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2021-01-09 王牌太史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日本是我們的近鄰,但是在近代日本卻對我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他們蓄謀已久發動了侵華戰爭,為此我們國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而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所以我們能夠在今天看到很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這也間接地激發了大家了解歷史的興趣。

大家都知道,日本軍人信奉武士道,所以他們的紀律性非常強,大多數士兵都像沒有感情的戰爭機器一樣,只知道不折不扣的執行長官的命令。

在《亮劍》中有一個經典橋段,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李雲龍率部擊斃了日本的一名大佐指揮官,那麼在日本軍隊的建制中,「大佐」究竟地位如何呢?

軍銜制度由來已久,不論是古中國還是歐洲國家都有著自己的軍銜制度,但是在15世紀的時候軍銜制度才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最開始的時候普通士兵是沒有軍銜的,只有軍官在軍隊中才會擁有一定的地位。

可是在新制度中士兵們得到了肯定,並有了一定的等級。這一變革起源於歐洲,並大大激勵了士兵們的鬥志,所以以法國為首的國家戰鬥力迅速大幅度增加。

而日本在經過一系列的變革後也很快崛起,在這期間日本借鑑了西方國家的很多理念,所以日本的軍銜制度和歐洲國家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使得日本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之快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

不過日本政府並沒有安於現狀,他們知道自己終將會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所以日本對三軍又進行了新一輪的改革。在海軍隊伍中明確了將校等級,並從陸軍中分離出了很多新的兵種如炮兵,騎兵等等。同時日本方面還非常重視募兵制度的完善和優化,這使得日本的兵源一直非常充足。

在日本軍隊中天皇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能夠號令三軍。不過真正在戰場上指揮部隊的還是將官,佐官,尉官,而每一軍銜又有大,中,小三個等級之分,至於上文所提到的「大佐」則是佐官中等級最高的,不過在二戰結束後,日本就取消這個軍銜制度了。

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佐官在部隊中有著非常大的話語權,實際上佐官和我們國家的上校團長相差並不大。所以可以理解為日本的佐官,也就是我們國家的團級幹部。

而且不同的佐官具體職務也是不同,有的負責帶兵作戰,有的負責士兵們的思想政治工作,這和我們部隊的指戰員與政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根據日本方面的編制表我們不難發現,一名佐官所能指揮的士兵大概在4000人左右,是一個比較大的作戰單位。在二戰時期,這些小規模的日本兵團讓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為當時的日本部隊規模完善,士兵訓練有素,而且後勤給養非常充足所以對付起來非常困難。

