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不是寺,宗正府不是府。這些古代機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2020-12-18 核桃樹下讀歷史

先說大理寺。大理寺是古代的官署名稱,是古代掌管刑獄的中央審判機關,相當於現代的最高人民法院。古謂掌刑曰理,加「大」字表示尊重推崇之意。「寺」原來也並非專指佛寺,而是一般官署、官府的通稱。

大理寺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的司寇和秦漢時期的廷尉。尤其是秦漢時期的廷尉,在當時掌管全國最高的權利司法審判,位高權重,多為能臣酷吏。例如歷史上有名的郅都,張湯等人都做過廷尉的官職。

到了南北朝的北齊時期,大理寺正式設立。其功能職責主要是作為國家的最高司法權利機構而存在,具體負責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核實刑獄案件。以後歷代因之沿續,到了明清時期大理寺更是與刑部、都察院並稱為「三法司」。我們經常在電視劇和小說裡聽到的「三司會審」就是指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共同審理某一宗大案要案。

大理寺的最高長官稱作大理寺卿,副手為大理寺少卿。歷史上的名臣狄仁傑在擔任大理寺卿期間,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多人,卻無一人喊冤上訴,堪稱審理案件的楷模。此外宋仁宗時期的大理寺卿虞謙,明嘉靖朝時的大理寺卿馬森都能公正廉潔,秉公執法,是歷史上著名的審案官員。

此外除了大理寺,在古代還有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等國家常設政府機構。具體說來就是:太常寺掌管王朝禮樂,負責皇家朝會典禮,祭祖告天時的音樂物品,禮儀典章等環節;光祿寺的工作職能和太常寺有部分重合,光祿寺主要負責皇家在祭祀朝會時的酒食用膳,筵席場地等部分。

太僕寺則主管皇家輿馬車駕,主要負責國家戰略物資馬匹的儲備以及皇室成員的交通出行;鴻臚在古代就是傳聲贊導的意思。所以鴻臚寺的主要職能便是負責對外交往,掌管接待外國使節,朝會儀節等事務。

說完了「寺」再來說說「府」。先說宗正府,宗正府主要負責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勳貴等有關事務。具體說來就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別他們的嫡庶身份或與皇 帝在血 緣上 的親疏關係,每年排出同姓諸侯王世譜。例如《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漢獻帝為了證明劉備的身份,當眾「教取宗族世譜檢看,令宗正卿宣讀」。從而根據皇家宗譜認劉備為叔父。

二:少府。少府是中國歷代政府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具體來說其職掌有兩方面: 其一負責徵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其二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等需要的供給和服務。歷朝歷代少府的機構龐大,屬官眾多,超過掌理國家財政事務的機構和人員們正常的實際需要。

這也充分反映出了在古代,封建皇帝至尊至貴高居國家之上的特徵。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人們也常常把縣尉統稱為少府。王勃的詩作《杜少府之任蜀州》裡的杜少府當時指縣尉一職,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少府。

