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2020-12-18 勇哥讀史

熱播電視劇《清平樂》裡出現了眾多北宋名臣的身影。其中,晏殊值得拿出來單獨說一說。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鎮)人,生於991年。晏殊從小就聰明伶俐,勤奮好學,5歲寫得一手漂亮的詩文,因而被稱讚為「神童」。晏殊的名聲很快傳到官府。1005年,晏殊在江南按撫張知白的推薦下,參加了殿試,在幾千名考生裡脫穎而出,考中進士。

那一年,晏殊才15歲。如果放在現在,等於是15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博士。

晏殊步入仕途後,獲得的第一份官職是秘書省正事。在古代,秘書省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正事」是職事的意思。這就是說,晏殊第一份官職,相當於今天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

1008年,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禮郎。太常寺奉禮郎的品級為從八品,品級不算高,俸祿卻不低,每月俸祿約15貫錢(兩銀子),與清朝的一品官員持平。太常寺為九寺之一,是一種掌管禮樂的機關,主要負責祭祀活動。現在沒有類似的部門,沒辦法進行對比。

同年,晏殊改任光祿寺丞。光祿寺也是九寺之一,負責皇室膳食,掌祭祀、朝會、宴鄉酒醴膳羞之事,類似於清朝的御膳房。光祿寺丞是光祿寺的副職,級別為從六品。如今沒有類似於光祿寺的部門。不過,晏殊直接從一名從八品官員,提拔到從六品官員,由此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就在晏殊前途一片光明之際,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1008年,晏殊的父親去世。按照朝廷的禮儀制度,晏殊必須辭掉官職,回家為父親守喪3年。對於一名正在上升期的官員來說,這是一種不小的打擊。好在宋真宗非常欣賞晏殊,沒有讓他守滿3年,就把他調回都城,在自己身邊做事。

命運真是愛開玩笑。晏殊剛剛回到都城,他的母親又去世了。晏殊希望為母親守喪,盡到一個兒子的孝道。宋真宗不同意,將他調為從五品的太常寺丞。

在宋真宗的重點「關注」下,晏殊升遷頻繁,歷任左正言、直史館、王府記室參軍、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知制誥、判集賢院、翰林學士、左庶子等職。左正言、直史館都屬於有名無職的官職,王府記室參軍相當於現在掌管文書的官職,戶部員外郎屬於戶部郎官,太子舍人屬於兼職,知制誥負責起草詔令,判集賢院負責收藏典籍,翰林學士是一種清要而又顯貴的官員,左庶子是官員提拔轉任的備用官職。

在宋仁宗繼位之前,晏殊已經是正三品的官員了,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正廳級幹部。

1022年,宋仁宗繼位後,晏殊提出了由劉太后「垂簾聽政」的建議,繼續在仕途穩步升遷,歷任右諫議大夫、侍讀學士、給事中、禮部侍郎知審官院、郊禮儀仗使、樞密副使等職。

樞密副使是樞密院的副長官,為從二品,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

或許是因為晏殊的仕途太順利了,上天要「考驗」他一把,1027年,晏殊在玉清宮用朝笏將侍從的門牙打掉,加上反對張耆升任樞密使,被宋仁宗以刑部侍郎的身份貶出京城,擔任宣州知州,後改任應天府知府。

刑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副部長,宣州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安徽省宣城市、馬鞍山市、銅陵市、池州市等城市的市長,應天府知府相當於現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市長。

難能可貴的是,晏殊雖然被貶斥到地方上做官,卻並沒有消極應對。他在擔任地方官期間,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將昔日默默無聞的應天書院打造成白鹿洞書院、石鼓書院、嶽麓書院齊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1032年,晏殊升任參知政事,北宋時期,參知政事屬於副宰相,級別為正二品,相當於現在的副國級領導。

1033年,劉太后穿著皇帝的服飾去拜謁太廟,晏殊諫阻,惹得劉太后不高興,被貶斥到亳州、陳州擔任知州。

1038年,晏殊再次被起用,任刑部尚書兼御史中丞,不久出任三司使。刑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部長,御史中丞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檢察院檢察長,三司使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部長。

1042年,晏殊出任樞密使加平章事,位居宰相之列,級別為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正國級領導。

1044年,晏殊被以工部尚書的身份外放為潁州知州,後又以禮部尚書、刑部尚書的身份擔任陳州、許州的知州,隨即以戶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的身份擔任永興軍節度使。這相當於現在以工信部部長、司法部部長、財政部長的身份到地方上任職市長。

