,一個個有事幹,能致富,村民們的精氣神兒也變得不一樣了。

 

1800畝山地上種下夢想

路通了,水來了,燈亮了,村民脫貧了,賀翔翔又有了新的想法。

從惠家塬村眺望,是山連著山,溝帶著溝,賀翔翔想,一定要讓這個「群山開會」的地方煥發新的生機。

2018年,當地果業公司來惠家塬村考察,發現當地日照充足,是個種蘋果的好地方。於是先流轉了200畝土地,第二年便收到流轉資金5萬元。看到這個項目能為村民增收,賀翔翔決定一定要做好這個「媒人」。

他去縣裡遞報告、爭項目,又回到村裡和「兩委」班子一起,挨家挨戶做村民工作。把村民手裡零星土地集中起來連成片,再聯繫企業把山地蘋果項目落戶在惠家塬。通過賀翔翔堅持不懈地努力,目前,惠家塬村1800畝山地已經初具規模了。

「我們出土地,企業出苗木、出技術,只要經營管理到位,幾年以後長成蘋果樹,再掛上果,村民就能分上紅,收入就更加穩定了。」賀翔翔說。

如今,1800畝山地已經500畝栽種上了蘋果樹苗。賀翔翔說:「明年一開春,就開始在剩下的1300畝山地栽種蘋果樹苗。果苗逐漸成長,開花結果,越來越好,就像我們村的生活一樣,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脫貧致富的工作也能結出累累碩果!」