相比之下,中國軍隊裝備較差,而且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不過我們的先輩們憑藉著堅定的信念,最終還是將侵略者趕出了國門。雖然我們付出的代價無可估量,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手中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導語: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手中可以指揮多少士兵?在論及二戰中的日軍時,軍隊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尤其是二戰中日軍軍隊非常特殊的軍銜制度,日本的軍銜制度來源於近代的普魯士,但是又在很多方面依據本國的國情進行了創新,形成了獨特的「將-佐-尉-士官」的軍銜體系,以及非常特殊的編制,而其中最特殊的一個,就是日軍的「大佐」官職了。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日軍寧願不當少將,也要爭大佐
    回顧我國的近代史可以發現,中國曾歷經了不少屈辱,我們先後經歷了西方列強的攻擊和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但是中國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走向新生的希望,最終在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於趕走了入侵者,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對於一些喜歡看抗戰劇的人來說,最常看見的日軍將領應該就是大佐了吧。
  •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為何日軍不當少將卻爭當大佐?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什麼軍銜?又能夠帶多少兵呢?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參考德國的軍銜制度,並且分為了6等16級,就大佐而言,地位已經非常高了,其上只有將軍、元帥和天皇,而這三個等級的日本軍人加起來都沒有多少人,因此大佐基本算是日軍正面作戰中軍銜最高的那一批人了
  • 日本「大佐」相當於什麼軍銜?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近年來,抗日神劇層出不窮,我們經常能從日軍口中聽到「天皇」、「大佐」、「司令」等,當初入侵中國的日軍都是訓練有素,井然有序,他們自稱"皇軍",在我國百姓眼中他們是"鬼子"。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說了你可能不信!
    ,我們在看劇的時候經常聽到日本的小士兵稱長官大佐,大佐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日本大佐的意義。 每個抗日劇中都有大佐的存在,他們負責指揮士兵,是重要的決策者,然後我們也能通過電視劇知道大佐是日本國家的一個職務,具體大家肯定不是很了解,我們只知道它是一個職位,但是它的職位有多大呢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日軍寧願不當少將,也要爭大佐
    大佐作為抗日神劇的常駐「嘉賓」,可謂是主角眼中的最大「敵人」,一般都是能夠陪主角走到最後,在大結局被主角成功除掉。那麼在日軍當中大佐為什麼出鏡率如此之高。大佐之位,又有著什麼迷人的魅力,讓日本軍人寧可放棄軍銜更高的少將,退而求次選擇大佐軍銜,那麼這大佐軍銜又有不同呢?
  • 日本的大佐可以帶多少兵,為何士兵不當少將都要爭當大佐?
    回顧我國的近代史可以發現,中國曾歷經了不少屈辱,我們先後經歷了西方列強的攻擊和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但是中國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走向新生的希望,最終在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於趕走了入侵者,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對於一些喜歡看抗戰劇的人來說,最常看見的日軍將領應該就是大佐了吧。
  • 日本軍隊中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級別軍銜?難怪日軍人人搶著做
    日本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國家,最初的日本名為扶桑國,我國盛唐時期,萬朝來邦,其中就包括這扶桑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日本學習了我國的文化與漢字回國進行宣教傳播,後來的日本又學習了西方的軍事理論體系。因為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改革後國力增強,於是效仿了德國的軍事戰爭制度對我國發動了戰爭,就連軍官的軍銜與等級也一併效仿的德國軍銜。在很多抗日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日本的軍官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大佐了,而這大佐是什麼意思,在軍隊中又究竟是怎樣的等級呢?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官職,日軍為何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
    其實在抗戰劇中,最常見的日本軍官就是大佐,我們最熟悉的也是大佐,那你知道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嗎?你知道為什麼有人說寧當大佐不當少將嗎? 要想知道大佐是什麼級別,得從舊日本的軍銜制說起 日本的軍銜制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當時日本受中國鴉片戰爭失利的刺激,意識到改良「兵制與兵器」的重要性,便在英、美、法、荷聯合艦隊轟擊下關後改良兵制,實行軍銜制。
  • 抗日劇的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其武士刀能換20箱手榴彈
    經常看抗日劇的讀者知道,漢奸在稱呼他身後的日本軍官時,動不動就是什麼什麼大佐。印象裡,抗日劇裡但凡是個日本軍官都叫XX大佐。 而在《亮劍》裡,李雲龍向後勤部部長張萬和要武器補給,李雲龍想要20箱手榴彈,結果張萬和讓他拿把大佐的指揮刀來換。那麼問題來了。日軍裡的這個大佐,究竟是個什麼軍銜?
  • 日本「大佐」手下有多少兵?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說出你可能不信
    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在中國犯下的罪行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日本曾經像南京大屠殺一樣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人民,然而,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日本士兵稱軍官為「大佐」,我們知道大佐是一個多大的官,他有什麼權力?他能率領多少人?
  •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軍士兵稱呼自己長官為「大佐」的情況。似乎在日軍中層官員中,「大佐」這一職位很受歡迎。那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又可以帶多少兵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
    讓人覺得比較兇狠的國家就是日本了。我們知道日本只是個小國,但是日本的軍事實力特別強,這就離不開日本的政治制度,日本是非常喜歡借鑑模仿其他國家的相關制度。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借鑑我國的百日維新變法的,但讓人氣憤的是,日本強大起來就來攻打我國,我國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損失慘重,不僅領土被分割而且還要賠償巨款,更讓人氣憤的是還拿我國的活人來做實驗。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眾所周知,在日本進行過明治維新後,開始對大型控股公司進行扶持,在這之中,六大財閥嶄露頭角,他們直接將全日本經濟進行了壟斷。在二戰之中,這些財閥同樣是先行者,日本高官都是從家庭背景當中進行挑選的,能夠成為日軍高官的平民少之又少。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文/格子道歷史日本的侵華戰爭讓我們牢記了日本帝國的滔天罪行,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戰犯也將在史冊上永遠地被唾棄,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七七事變的第二年,身為大佐的岡村寧次接到軍部調令越級提升至司令官,成為軍內的焦點,但殊不知,「大佐」才是日軍內部人人要爭的軍職,那麼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要搶大佐?
    不過這些還是有存在一定的虛幻性,但是我們還是會發現影視劇中有些基本的軍銜以及年份都沒有研究,比如劇中時常會出現「大佐」一詞,很多人都好奇這到底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呢?實際上,日本的很多文化都是從我國傳統文化中傳播過去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日本的文字,甚至有些姓氏都存在著中國文化的氣息。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的官,能帶多少兵力?為何日軍寧可不當少將也要...
    那些上了戰場之後雖保全了性命的士兵們啊,其實日子也一樣很苦。因為士兵們的軍銜比較低,所以下了戰場即便可以回老家,卻得不到多少補貼,也只能有一個悽涼的晚年而已。直到2010年時,我國還頒布了新的軍銜內容。可見,國家綜合國力在提高,軍事實力在不斷優化,軍銜內容也是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一些變化的。 而在日本,如果目光僅僅只是縮小在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戰階段,大家會發現日本有一個軍銜在很多影視劇中登場率非常高,那就是日本大佐。那麼這時候大家是否會疑惑,日本大佐到底手中有多少權力呢?可以指揮多少兵馬?
  • 日本「大佐」到底可以帶多少兵,為何日軍不當少將也要爭當大佐?
    那麼日本的「大佐」到底可以帶多少兵,為何日軍不當少將都要爭當大佐呢? 後來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在軍銜制度上參考了德國的制度,但是並沒有全部照抄,而是分為了六等十八級,大佐上面就只有將級、元帥和天皇了,因此佐官的地位已經算非常高了,按照現代軍銜來看的話
  • 二戰中大佐是什麼軍銜,有多大權力?網友:原來這麼大的官!
    抗日劇中統領日軍指揮作戰的人常以「某某大佐」的稱呼出現,我們都知道「大佐」是一個軍職,但是通常來說我們更熟悉西歐式軍銜,那麼就軍銜來說大佐算什麼等級呢?軍銜原本是在西歐資產階級與封建主義鬥爭的過程中隨著西歐常備軍的壯大而逐漸形成的軍事等級制度,後受用於世界大多數國家。
  • 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
    導語: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我們知道,抗日劇具有一定的愛國教育意義,多少都能夠還原當時戰爭的一些情況。在劇中,大家肯定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臺詞,那就是普通的日本士兵會稱呼高級的日本軍官為「大佐」。大佐這個詞雖然我們聽的次數也不少,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關於這個詞,是出自日語的翻譯。在日軍隊伍中,有很多日本士兵都想要成為大佐,那大佐是多大的官?原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已經開始決定要全面地學習西方制度和文化,甚至連軍銜制度也直接用到了自己國家的體制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