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偷電竊電屬於違法行為,數額巨大的話甚至構成刑事犯罪。但是在儋州市,卻有不少村鎮存在大面積的偷電竊電行為,使供電部門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影響了當地供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營商環境形象的打造。為此,南方電網海南儋州供電局正加大對此類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律師方面表示,對於這一社會問題,除了供電部門外,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參與進來,政企聯動,共同管住「偷電」的手。
現象:
對6個供電臺區進行18次整治
未能震懾偷電竊電「重災區」
近年來,儋州市正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海南電網儋州供電局也持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步提升供電服務質量,助力儋州招商引資及經濟發展建設。但在儋州市部分村鎮,諸多偷電竊電的違法行為卻始終屢禁不止,給該局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正常業務開展方面造成了嚴重影響。
偷電竊電,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居民繞過自家電錶,私拉電線至公共線路連接,在不被計費的情況下偷用公共用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盜竊電能的行為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追繳電費並處應交電費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中明確指出,盜竊公私財物且數額較大的,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村民偷電用的電線。
「事實上,根據去年我們對儋州地區1萬多戶用戶的摸查測算,我們的年損失電量大概在7000萬度左右,折算成電費的話總額超過4000萬元。」儋州供電局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周善位坦言。
根據儋州供電局光村供電所的相關數據,今年以來,該所轄區內便有超過4個村莊內的6個供電臺區屬於偷電竊電的「重災區」。截至2020年12月02日,光村供電所已經對這6個臺區進行了18次整治,但仍未能對村莊內竊電行為形成持續性震懾,竊電風氣依舊盛行。
數據能夠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周善位稱,以光村供電所轄區內的沙井村為例,該村的兩處臺區變壓器在今年1-11月的供電量分別為46萬千瓦時與36萬千瓦時,但同期的售電量卻只有20萬千瓦時與10萬千瓦時。「也就是說,兩處臺區均有26萬千瓦時左右的電量被損失了,線損率達到了56.7%與72.13%,這些損失幾乎都是被村民違法私自接線用掉了。」
走訪:
「富裕村」偷電也瘋狂
和巡查人員打「遊擊戰」
沙井村依海而建,村民大多以捕魚為生,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供電工作人員在村內走訪時看到,不少村民在自家土地上修起了小樓,村內廣場上也停放著一些村民的轎車。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村,卻是儋州市百餘個村落中偷電竊電最為猖獗的村落之一。
從村莊內去年底才修繕一新的祠堂圍牆內,一根白色膠皮線從祠堂內蜿蜒伸出,途經幾棵小樹的枝杈撐起,徑直接上廣場西北側一處超過6米多高的電線桿頂端,通過一根零線一根火線,直接搭在了村內公共用電線路上。對於這樣的情況,儋州供電局光村供電所工作人員吳甲南十分無奈。「去年底這處祠堂重新修繕完成後,我們就為其免費安裝了電錶,但是根本沒被使用,村民還是以私接電線的形式用電。單是這跟私拉的線路,今年5月份時我們已經剪過一次了,直到上周巡查時我們也再沒看到。這才沒幾天,電線又拉起來了。」他指著村內另一處球場的方向說,「你也看到了,這裡不單單是居民偷電給自家用,就連祠堂、村內的籃球場,都是接著我們的公用電來用。」
實際上,居民偷電的情況更是嚴重。據光村供電所統計,該村202戶居民中,超過70%的居民都有過偷電經歷,甚至與供電所的巡查人員打起了「遊擊戰」——你來我拆走,你走我再接回;或者是白天正常用電,晚上再偷偷拉線。「有些村只有一條進村的道路,一些住的靠外的村民甚至會放哨,用村內建的微信群提醒村民說供電部門的人來巡查了。」周善位表示。
癥結:
守法用電意識遠未形成
「佔便宜」的心理始終存在
在村內的一條小巷中,一處電桿上多餘的盤線以及一根溯源可至居民家中的線路再度引起了供電部門巡查人員的注意。巡查人員說,這處盤線的作用是隨時可以快速接上自家的私線,而直連居民家中的線路則是徹徹底底的偷電行為。
這戶私自拉線偷電的居民名叫王所瓊,正在為自家2層小樓進行裝修。對於供電部門工作人員詢問其為何偷電,他先是直言目前家中正在裝修,需要接電切割木材,但當工作人員再度詢問其需要用電為何不依規申請用電報裝時,他先是在眾人面前聲稱自己已經申請了,但在供電部門核實發現並未接到其申請後又百般抵賴。
「家裡沒有電啊,就接來用用嘛。」面對記者,他如此說道。
供電部門工作人員剪斷私接的電線。
對於村內偷電竊電屢禁不止的情況,該村村委會書記王應儂直言,村委會曾開展宣傳活動,進行入戶教育等等,但這一現象的改變需要時間。
經過供電部門的報警處理,警方也到場對村內的部分偷電行為進行了取證。海南省公安廳海岸警察總隊儋州支隊松林派出所民警表示,打擊偷電竊電行為應以供電部門為主體,該所目前已積極配合供電部門的巡查,並對存在違法偷電竊電行為的當事人進行依法處理。但其同時也表示,目前偷電行為依舊存在「界定難」的問題,對於具體處理方式與結果,還需依據法律程序綜合考量。
「說到底,就是部分村民們『佔便宜』的心理始終存在,依法用電的觀念還遠未形成,加上我們巡查存在難度,執法震懾力度不夠,導致這一情況始終存在。」儋州市供電局黨建工作部主任馬勝傑直言,「在我們看來,改變竊電的陋習,一方面供電部門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進一步加大用電宣傳和引導力度,另一方面離不開各級組織和職能部門通力合作,構建政企聯動機制,這是構建誠信社會、改善營商環境必須邁出的一步。」
破題:
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協調
逐步建立政企聯動工作機制
據悉,近年來儋州供電局正堅持以黨建工作引領生產經營,努力實現「黨建引領全覆蓋,服務發展零距離」的黨建工作目標。考慮到實際存在的偷電竊電問題,儋州供電局黨委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積極與儋州市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接協調,爭取大力支持,逐步建立政企聯動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海南威盾律師事務所律師程錫海告訴記者,根據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常見罪名的量刑細則,目前對盜竊罪的量刑為:盜竊公私財物達到「數額較大」起點1500元,或者在兩年內盜竊三次的,在三個月拘役至六個月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而在一年曾因盜竊受過行政處罰的,如果再度盜竊公私財物並達到750元,也將在三個月拘役至六個月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也就是說,只要行為人存在偷電竊電行為且數額經供電部門確定已達到既定數額,便應按盜竊罪處以拘役乃至有期徒刑。
「在禁止偷電竊電的宣傳與執法過程中,建議各級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依據自身的職責協助供電部門共同打擊偷電竊電、保護合法用電,營造公正、守法、有序的社會氛圍,竭力制止此類不誠信的違法不正之風肆意滋長。」程錫海說道。 (馬勝傑)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