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和刑部有什麼關係

2020-12-08 騰訊網

唐朝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和刑部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看唐朝或者宋朝的影視劇時,可能會經常聽到這樣一個機構——大理寺,比如在狄仁傑相關的影視劇中,就出現很多次,因為狄仁傑曾經就在大理寺供職。那麼,我們好奇的是這個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

唐朝大理寺是唐朝最高司法機關,依法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主要職責有兩點:一是審理中央百官以及京師徒刑以上的案件;二是覆核或者重新審判刑部移送過來的死刑和疑難案件。

《大唐六典·大理寺》上記載:「大理卿之職,掌邦國折獄詳刑之事,以五聽察其情,一曰氣聽,二曰色聽,三曰視聽,四曰聲聽,五曰詞聽。以三慮盡其理,一曰明慎,以讞疑獄,二曰哀矜,以雪冤獄,三曰公平,以鞠庶獄。凡諸百司所送案犯,罪至流、死,皆上刑部,覆於中書、門下。」

除了以上職能外,大理寺還會參與立法,大理寺官員在對案件進行審判的同時,也參與制定和修改律令的工作。同時,大理寺也負責管理監獄。

唐朝大理寺的最高長官叫大理寺卿,總管大理寺的一切事務,從三品。簡單一點來說,大理寺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大理寺卿相當於現代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大理寺卿下面設少卿2個人,也就是副長官,從四品上。大理丞6個人,主要職責就是審判,從六品上,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輕重。大理正2個人,從五品下,主要職責就是覆核大理丞的審判,根據刑法科條參議用刑之輕重,若大理丞斷罪不當,則以法正之。

除此之外,還有些具體執行人員,比如主簿,負責掌大理寺之印章,凡官吏抵罪及雪免,皆立簿籍。獄丞,負責掌率獄史,管理囚徒。大理司直,從六品上,主要負責出使按獄和監刑,以及參與大理寺的一些疑難案件。當然,還有其它職位。

總之,整個大理寺上上下下加起來大概有三百多個人,官吏的職責清晰,分工明確,有條不紊的運行著。

那麼,大理寺從何而來?

自古有之,實際上,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專門負責刑法的官職,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周王朝以前叫士,西周時叫秋官,春秋時叫大理,戰國時代叫廷尉,秦漢沿襲廷尉的叫法。

廷尉是秦漢九卿之一,也是廷尉寺的長官,秩中二千石,屬官有廷尉正、廷尉監、廷尉平等,都是司法官。北齊以後,廷尉正式改稱大理,隨後一直沿用到明清。也就是說從北齊開始,古代最高司法官和司法機關,正式確定為大理寺卿和大理寺。

具體到唐朝,大理寺的叫法也曾更改過,比如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稱詳刑寺,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為司刑寺,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改回舊稱大理寺。

肯定有人好奇,為什麼叫「大理寺」?

據《甘石星經》上的記載:「大理二星,在宮門內,主刑獄事也」,《玩象玩佔》上稱:「大理二星在垣門之左,靠近陰德。」所以,主管刑獄的官員也有「大理」之稱。《韓非子》裡面也有說:「理,治獄官也。有虞氏曰士,夏曰大理,周曰大司寇。」

「理」在《韓非子·解老》中解釋為:「凡理者,方圓、短長、粗靡、堅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後物可得道也。」而漢朝九卿的辦公地址也稱之為「寺」。這就是為什麼叫「大理寺」的原因。

唐朝大理寺和刑部是什麼關係?

