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手中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2020-12-19 迷彩前沿

導語: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手中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亞洲地區所面對的主要敵人,中國戰場上所面對的主要敵人就是日本,日本雖然是一個小的島國,但是很早就開始近代化、工業化的腳步,因此在二戰中面對中國這樣一些比較落後的工業國還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前期甚至在對戰美英等傳統列強時打出優勢,只是最後被龐大的同盟國的體量所最終擊敗。

在論及二戰中的日軍時,軍隊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尤其是二戰中日軍軍隊非常特殊的軍銜制度,日本的軍銜制度來源於近代的普魯士,但是又在很多方面依據本國的國情進行了創新,形成了獨特的「將-佐-尉-士官」的軍銜體系,以及非常特殊的編制,而其中最特殊的一個,就是日軍的「大佐」官職了。

很多人看來,日軍的大佐和其他國家的上校是同級官職,其他各國通用的「將-校-尉」體系中,大佐與上校算是同級別的職位,或者說大佐是介於最高級別的校官和最低級別的將官之間的職位,也就是西方軍銜制度中高於上校但低於準將的職位,而在同時期的中國軍隊,在五級將銜制度下,大佐其實已經相當於中國的少將了,當然是在部隊指揮的權限上。

當然這是基於當時各國不同的軍銜制度而言的,但是如果從實際指揮部隊的情況來說,日軍的大佐官職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銜。

在日軍的軍隊制度中,大佐一般是聯隊級部隊的指揮官,處於師團(師團長為中將)、旅團(旅團長為少將)之下最大的部隊指揮官,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地直接指揮官職務,因此在舊日本軍隊中,大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要麼晉升為將軍,要麼就從以大佐軍銜退休,這一點非常類似於今天解放軍中的大校軍銜。

而日軍的大佐所能指揮的兵力,也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戰場的變化以及兵種的不同而不同的,以早期日軍的步兵聯隊來說,大佐指揮的步兵聯隊大約有2500-3000人之間,包含有額外的炮兵、工兵等部隊,而同時期騎兵聯隊、戰車聯隊、炮兵聯隊、輜重聯隊、工兵聯隊等大佐直接指揮的人數相對較少,在1500-2000人之間。

