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衝浪受阻,為何歐洲網際網路巨頭只限流,不擴容?

2020-12-16 品玩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腦極體(ID:unity007)丨作者:藏狐

​歐洲疫情嚴重之後,欣慰的是群眾們終於開始自覺「家裡蹲」了,但運營商又開始發愁了。

因為網上衝浪的需求增加,已經讓歐洲網際網路出現了嚴重的擁堵問題。

儘管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Orange、沃達豐(Vodafone)、Masmovil和Euskaltel等都表示,正在加強自己的網絡,但還是扛不住「漲潮」般的流量,這導致政府緊急出手,歐盟委員會出面要求網路遊戲公司和視頻網站採取措施,限制娛樂方面的帶寬佔用。

谷歌YouTube宣布從下個月開始默認使用標清(standard definition、SD、480p)畫質播放視頻;Netflix也降低了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的視頻比特率或圖片質量。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 Disney+ 正式在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七個歐洲國家上線,也預計將調整清晰度以降低整體帶寬使用率 25% 左右。

遠程辦公的需求激增,也讓微軟的伺服器壓力劇增,緊急對更多商業性組件開始施加限制。包括降低文件檢查和同步頻率、內容附件的默認下載設置、視頻播放的清晰度以及圖像的在線預覽等。

同樣是面對「數據海嘯」,當歐洲範圍內的網際網路服務在拼命「節流」時,中國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卻在拼命「開源」。千萬小朋友集體上網課,8000萬人云監工火神山、雷神山,流媒體平臺多部視頻免費供網民觀看,手機遊戲更是迎來了新增高峰……

了解網絡的朋友可能會說,這都是「帶寬擴容」的功勞。那麼問題來了,擴容真的是一件簡單易行的小事嗎?

數據漲潮背後,中國與歐洲的兩種態度 

如果詢問歐洲運營商,他們肯定會覺得你想太多。

必須承認,歐洲的流量峰值確實激增很大。自從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爆發以來,Facebook稱其應用的使用時間增加了70%。Facebook Live和Instagram的瀏覽量也都在上升。

YouTube流量激增得更多,所以谷歌在聲明中表示:「在這種前所未有的情況下,我們將繼續與全球政府和網絡運營商緊密合作,盡最大的努力來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網絡的壓力。」

要知道,視頻(含AR/VR)、社交網絡兩個領域的應用,佔據了移動端流量的前二名。

但要說網絡直接癱瘓扛不住了,真的有點讓網友們產生「活久見」的困惑。

因為同樣是居家生活辦公學習,釘釘不到一個月下載量達11億人次,騰訊課堂10秒開課,更別提遠程會議還能自動美顏,直播24小時不間斷……中國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怎麼就沒號召大家「少看點高清」「少上點網」呢??

答案是,中國的網絡擴容行動太迅速了。

不管是基建天團還是網際網路陣容,行動力都令人震驚。比如為了讓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疫情期間,多個省市都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基站搭建。

貴州省通信運營企業累計建設網絡教學4G/5G 基站9個,寬帶裝機14.7201萬戶,為學校開通專線44條。遼寧三大運營商也緊急擴容網際網路帶寬710G,新建5G基站1300餘個,4G信號增強點位600餘個,新增雲平臺伺服器310臺套……

而抗住了億級流量的BAT代表們,效率也十分逆天。釘釘在2小時內新增部署了超過1萬臺雲伺服器,創下了阿里雲上快速擴容的新紀錄;騰訊在1月26日開啟了「決戰48小時」,程式設計師們大年初二就開始搭建課堂應用,騰訊會議日均擴容雲主機接近1.5萬臺……此類新聞不勝枚舉。

再加上規模龐大的數據中心。根據數據中心白皮書統計數據,我國數據中心機櫃數量規模提升,2018年已達到210萬個,同比增長約26%,顯著高於2015年108萬個機櫃數量規模。

一些新建的數據中心,如阿里的河源數據中心就在此次疫情期間開始正式對外提供服務,超過30萬臺伺服器可以投入使用。在這樣的集體總動員下,自然能夠為網絡洪峰提供了足夠寬敞的容量池。

看到這裡,想必不少同學又想喊歐洲運營商和互聯企業來「抄作業」了。且慢!擴容可不是你想擴,想擴就能擴的。

不止於技術:想說擴容不容易

當然,這裡不是說歐洲沒有能力擴容。要應對如此大規模的流量,考驗的固然是一個地區的信息技術能力,同時也會受到社會文化、經濟等的諸多影響。

首先,伺服器網絡是關鍵。

我們知道,不同地區在網絡搭建上往往採取不同的結構設計。

有的是層次化網絡,以若干節點作為核心層,核心層之間網狀直連,在不同的核心節點向下疏導。這種網絡結構簡單,維護起來也很方便。比如某某街道網絡出現故障,進行維修就可以了。核心帶寬也可以復用,能節省不少成本。當然,這也對核心骨幹網絡設備的性能要求比較高,一旦核心節點出現故障,整個網絡也會直接遭殃。

