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保長,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

2020-12-14 小毛講歷史

我們都知道民國的時候有警察,但是很少人知道還有保長這個職務。似乎只有在電視劇中才出現過保長。那麼,保長是一個什麼職務呢?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保長的發展史,保長的發展史可以說是非常久遠了。戰國時期商鞅最先提出,後來由百姓編成基層單位什和伍,實行連坐法。宋朝的時候由於制度比較完善,所以把這個改成了民間組織,多由地方有勢力的人擔任保長。

最後到了民國的時候該制度一度遭到廢除。因為政府機構有警察局,不是非常需要民間組織。雖然是民間組織,但是為了震懾民眾百姓,一般都會選地方的地頭蛇,或者是有勢力的人,如地主,惡霸。

電視劇《王保長新傳》可以非常形象地還原保長形象。在這部劇中的王保長梳著那個年代流行的中分頭,還有八字鬍須,滿臉麻子。

他的行為和他的外在想像一樣不好,劇中他經常和當地的地頭蛇欺壓當地的百姓,給自己謀利。所以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把保長的形象與這部劇中的王保長聯繫在一起。我們也可以想像出保長在漫長歷史歲月中是如何欺壓百姓,為自己謀私利的,所以後來民國一度廢除了保長這個官職。

但是後來,常凱申害怕假如沒有了保長制度,那麼百姓就會包庇紅軍,所以就又恢復了保長這個官職。保長的功能也不再是管理百姓,還包括了教育村民,做一些在村子裡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後來徵兵的時候就是由保長主持選出新兵。他的職能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

討論完保長的職務,我們再來看看保長的官職究竟有多大。其實它的官職和現在村長的官職差不多,例如保長管理的人數一般都是100多戶,而如今的一個村子也幾乎都是100多戶,所以說儘管保長和村長的名字不同,但是他們管轄的人數是差不多的。

其次就是,古代的保長管理的百姓不可能在東邊村,西邊村哪哪都有分布,民眾分布的必須要集中,所以保長管轄的和村長管轄的村子不謀而合。還有一點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們都是管理村子裡的事,是基層自治組織。以上三點是保長和村長相似的三點。

同時,保長和村長還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兩者的權利範圍不同。保長要聽命於政府,受政府指揮,但是同時他也可以濫用職權為自己謀私利,能夠在這個村子的小片領土裡為所欲為,就有點像古代分封的諸侯,上司是天子,下面全歸自己管。

而村長則不一樣了,現在是一個文明社會,村長是不可以用自己的職權為自己謀私利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必須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第二點不同的地方就是保長的人選基本就是內定的,不需要通過人民選舉,由政府調任直接任命,而村長是通過村民們選舉出來的,是公平公正的,代表的是村民的意願。村長選舉活動是民主的產物,是村民們行使自己的投票權的寫照。

保長這一官職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演變,他們手中有一小支武裝,可以保衛地方安危。他們可以幫助政府管理村子,一定程度上幫助政府緩解了財政壓力。因為他們熟知村子的事情,還可以更好的管理村子。

但是同時他們也做了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比如運用自己的私權欺壓百姓,讓百姓沒有發言權,只能默默忍受著不公平。他們日益貪婪錢財,欺壓百姓,百姓不能有力地反抗,這樣一來民眾對於政府的怨言就會越來越多,激發了政府與民眾的矛盾。

