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哪有不犯錯的?犯錯不可怕,關鍵是看多大的錯,犯錯之後又是誰管教,不是有句話這麼說的,自家的孩子自己管,當輪到別人管教的時候,那真的是後悔莫及了,自己管教比別人管教強100倍。
在孩子成長這條路上,我們家長可以說是必須幫助孩子,並且我們有許多事情要教會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要教孩子的一些事情,當然了,這不是全部,只能說這是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心量都不一樣,有的人比較寬容,有的人則比較計較。
可能孩子和別人的想法不一樣,所以孩子可能會感覺別人和孩子不一樣,這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
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當別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心懷感恩,同時當別人不幫我們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埋怨別人,因為別人沒有義務幫我們。並且我們要告訴孩子沒有絕對的公平,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會公平的。
有一些事情本來就沒有公平可言,而且在這個社會上公平是相對來說的,如果我們遇到法律上的事情,那麼我們一定會得到公平,但是如果是一些別的小事情可能就不會。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公平的,也不會所有的事情都如我們的意,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心量放寬一定要好好地去看待這個問題。
有一個家長說寧願自己的孩子沒有知識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沒有教養。
我相信大家都了解這樣一個事情,在電梯裡一個小孩子把電梯裡所有的樓層都按了一遍,但是他的媽媽在一旁無動於衷所以說為什麼會有熊孩子呢?是因為家長的不管教,家長的熟視無睹所以才有了這樣的事情。
所以家長就認為寧願自己的孩子沒有知識,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有禮儀的人。
這句話我們不能說是錯的,因為很多人都喜歡規矩,都喜歡孩子有禮儀。那麼我們說禮儀是什麼呢?
日常禮儀就是一些我們在平時應該懂得的事情,比如吃飯不要發出聲音,還有坐著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並著自己的膝蓋,需要撿東西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蹲下,包括我們在外面,如果別人為我們服務的時候我們要說謝謝,總之就是多用一些禮貌用語。
其實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思想,但是我希望的孩子是既有知識又有教養,因為大部分沒有教養的人,他們知識可能相對來說,也不是那麼的好。但現在這個社會上什麼都不是絕對的,因為我們實在是見過太多太多的人了。所以我們只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有禮儀的人,懂禮貌的人。
孩子在小學的時候難免會被老師批評,這都是很正常的,我們在小時候也被老師批評過,那是因為我們可以改正,老師也希望我們改正,但是,被批評以後是難過的,我們作為家長就要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要跟孩子講一講,老師為什麼要批評孩子,我們可以找孩子的老師了解一下。
同時我們也可以由孩子自己講出來,如果孩子自己講出來,那說明老師已經給孩子說過了,孩子也知道了自己的錯誤所在,那麼孩子可能就會改正。
我們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只是幫助孩子消除情緒,並不能說我們可以讓老師不批評孩子,老師批評孩子是因為對孩子抱有希望,並且老師是希望孩子可以改正的,還是對我們的孩子有信心的。
既然老師批評了孩子,那麼我們要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習慣,如果有的話,我們一定要改正,幫助孩子一起改正的同時自己也要改正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同樣的我們孩子被老師批評,我們幫孩子消除,那麼孩子改正以後肯定就不會再因為這件事情被老師批評,所以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優秀是一種習慣,讓孩子要好好地保持。
帶孩子成長的路上肯定會遇到這些事情,當孩子遇到了會如何解決這就需要看我們家長如何引導孩子。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 我是「彩彩育兒」的彩彩,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育兒類知識分享,希望我的一點小小建議,能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更好更快樂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