而有的地方採取的是扁平化網絡結構,對於一些傳輸資源豐富、業務量較高的地區來說,扁平化的直連網絡健壯性好,時延小,承載能力也很強,只不過結構相對複雜,建設成本也相對更高。 所以國際大型網際網路運營商,都趨向於採用扁平化的網絡以降低網際網路成本、提高效率。

顯然,在網絡規模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網絡結構、光器件、硬體性能等,都會影響到流量擴容的難度和成本。因地因時制宜來進行網絡優化就成了必然的選擇,這也是中國與歐洲在擴容時間線上步調不同的首要原因。

其次,基建決定擴張力度。

帶寬不夠,基建來湊,在缺乏高性能網絡覆蓋的偏遠地區,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比如中國鐵塔就在社交媒體傳出山區兒童爬山找網的新聞後,快速前去搭建了網絡。

可以說,線上流量和應用的全面覆蓋,本身也是對中國網絡基礎建設的一次查漏補缺。

與之相比,歐洲的數位化進程要更早一些。早在2010年5月,歐盟就曾經制定過一份「歐洲數位化議程」(DAE),計劃到2020年讓歐盟家庭享受不低於30Mbps的寬帶。

到了2016年,這一標準則提升為至少100Mbps,而且預留升級到1Gbps的空間。所有的學校、大學、研究機構、交通中心、醫院、政府機構、科技企業等等,都要達到1Gbps級別。

此外還有個「WiFi4EU」計劃,2020年讓歐盟每一個城市、村莊都享有免費Wi-Fi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再追加基礎硬體投入顯然有些過度反應了。

另外,IDC產業奠定潛力。

那麼帶寬的快速擴容到底能達到什麼程度呢?除了現有網絡基礎之外,數據中心的支撐是必不可少的。

簡單來說,就是電信服務商利用已有的網際網路通信線路、帶寬資源,建立標準化的專業級機房環境,來提供伺服器託管、租用等服務。顯然,數據中心越多、越強,也就能成為網際網路業務擴容更強勁的支撐。

而受惠於雲計算業務的快速發展,中國數據中心的機櫃規模和能力顯著提升。民生證券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IDC(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達到1560.8億元,同比增長27.1%,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約11%)。

其中許多都是BAT等大型網際網路/雲計算廠商與第三方IDC服務商合作或共建的,並藉助雲廠商在虛擬化、計算資源管理、雲監控等的技術優勢,產生軟硬體協同的效果加乘。

比如阿里巴巴相繼在張北、深圳、上海、青島等地定製數據中心;騰訊在上海、深圳、重慶、天津進行東南西北數據中心部署。所以在疫情期間,無論是醫院系統上雲,還是雲端視頻會議協作,亦或是遊戲、視頻等富媒體娛樂,都可以快速地支撐起來。

可以說,在IDC產業上中國企業越來越多的技術領先、自主可控、智能優化,都是能夠快速擴容的保障。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差異也是影響網絡擴容速度的一個關鍵因子。

環保一直是歐洲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數據中心的耗能問題也備受關注。在調研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70%的被訪者(企業CIO首席信息官)認為電力和製冷問題是他們數據中心所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在歐洲,3年的純能源成本消耗甚至已經2倍於設備購置成本。

所以比起擴建數據中心,歐洲更傾向於倡導節約使用網絡。

比如歐洲疫情期間,法國的運營商就計劃實行「數字紀律」(「digital discipline」),以確保網絡容量不被過多無意義的使用;西班牙的網絡運營商也向用戶發出請求,希望他們負責任地使用電信網絡。

山川異域,風月同網。總體來看,不同的地域風貌也造就了一個社會對網絡海嘯的不同態度,但努力解決問題卻是一致的追求。

疫情之後,我們如何面對新世界的帶寬挑戰?

