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縣官不如現管。不論怎樣的封疆大吏,權傾朝野對於平民百姓而言都只是書上畫裡的一個名字、一個圖形。
老百姓唯一能訴求的只有地方官和父母官,他們的官品、人品幾乎決定了當地百姓的生活艱難與否。
在民國時期,曾經出現了一種地方官,叫做保長。保長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但是曾一度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那麼它出現在民國時期有什麼意義呢?保長又有什麼職能呢?放在現代,保長相當於什麼官職呢?
電視劇《王保長新傳》
保長的歷史由來
保長最初是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用來減少自己工作量的一種管理方式,總結起來就是,皇上的權力和管理僅僅輻射到縣一級單位,縣級單位下面具體到每家每戶是皇權所不管的。
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將十幾戶到幾十戶不等的人家分別交給不同的鄉紳管理,這些管理的鄉紳就叫保長。
保長制度最完善、最盛行的時期當屬北宋王安石變法時的「保甲制度」。王安石推行的保甲制度本意是將每家每戶的人家都實行兵民一體,農忙耕種,農閒訓練。並且每保之間實行連坐制度。這樣的初衷是既有效的控制百姓又方便培養士兵,減少開支。
但是歸根結底,保長屬於民間推選出來的私人組織。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監管且有能力當上保長的人大多數都是當地的鄉紳惡霸,對手下管轄的百姓十分苛責。所以宋朝之後,保長這個官職就撤銷了。
電視劇《王保長新傳》
民國的保長
其實在民國最開始,保長依舊是沒有的,一直到了蔣委員長撕毀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協定,爆發內戰。因為當時共產黨和紅軍的戰略戰術是農村包圍城市,但是因為國民黨反動派沒有辦法將廣大的農村完全控制住,所以開始在全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設置保長。
民國時期的保長主要負責監督每家每戶是否與共產黨和紅軍有聯繫,暗中收留傷兵以及運送糧食。當時的保長手下大約能夠管轄一百戶人家,且依舊實行連坐制。保長還負責自己管轄地區的經濟文化等一系列工作。
可以說不管是權力還是職責都與現在的村長十分接近。都是類似於基層群眾自我治理的一種狀態,但是保長和村長卻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因為民國時期的保長大多是由各地的地主鄉紳花錢買來的一種官職,這些人大多沒有受到正規的培訓,也沒有一個當官該有的品性。
電視劇《王保長新傳》
花錢買官成功後大多做的都是些魚肉鄉裡,欺壓百姓的事。因為當時的連坐制度,一人包庇共產黨或者紅軍,整保人都要受到牽連,所以保長僅僅需要一個簡單的「通匪」罪名就能夠讓整保一百戶人家幾百口人乖乖就範且毫無怨言。
犯罪成本的低下,使得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到了全民抗戰的時候,保長的任務也有所變化,從監視百姓變成了抓壯丁。就是把不需要服兵役的成年男性強行抓到軍隊裡當兵。戰事緊張的時候甚至不顧是不是農時,很容易就造成大量農田無人耕種。在民國的時候,保長几乎就是貪官汙吏的代名詞。
所以我們在影視作品中所見到的保長,大多數都是一個賊眉鼠眼,欺軟怕硬的反面角色。雖然保長與村長在權力大小與職責方面幾乎一致,但是二者卻有著本質的差別。
電影《抓壯丁》
保長因為並沒有經過層層的選拔,以及並不能接受政府的直接管轄,在真正處理起自己的分內事務時大多是都是依靠自己的本心行事,為所欲為。這與現在的村長是背道而馳的,現在的國家是現代化的,社會也會文明的。
村長不僅不能公器私用,以權謀私,自己所作所為更是受到國家和人民的監督和管理。並且有著忠誠的信仰與堅定的信念是廣大人們所愛戴和信賴的。
造成這種強大反差的原因就是因為保長的選拔方式,保長不是由百姓自己內部選出的,而是由國家機關內定的,想要成為保長只需要花費金錢就可以。
而只要當上了保長就可以以權謀私去明目張胆地搜刮百姓的錢財和資產,並且沒有官員對他們進行管理和監督,他們就是那一方天地的土皇帝。這種土皇帝的角色對於百姓來說,簡直比真皇帝更令人畏懼。
因為真皇帝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而這種土皇帝卻無時無刻不在剝削你、壓榨你。
況且官員貪腐尚且有國家進行處理和政治。保長作為民間組織機構,國家一般是不會對這樣的事情進行審理的。村長的選舉方式則更加的科學民主,因為村長是由村民所推舉選出來的。
他代表的更多是民眾的意志與心願,而且村長是會受到國家和政府的管理和監督的,如果一個地區的村長出現了徇私枉法,欺壓百姓的事情,老百姓只需要向上級主管單位申訴就可以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和滿意的答覆。
村長往往也因為自己是由老百姓選拔而出的,會對相信自己的村民們更加的負責,更好的指導村民的生產工作,也會更加盡職盡責的履行好自己的義務。
電視劇《王保長新傳》
從而越來越受到自己村民們的信任和擁戴。
總體來說,保長和村長一字之差,擁有的權力和應盡的職責也大體相同,但是兩個職位實際所能給百姓們帶來的生活卻是天差地別,保長更多的是為禍一方,作威作福。
而村長則是造福一方百姓,為大家更好的生活而奮鬥努力。所以這二者雖有相近之處卻不可相提並論。
保長代表的更多的是混亂的年代所產生的的貪贓枉法的官吏,而村長所代表的更多的是在充滿陽光的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為革命事業所奮鬥的基層幹部。
電影《抓壯丁》
結語
保長最開始作為封建社會統治者控制底層群眾,節約管理的成本的一種方式,本身就是具有弊端的。在民國那個混亂的年代,更是被當時的國民黨重新啟用作為對抗共產黨的工具,這個職位設立的初衷就並不是,服務社會,造福百姓。
所以保長給社會以及百姓帶來剝削和壓迫就是可以預見的。唯利是圖的選拔方式、無人監管的自由執法更是給這個畸形職位帶來了無限的自由。絕對的權力帶來的只有絕對的腐敗。當保長成為這個村子的土皇帝那麼這個村子的村民所受到的苦難將會是巨大且沉痛的。
保甲須知
保長作為歷史的毒瘤雖然已經消失在現代社會中,但是它所給人們帶來的反思依舊是值得我們現在學習的。一個不受監管,選拔方式全靠賄賂的官職,除了給治下百姓帶來苦難之外,是不會有任何造福當地百姓的行為的。
反而會像一個無情的壓榨機器壓榨著村民們的全部血汗。到最後,可能僅僅因為一個民間組織,使得百姓對政府抱有滿腔仇怨,失去了民心的政府最終的結局只能是滅亡。選拔官吏應該是像村長一樣,由當地百姓所選拔,受到政府管理,人民監督的職位。
這樣所上任的官吏,不僅抱有對百姓的感恩更是會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的更加重,面臨的形勢更加的嚴峻。只有這樣的管理才能真真正正的帶領老百姓走向美好的新生活,給人們一個希望的明天。
也希望現代社會可以多一點村長,少一點保長,多一些為我們謀福利的官,少一些盤剝搜刮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