刑部屬於行政機關,大理寺算司法機關。刑部屬於六部之一,掌律令、刑法、徒隸並平議國家之禁令,主要負責審定朝廷法律,覆核各地和大理寺送到刑部的案件,另外直接負責審理京畿地區待罪級別以上的案件。其屬有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

至於到唐朝,唐朝的刑部有一個最主要的職責就是負責審核大理寺判處仗刑以上的案件。咋一看,刑部的權力似乎比大理寺的要大。事實上果真如此嗎?不盡然。

雖然刑部對大理寺的審判有覆核的權力,但並不意味著刑部能夠完全決定大理寺的審判,因為刑部如果不同意大理寺的審判,並不是一種否決,只是發回去重審,最終權還是在皇帝手中。

同時,大理寺還能覆核或者重新審判刑部轉送給地方的疑難案件和死刑案件,一定程度上對刑部具有牽制。

所以說,大理寺和刑部其實是一種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又各司其職的關係。

在唐朝,每當遇到審理重大案件的時候,大理寺、御史臺、刑部會組成三司,這三個機關的長、貳兩官聯席審訊,稱為大三司,也就是大理寺卿會同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叫「大三司」,也謂之「三堂會審」。若由大理司直或評事、御史、刑部郎官聯席會審,則稱為小三司,也就是大理寺司直、御史臺御史和刑部郎官聯席會審,就叫「小三司」。

御史是古代監察機關,從秦漢到明清,中央的監察官員,無論什麼級別,都叫御史,從不改名。唐朝沿襲以前的制度,全國最高監察機關也叫御史臺。最高長官為御史大夫,1人,正三品。《新唐書·百官志》云:「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唐會要·御史臺》云:「正朝廷綱紀,舉百家紊失」。