總體來說,保長這個職務有利又有弊,好在如今已經廢除,人民再也不用看保長的臉色過日子了。

相關焦點

  •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都知道警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有的,但很少人知道民國還是保長這個職務,可能就是在電視劇中發現這個職位,不過保長在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職務,在現在又是多大的一個官位呢?到了民國之後就有專門的警察局,這個民間組織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這個制度就開始遭到廢除,要知道為了能讓保長震懾住百姓,多數擔任這個植物的不是地頭蛇就是有實力的人,當然要把它給廢除掉才行。
  • 上個世紀的保長究竟是什麼職務,放到現在,是多大的官?
    相信很多人對「保長」這個詞很熟悉,在民國時期聽得比較多。但是不少人只知道它是一個職務名稱,並不知道其來歷,它到底是一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官職?保長是「保甲制度」的產物,它是以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不像西方那樣以個人為單位,戰國時期的商鞅最先提出這一制度,並實行連坐法。到了漢朝,由五戶平民編成基層單位「伍」十戶平民編成「什」,百戶為「裡」。唐朝時期,四家為「鄰」,五鄰為「保」,百戶為「裡」。
  • 民國時期牛哄哄的保長,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和一種稱謂相似
    它被譽為經典,現在很難拍出這麼好笑的喜劇片了,講述的是王保長跟一些人聯合抓壯丁,最後被農民揭竿造反,最後失敗的故事。故事中的這位王保長看起來權利可頗大,能夠找地主勒索,儼然是一個地頭蛇。
  • 民國時的保長,跟當時的村長有什麼區別?
    在民國時期,曾經出現了一種地方官,叫做保長。保長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但是曾一度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那麼它出現在民國時期有什麼意義呢?保長又有什麼職能呢?放在現代,保長相當於什麼官職呢?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誠恐砧辱於你,這也無妨緊要,待我回得衙去,寫個辭條,將這個皂班頭辭掉也就是了。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民國時期,銀元一直是市場上流通的硬通貨,雖然1936年國民党進行了法幣改革,但由於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國民黨大量印刷法幣,引起法幣嚴重貶值,從而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所以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銀元一直是市場的主要流通貨幣。
  • 曾國藩的最高官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
    前言曾國藩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對我國近代史影響深遠。不管是清末頑固派洋務派,還是後來的維新派以及各類革命派,對他的評價都極高。能使得各個階級對之敬佩的人,唯此一人爾。曾國藩在清政府中一直擔任重要崗位。那麼曾國藩擔任過的那些官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
  • 民國時期的「保長」,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在舊社會招人怨恨
    這種管理模式跟現在的村民自治可不一樣,我們現在這種自治方式跟封建社會可有著有本質的區別,因為我們的村民自治程序是民主的、公開的。 封建社會統治者雖然把權力機關只設到縣一級,但對百姓的控制並沒有放鬆,層層把控,一直到戶。
  • 為何民國那麼多人一擲千金想做''保長''?這份差事有多''肥''?
    民國初年,政府高度重視保甲選舉,力圖通過這一制度對人民進行牢牢的控制,試圖使保甲擔任政治和警察的職務。1:「保長」制實際上由來已久在古代,封建統治者為了能控制普羅民眾,便開始推行保甲制度。第二個問題:既然封建王朝已經滅亡,為什麼近代民國還會繼續沿用這一古老的制度?民國初年的保長,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職位?等於現在多少歲的官員?很明顯,「社長」這個職位算是草根老大,是個不大不小的「肥差」,因此在民國時期,有那麼多人想換得這份工作?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歷史上的劉墉,雖然也曾官居高位,但名聲和地位遠遠不如其父劉統勳,以致於直到嘉慶朝時期,劉墉還是被皇帝乃至同僚們稱呼為「劉相之子」。那麼,被影視作品刻意抬高,甚至塑造成「正義化身」的劉墉,究竟有著怎樣的仕途生涯?他的最高官職究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級別呢?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就會明白,歷史上的劉墉為何不是和珅的對手!
  • 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浙江鄉試副考官、四川鄉試副考官:這是一種臨時派遣的職務,放在現在沒有對應的職務。
  • 古代的「一品大員」,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那麼古代時期的「一品大員」究竟是多大的官呢? 正一品武官包括:領侍衛內大臣,具體負責的事情就是管理皇帝的貼身警衛。基本上相當於北京軍區司令。掌鑾儀衛事大臣。這個職位品級高,權利小,負責的是皇帝出行的依仗,監管出行外圍的保衛工作。大概也就是現在的中央機關事務局、安全局長。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在清朝知縣身上,有兩個明顯不同於其他官職的特點。第一個是級別較低。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總督,執掌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軍事,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區書記;巡撫,乃係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巡撫,雖然受總督管轄,但兩者相互監督、互相制約,以便於削弱督撫權力,便於中央集權。可根據《皇朝文典》、《清史稿》等歷史資料的記載,清朝的省級官員中,除了總督、巡撫,還有提督學政、布政使、按察使三個官職。提督學政,執掌一省教育、科舉事宜,因為一般由皇帝欽派,帶有「欽差」意思,所以排位靠前,僅次於一省巡撫;按察使,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省政法委書記,執掌一省公、檢、法機構。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與和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紀昀,字曉嵐,清乾隆、嘉慶年間名臣,和同一時期的名臣——鈕祜祿·和珅一樣,乃係現今影視劇的寵兒。在影視作品的演繹中,紀曉嵐與和珅同為內閣大學士,領班朝堂左右,官職、地位、影響不分上下;正因如此,劇中的紀曉嵐也成為了敢於和寵臣和珅正面剛的錚臣、廉臣代表。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袁大頭有不同時期以及類型的,不同的袁大頭作為古董的價值差別很大,但在民國時都是作為銀幣,除了一元,還有角幣。當時錢幣的換算關係和人民幣一樣,以十進位,1元等於十角,一角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釐。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是一部超讚的喜劇,周星馳通過詼諧幽默的表演,把九品芝麻官演得深入人心。那麼,九品芝麻官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在清朝的官制中,九品的官職有很多,我們今天暫且不提在京城的九品官,在京城外的九品官大部分都是在州府縣中任職,縣一級的九品官主要指正九品的縣主簿和從九品的巡檢。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官職,比較繁雜,我們今天就重點說一說大家比較熟知的縣主簿和巡檢這個兩個九品的官職。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到清末,清政府跟外國的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清政府自己開始製造銀元,民國時銀元作為貨幣流通達到鼎盛,最為人們熟悉就是袁大頭,也就是民國時期發行的刻印袁世凱頭像的一圓銀元,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1912至1927年間又發行了刻印孫中山半身像的一圓紀念幣,又稱孫小頭。
  • 民國初年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民國的貨幣波動很大,不同時間鑄造的銀元質量都不一樣。所以咱取個確定一點的,即最初的袁大頭。古今貨幣的換算通常有兩個方法!一個金價、一個物價!但事實上,這兩種方法都不是太客觀!首先金價,其不同時期的價格波動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