除此之外,還有經常出現在清宮劇裡內務府,宗人府等機構,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大理寺、太常寺、鴻臚寺……到底是什麼寺?
    那麼問題來了,一般人的印象中,「寺」都是和尚住的地方,大理寺沒有和尚為何能稱「寺」?而且不止是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鴻臚寺等等,都是中國古代行政機構。原來,「寺」在古代並不單指寺廟,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稱呼。那這些「寺」都有什麼來歷呢?
  • 大理寺簡史
    不過今天不是講這部國漫的,主要是看的熱血沸騰,同時對大理寺的興趣越發濃厚,所以就順便研究了下大理寺的歷史,今天分享給大家。大理寺我們肯定很熟悉吧,各種影視劇裡經常聽到,動不動就收押大理寺。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地方呢?在古代,理是一種官職。上古時期,舜帝命皋陶(gāo yáo)為大理,以平正天下罪惡。
  • 古代有一個機構叫做:鴻臚寺,但是很少人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
    在古代,有這麼一個政府機構,叫做:鴻臚寺。這個機構很多人大概都聽說過,但是不知道這個部門是負責什麼事務的。其實這個部門挺邊緣化的,既沒有大理寺知名,在影視劇中出現也沒有人給著重介紹,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鴻臚寺的職責。
  • 合隆文瀾府到底怎麼樣?優缺點又分別是什麼?
    近日有那麼一個盤刷屏了朋友圈,那就是合隆文瀾府。 在售戶型:建面約40-50㎡買一層贈一層,實際得房80-100㎡,總價23萬/套起,不限購。 項目位於海南省臨高縣臨美路(臨高縣菸草局與工商局中間),東鄰澄邁縣,西南與儋州市接壤,西北瀕臨北部灣。那麼合隆文瀾府到底怎麼樣?優缺點又分別是什麼?
  • 唐朝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和刑部有什麼關係
    唐朝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和刑部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看唐朝或者宋朝的影視劇時,可能會經常聽到這樣一個機構——大理寺,比如在狄仁傑相關的影視劇中,就出現很多次,因為狄仁傑曾經就在大理寺供職。那麼,我們好奇的是這個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
  • 2020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的發展
    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本文整理2020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的發展,北京軍轉幹考試網提供2020年北京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匯總等。 考試中,近年來對文史知識的考察逐步增加,文史知識的難點主要在於知識面廣,考察範圍大,不易整理學習。
  • 在古代,不是誰的房子都敢稱為「府、邸」的,弄不好是會掉腦袋的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古代最高級別的住宅自然是宮殿。故宮無疑是皇帝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但是除了故宮,宮殿外最高等級的房子是宮殿。因此,古代許多人把皇帝工作的地方稱為「金殿」,把皇宮的正殿稱為「銀殿」。事實上,根據歷史記載,這兩個頭銜是普通人的普通名字,當時沒有這樣的頭銜。
  • 真實的包青天:剛正不阿擔任多個要職,大部分時間都不在開封府
    真實的包拯都擔任過什麼職務?包拯自天聖五年中進士之後,一生之中擔任多個職務,不算邊疆和地方官,光在朝廷有一定影響力的職位有以下幾個權知開封府開封府雖然也屬於地方,但是因為是京官,所以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此前的開封府都是王公貴族擔任,加上包拯後來的包青天名號也是從這裡走出來的。而五代的諸多皇帝之前的職務都是開封府尹。
  • 在古代,門匾掛「府」的官員有多牛?專家:地位堪比皇親國戚
    古代禮制沿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細緻到家庭住宅的稱呼。古時候,很多家庭會在大門上掛上昭示自己身份或者姓氏的匾額,但是這個匾額上的字可是不能隨便寫的。現如今,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少能看到古時候那樣的高門大宅。不過在古代影視作品中,導演為了交代事件發生的地點,便常常會使用一個特寫鏡頭——宅門上方掛著的匾額「某府」。
  • 清朝「宗人府」到底是幹啥的?為何妃子們聞之色變,寧死都不去?
    清朝的「宗人府」到底是幹啥的?為何能讓那些皇親貴族和妃嬪們聞之色變,寧死都不願去呢?關於「宗人府」,我們在很多清代文學作品以及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致的橋段是:某個皇室成員,或者是某個妃嬪因為做錯了事被關入了宗人府。
  • 古代除「六部」外,還有「九寺五監」,很多人卻不知道他們的作用
