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保長究竟是什麼職務,放到現在,是多大的官?

2020-12-22 歷史文社

相信很多人對「保長」這個詞很熟悉,在民國時期聽得比較多。但是不少人只知道它是一個職務名稱,並不知道其來歷,它到底是一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官職?

保長是「保甲制度」的產物,它是以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不像西方那樣以個人為單位,戰國時期的商鞅最先提出這一制度,並實行連坐法。到了漢朝,由五戶平民編成基層單位「伍」十戶平民編成「什」,百戶為「裡」。唐朝時期,四家為「鄰」,五鄰為「保」,百戶為「裡」。

宋代,保甲制度進一步發展,王安石提出「十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直到清朝,終於形成了與民國時期十進位的保甲制非常相似的「牌甲制」。當時十戶為一牌,十牌為一甲,十甲為一保,從而形成了封建統治階級對全國的嚴密控制。

民國之初,由於西方思想的衝擊,保甲制度被取消。為了對付我軍,民國政府於1934年再次實行保甲制度和連坐法。其基本形式是十進位制,十戶為甲,十甲為保,十保以上為鄉鎮。保設置的有保辦公處,包括了正副保長、民政、警衛等職務各一人。同時,保長還兼任國民兵隊隊長和保國民學校校長,實行政、軍、文「三位一體」。當保長的,一般都是當地的地主、土豪、惡霸。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保長都不是什麼好人。

保長的職責與現在的村長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兩者管理的人數差不多。保長管理100來戶人家,村長也差不多。其次,保長的管理範圍相當於一個村那麼大,和村長也差不多。最後,兩者都是基層民眾自治組織中的一員,都是為了更好地管理群眾。

不過,保長和村長也有差異。村長的職責更多的是組織村民開會討論問題、宣傳上級的政策,相當於是群眾和上級政府溝通的一個中間介質。保長就不一樣了,其權力更大。不僅有村長的這些權力,還能調動當地的民兵隊,甚至是擔任學校的校長,能在地方收稅。如果保長願意,完全可以在當地進行獨裁統治。在選舉方式上,兩者也不一樣。村長是由群眾投票選舉出來的,是民主的產物。而保長是直接由上級政府任命,不需要群眾投票。村長的選舉,更加公平。