唐朝,尤其是唐太宗年間,各種制度很完善,對於司法機關的職能和人選也很重視,據《唐會要·大理寺》的記載,唐太宗曾對臣屬說:「大理之職,人命所懸,此官極須妙選」。

不過安史之亂後,各種制度均遭到破壞,再加上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唐朝政府的各個機構已經無法正常運轉,而作為司法機關的大理寺也未能豁免。唐朝中後期,大理寺官員無法正常履行職責,地位下降,不被重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大唐中央集權的衰弱。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大理寺、太常寺、鴻臚寺……到底是什麼寺?
    那麼問題來了,一般人的印象中,「寺」都是和尚住的地方,大理寺沒有和尚為何能稱「寺」?而且不止是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鴻臚寺等等,都是中國古代行政機構。原來,「寺」在古代並不單指寺廟,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稱呼。那這些「寺」都有什麼來歷呢?
  • 大理寺不是寺,宗正府不是府。這些古代機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大理寺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的司寇和秦漢時期的廷尉。尤其是秦漢時期的廷尉,在當時掌管全國最高的權利司法審判,位高權重,多為能臣酷吏。例如歷史上有名的郅都,張湯等人都做過廷尉的官職。到了南北朝的北齊時期,大理寺正式設立。其功能職責主要是作為國家的最高司法權利機構而存在,具體負責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核實刑獄案件。
  • 大理寺簡史
    前段時間有一部很火的國漫《大理寺日誌》在唐朝武明空統治時期,以主管全國大案要案的大理寺為舞臺,講述大理寺眾人,在白貓少卿李餅的帶領下,展開各種驚心動魄的破案冒險,向命運反抗,堅守自己內心正義的故事。不過今天不是講這部國漫的,主要是看的熱血沸騰,同時對大理寺的興趣越發濃厚,所以就順便研究了下大理寺的歷史,今天分享給大家。大理寺我們肯定很熟悉吧,各種影視劇裡經常聽到,動不動就收押大理寺。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地方呢?在古代,理是一種官職。上古時期,舜帝命皋陶(gāo yáo)為大理,以平正天下罪惡。
  • 明朝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它的權力會那麼大?
    這其實與趙王所在的工作地方,北鎮撫司有很大關係,那麼明朝政府機構中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他的權力會如此的大?明朝皇帝又為何要設立北鎮撫司?這是明朝政治體制與前面幾朝的不同之處,其餘的也有增設,但是基本框架不變。中央政府機構依舊是六部,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主要掌管官員的考核以及四品以下官員的任免。戶部,掌管國家財政,國庫。禮部,負責重要節日以及活動,例如貢舉、祭祀、典禮等。兵部,負責軍事上面的問題。刑部,主管刑法,工部負責工程建設。
  • 超級詳細的唐朝官制介紹,一篇文章帶你弄懂唐朝官制!
    顧名思義,有三個省,六部,二十四司,一臺,九寺,五監。分開是不是清楚多了,這些臺,寺,監你能想到什麼呢?最近有個很火的動畫叫《大理寺日誌》,就是以唐朝為背景,這個大理寺就是五寺中的一寺,那麼其他四寺呢?
  • 唐朝刑獄制度所達到的高度,讓後世王朝汗顏不已
    具體來說門下省執行司法職務的是給事中,此官職設置雖然只是正五品,但有幹預司法的封駁權。中書省則由中書舍人與給事中、御史組成「三司」,受理天下冤滯案件。尚書省是行政首腦機關,其工作的相當一部分就是獄訟,左右僕射和左右丞皆有一定的司法權和監督權,也就是《舊唐書》中所載的「左右丞勾徒刑,左右僕射判流、死刑」。
  • 吏部、戶部、工部、兵部、禮部、刑部,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即三省六部制。這一套確立於隋朝,職能承襲秦漢,直到清末才廢除的中央官制,在上千年的時間中,尚書六部基本上沿襲未改。雖說人人皆知六部之名,但是,許多人對於各部獨立的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卻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六部的具體分工又是如何呢?
  • 清朝時期的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都是幹嘛的
    只不過,清朝畢竟是「家天下」,偌大的皇宮、龐大的皇族也必須有與之相對應的機構、官員來管理。這些官職自然也屬於「中央官職」序列。再加上,內閣、軍機處和六部作為朝廷的權力中樞,僅對軍國大政予以方向性、政策性處理,並不能面面俱到,於是便衍生出諸多「查遺補缺」的協助機構。
  • 明朝時期,錦衣衛與東、西廠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權力最大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大家知道,他們是明朝的特務機構。但是,他們成立的背景,隸屬關係,權力大小,很多讀者並不清楚,小編用這篇文章,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政權機構,進行了巨大的改革。
  • 大理寺日誌:想逮捕怪盜一枝花?貓爺有女裝王七和烏雲教主就夠了
