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失利在於忽視了這兩點,希特勒和俾斯麥相比,略顯稚嫩!

2021-01-11 歷史塵封

二戰德國的失敗可以說是多方面的,蘇德開戰時,德國及佔領區人口是2億多人,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不足2億,論工業,經濟都比不上德國及佔領區,而且德國不宣而戰使蘇聯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歐州部分丟掉了,兩者相差比例就更大了。

德國戰敗原因在於其閃電戰以進攻為手段,一旦在莫斯科城下失敗,就沒有其它好辦法,蘇軍大縱深戰略則可攻守兼備,無論是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會戰,莫不是先守後攻,後發制人。史達林紅場閱兵說明全民動員,開展了總體戰,而德國普魯士軍官團老衲遲鈍,直到蘇軍開攻夲土才開始動員,但已經大命難保了。另外蘇聯在42年開始一批年青將領嶄露頭角,德軍中沒有像史達林放權給朱可夫等,也沒有可與比肩的帥才。

德軍的裝備數量遠遠落後蘇聯,打到大城市附近坦克基本消耗殆盡,閃電戰的基礎是裝甲部隊。如果有1萬輛加長炮管的4號坦克和100萬隻衝鋒鎗。德軍就不用用士兵身體去取得前期勝利,巷戰是終結史達林格勒甚至整個戰爭的最大因素,巷戰是希特勒的噩夢,在前期整個史達林格勒被佔領90%但就是無法控制,蘇軍像幽靈一樣在各個角落,甚至10幾個蘇聯紅軍可以在建築裡堅持幾個月。

希特勒的思想適合打進攻戰,攻打西歐東歐蘇聯時都運用得挺成功的,也讓希特勒擁有了傲世將軍們的強大資本。不過莫斯科戰役失敗後德軍過於攤薄的兵力已難於繼續維持強有力的進攻勢頭,希特勒之前很成功的那一套因為軍隊條件不足就開始失靈了。希特勒在失敗面前拒絕反省自己,歸罪於是將軍們作戰不力和與他唱反調,我依舊是橫掃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偉大統帥。總之,希固執的軍事思想不能適應戰爭形勢的變化,導致了他前半段的勝利和後半段的失敗,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達爾文有一句話總結很有智慧高度:適者生存。不是「強者生存」,這一字之差很值得後人深思。

其實 第三帝國最大的失敗就是過於放大軍事的作用,完全忽視了政治和外交這兩點,希特勒和俾斯麥相比差的太多了,甚至是顯得有些幼稚,希特勒不知道什麼叫見好就收和籠絡人心。俾斯麥打敗奧地利,堅決拒絕普魯士國王佔領奧地利全境的要求。認為普魯士沒有這樣的實力,不如籤訂和約大撈一筆。

希特勒如果能有這種智慧,佔領烏克蘭之後和蘇聯籤訂條約,是很容易達成的。再者,在烏克蘭的政策簡直失敗,狹隘的民族政策,佔領區人口和資源不能很好利用,反而需要浪費兵力和遊擊隊糾纏。德國當時沒有充分注意到蘇聯所存在的巨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德軍在開始的進軍過程中他們被視為」解放者「這一現象被極度忽視了。

