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萬曆皇帝被公開示眾,屍骨遭砸碎焚毀,最後骨灰都不剩

2020-12-22 豈止史實

我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過往的歲月中留下了諸多輝煌的遺蹟。無論是古代帝王遺留下來的墓葬,還是古代城市沒落之後留下的遺址,全都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部分。

在每一塊土地上生養起來的人們有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屬於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如此延續傳承至今。

雖然歷史傳承下來的許多糟粕需要我們鑑別對待,但是矯枉過正的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從上個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倡反帝反封建開始。

我國在很的長一段時間裡面對於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遺產態度太過於"Z"傾,以至於在發掘整理古代文化遺產的時候有太多不恰當之處,最終致使許多珍貴文物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開掘定陵,萬曆皇帝之墓

提起歷史上的萬曆皇帝,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那個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面均未上朝的昏君。可是據現有歷史資料顯示。

萬曆皇帝之所以在長達30年的時間內沒有上朝並不是因為懶政,相反卻是因為明朝萬曆年間中國古代封建政體高度發展的結果。但是歷史究竟是怎麼樣的,現在卻因為缺乏歷史資料無從考證。甚至原本可以用來推斷歷史真相的文物也慘遭毀損。

1956年起,在郭沫若、吳晗等人的組織倡議之下開始了對於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在定陵的合葬墓開啟了挖掘工作。

經過長達兩年的整理挖掘,於1958年7月結束。這次挖掘工作一共搶救性的挖掘出土了約3000多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三具屍骨

1958年9月經專家研究,將出土的大部分文物進行公開展覽,同時在北京以北40公裡左右的城郊成立了定陵博物館。之後考古工作者便對剩餘的文物進行修復、複製等相關工作。最為重要的便是其中出土的朱翊鈞、孝端、孝靖的三具屍骨。

據當年的資料記載。在定陵的發掘工作現場,專家們最初發現三具屍骨的時候三具屍骨均已不同程度的腐爛,但是骨架保存尚且完好。並且考古工作者發現,這三具屍骨的毛髮依舊完好且富有光澤。在屍骨周圍還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記錄有文字的織物。

這三具屍骨原本是存放在主墓穴的三個金絲楠木製成的棺槨之中,但是後來卻不知什麼原因這三副棺槨均被丟棄,只保留了三具屍骨和隨葬的文物。

後來為了探求這三具屍骨上的秘密,還原朱翊鈞和孝端、孝靖三人的容貌。國家組織成了專家組展開討論。

當時在中國的蘇聯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提議將這三具珍貴的屍骨送往蘇聯進行修復。但是在權衡再三之後,我國專家以及文物局的領導拒絕了格拉西莫夫的提議,堅持自行修復。

但是遺憾的是,在此8年之後,這三具具有珍貴歷史研究價值的屍骨卻被公開燒毀,最終沒能留下一點點痕跡。

千古一帝最終屍骨無存

八年之後,正是特殊時期。全國各地開始了如火如荼的鬥爭運動。而萬曆皇帝的自然就成為了封建社會殘酷鎮壓和剝削百姓的地主階級代表人物。

在當時的極"Z"思想引導下,有關部門及讓中科院古人類古脊椎動物研究所邀請了兩位雕塑老師對這三具屍骨開展建模復原工作。

但是這兩位雕塑老師並沒有依據歷史真實情況來進行復原,而是依照自己的想像醜化了萬曆皇帝以及兩位皇后的形象

復原的模型中萬曆皇帝的形象是一個頭戴瓜皮金絲小帽,滿臉兇橫跋扈,在一個鷹鉤鼻下面還有一張血盆大口,像是要吃人的樣子。

並且依照屍骨的情況,萬曆皇帝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拿著皮鞭側身站立,好像是在驅趕什麼東西又好像是在鞭笞某人。

這樣的復原模型實在可笑,是當時那種特殊情況下對於地主階級的刻畫與描繪,今天來看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於歷史人物的蓄意抹黑。

