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官職,說了你別不信

2020-12-05 國學苑

導言

清代,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通稱「步軍統領衙門」。長官簡稱「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京師內城共有城門九座,分別為:正陽、崇文、宣武、朝陽、東直、阜成、西直、德勝、安定)。

和坤這個人大家都是非常知道的,知道他是乾隆時期的大權臣,權勢大到被大家稱之為「二皇上」的程度,另外他是一個很有經濟才能的人,不但將本來混亂狀態的經濟問題,給弄得井然有序,協助乾隆多收了許多得稅,並且還利用諸多方法,讓自己也變成了首富。

但是或許知道和坤實際出任過什麼官職的人,可能就很少了,在領班軍機大臣、領護衛內大臣、主管內務府大臣這些一聽就赫赫有名的官職以外,還有著一個相比沒有那麼赫赫有名,甚至是聽起來還有一些「不值一提」的官職,那便是「九門提督」,這一官職聽起來極易就給人一種「保安」的感覺,殊不知並不是這樣的?

事實上「九門提督」這一官職,儘管聽起來有點兒不高檔次,但卻是物超所值的官員大員,提督的全名是提督軍務總兵官,是清朝時期各省市綠營兵的最大國防頭領,大部分只由滿族人出任。而九門提督的全名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頭領,聽起來比一般的提督權勢要小,管理的九門步軍巡捕。

但若是大家真實深入了解這一「九門」到底是啥的話,便會發覺這一九門提督的崗位,事實上勢力一點也不比一般的提督要小,甚至是也要更為關鍵,由於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德勝門、阜城門、安定門、東直門、崇文門、朝陽門、西直門、宣武門,也就是北京內城的九座大門,九門提督所管理方法的便是這九座大門內外的守護及其夜禁、巡夜這些事務管理。

側門是北京內城,內外是北京外城,這也就寓意九門提督事實上管理方法的事實上便是全部北京城中的軍事實力,等同於清朝皇室禁軍的頭領,在滿清入關之初,九門提督的等級是正二品,但是之後在嘉慶年裡又升為了更好地從一品,放到今日基礎便是等同於軍區總司令的等級,這一說出來的確是難以置信,但客觀事實的確這樣。

《夢蕉亭雜記》上說「九門提督,即古之執金吾」,感覺九門提督便是漢代情況下的皇上禁衛軍人,也是有一定大道理的,古時候許多 的叛亂都和九門提督息息相關,像鹹豐在熱河過世之後,遺命「顧命八大臣」去輔助皇太子即位,結果一到北京城,這顧命八大臣就被慈禧協同幾個親王給整倒臺了。

而慈禧往往可能這樣隨便地獲得叛亂上的取得成功,更為關鍵的緣故便是那時候的巨門星提督瑞常是她的親信,而嘉慶要整和坤,最先要做的也就是消除他九門提督的職位,由此可見這一職位的重要性。

步軍統領衙門因有「軍」、「警」屬性,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公安局長和武警北京總隊總隊長之和。主管京城的治安。也有人說相當於最大的警衛局局長,相當於北京衛戌司令部總司令兼北京人民武裝部部長兼北京公安局長。負責北京和皇城的安全。在清朝要發動武裝政變,第一個要擺平的人就是九門提督。