疫情導致的流量海嘯終會過去,但需要思考的是,伴隨著富媒體業務逐漸向高畫質化、虛擬交互等趨勢發展,由此帶來的帶寬壓力將持續拷問現有網絡;

與此同時,5G、車聯網等帶動的邊緣計算,更會帶來數據的大規模增長和網絡需求。

未來網絡管理會如何發展,在我們看來有以下方向:

一方面,5G業務會激發邊緣數據中心的規模化建設。

眾所周知,5G支持的終端密度很大,自然也會帶來驚人的數據量。比如無人駕駛、5G智慧型手機、智慧醫療、雲遊戲、8k視頻、AR/VR等等,都需要極低時延的網絡來保障用戶體驗。

而邊緣數據中心的部署,能夠把核心節點的IT資源遷移到基站側,由此讓網絡資源更靠近用戶,從而有效減少延遲。

舉個例子,VR技術中,包括了實時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廣角立體顯示技術、對觀察者頭眼和手的跟蹤技術,以及觸覺/力覺反饋、立體聲、網絡傳輸、語音輸入/輸出技術等等,現有的網絡架構很難滿足VR所需要的快速響應。邊緣數據中心與5G網絡的技術架構,才能真正增強其終端的運算能力,帶來體驗上的突破。

同理,將計算資源下沉到邊緣數據中心,如通信基站、小基站等,可以讓附近的車聯網實施高效地完成一系列複雜計算,從而更精準地完成安全避讓、物體識別、交通流量分析等操作,讓自動駕駛真正得以落地。

屆時,人們觀看Netflix或YouTube視頻時,也可以不用刻意降低清晰度,通過邊緣網絡,P2P下載流量可以實現本地疏導,進而減少對帶寬的浪費,緩解網絡壓力。

同時,加速綠色數據中心的迭代。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華北電力大學2019年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的數據中心吃掉了1608.89億千瓦時電量,比上海市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1567億千瓦時)還多,佔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的2.35%(未含港澳臺數據)。

也因此,不少一線城市開始限制數據中心的規模。北京中心城區全面禁止新建和擴建數據中心。上海則要求到2020年,全市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新建機架控制在6萬個,總規模控制在16萬個。

這也會直接帶動上遊伺服器等基礎設施的迭代,在節能、算法等層面展開新的PK,進而引發新一輪產業格局地震。

例如,DeepMind團隊就使用數據中心的大量運營參數數據來訓練其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系統,包括數據中心溫度、和電力分配等,目標是降低PUE值(PowerUsageEffectiveness,數據中心設施電源能耗與計算能耗的比率)。

而位於張北的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同時採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每年只有約15天是傳統模式製冷,由此將數據中心能耗降低了59%,PUE最低至1.13,成為目前全球最節能的數據中心之一。

總體來說,「家裡蹲」網上衝浪,或許只是疫情期間的一件小事,也讓我們見到了不同社會與國家不同的解題方式。

高清視頻可以不看,但走向明天的信心必不可少,加油吧!