    古代朝廷的運轉,主要由統治者、內閣及各機構分管部門構成。 古代的「分管部門」可謂五花八門,有許多講究。不了解歷史的朋友都以為尚書六部的職責已涵蓋了所有軍國大政,實則不然。「九寺」,自秦漢「九卿」演變而來,其職級與尚書六部等同,職權上也有不少重疊的部分。
  • 清朝時期的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都是幹嘛的
    只不過,清朝畢竟是「家天下」,偌大的皇宮、龐大的皇族也必須有與之相對應的機構、官員來管理。這些官職自然也屬於「中央官職」序列。再加上,內閣、軍機處和六部作為朝廷的權力中樞,僅對軍國大政予以方向性、政策性處理,並不能面面俱到,於是便衍生出諸多「查遺補缺」的協助機構。
  • 河南開封府,看氣勢恢宏的建築,感受古代府衙文化
    河南地處中原,以前各大君王都有著逐鹿中原的偉大理想,所以河南這塊風水寶地,聚集了的各地人才,河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坐落了很多的歷史遺蹟,河南開封府,這裡有著氣勢恢宏的建築,還有深厚的古代府衙文化。很多喜歡古代文學的人都喜歡來河南尋找屬於古代的氣息,河南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明起源地,所以河南有著古代的文明和古樸,河南就像一幅歷史的捲軸,記錄著我國歷史的繁榮和後來的落寞。
  • 古代西府人稱「御京粉」為何流傳至今
    小可愛們,大家好啊,我是你們的沐子,歡迎大家來到沐子小吃店,今天吶,沐子帶大家去沐子小吃店看一看被古代西府稱為御京粉的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有這個充滿歷史價值的名字吶?而又為什麼它會流傳至今吶?在古代,擀麵皮乃是給宮裡的御供食品,故西府人又稱擀麵皮為「御京粉」岐山擀麵皮擀麵皮流行於陝西、甘肅等地,尤以寶雞地區為最,寶雞岐山擀麵皮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擀麵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兩者有什麼區別?作為炎黃子孫要弄清
    曾經也有人疑問,佛教到底是不是中國自己的宗教?其實並不是,佛教起源於印度,所以有很多的詞彙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其實「寺」「廟」和「佛」一點關係都沒有。「寺」它代表的是一個行政機構,在古代什麼樣真的場所是行政機構呢?想必大家在電視劇中都聽過「大理寺」這個詞,「理」是刑法、法律的意思,大理寺則是專門主管法律的行政機構,所以跟佛教一點關係都沒有。
  • 知否:2姐妹同入伯爵府,墨蘭不幸福,不是因為梁晗,根源卻在她
    盛家四女中,有兩個女兒都嫁到了伯爵府之中。大女兒華蘭嫁入了忠勤伯爵府袁家做大娘子,四女兒墨蘭嫁到了永昌伯爵府的梁家做大娘子。華蘭是怎麼嫁進伯爵府的呢?很多好人家來提親,盛老爹四處打聽,百般比較,甚至回絕了一個國公府,最後選中了袁家。理由如下:門風清正,袁文紹當時已經當差了,有能力有出息人品也好,以後會分家單過。
  • 開封不是只有開封府,還有歷史上的皇家寺廟,四大名著中多次提到
    >十五朝古都的開封,《清明上河園》的畫卷正在汴京徐徐開展殷商古都的安陽,是歷史開始的地方「黃帝故裡,天下之中」是鄭州嵩山少林寺、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大相國寺、開封府、一提到開封,想必都想起包青天吧「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然而,大相國寺作為國家4A景區不比開封府差多少,卻很少被提起。中國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開封大相國寺,是一座有著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寺院。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據說是在中國古代四公子之一信陵君的宅院舊址上建造的,最初的名稱是「建國寺」。
  • 影視劇中出現「鰲府」牌匾,觀眾大呼神奇,那該掛什麼字才正確
    其實這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以鰲拜的級別,家中還不能用"府"字。所以鰲拜的家,被如何稱呼才合理呢?鰲拜又到底有著怎樣的一生?"巴圖魯"瓜爾佳鰲拜的"野蠻生長"史《鹿鼎記》中的鰲拜,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真實的鰲拜並不如小說,與影視劇中那樣不堪。鰲拜是清朝三朝功勳重臣,早年曾跟隨皇太極南徵北戰,是最早一批入關的清軍將領。
  • 鰲府不應該寫鰲,那鰲府應該怎麼寫?他曾與康熙發生了什麼衝突?
    鰲拜究竟性什麼,其府邸的匾額又該如何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鰲拜這個人,以及康熙和鰲拜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衝突。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這本書。鰲拜,瓜爾佳氏,作為滿洲的鑲黃旗人。是元勳部落首領索爾果的孫子,時任八門提督衛齊的第三個兒子。而鰲拜作為將門虎子,刀槍武藝騎射樣樣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