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傳播途徑是最好的預防辦法。
電梯作為公共空間,
按鍵的接觸人群多,
的確可能存在病毒接觸傳播的風險。
近日,繼在電梯裡放置電梯按鍵專用紙巾後,又一新的乘電梯「神器」刷屏了——一張告示,一塊插上數十根牙籤的塑料泡沫,一個空礦泉水瓶底做成的回收盒,出現在浦東新區建華鉑中環小區的電梯內,瞬間成了「網紅」。
就地取材改用牙籤乘電梯裝置
電梯廳與按鍵已消毒,疫情防控期間,避免交叉感染,請使用牙籤按電梯,牙籤使用完畢後請放置回收盒內。
5日上午,記者在建華鉑中環小區看到,這張告示下方,數十根牙籤插在塑料泡沫上,作為電梯間切斷接觸傳播的道具隨時等待被「徵用」,完成使命後,它們便來到下方被對半裁剪過後的礦泉水瓶內。
2月4日下午2點,經過幾個小時的布置,小區兩幢樓內的7部電梯內都裝上了這套乘電梯「神器」。物業秩序部主管胡小馬拍下了它的全貌,發在業主群裡,收到不少業主的點讚。
見過用面巾紙的,用牙籤這樣的『奇葩』招數還是第一次見。
一位業主這樣評價物業的「傑作」。
其實,這個招數還是小區物業經過多番借鑑和改良後的結果。「我們想過用紙巾,在網上看過很多視頻,但是有些人會把紙巾帶走,或者用完後扔在地上,不太環保。」胡小馬說,幾天前,物業領導將一張外地小區採用牙籤按電梯的照片發在群裡,牙籤體積小、易回收,物業工作人員一致認同要引進這一做法。
我們就地取材,塑料泡沫和回收盒都是廢物回收利用,經過了消毒、裁剪。」
方案確定後,胡小馬和保潔主管碰頭負責細節的落實。
引進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物業在此基礎上還做了些調整。由於擔心小孩會被牙籤扎到,特意讓工作人員把高度調至成年人的身高,小孩伸手才能夠得著的地方。同時,物業還調整了擺放的位置,相較其他小區擺放在電梯按鈕旁的方式,他們將牙籤放置靠近電梯內測。一般人坐電梯都是面朝電梯門的,我們放在背後,避免直接對著人。
在今天下午召開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出共場所消毒問題,很多人會用牙籤戳電梯摁鈕,怎麼看待?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吳凡表示:確實不用特別緊張,掌握病毒特點,這個病毒到現在為止,不僅僅是這個新冠病毒,也是一族的冠狀病毒,在體外抵抗力比較弱,不單獨存在於物體表面。常用的消毒劑都比較有效。另外,體內活性比較高的,大家聽說了醫護人員沒有戴護目鏡,可能發生感染,通過眼睛的黏膜,提醒大家,不僅戴口罩戴手套,手不要亂摸,不要碰自己的口鼻,通過口鼻黏膜是會感染到新冠病毒的。
電梯間的問題,確實屬於高危場所,但是要看電梯裡人員密集程度,目前已經加大消毒頻次。辦公樓宇、小區樓宇有明確的消毒技術規範。電梯間的門也會定時要求通風,尤其是人員密集的樓宇電梯。如果你乘坐電梯,拿牙籤去戳沒有必要緊張到這個程度。要用科學技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