相關焦點

  • 九門提督官職有多大,給個兵部尚書也不換!
    喜歡看清宮戲的一定對九門提督這個官職很感興趣,聽著名字就很霸氣,無論是誰見到九門提督也要小心一點,就連皇帝身邊的紅人遇到了九門提督也要客客氣氣的,為什么九門提督這麼厲害呢?這個九門提督到底掌管著什麼,為什麼給一個兵部尚書也不願意換?
  • 九門提督和提督的差別有多大
    雍正時期開始,清朝又給總督、巡撫加上兵部和都察院的職位,把提督徹底壓死,再沒有反抗的機會。而且,地方上的權力也被朝廷收走。總督、巡撫、提督,都是如此。它們雖然都管轄軍隊,但都沒有辦法直接調動大規模軍隊。再沒有過去如此強大的兵權。相比提督勢衰,九門提督的地位卻在不斷上漲。清朝初年,九門提督還沒有設立,但類似官職已經形成,當時被稱為步軍統領,只管轄八旗軍。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那麼,九品芝麻官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九品十八級清朝的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從之別。而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是一個代理縣令,並非是九品,而是正七品。實際上,清朝的九品芝麻官可以細分為正九品和從九品。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總督,執掌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軍事,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區書記;巡撫,乃係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巡撫,雖然受總督管轄,但兩者相互監督、互相制約,以便於削弱督撫權力,便於中央集權。可根據《皇朝文典》、《清史稿》等歷史資料的記載,清朝的省級官員中,除了總督、巡撫,還有提督學政、布政使、按察使三個官職。提督學政,執掌一省教育、科舉事宜,因為一般由皇帝欽派,帶有「欽差」意思,所以排位靠前,僅次於一省巡撫;按察使,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省政法委書記,執掌一省公、檢、法機構。
  • 清朝的軍門是什麼意思?他和提督對比,究竟有什麼區別?
    這麼說吧,提督就是軍門,但軍門卻不一定是正牌的提督。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軍門到底是什麼。▲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何謂軍門軍門與制臺、撫臺屬於「同一系列」,並不是清朝正式的官職名稱。因其統帥的軍隊為綠營、不包括各地的駐防八旗,所以有時候提督也被稱為「綠營提督」。清朝的提督主要分為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共設十二員陸路提督和長江、福建、廣東三員水師提督。換言之,只有這十五員提督才是最「正牌」的軍門!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清朝的九門提督不是提督,一般也不被尊稱為軍門。九門提督只是一種俗稱,在乾隆年間形成定製之後其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步軍統領。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為父的乃是個皂班頭,誠恐砧辱於你,這也無妨緊要,待我回得衙去,寫個辭條,將這個皂班頭辭掉也就是了。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官職究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級別呢?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就會明白,歷史上的劉墉為何不是和珅的對手!乾隆朝時期的劉墉乾隆十六年,受時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劉統勳影響,32歲的劉墉得以直接進入「會試」考場,並在隨後的「殿試」中考中「二甲第二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個類似於普通秘書的短期職務,雖無具體品級,但卻是進入仕途的完美開端。
  • 紀曉嵐最高官職是協辦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隨後,紀曉嵐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績點了翰林,授庶吉士,相當於翰林院的實習生。散館後,紀曉嵐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職務,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接下來的幾年,紀曉嵐一直在左春坊、武英殿、功臣館、國史館、方略館等機構任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黨史辦的負責人。
  • 老北京「九門走九車」是什麼意思?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九門提督」
    我們在觀看清朝電視劇時,經常會聽到一個名詞:「九門提督」,這是個什麼官?這個所謂的九門分別是哪九門?各自又有什麼樣的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組織:清朝步軍統領衙門,是京師的衛戎部隊,是國家心臟一樣的存在,主要負責京城守衛、稽查、審理案件、監禁人犯等工作。
  • 比九門提督還牛?
    以前看書不求甚解,後來才知道,這可不是個簡單的侍衛,用現在的官職來比對的話,大概相當於京城衛戍區的司令,甚至比衛戍司令的權力還大。另外,慚愧「吾」字也讀錯了很多年,其實人家的讀音是[yù]。清代福格的《聽雨叢談》裡說到「步軍統領」這一條的時候,「即古之執金吾,今俗呼九門提督」。哦!原來是這樣,如此看來,這個「執金吾」確實是一個分量相當重的官兒。
  • 紀曉嵐在清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清朝的時候,紀曉嵐做的官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屬於從二品官員,無論是他擔任的禮部侍郎,還是兵部侍郎都是如此。紀曉嵐這個禮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大致也就是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副部長或者國防部副部長。注意紀曉嵐擔任的都是副部長。要說這個官也是部級官員了,應該不小了吧。
  • 九門提督若想謀逆造反,成功率有多大?
    在九門提督隆科多以及豐臺大營的合力之下,雍正帝險些丟了皇位。這一段在歷史上是沒有任何記錄的,顯然是電視劇藝術化的結果。那麼就此引申出一個問題,清代的九門提督位高權重,如果他想造反,或是親王控制了九門提督後,能不能推翻皇帝,君臨天下?九門提督的正式官名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它的職責是守衛京城九門,衛戍京師。
  • 《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如果放在現在,等於是15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博士。晏殊步入仕途後,獲得的第一份官職是秘書省正事。在古代,秘書省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正事」是職事的意思。這就是說,晏殊第一份官職,相當於今天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1008年,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禮郎。
  • 清朝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三品官員和市長差不多?
    說到古人當官,其實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員的一品二品,我總是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複雜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種的比較大一些,哪種的比較小一些,那好我們現在就先了解一下清朝官職的排名情況。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但是,對於這個官職,很多人常常是既熟悉又陌生。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在清朝知縣身上,有兩個明顯不同於其他官職的特點。
  • 關羽一年的俸祿,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說出來你別不信
    說出來你別不信! 為此,小編還專門查了資料,翻閱資料後小編發現,三國時期的一石相當於現在的150斤,也就是說,如果在現代,關羽一年可收入150萬斤粟米,小編又去了解了現在粟米的市價,大概是4.55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大部分地區軍隊中的封疆大吏,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體系:八旗、行政和八旗外其他軍隊。其中最高權力掌控者,主要有將軍、都統、提督、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