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
我們知道,抗日劇具有一定的愛國教育意義,多少都能夠還原當時戰爭的一些情況。在劇中,大家肯定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臺詞,那就是普通的日本士兵會稱呼高級的日本軍官為「大佐」。大佐這個詞雖然我們聽的次數也不少,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關於這個詞,是出自日語的翻譯。在日軍隊伍中,有很多日本士兵都想要成為大佐,那大佐是多大的官?
原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已經開始決定要全面地學習西方制度和文化,甚至連軍銜制度也直接用到了自己國家的體制當中。少佐就相當於是少校,以此類推,大佐就是上校。在二戰時期,日軍隊伍沒有集團軍編制,所有最高的規模就是師團了。
大佐能夠在師團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就相當於是團長。而且能夠擔任的職務也非常的多,比如說旅團參謀長、日軍聯隊參謀長等等。大佐能夠帶領幾千名的士兵,具有單獨領兵作戰的能力。擁有這樣大的權力,普通日本士兵不可能不心動。而且其福利待遇也是非常吸引士兵的一個點。
而且,能夠當上大佐之後福利也有不少。大佐如果在戰場上犧牲,那他們的後代和家屬將會得到一個衣食無憂的環境。所以,這就是日軍士兵想要當上大佐的原因。當然,大佐也不是這麼好當,因為能夠直接指揮一個師團,所以能擔當此任的人必須要具備很高的軍事素養,有著顧全大局的想法和長遠的目光。
因此,在抗日劇中,反派的主要角色通常都是大佐。而在真實的戰爭中,日軍會執著地進行侵略計劃,全都是因為受到了軍國主義的影響,再加上他們效忠天皇,覺得這是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事情,才會這麼拼命。不過,最終日本還是戰敗,選擇了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