再者一開始德國國防軍中的容克貴族(職業軍人)是不希望希特勒掌握國防軍的,但是興登堡的突然逝世給了希特勒機會,於是雙方經過妥協達成一致。但隨著德國在波蘭法國的成功,希特勒在中下級軍官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導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許多高級軍官其實更願意看到希特勒的失敗,主要表現在對法國作戰的消極(黃色計劃)以及排擠希特勒提拔的軍官(對隆美爾曼斯坦因古德裡安都很排斥),這也是希特勒為什麼越來越不信任國防軍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二戰希特勒打蘇聯,和俾斯麥號沉沒有極大關係
    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前夕的歷史今日,1941年5月27日,二戰德國海軍最為強大、最具代表性的軍艦「俾斯麥號」戰列巡洋艦,被英國海軍的數十艘軍艦圍攻,最終沉默在深深的大西洋底。在「俾斯麥號」沉沒之前,納粹德國和英國已經從1940年7月開始的海獅行動、鄧尼茨元帥的潛艇狼群戰術等作戰行動中,進行了空軍、海軍的較量。
  • 俾斯麥與希特勒-歷史選擇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一提到俾斯麥大家都會想起他那句著名的「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議論和多數人投票能夠解決的,有時候不可避免的,要通過一場鬥爭來解決,一場鐵與血的鬥爭。」,而一提到希特勒大家都會把獨裁暴虐種族滅絕等詞彙與之聯繫在一起。俾斯麥主導了19世紀德意志的統一,希特勒主宰了20世紀二戰的風雲變幻,兩人都是改變德國乃至世界歷史進程的人物。
  • 德國有一個半戰略家,俾斯麥是一個,而希特勒只能算半個
    如此一來,普魯士便只需要考慮對法作戰,而不用擔心歐陸其他列強會參與戰爭,這一舉措使得老毛奇可以放心大膽的將普魯士全國之兵用在法國戰場上,而不用像一戰和二戰時期一樣,德國既要在西邊打,也要在東邊打。 最終,普法戰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勝利的基礎上,俾斯麥一手創建了德意志德國,這也有了歷史書上那一副著名的油畫。
  •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二戰,那麼他就是統一德國的民族英雄了
    如法國有拿破崙和路易十四等;俄國有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史達林等;英國有伊莉莎白女王、克倫威爾等,西班牙有伊莎貝爾女王;美國有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荷蘭有威廉。那麼德國的偉大領袖是誰呢?大家可能會提到俾斯麥。的確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推動了德國的工業化進程。但是他並非是德國的領袖。人們對德國的領袖最熟悉的還是希特勒。
  • 德國老兵:如果沒希特勒出現,德國依然會發動二戰
    市長說:「戰爭給每一個德國家庭都程度不同地留下了陰影,消除它需要時間。我們這一代人徹底擺脫它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有義務告訴後代如何不再承受這樣的悲哀。」事實證明,老市長做到了這一點。我和他的兒子迪爾克曾談起過二戰給德國帶來的災難,迪爾克的一句話令我大為震動,他說:「一切報應都是德國人自己招來的。」
  •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從一開始就是悲劇的誕生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是一本1987年出版的通史,當時的德國還處於兩德尚在,冷戰未完的時期,然而近三十年過去了,再讀這本書,不但一點也不過時,而且仍會發人深省,使人受教。雖然這本書的書名涉及了俾斯麥和希特勒兩個人名,但這並不是一本人物傳記,作者只是用這兩個人,事實上,中間還有一個「隱身者」——德皇威廉,三個人串起了百年德國史。塞巴斯蒂安·哈夫納,德國史巨匠,政論大師,二十世紀歷史的時代見證者。作為一個德國近百年歷史的親歷者,92歲去世的哈夫納既對真實的歷史感同身受,亦有著深厚、廣博的學養,以及獨到的觀察角度。
  • 揭秘二戰德國最強戰艦——「俾斯麥」號戰列艦沉沒的真相
    然而,在重建海軍的過程中,雷德爾面臨著來自戈林的德國空軍的競爭,導致某些計劃進度緩慢,未能在戰爭開始前完成。這種競爭關係在戰爭時期仍然存在,在1941年戰艦俾斯麥出航執行的「萊茵演習行動」,雷德爾也考慮到了希特勒已在準備巴巴羅薩作戰,陸軍和空軍的需求將為最優先,若不在海上取得驚人勝利,則難使希特勒繼續支持海軍艦隊。
  • 當了12年德國元首的希特勒,為何到死軍銜還是下士?答案出乎意料!
    當了12年德國元首的希特勒,為何到死軍銜還是下士?答案出乎意料! 眾所周知,希特勒是納粹德國元首,然而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希特勒曾經作為步兵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二戰前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組成的同盟國,敗於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組成的協約國。
  • 「俾斯麥」號被擊沉,邱吉爾揚眉吐氣,希特勒變得低落而暴躁
    能聽到的只有嗚咽的風聲和浪花飛濺聲。這就是U-74號的艇長肯特拉特(Kentrat)上尉駕著潛艇來尋找「俾斯麥」號的倖存者時看到的景象。 在倫敦,溫斯頓·邱吉爾剛剛開完一次內閣會議,帶著令人失望的消息前往下議院。克裡特島的戰事非常不利。失敗和撤退也就是幾天以後的事。他在向議會發表講話時,承認克裡特島傳來的情報表明形勢岌岌可危。