孝端、孝靖兩位皇后也未倖免,同樣被刻畫成為了地主婆的醜陋形象。後來三具復原的雕塑一經展出便引起了群眾的仇視,立刻舉起了打到封建地主皇帝的旗幟。

當年出土的萬曆皇帝以及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遺體此時尚在定陵博物館的一處角落中。後來1966年鬧事的群眾在得知了這三具屍骨的所在以後便衝進了定陵博物館,要求將這三具屍骨拖出來燒毀。

面對來勢洶洶的鬧事者,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不敢阻難,只好乖乖的打開了地宮的大門。

批鬥大會

這群鬧事者將三具屍骨拖出地宮。為了積極製造宣傳影響,還特意要求長陵管理處、長陵供銷社、林場、糧站、學校等單位的人聚集起來開了一場批鬥大會。

幾個帶著紅袖箍的鬧事者將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屍骨搬了出來。萬曆皇帝居中,兩位皇后則放置在左右兩邊。

一場針對已經作古了300多年的三位皇族的批鬥大會就這樣開始了。鬧事者在廣場上煞有介事的宣讀著對著三具屍骨的批鬥內容,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批鬥"流程。

"群情激奮"的要求將這三位"歷史罪人"挫骨揚灰。據當年在場的見證者回憶,在場的幾十個人提著石頭磚塊砸向三具屍骨,石頭磚塊想像是冰雹一樣落下。很快三具屍骨被砸的七零八碎,一片狼藉。

最後,憤憤不平的鬧事者們又將三具屍骨放置在柴堆中燒毀。在熊熊烈火的吞噬下,三具屍骨最終化作灰燼。時逢大雨傾盆,留下的一點骨灰也被雨水衝刷乾淨了。

這次事件結束之後,有關部門立即叫停了針對歷史文物的批鬥工作。對於歷史文物博物館以及相關的挖掘現場等出臺了相關保護政策。

這次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和後果都是極其嚴重的。定陵留下的珍貴歷史文物與萬曆皇帝、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遺骨慘遭破壞,對於中華歷史文化的發掘與保存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失。