站在惠家塬村的最高處,聽著賀翔翔對惠家塬村的規劃,你仿佛能看到在黃土高原那乾涸的土地上開出蘋果花的美景。

"搞基層工作,

就是要跟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自駐村扶貧三年來

他在這座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小山村紮根

用心幫扶每一戶貧困戶

變「輸血」為「造血」

將青春和夢想書寫在黃土高坡上

播種希望,默默耕耘

努力結出脫貧致富「幸福果」

----- / END / -----

相關焦點

  • 繪在黃土高原上的彩帶
    (來源:莊浪文化旅遊網) 看著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梯田,如同一條條綠絲帶,纏繞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曾到訪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的以色列農業專家道夫·斯通驚呼:「這是繪在黃土高原上的彩帶,一幅迷人的風景畫,真是人間奇蹟!」如果說奇蹟有顏色,那像莊浪一樣,一定是綠色的。
  • 北上甘肅西去青川 他們說黃土高原亦會奼紫嫣紅
    無限的希望,正徐徐展開  北上甘肅,西去青川,八路記者迢迢跋涉,他們說——  我看見,黃土高原亦會奼紫嫣紅  杭州迎來第一片雪花時,我們踏上了西北的土地。  惡劣的自然條件,貧瘠的土地,大概是很多人對西北固有的印象。
  • 【百花】黃土高原上的鷸
    【慶陽市文學作品選】黃土高原上的鷸  祿永峰  第一次在北方幾位攝影師的組照裡見過這類水鳥。攝影師說,這鳥兒叫黑翅長腳鷸。  乍一看,它們修長的身材,全憑那雙紅色的細長腿支撐著。
  • 玄奇幻象-黃土高原之土來源
    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泰嶺北抵長城,涵蓋了山西陝西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區。由於其裸露的地表缺乏植被保護,再加上夏雨集中,且多發生暴雨,地面在長期流水侵蝕下被分製得支離破碎,形成源、墚、峁等溝壑交錯其間的狀況。黃土高原的煤、石油、鋁土等礦產資源儲量大。
  • 「90後」扶貧幹部跨越千裡當上「掛麵書記」
    2018年7月,天津大學「90後」青年教師冮皓被派駐到大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來,冮皓精心策劃「金點子」,採取「真行動」,探索「新路子」,在大寨村奏響了脫貧攻堅的「青春之歌」。入鄉隨俗 麵條裡找商機初到大寨村,簡單歸置好行李後,冮皓便匆匆拿起本子和筆,走進了農戶家中。
  • 在黃土高原,科學家用十餘年找到了防風固沙功臣
    彼時,我國剛剛啟動退耕還林(草)工程,黃土高原是重點實施區,水保所的不少前輩、老師都「面向黃土高原,以水土保持和生態恢復為中心任務」展開不同研究。同事兼愛人許明祥在黃土高原因研究退耕還林(草)工程對土壤質量影響時,向她抱怨「退耕地上有一種黑乎乎的東西,滿地都是,嚴重幹擾研究」,並把拍的照片給她看。
  • 黃土高原萬畝進口紫花苜蓿收割:昔日撂荒地綠草如茵
    黃土高原萬畝進口紫花苜蓿收割:昔日撂荒地綠草如茵 2020-06-13 15:52:25 丁凱 攝 圖為收割現場。 丁凱 攝此次收割的苜蓿將供應給蘭州新區養殖企業。 丁凱 攝該項目通過「園區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盤活村集體經濟活力,扶持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實現產業帶貧不返貧。
  • 黃土高原上的的彩色波浪——甘肅莊浪縣
    莊浪縣位於甘肅中東部,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莊浪梯被譽為「梯田王國」的莊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如詩如畫。從六十年代起,在40萬莊浪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徵山不止,治水不休,苦戰30多個春秋,建成了百萬畝水平梯田,同時也創造出一串令世界驚嘆的數字為修修梯田付出了價值5億元的勞動量,移動土方量3億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見方的土牆可繞地球六圈半。
  • 錯過了秋施肥,春季三個補救措施,為黃土高原產區蘋果提質增效
    蘋果是我國的第一大水果,而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量又在我國的蘋果總產量中佔有較重的份額,在黃土高原產區,普遍存在錯過秋施基肥、春季氣溫變化大且乾旱少雨、授粉不良等現象,影響了這一地區的蘋果產量,給果農朋友造成經濟損失。因此,有必要採取一些補救措施,為蘋果的生產提質增效。
  • 「見證延安脫貧是我們的幸福」——延安基層幹部扶貧二三事
    籤下軍令狀那天,野根利一夜未眠,滿腦子都是「扶貧產業」。 在延安市舉行的脫貧攻堅誓師動員大會上,這位來自安塞區化子坪鎮的黨委書記和延安其他幹部一道,在軍令狀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筆力剛勁,神情莊重。 一座,兩座,三座……看著大棚拔地而起,沙灣村人的脫貧動力被點燃了,曾經被嫌棄的大棚如今成了寵兒,村民爭著要種。「群眾心裡沒譜,黨員不能洩氣。這口氣鼓了就不能松!」工作筆記上,野根利寥寥數筆,道出心路。 在延安,像這樣的基層幹部還有很多。
  • 臥龍區李楠:「90後」城裡娃紮根農村助脫貧