    導讀:《大理寺日誌》裡,怪盜一枝花是個很棘手的敵人。不過,一枝花第一次出手失誤,卻是栽在了貓爺李餅的手裡。貓爺是如何對付這位怪盜的呢?《大理寺日誌》是一部詼諧而幽默的漫畫,以唐朝的「最高檢察院」大理寺的日常判案為主題,在其中穿插了很多搞笑的日常劇情。大理寺的少卿大人李餅,是只可愛的大白貓。
  • 錦衣衛的職能是什麼?和各朝禁衛軍有何區別
    它是明朝專有軍政搜索情報機構,權力很大,不聽從任何人的命令,直接服從於皇帝。錦衣衛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瓊恩雪諾和龍母是什麼關係 兩人結局是什麼
    在第八季中,男主雪諾歷經磨難找到自己身世的最終秘密,發現他的身世和女主角龍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雪諾和龍母到底是什麼關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雪諾和龍母的關係是什麼權力的遊戲中除了內鬥和戰爭之外,最受人關注的就是主角的關係,在權力的遊戲第八季中,瓊恩雪諾在雪國找到了自己的身世歸宿,原來他是貨真價實的鐵王座繼承人,雪諾的父親是雷加·坦格利安,母親是艾德·史塔克的妹妹萊安娜·史塔克,其實兩個人是相愛的不過礙於顯示無奈不能在一起,但二人偷偷育有一子,就是主角雪諾。
  • 《人民的名義》中,沙瑞金的權力有多大?享受什麼待遇?
    《人民的名義》中,沙瑞金的權力有多大?享受什麼待遇?《人民的名義》中,沙瑞金是一位清正廉潔的省委書記,執掌漢東省權柄。沙瑞金與前任省委書記趙立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在《人民的名義》中,沙瑞金的權力有多大?享受什麼待遇?根據《人民的名義》中,沙瑞金從小就是一個孤兒。漢東省退休老幹部陳巖石,早年參加過抗日戰爭。陳巖石的戰友沙振江犧牲之後,陳巖石覺得烈士不能沒有後代。於是,陳巖石就回到沙振江所在的村子尋找沙振江的後人。可是,陳巖石花費了大量功夫,也沒有找到沙振江的後人。
  • 郭子儀究竟有多大功勞?戰功只是一方面,維護了唐朝宗室的自尊心
    郭子儀對唐王朝最大的貢獻,那就是幫助唐朝皇帝們找回了自尊心。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皇帝就跟擺設一樣,完全沒有號召力。各地的藩鎮都打算擁兵自重,郭子儀手握兵權,卻能夠幫助唐朝皇帝平定四方。而且他還是個十分謙虛的人,皇帝一誇他,他立刻就表示這都是皇帝的英明庇佑所致。
  • 世界政府高層,權力的擁有者,五老星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那麼統領政府的人,通常被認為是五老星,他們五個其實很早就已經出現了,這麼長時間,每當涉及到高層的事情,就是他們五個負責處理,好像他們就是掌握世界最高權力的人。不過如今又出現了一個神秘的伊姆,他的地位更高,連五老星都不得不去俯身跪拜他,這就讓人有些不太明白了,在那最高王座上面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大,那五老星到底是什麼?他們掌握著多大的權力呢?
  • 明朝有錦衣衛,清朝有粘杆處,唐朝設立的特務機構你絕對想不到
    明清兩朝是封建帝王權力的頂峰,為了加強對官員以及百姓的控制,明朝和清朝都設立了專門的特務機構。 明朝特務機構的肇事者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於底層窮苦人家的他有著相當陰暗的一面,正是這種心理的陰暗面使得他對自己手下的官員極度不放心 。
  • 《權力的遊戲》獵狗和艾莉亞是朋友還是戀人?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在《權力的遊戲》中很多粉絲都喜歡獵狗和艾莉亞,由於這對有著巨大的反差萌,因此這倆經常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關於這一段非同尋常的關係,有很多人認為這從來就不是友誼,也有人認為這也並不是愛情。那麼,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這兩個人之所以能碰到一起的原因便是,獵狗一開始是想要將艾莉亞帶到她哥哥的身邊領取賞金。
  • 《大理寺日誌》盛世大唐,白貓少卿李餅成功掀起國漫一波熱浪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大理寺日誌》的國漫,隨著國產動漫的發展崛起、產業鏈的延伸擴展,中國的動漫市場正在被全面打開。講述了唐朝武周時期大理寺眾人在洛陽城的日常工作以及在少卿李餅帶領下應對奇案《大理寺日誌》的時代背景定格在唐朝年間,根據動畫裡的一些細節,能夠推斷出其原型就是武則天稱帝的時代
  • 《大理寺日誌》 盛世大唐,白貓少卿李餅成功掀起國漫一波熱浪
    講述了唐朝武周時期大理寺眾人在洛陽城的日常工作以及在少卿李餅帶領下應對奇案、冤案乃至越陷越深的政治鬥爭。別出心裁的畫風、精心製作的畫面,還有用「心畫出的配角,用腳畫出主角」的傳言,都成為了它令人印象深刻的點。
  • 《大理寺日誌》——2020最值得一看的國產動漫之一
    今天給大家推一部動漫——《大理寺日誌》。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或者聽說過這部動漫的,它其實是根據同名漫畫改編的,原著漫畫也是非常棒,豆瓣評分高達九分。那《大理寺日誌》到底是講什麼的呢?說到大理寺咱們就比較熟悉了,它就是一個掌管全國大案要案的地方嘛,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故事就是以大理寺為舞臺展開的。講述了在唐朝武明空統治時期,大理寺眾人在白貓少卿李餅的帶領下,展開各種驚心動魄的破案冒險,向命運反抗,堅守自己內心正義的故事。武明空是武則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