文/南宮欽

相關焦點

  • 定陵挖掘照片曝光,萬曆皇帝屍骨清晰可見,唯一被主動挖開的皇陵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個皇帝朱翊鈞的陵墓,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萬曆皇帝,此人在位48年,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個。 定陵裡面除了埋著他還有他的兩個皇后,定陵也是目前為止明十三陵中唯一被挖掘了的陵墓,萬曆皇帝還是比較悲劇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
    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 挖開萬曆皇帝墓真相大白
    他從小就經歷了許多苦難,身為秦國公子卻在其他國家被人奚落,還要受到趙國貴族少年的毆打欺負,少年的時候又經歷了喪父之痛,母親趙姬更是只愛情人嫪毐不愛他這個親兒子,還計劃著要除掉秦始皇,立嫪毐之子為皇帝。這些事情都深刻的影響到了秦始皇,使得秦始皇不敢輕易的相信身邊人,只敢相信自己,到後面統一天下甚至做起了長生不老的美夢,而在齊國東海邊射殺的大魚也成為了史書之中的傳奇,一直沒有人知道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有的人說是龍,還有的人說是長蛇,總之各有各的說法,直到近現代考古發現打開了明朝萬曆皇帝的定陵才知道了秦始皇當年獵殺的大魚是什麼生物。
  • 專家從萬曆皇帝屍體中提取一種成分,揭示出萬曆30年不上朝的真相
    最後還跟群臣上演了「國本之爭」的荒唐鬧劇。萬曆皇帝本來是有長子,叫朱常洛,是他的接班人。但萬曆皇帝非常喜歡鄭貴妃,於是他想越過長子朱常洛,立鄭貴妃所生的次子朱常洵為太子。不過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群臣們本著「立長」的原則,堅持為朱常洛說話,甚至有的不惜丟官坐牢。
  • 唐玄宗「從此君王不早朝」?明朝萬曆皇帝:我都已經28年不上朝了
    和楊貴妃在一起的日子如此美妙,害的唐玄宗"從此君王不早朝"。唐玄宗如此,可以說是很任性了。不過,在歷史上, 比唐玄宗厲害的不上朝的皇帝要有很多,但是最出名的,當屬明朝萬曆皇帝。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萬曆皇帝。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其實,他剛在位之初十年,還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 萬曆皇帝將近三十年不上朝,是懶惰怠政,還是有難言之隱?
    中國歷史上不愛上朝理政的皇帝大有人在,如果搞個不愛上朝大賽,評選出其中之最的話,那麼這個冠軍,恐怕是非明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莫屬,且沒有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可是在這48年中,這位仁兄居然創造了將近30年不上朝的記錄!您說他不奪冠,誰還能爭這個第一?
  • 李太后:萬曆皇帝的生母僅用三招就輕鬆搞定了張居正
    李太后知道詳情後是既怒又怕:明穆宗屍骨未寒,高拱就想架空皇帝,她怎能不怒;如果沒有張居正偷偷傳遞消息,高拱很可能就把事給辦成了,她怎能不怕。可是,怒歸怒,怕歸怕,兒子萬曆皇帝年僅十歲,事情如何解決還得李太后來拿主意。能從一個宮女一步步登上皇貴妃之位,李太后肯定不是個沒有主意之人,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文章開頭的那道聖旨。
  • 為給兒子爭取繼承遺產 神木一女子開棺盜走前夫屍骨、骨灰
    日前,神木市人民檢察院起訴的一起為爭奪死者遺產繼承而引發的盜竊屍骨、骨灰案,由神木市人民法院作出了判決,各被告人均受到相應的刑事處罰。  被告人何某甲與趙某甲在婚姻存續期間育有一子趙某乙,2016年10月20日二人離婚,趙某乙為未成年人,由何某甲撫養。2019年6月趙某甲在煤礦工作時意外死亡,後礦方賠償趙某甲家屬225萬元。
  • 凡是用此皇帝棺木做家具的人,接連離奇死亡,究竟怎麼回事?
    明十三陵中只有一個皇帝陵墓被挖掘過,那就是定陵,即萬曆皇帝的陵墓。郭老主導了明十三陵的挖掘活動,這是前所未有的考古項目,由於當時我國技術落後,導致陵墓被打開時,幾乎所有的珍寶都遭受了嚴重的氧化和侵蝕,部分絲織品竟然憑空蒸發,實在令人痛心。
  • 萬曆皇帝:「從此君王不早朝」只是片面描寫,實際上政績卓越
    清朝許多言官,就是記載評論皇帝的官員,一般都認為明朝的滅亡與萬曆有關,就因為他不上朝,那麼萬曆當真就這麼昏庸無道嗎?當然不是,雖說萬曆年間明朝滅亡,但是萬曆也不是那種不作為的君主。在他剛剛繼位的時候,也是一個一把一的好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可謂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 用此皇帝棺木做家具的人,都接連離奇死亡了,這究竟怎麼回事?
