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孩子最讓家長和老師頭疼,他們做錯事被教育批評時總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沒有什麼反應,給人一種玩世不恭的感覺,這種態度看起來更加容易讓人生氣。
然後家長或老師就會用更嚴厲的語氣,想以此來讓孩子害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類孩子給人的感覺往往就是厚臉皮、不懂事。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小帥就是那種「厚臉皮」的孩子,一次他犯錯被媽媽批評,但是無論媽媽怎麼說他,他都不放在心上,一副笑嘻嘻的樣子,也不回答媽媽的話,媽媽看到小帥這個樣子更加生氣,於是就用更嚴厲的話來說他,想讓他長點記性,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可是後來媽媽磨破了嘴皮子,小帥也沒給點反應。最後媽媽索性不理他,去忙自己的了。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面對批評教育時都是這種態度,很是讓家長頭疼,難道父母教育孩子的話孩子真的都沒有聽進去嗎?
孩子內心感到內疚不好意思
其實並不是孩子沒聽進去,而是他們知道自己犯錯了,內心覺得內疚,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處理這樣的事情,所以就會用嬉皮笑臉來掩飾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面對內疚時的反應都不一樣,有的會用迴避來面對,而嬉皮笑臉只是孩子面對內疚的一種掩蓋方式。所以孩子不是沒聽進去,而是感覺不好意思。
孩子知道錯了不想頂嘴
有的孩子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跟明鏡一樣,知道自己做錯了,多少會有點心虛,不想和父母頂嘴,把矛盾鬧大,讓父母生氣,所以就選擇不犟嘴,厚臉皮的方式。有時候孩子的這種做法是懂事的表現。
想快點結束這場批評
一般來講,父母批評孩子時會說個不停,孩子會感覺沒完沒了的,如果他當時和你犟嘴幹嘛的,那這場批評會越來越長,所以想用嬉笑討好的方式讓父母快點消氣,不再批評自己。
用錯方式不會表達
有的孩子不懂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知道怎麼面對父母的批評,怎麼面對自己的錯誤,所以就用厚臉皮的方法, 化解矛盾。
孩子的這種態度會讓父母更加生氣,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所以對孩子責罵會越來越嚴重,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會讓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會傷到孩子。
封閉起自己的內心
父母越來越大聲的語言會讓孩子的內心深處感到孤獨,感覺父母不理解自己,明明自己已經認識到錯誤了,還這樣說自己,次數多了,孩子遇事會更加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溝通,封閉自己的內心。
正確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遇到這種事情時,父母應該靜下心來和孩子好好溝通,不要用大聲責罵地方式,慢慢地引導孩子表達出來自己的情緒,告訴他,你知道錯了應該講出來,用這種方式別人是不知道你的態度的。
所以別人會更生氣、著急,說出來的話也會更嚴厲,表達錯誤有很多辦法,但是這種辦法是行不通的。讓孩子知道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時的正確做法。
教育孩子時並不是他們玩世不恭,而是採用了錯誤的表達方式,給父母了「厚臉皮」的錯覺。所以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多一點耐心,正確的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