  • 1939年前的希特勒,德國的民族英雄,即將進入偉人榜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作為發動二戰的罪魁禍首希特勒可謂是如雷貫耳,犯下了一系列慘無人道的罪行,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需要重視,就是德國人為什麼能死心塌地的跟著希特勒,難道他們都是傻子不成,能被一個如此性格詭異,行為不端的人耍的團團轉
  • 70多年前,二戰巨艦「俾斯麥號」被英國艦隊圍殲,最後一張太意外
    文|華哥歷史觀 70多年前,二戰巨艦「俾斯麥號」被英國艦隊圍殲,最後一張太意外。 二戰的時候,歐洲各國的海軍已經發展的十分龐大,在歐洲的站場上 ,曾馳騁著一艘無與倫比「海上巨鯊」,也就是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很可惜,最後的結果俾斯麥號還是被生生擊沉了。
  • 德國二戰時的「俾斯麥」戰艦,一炮擊沉英國胡德號,而世界揚名
    說起俾斯麥號戰力艦,它是二戰時期著名的戰力艦之一。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建造的,是以德國的前首相俾斯麥命名為俾斯麥級戰力艦首艦。俾斯麥號戰列艦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排水量超過50000噸,最高航速超過了30節,它在1936年開始建造,在1939年下水,在1940年服役,是當時德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的戰艦。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武器系統。
  • 二戰前,若德國大力發展海軍能否打敗英國?兩點原因註定了不可能
    若德國大力發展海軍能否夠打敗英國?答案是:當然不能,雖說要打敗英國,自然要在海軍方面能夠戰勝英國皇家海軍,這樣才有機會去登陸英國本土,進而擊敗英國。但是無論從哪方面看也不可能,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受一戰戰敗條約的束縛,無力在二戰前放開手腳大力發展海軍。
  • 希特勒自稱德國為第三帝國,那麼第一第二指的是誰?
    二戰時期,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曾短暫的使用了一個自稱:第三帝國! 第三帝國的統治範圍,如同風雨欲來的天上烏雲,迅速覆蓋歐洲,哪怕是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和最堅固防線的法國,也抵擋不住第三帝國的進攻,不僅把國土拱手相讓,還讓國內女子,任憑欺凌。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整個二戰期間,黨衛軍秘密警察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將他關在納粹的集中營裡,一直到二戰後期,將這位德國木匠殘忍的殺害。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 二戰時,希特勒幹預前線將領的指揮,是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嗎?
    這個問題是讓希特勒背黑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在希特勒指揮下,能夠橫掃歐洲大陸,已經像開了外掛一樣,至於後來的失敗,是開戰就已經註定的結果,跟誰指揮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說是因為希特勒幹涉和瞎指揮才導致德國的失敗,那麼請試著列舉一下,把戰事交給誰指揮,德國可以獲得勝利?!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 德國海軍的榮耀,從建造到試航都不順利的軍艦——俾斯麥號戰列艦
    如果說起德國海軍,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海軍那些U型潛艇。畢竟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表現實在不佳,整個戰略都是為了破交戰而準備的,這導致德國海軍在江湖上還有個'海盜艦隊'的諢號。而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的各軍艦也實屬倒黴透頂,如果沒有被英國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炸沉在港口裡,就會在海戰中慘遭皇家海軍的屠戮,堪稱是二戰強國海軍裡最慘海軍無誤。
  • 德國「長命」戰艦:一炮吹響二戰「號角」,戰爭末期東躲西藏!
    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德國海軍一直都是比較低調的,因為資源和海岸線等原因,德國海軍和英法等老牌海軍強國相比,二戰除了「俾斯麥」號讓大家印象深刻外,也沒有多少能拿出手的著名戰艦!二戰德國戰艦但除了「俾斯麥」號外,有一艘德國老艦同樣值得大家去認識,這就是:「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號。
  • 德國離二戰勝利只差一步?希特勒的臨終殘念信不得!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確實有多次機會可以取得好幾個關鍵性戰役的重大勝利,而如果這些戰役獲得勝利,那麼有很大可能讓德國得到重要的戰略目標,或者至少也能消滅敵方的大量有生力量,延緩整個戰爭的進程。敦刻爾克那幾天的遲疑,讓英法兩國有了喘息的機會二戰早期德國利用閃擊戰繞過馬其諾防線,迅速擊敗當地的英法聯軍。通過一系列的戰術操作,將接近40萬的英法聯軍包圍在敦刻爾克,這個幾乎絕地的港口城市。不管怎麼看,這40萬英法聯軍都是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