    古代人特別重視風水,即使是現代人,在買房子或選墓地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先看,古代皇帝建造陵墓時,一定會命人去尋找最好的風水地點,對陵墓的所有布局和結構都要反覆考慮。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陵建築群,建於1409年,1645年全部完工。
  • 明朝萬曆皇帝為何近三十年不上朝還能牢牢掌握皇權?憑的是什麼?
    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並不是說他對朝政不聞不問,他是個聰明的人,對時局看得很清楚。當時文官集團勢力太大,而且非常團結,作為皇帝,很多事情無法做出決策,而是被文官集團把持著。為了不讓自己被架空,他牢牢抓住皇權,只要權力不旁落他人之手,那些文官再怎麼折騰也翻不了天。
  • 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大明照樣運轉如常,他究竟有何妙招?
    這一制度不僅顯現出皇權的至高無上,同時,皇帝也可以讓大臣或者太監們代勞,自己省時又省力。當然,一些重大事項皇帝還是會親自決策。例如外交戰爭等重大事項,關乎江山社稷之事。 萬曆皇帝雖然三十多年不上朝,但是對於政事都是了解的。畢竟被張居正管教了這麼多年,萬曆帝也深知想要坐穩皇位,有些事情不得不做,必須把決策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 大明萬曆皇帝姥爺李偉一脈到底有多荒唐?從萬曆到崇禎都在作妖!
    看過電視劇《萬曆首輔張居正》的朋友,應該有印象,萬曆皇帝有一個舅舅名叫李高,此人貪婪成性,但遍查歷史文檔,武清伯(後來的武清侯)李偉沒有一個叫李高的兒子。 李偉,祖籍為平陽府翼城縣(今山西省翼城縣)人。明朝永樂初年,李偉曾大父李政,從文皇帝靖難軍,佔籍順天府通州漷縣。
  • 明代萬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為何卻沒有被徹底架空
    明代,想要徹底架空一個皇帝的難度,不亞於孫悟空同時戴上金箍、緊箍、禁箍去大鬧天宮。相比於孫悟空只戴上了一個緊箍,明代任何人或勢力在晉身統治階層時,都必須將明太祖廢除丞相、明宣宗將批紅與掌印之權交給司禮監代管、程朱理學這金、緊、禁三箍「戴在頭上」。
  • 大話降龍:帝哥把太白丟進煉丹爐「紅燒」,最後太白只剩一堆屍骨
    大話降龍:帝哥把太白丟進煉丹爐「紅燒」,最後太白只剩一堆屍骨上回說到太白老仙公款外出大採購,帶回來了不少法寶,嚴重懷疑太白老仙去的是200元店,東西價值都是200元帝哥都一筆一筆記在帳上,這次帶的還是金身護甲
  • 《萬曆十五年》高明在哪,高育良讀透它,從書生變成「老謀深算」
    數年前,一部《人民的名義》火遍大江南北。細心的觀眾,有沒有發現劇中的主人公高育良、侯亮平、吳老師、高小鳳都在反覆提到一本書——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在整部劇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高育良與吳惠芬因為喜歡明史結為夫婦,同樣是因為明史,高育良拋棄吳惠芬,又與高小鳳走到一起。
  • 作為明神宗萬曆皇帝之子,瑞王朱常浩的最終下場怎麼樣?
    明神宗萬曆皇帝共有八子,其中瑞王朱常浩排名第五,他的結局跟皇兄福王朱常洵差不多,都是藩國被農民起義軍攻破後遭殺害。(明神宗萬曆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45年),神宗共有皇子八人,其中次子朱常漵、四子朱常治和八子朱常溥皆早夭,餘下的五個皇子中,神宗最喜愛的便是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皇五子朱常浩出生於萬曆十九年(1591年),母周端妃。
  • 1966年傅雷夫婦在家自殺,為何火化後有人冒充養女,將骨灰領走?
    如果上學時知道傅雷夫婦在1966年於家中自殺,而且火化後骨灰被別人冒領,估計不知道心中是何種滋味。那麼傅雷夫婦因何自殺,骨灰又為何會被冒領,會後究竟何去何從呢?傅雷的自殺,可以說是一場羅生門事件,死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服毒,有人說是上吊,還有人說在地板上鋪了棉被。
  • 明朝萬曆皇帝有多可愛,說一說他與文臣30年之久的拉鋸戰
    前面我們也說了,由於張居正死了,能夠在大臣與皇帝傳遞信息的就成了申時行,不過此人的能力不及張居正,把問題調和的越來越糟。在萬曆皇帝與文臣們的持久戰打了10年之時,萬曆皇帝就妥協了,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表面上是文臣們贏了,但是萬曆皇帝的妥協是消極的,妥協也帶有報復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