    近年來,越來越多「90後」的身影出現在基層工作崗位中,出現在脫貧攻堅的浪潮裡,這一批「有想法、有抱負」的「90後」,面對困難總能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發揚創新精神,不逃避不畏懼,以赤子之心詮釋青春擔當……來自南陽市臥龍區謝莊鎮的扶貧幹部李楠就是其中的一員。李楠,男,漢族,1992年出生,是一個生於城市,長於城市的「城市娃」,自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就投身到了脫貧攻堅的火熱戰役中。
  • 黃土高原中尺度流域水文過程的模擬
    敏感性分析通常為運行基於物理過程的分布式參數水文模型提供參數選擇方案。所有t-stat絕對值大於0.05、p-value<0.05的敏感參數都被用於SWAT模型的標定,而其他參數則被視為不敏感參數而不予使用。然而,在19個參數校準之前,模型性能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表3和表4)。這一結果與以往的研究一致,即基於大量的參數集而不是一個「最佳」參數集,可以獲得良好的預測結果。
  • 初心迴響|一首誕生於黃土高原的歌,為何能飛向太空
    東方紅 太陽升在黃土高原的梁梁峁峁上,人們總是習慣用歌聲來抒發情感。每當東方露出晨曦,黃土地上便會響起粗獷豪放、熱烈率直的歌聲。「一個在那山上,一個在那溝,咱們見不上個面面,招一招手……」陝北的溝溝壑壑限制了人與人地域間的交往,卻阻隔不了原生態的民歌在大山間迴蕩。1903年,在陝北佳縣張家莊一戶窮苦農民家裡,李有源出生了。
  • 深圳援川幹部工作紀實:紮根康巴高原,書寫無悔青春
    深圳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援川工作,2018年選派3名處級幹部分赴石渠、德格和甘孜縣掛任縣委常委、副縣長,具體負責對口支援工作。3名深圳援川幹部從南國海濱走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他們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畏艱苦,積極融入當地幹部群眾,全力幫助當地發展,在康巴高原書寫無悔青春。
  • 【決戰完勝 脫貧攻堅】打造脫貧攻堅生力軍
    「九曲黃河十八道彎,咱村來了個好村官,好事做下一串串……」  河曲縣,是西口故裡,被譽為「北方民歌之鄉」。如今,老百姓把一曲曲新編的民歌山曲兒獻給駐村幫扶幹部、脫貧路上的貼心人。幾番努力下,村裡通了水泥路,文化牆建起來了,太陽能路燈亮了,人心也跟著亮堂了。他爭取了產業發展基金15萬元,買播種機,買種牛、種羊、種雞,動員貧困戶搞種養,當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這下村裡人不鬧騰了,發展的步子也更快了。  河曲縣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駐村幫扶幹部選得強不強,直接關係到脫貧攻堅硬仗能否打贏。
  • 定西通渭,一顆黃土高原上耀眼的明珠,有錢沒錢都會翰墨飄香
    定西通渭,一顆黃土高原上耀眼的明珠,有錢沒錢都會翰墨飄香(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文|姚志芸認識的一個朋友大概有七八年了,偶然聊起通渭縣城,才知道他居然是通渭人,一身的才華在商場多年還是儒儒雅雅。
  • 扶貧合作|紮根康巴高原 書寫無悔青春——深圳援派甘孜幹部工作紀實
    深圳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援川工作,於2018年選派3名處級幹部分赴石渠、德格和甘孜縣掛任縣委常委、副縣長,具體負責對口支援工作。3名深圳援川幹部從南國海濱走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他們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畏艱苦,積極融入當地幹部群眾,全力幫助當地發展,在康巴高原書寫無悔青春。
  • 送喬樹林回鄉挑戰黃土高原,WEY坦克300沒在怕的
    在我看來,雖然喬樹林的家鄉陝西黃土高原地形複雜,但對於具備堪比真坦克實力的坦克300來說,so easy!硬核配置加持,馳騁黃土高原不是夢之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為我對坦克300硬核越野實力的信任,其擁有224mm的最小離地間隙、700mm的最大涉水深度,以及70%的最大爬坡度等"行業極限水準"的越野性能參數,確保了坦克300可輕鬆徵服各種極限越野場景。
  • 香港90後女孩梁安莉:赫章有了花香就有了希望
    鐵匠鄉的高海拔和氣候條件很適宜鮮花培育,依託花卉產業,昔日邊遠貧窮的鐵匠鄉大踏步地走在了「美麗與芳香並舉」的產業發展道路上,並成為90後香港女孩梁安莉的扶貧「突破口」。至今,梁安莉依然還清晰地記得2017年第一次來赫章縣登上貴州屋脊大韭菜坪的經歷:漫山遍野的野生韭菜花、綿延不斷的山脈……那一刻,她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 高解析度石筍揭示的黃土高原西部全新世季風變化及突變事件精細結構
    深入研究全新世氣候突變事件在不同區域的起迄時間、表現形式、內部結構和轉型特徵等對理解其規律及觸發和傳輸機制有重要意義,是預估未來全球變暖背景下氣候變化的重要依據。黃土高原位於亞洲夏季風北緣,是研究高低緯氣候系統相互作用的理想區域。黃土-古土壤序列在理解東亞第四紀氣候變化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由於其測年誤差和解析度的原因,不易提取百年及更短時間尺度氣候變化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