後來經過發展,保長也有了不同的意思。「保長」在巴渝一帶的方言中,變成了一個帶有貶義的詞,意為傻、不合群、怪異。在台州話中,就把喜歡多管閒事的人稱之為「閒事保長」。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保長,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
    我們都知道民國的時候有警察,但是很少人知道還有保長這個職務。似乎只有在電視劇中才出現過保長。那麼,保長是一個什麼職務呢?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保長的發展史,保長的發展史可以說是非常久遠了。
  •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都知道警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有的,但很少人知道民國還是保長這個職務,可能就是在電視劇中發現這個職位,不過保長在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職務,在現在又是多大的一個官位呢?到了民國之後就有專門的警察局,這個民間組織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這個制度就開始遭到廢除,要知道為了能讓保長震懾住百姓,多數擔任這個植物的不是地頭蛇就是有實力的人,當然要把它給廢除掉才行。
  • 民國時期牛哄哄的保長,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和一種稱謂相似
    它被譽為經典,現在很難拍出這麼好笑的喜劇片了,講述的是王保長跟一些人聯合抓壯丁,最後被農民揭竿造反,最後失敗的故事。故事中的這位王保長看起來權利可頗大,能夠找地主勒索,儼然是一個地頭蛇。
  • 左宗棠曾擔任過浙江巡撫和陝甘總督,放到現在是什麼官?
    因而這樣優秀的左宗棠,若是在今天,大抵算是個怎樣的官?或者說,巡撫和總督這類的職務,在今天相當於什麼職務? 在清朝,巡撫就是一省的最高軍政長官,全省的軍事、司法、民政等事務都得歸其管轄,放到現在,就是要將省長、省委書記、省公安廳、財政廳等各種部門的最高長官的職能合而為一,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同治五年(1866),太平軍、捻軍進入陝西,當地百姓群起響應,一時間陝甘局勢緊張。
  • 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浙江鄉試副考官、四川鄉試副考官:這是一種臨時派遣的職務,放在現在沒有對應的職務。
  • 梁山上有兩個禁軍教頭、四個都頭,這都是些多大的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梁山一百零八將當中,原朝廷官吏不少,職務也是五花八門,不了解北宋官制的讀者,往往看的雲山霧罩,不知道這些官職究竟有多大,具體的職權範圍是什麼。因此,我將陸續對這些官職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 武松打死老虎當了「都頭」,放現在是多大的官?說出來你別不信
    打虎英雄受人愛戴,被參為都頭而當武松打死了老虎,到了陽穀縣衙後,便收到了當地百姓們的讚揚,當地的知縣看武松忠厚仁慈,於是便有心要抬舉他,就對他說:「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何?」而武松聽完立即跪謝:「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武松便做了步兵都頭。於是,武松在上梁山之前,便被人稱之為「武都頭」。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誠恐砧辱於你,這也無妨緊要,待我回得衙去,寫個辭條,將這個皂班頭辭掉也就是了。
  • 曾國藩的最高官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
    那麼曾國藩擔任過的那些官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01曾國藩早期仕途 十年七遷曾國藩不算是一個天資聰慧之人,他從小讀書都特別刻苦。有一次他文章背了好多遍都背不下,躲在房梁上的小偷都聽不下去了。生氣地跳出來說「你都笨成這樣了還讀啥書,我都會背了。」說完小偷將那篇文章一字不落的背了出來。然後囂張地揚長而去。
  • 他的官職有多大
    包拯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代表。他廉潔公正、剛正不阿,敢於替百姓申不平,因此有「包青天」之名。一起提起包公,我們腦海中便會浮出一個形象:皮膚黝黑、額頭中間有一彎月亮,坐在明鏡高懸的匾額下面審案。鐵面無私的形象讓我們記憶頗深。
  • 唐朝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和刑部有什麼關係
    唐朝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和刑部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看唐朝或者宋朝的影視劇時,可能會經常聽到這樣一個機構——大理寺,比如在狄仁傑相關的影視劇中,就出現很多次,因為狄仁傑曾經就在大理寺供職。那麼,我們好奇的是這個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
  • 民國時的保長,跟當時的村長有什麼區別?
    自古以來,縣官不如現管。不論怎樣的封疆大吏,權傾朝野對於平民百姓而言都只是書上畫裡的一個名字、一個圖形。 老百姓唯一能訴求的只有地方官和父母官,他們的官品、人品幾乎決定了當地百姓的生活艱難與否。
  • 宋江犧牲70多位兄弟換來的楚州安撫使,是個多大官?
    這或許讓人感到好奇,宋江用性命換過來的楚州安撫使,到底相當於現在的多大官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安撫使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因此,安撫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治,算得上是最高軍事長官,宋江的楚州安撫使放到現在,更像是地方軍區的司令員兼任省長,放到民國時期,那麼宋江已經能夠算得上一個軍閥,由此而見,宋朝廷對他還是不錯的。這說出來也很難讓人相信,朝中有著奸臣當道,蔡京高俅等人會坐視不理,讓宋江獲得如此要職嗎?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可根據《皇朝文典》、《清史稿》等歷史資料的記載,清朝的省級官員中,除了總督、巡撫,還有提督學政、布政使、按察使三個官職。提督學政,執掌一省教育、科舉事宜,因為一般由皇帝欽派,帶有「欽差」意思,所以排位靠前,僅次於一省巡撫;按察使,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省政法委書記,執掌一省公、檢、法機構。
  • 明清時候的布政使,究竟是多大的官?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沿襲了元朝的地方行省制度,在全國設置了13個行省。然而,同時朱元璋卻不準備沿襲平章政事或者行中書省丞相的官職。為什麼呢?因為權力太大了。中央被分權之後,皇權已經相當的霸道了,那麼,在地方上,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防止藩鎮割據呢?
  • 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
    導語: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我們知道,抗日劇具有一定的愛國教育意義,多少都能夠還原當時戰爭的一些情況。大佐這個詞雖然我們聽的次數也不少,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關於這個詞,是出自日語的翻譯。在日軍隊伍中,有很多日本士兵都想要成為大佐,那大佐是多大的官?原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已經開始決定要全面地學習西方制度和文化,甚至連軍銜制度也直接用到了自己國家的體制當中。少佐就相當於是少校,以此類推,大佐就是上校。
  • 唐朝千牛衛是個多大官?為啥李元芳到處炫耀?與如今一種稱謂類似
    在古代身份,可以說是一個「好東西」,否則不會有「宰相門人,三品官」說法。若是和皇帝扯上關係,哪怕是太監,宮女等卑微之人,大臣都會畏懼三分。因此有些人就會刻意,稱呼自己的官職,就像《神探狄仁傑》中李元芳,動不動就會向人提到自己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可能很多人對於這個官職並不是很了解,那麼讓李元芳如此炫耀的「千牛衛」在唐朝究竟是個多大的官?其實和如今的一種稱謂類似。
  • 號稱「古代第一奇毒」的鶴頂紅,究竟是什麼?放到今天能排第幾毒
    聽起來讓人聯想到丹頂鶴腦袋上那一抹紅,像是一種虛構毒藥。其實不然,鶴頂紅不但和丹頂鶴沒什麼關係,還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毒藥。雖然被尊稱為「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的成分並不神秘,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砒霜。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產生疑問,影視劇裡的砒霜都是白色粉末,怎麼看都和固體的鶴頂紅沾不上邊啊?其實,這跟砒霜的種類有關。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其實,在真實的清朝歷史上,劉墉既沒有和權臣和珅對抗的實力,也沒有那個膽量,甚至還一度用「虛與委蛇、靜默自守」的曖昧態度糊塗度日,得過且過。歷史上的劉墉,雖然也曾官居高位,但名聲和地位遠遠不如其父劉統勳,以致於直到嘉慶朝時期,劉墉還是被皇帝乃至同僚們稱呼為「劉相之子」。那麼,被影視作品刻意抬高,甚至塑造成「正義化身」的劉墉,究竟有著怎樣的仕途生涯?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與和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也就是說,這個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仕途上的高度遠遠不及和珅!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