而到了戰爭後期,日軍每個步兵聯隊的人數下降到1500-2500人之間,此時也有部分大佐擔任預備與師團或者獨立旅團指揮官的職位,總的來說,大佐是日軍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戰場指揮官職位。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日本是我們的近鄰,但是在近代日本卻對我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他們蓄謀已久發動了侵華戰爭,為此我們國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家都知道,日本軍人信奉武士道,所以他們的紀律性非常強,大多數士兵都像沒有感情的戰爭機器一樣,只知道不折不扣的執行長官的命令。在《亮劍》中有一個經典橋段,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李雲龍率部擊斃了日本的一名大佐指揮官,那麼在日本軍隊的建制中,「大佐」究竟地位如何呢?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日軍寧願不當少將,也要爭大佐
    回顧我國的近代史可以發現,中國曾歷經了不少屈辱,我們先後經歷了西方列強的攻擊和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但是中國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走向新生的希望,最終在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於趕走了入侵者,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對於一些喜歡看抗戰劇的人來說,最常看見的日軍將領應該就是大佐了吧。
  • 日本「大佐」相當於什麼軍銜?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近年來,抗日神劇層出不窮,我們經常能從日軍口中聽到「天皇」、「大佐」、「司令」等,當初入侵中國的日軍都是訓練有素,井然有序,他們自稱"皇軍",在我國百姓眼中他們是"鬼子"。
  •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為何日軍不當少將卻爭當大佐?
    不過那個時候很多的日軍都爭著當大佐而不是將軍,這是為什麼呢?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什麼軍銜?又能夠帶多少兵呢?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參考德國的軍銜制度,並且分為了6等16級,就大佐而言,地位已經非常高了,其上只有將軍、元帥和天皇,而這三個等級的日本軍人加起來都沒有多少人,因此大佐基本算是日軍正面作戰中軍銜最高的那一批人了
  • 抗日劇的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其武士刀能換20箱手榴彈
    經常看抗日劇的讀者知道,漢奸在稱呼他身後的日本軍官時,動不動就是什麼什麼大佐。印象裡,抗日劇裡但凡是個日本軍官都叫XX大佐。 而在《亮劍》裡,李雲龍向後勤部部長張萬和要武器補給,李雲龍想要20箱手榴彈,結果張萬和讓他拿把大佐的指揮刀來換。那麼問題來了。日軍裡的這個大佐,究竟是個什麼軍銜?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日軍寧願不當少將,也要爭大佐
    大佐作為抗日神劇的常駐「嘉賓」,可謂是主角眼中的最大「敵人」,一般都是能夠陪主角走到最後,在大結局被主角成功除掉。那麼在日軍當中大佐為什麼出鏡率如此之高。大佐之位,又有著什麼迷人的魅力,讓日本軍人寧可放棄軍銜更高的少將,退而求次選擇大佐軍銜,那麼這大佐軍銜又有不同呢?
  • 日本軍隊中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級別軍銜?難怪日軍人人搶著做
    日本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國家,最初的日本名為扶桑國,我國盛唐時期,萬朝來邦,其中就包括這扶桑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日本學習了我國的文化與漢字回國進行宣教傳播,後來的日本又學習了西方的軍事理論體系。因為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改革後國力增強,於是效仿了德國的軍事戰爭制度對我國發動了戰爭,就連軍官的軍銜與等級也一併效仿的德國軍銜。在很多抗日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日本的軍官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大佐了,而這大佐是什麼意思,在軍隊中又究竟是怎樣的等級呢?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官職,日軍為何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
    李雲龍一登場,就在蒼雲嶺之戰擊斃了坂田大佐,後來伏擊日軍戰地觀摩團,又幹掉六個大佐外加一個少將,反圍剿戰鬥中又擊斃一個聯隊長,也是大佐軍銜,在攻打平安縣城時用義大利炮轟死了山本一木,他也是大佐軍銜,前後加起來,李雲龍擊斃了將近十個日軍大佐,絕對的「大佐殺手」!
  •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軍士兵稱呼自己長官為「大佐」的情況。似乎在日軍中層官員中,「大佐」這一職位很受歡迎。那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又可以帶多少兵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日本的大佐可以帶多少兵,為何士兵不當少將都要爭當大佐?
    畢竟我國的抗戰劇,基本上每部劇裡面都會設定一個非常壞的日軍大佐,而主角的主要目的也是打敗這個大佐。 由此可見,大佐在日軍中的地位確實比較高。那麼,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的「大佐」究竟可以帶多少兵,而它又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很多日軍士兵寧願不當少將,也要爭大佐?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眾所周知,在日本進行過明治維新後,開始對大型控股公司進行扶持,在這之中,六大財閥嶄露頭角,他們直接將全日本經濟進行了壟斷。在二戰之中,這些財閥同樣是先行者,日本高官都是從家庭背景當中進行挑選的,能夠成為日軍高官的平民少之又少。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要搶大佐?
    不過這些還是有存在一定的虛幻性,但是我們還是會發現影視劇中有些基本的軍銜以及年份都沒有研究,比如劇中時常會出現「大佐」一詞,很多人都好奇這到底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呢?實際上,日本的很多文化都是從我國傳統文化中傳播過去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日本的文字,甚至有些姓氏都存在著中國文化的氣息。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
    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借鑑我國的百日維新變法的,但讓人氣憤的是,日本強大起來就來攻打我國,我國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損失慘重,不僅領土被分割而且還要賠償巨款,更讓人氣憤的是還拿我國的活人來做實驗。不過,我們也要反思一下,日本強大的原因,首先就要了解日本的無人性軍事訓練了。
  • 日本「大佐」到底可以帶多少兵,為何日軍不當少將也要爭當大佐?
    那麼日本的「大佐」到底可以帶多少兵,為何日軍不當少將都要爭當大佐呢? 後來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在軍銜制度上參考了德國的制度,但是並沒有全部照抄,而是分為了六等十八級,大佐上面就只有將級、元帥和天皇了,因此佐官的地位已經算非常高了,按照現代軍銜來看的話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的官,能帶多少兵力?為何日軍寧可不當少將也要...
    那些上了戰場之後雖保全了性命的士兵們啊,其實日子也一樣很苦。因為士兵們的軍銜比較低,所以下了戰場即便可以回老家,卻得不到多少補貼,也只能有一個悽涼的晚年而已。直到2010年時,我國還頒布了新的軍銜內容。可見,國家綜合國力在提高,軍事實力在不斷優化,軍銜內容也是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一些變化的。 而在日本,如果目光僅僅只是縮小在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戰階段,大家會發現日本有一個軍銜在很多影視劇中登場率非常高,那就是日本大佐。那麼這時候大家是否會疑惑,日本大佐到底手中有多少權力呢?可以指揮多少兵馬?
  • 二戰中大佐是什麼軍銜,有多大權力?網友:原來這麼大的官!
    抗日劇中統領日軍指揮作戰的人常以「某某大佐」的稱呼出現,我們都知道「大佐」是一個軍職,但是通常來說我們更熟悉西歐式軍銜,那麼就軍銜來說大佐算什麼等級呢?軍銜原本是在西歐資產階級與封建主義鬥爭的過程中隨著西歐常備軍的壯大而逐漸形成的軍事等級制度,後受用於世界大多數國家。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說了你可能不信!
    ,大佐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日本大佐的意義。 每個抗日劇中都有大佐的存在,他們負責指揮士兵,是重要的決策者,然後我們也能通過電視劇知道大佐是日本國家的一個職務,具體大家肯定不是很了解,我們只知道它是一個職位,但是它的職位有多大呢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文/格子道歷史日本的侵華戰爭讓我們牢記了日本帝國的滔天罪行,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戰犯也將在史冊上永遠地被唾棄,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七七事變的第二年,身為大佐的岡村寧次接到軍部調令越級提升至司令官,成為軍內的焦點,但殊不知,「大佐」才是日軍內部人人要爭的軍職,那麼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
  • 抗戰時日軍中的軍曹,到底是多大的官?指揮多少士兵?
    在觀看與抗戰題材相關的影視劇時,常常聽到日軍部隊編制中「軍曹」這個稱呼,軍曹一般都是用在日軍小頭目的身上。在日軍軍官等級中,有將、佐、尉,顯然軍曹的等級在以上三種軍銜之下,但是軍曹又能指揮一定數量的士兵,那麼它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呢?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他們不當少將,也要爭當大佐?
    日軍的大佐到底是個啥官?日軍的大佐略相當於中國的上校!不過,在二戰的時候,日軍中的大佐實際上的權力大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具體還要看當時擔任了什麼職務。由於大佐是屬於軍隊智囊型的人才,因此他們可以擔任部隊的聯隊長以及師、團級單位的參謀。理論上來講,大佐這一官職具體的級別高低,還得參考其服務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