1054年,晏殊因為患病,請求回京治病;宋仁宗考慮到晏殊年紀已經很大了,將他留在身邊。1055年2月,晏殊因病去世,享年65歲。

相關焦點

  • 張之洞一生當過哪些官職?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張之洞在晚清官場取得的第一份正式官職是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的級別為正七品,與知縣一個級別。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
  •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都知道警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有的,但很少人知道民國還是保長這個職務,可能就是在電視劇中發現這個職位,不過保長在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職務,在現在又是多大的一個官位呢?三、恢復保長官職常凱申害怕沒了保長制度,會有百姓包庇紅軍,他就把保長的官職恢復,只是恢復後的保長不再管百姓,而且教育百姓和在村裡做些小事情,徵兵的工作也都是保長負責,時代的變化讓他的職責也在改變。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與和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
  • 童子舉:大宋神童選拔考試,宋真宗當最強童星星探,造就帝師晏殊
    《清平樂》中的晏殊與幼年宋仁宗大宋的童子舉,又叫童子選、童子科、童子試,很像今天的少年班選拔考試。什麼樣的人,有資格參加大宋神童選拔呢?晏殊:「怎麼會?我七歲就能寫文章了。」幼童中舉,老父沾光?中了童子舉,有什麼好處呢?還別說,好處不少。宋太宗的時候,中了童子舉的,可以獲得進士出身的名義,什麼意思呢?這意味著已經中舉啦。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但是,對於這個官職,很多人常常是既熟悉又陌生。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在清朝知縣身上,有兩個明顯不同於其他官職的特點。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在明清時期,「八府巡按」雖然並不存在,但卻存在一個名為「巡按御史」的官職,與之大體類似。
  • 神童晏殊的「幸與不幸」——幸運的是個人,不幸的是家門
    一說到古代的神童,不知道大家首先想到的誰?今天要說的這位神童,他來自北宋。14歲便被皇帝授予「同進士出身」的學位,這個人就是神童晏殊。有人說,正是因為晏殊太過於幸運,所以才會更加凸顯出他的家門不幸,他的父親、弟弟都已逝世了。那麼他的不幸到底體現在哪呢?可能大家都以為,能夠成為神童,那麼小時候的家庭環境與條件一定都是非常有利的。其實不然,晏殊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衙役,而她的母親也是一名普普通通,本本分分的農婦。所以這樣看來的話,晏殊能夠成為神童,自然也少不了他的努力和堅持。
  • 紀曉嵐最高官職是協辦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紀曉嵐6歲就參加了童子試,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稱為神童。此後,紀曉嵐的科舉之路走得並不順暢,23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舉人,30歲參加會試金榜題名成為新科進士。隨後,紀曉嵐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績點了翰林,授庶吉士,相當於翰林院的實習生。散館後,紀曉嵐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職務,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
  •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做過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1840年,翰林院散館,曾國藩獲授翰林院檢討,級別為從七品,比正七品的知縣還低一級,相當於現在的副縣級幹部。翰林院檢討與修撰、編修一樣,負責掌修國史,只是級別不一樣。李鴻章、張之洞當年的第一份職務都是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比檢討高一個級別。至於左宗棠,他終生沒有進入翰林院,因此從沒有任職過這些職務。翰林院檢討類似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的研究人員。
  • 《清平樂》裡的晏殊: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男人,不會有深刻的愛情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大火,晏殊是劇中重要角色,為皇帝運籌帷幄,和太后鬥智鬥勇,偶爾念一句詞,像是業餘愛好。但事實上,這位大宋高官,在宋代詞人裡是數得著的人物,若是讓我排,可進前三,為避免跑題,另外兩位我就不說了。
  • 一首《清平樂》,感悟北宋詞人晏殊的人生態度:及時行樂很重要
    北宋時期曾湧現出一批傑出的文人,如晏殊、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蘇軾等,但是在這些人中,晏殊經歷的磨難最少,運氣也最好。在宋仁宗繼位後,晏殊的仕途之路便像開掛一般,平步青雲的做到宰相位置,這對於其他文人而言簡直不可想像。
  • 和珅的官職放在如今相當於什麼職務
    你知道和珅擔任過哪些官職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和珅的發跡說起。 副都統級別為正二品,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副司令員。當年,和珅父親也做過副都統。這就意味著,和珅25歲,就達到了父親工作一輩子的高度。 1776年1月,和珅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級別為正二品,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副部長。4月,和珅升遷為總管內務府大臣。8月,轉遷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11月,任職國史館副總裁。國史館副總裁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總督,執掌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軍事,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區書記;巡撫,乃係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巡撫,雖然受總督管轄,但兩者相互監督、互相制約,以便於削弱督撫權力,便於中央集權。相當於現今的什麼官職呢?
  • 直到隋唐才設立的兵部尚書,以前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動兵打仗都是一件極其慎重的事情。在古代,戰爭頻繁的時候,皇帝身邊除了能徵善戰的大將軍外,還需要去設立一個專門去管理軍事的機構,這就是兵部。而其中,兵部的最高長官就是兵部尚書。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裡聽到某某將軍被授予了大將軍的官職,其實大將軍在古代只是統兵作戰的,而到了兵部設立之後,大將軍一職漸漸的就是打仗時所授予的職位了。那作為皇帝身邊的兵部尚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它又相當於什麼職位呢。
  • 被《清平樂》所淡化,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他寫的「詞」裡
    ——《清平樂·金風細細》這部劇的歷史背景,是在北宋年間,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以及科技最繁榮富裕的時代。很多朋友在問,只知道是盛世繁華,但究竟宋朝的經濟發達到什麼程度並無概念。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官職究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級別呢?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就會明白,歷史上的劉墉為何不是和珅的對手!乾隆朝時期的劉墉乾隆十六年,受時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劉統勳影響,32歲的劉墉得以直接進入「會試」考場,並在隨後的「殿試」中考中「二甲第二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個類似於普通秘書的短期職務,雖無具體品級,但卻是進入仕途的完美開端。
  • 李鴻章一生都做過哪些官職?放到今天大體相當於哪些官職?
    一個是清朝的官職,一個是今天的官職,肯定不能完全對應,頂多有個大致對應。 李鴻章曾擔任過的主要官職有五個: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
  • 民國時期的保長,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
    我們都知道民國的時候有警察,但是很少人知道還有保長這個職務。似乎只有在電視劇中才出現過保長。那麼,保長是一個什麼職務呢?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保長的發展史,保長的發展史可以說是非常久遠了。
  • 現在的北京市長,按古代官職分類,相當於什麼官?
    根據各種文獻和古書來看,我國古代有很多很多的官職,比如秦朝就有御史大夫、太尉、丞相……等職位,而且每朝每代都設有不同的職位。再比如我們所看過的電視劇——《甄嬛傳》裡,各個小主、貴人等嬪妃都出生官家,有大理寺少卿、縣丞、知府……等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