*文章經作者授權發布,不代表PingWest品玩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網上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貪婪,該收一收了!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社區團購崛起以前買菜購物大家都是到菜市場親自挑選,但是現在,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布局社區團購。把人們買菜的習慣也搬到了線上渠道,這讓很多人逐漸養成了在網上購買菜品的習慣。
  • 中國風電吊裝巨頭,敲開歐洲大門!
    上海港曾迎接過很多從歐洲開來的巨輪,上面載著進口而來的大型工程機械。最近,一場吸引行業關注的「逆行」在這裡上演。中聯憑什麼敲開歐洲大門行業媒體《見道網》認為:與受疫情影響、歐美之間物流受阻的短期原因相比,此次交易成功的根本原因還是得益於中聯的產品優勢。ZCC9800W履帶吊是中聯重科融合信息網際網路、智能控制、結構件優化、新材料運用、智能製造等先進技術打造的4.0精品。
  • 歐美為何急著嚴管「濫權的數字巨頭」?
    浙江傳媒學院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只要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損害了競爭、創新和消費者的利益,就應該對其進行反壟斷。也有德國的網絡政策學者表示,當這些數字平臺不僅擁有超級市場力量,也擁有超級政治力量時,自然會讓歐美國家的決策者看不順眼。不想讓「屠龍勇士終成惡龍」「歐盟要立法嚴格監管數字平臺意味著什麼?」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觀點幾乎涇渭分明,一派人指責巨頭不講武德,不搞創新卻在搶賣菜小販的生意,另一派則認為,這些巨頭都是網際網路屬性的,最擅長的是「收平臺稅」,不要苛求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去做研發。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自詡科技公司,但為什麼不僅爭相「放貸」,還都捨不得放棄電商、「賣菜」的蛋糕?
  • 不懂這些梗,你好意思網上衝浪嗎?
    今天(7月17日)是第七個「世界表情包日」(World Emoji Day),小蘇作為網際網路衝浪十級選手,熱情地給大家科普下時下熱門表情包來源,讓你告別「村通網」,分分鐘秒懂最in梗!萌萌噠的卡通表情包,新手入門必備!
  • 騰訊與永輝超市結盟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盯上線下連鎖店
    網際網路電商巨頭結盟線下實體連鎖渠道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阿里此前與蘇寧的相互入股其實就是順應了這一趨勢。而就在騰訊與永輝超市結盟的當天,京東也宣布與另一家南京起家的家電連鎖超市五星電器在家電零售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國內連鎖超市巨頭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確認了傳言已久的騰訊入股傳言。
  • 巨頭博弈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航海時代」
    在這個時期,歐洲的航海家們在王室的支持下,組織船隊向世界各處的海洋航行,探索新的貿易路線和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在今年,類似的盛況也出現在了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們在市場巨頭或區域政府的支持下,逐步整合生態資源,向各個產業領域出發,探索新的產業發展路徑與尋找新的產業生態合作夥伴。
  • 【文字版】為什麼歐洲沒有網際網路
    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中國電商的發達是建立在中國強大的網際網路之上的。在世界進入網際網路經濟時代以後,中美兩國就一直是這個領域中的主要玩家,反觀作為現代文明發源地的歐洲,卻真的一窮二白,你說它啥也沒有都不過分,在以前的節目中我們埋了一個坑,那今天我們就來填坑,本期驍話一下我們就聊聊,為什麼歐洲沒有網際網路。
  • 都快2021年了,如何網上衝浪?
    2020年,教你如何網上衝浪?====這裡的網上衝浪是個泛指,主要是指你在網上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來提供一個幫助比如你要下載一部電影,怎麼更好的尋找下載連結,你要在線觀看,去什麼樣的網站看更清晰?本文發布內容涉及工具網站,不保證是最好用的,但都是可用的!
  • B站也未能免俗,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何紛紛將槍口對準支付?
    若其順利「拿牌」,意味著網際網路巨頭在支付領域幾乎全員到齊,未來支付行業的「多強」格局將進一步得到強化。屆時,網際網路巨頭們會在此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十分值得期待。支付業務受熱捧,網際網路巨頭集結完畢目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含微信支付)依然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 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
  • 網際網路巨頭「殺入」社區團購,與民爭利,於心何忍?
    這就是為何近些年房地產企業在排行榜上逐漸消退的原因所在。 再看現在財富榜的佼佼者,自然是網際網路巨頭一馬當先,搴旗拔城,蜚聲中外。那麼,網際網路巨頭的崛起對國民經濟有什麼樣的影響呢?而在廣大用戶的支撐下,相比傳統企業需要經過十幾二十幾年的資本積累,網際網路往往三五年就可以造就一個龐然大物。 然而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也有不利的一面(本來從理論上講應該不存在),因為網際網路創造了很多鑽營投機的機會。
  • 歐盟對美國網際網路公司「宣戰」?一個月後,臉書或將退出歐洲
    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DPC)據此判決,開始調查美國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向美國傳輸歐盟民眾數據是否合法。Facebook隨即發起訴訟,質疑DPC調查不符合程序。目前,愛爾蘭法院要求DPC在最終判決前,暫時中止對Facebook數據傳輸合法性的調查。一周後的12月15日,愛爾蘭法院將就Facebook訴DPC一案舉行聽證。
  • A股連鎖藥房企業再擴容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或改寫競爭格局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也已關注到了巨大的醫藥零售市場,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健康",00241.HK)、京東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健康",06618.HK)以及蘇寧等企業已相繼入局,並開始著手與頭部零售藥房企業進行資源整合。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加入,無疑會讓醫藥零售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 《神奈川沖浪裏》不為人知的15個秘辛
    《神奈川沖浪裏》是其富嶽三十六景中有名的一幅。版畫集的色彩生機勃勃同時對空間的利用扣人心弦,每副版畫都從不同角度和環境刻畫了這座巍峨的高峰。 3、版畫集的製作是一種精明的商業舉措那時富士山在許多日本人眼裡非常神聖,也擁有一批崇拜者。因此製作一系列版畫,大批量製作並廉價出售是一件不費腦子的事。後來日本旅遊井噴,版畫也再次復興,成為遊客必帶的紀念品。
  •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了菜籃子
    巨頭們人手一個菜籃子,遠看是網際網路大會,近看像新發地大集。網際網路行業為何突然操心起人民群眾的買菜大業?這奇怪的觀感由何而來?01 巨頭的流量小算盤網際網路行業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量子計算機,不是原始碼,不是996,而是流量。
  • 中美網際網路巨頭:一個研究上火星,一個研究搶菜販生意
    即便如此,富人仍不滿足。他覺得這20億窮人的存在打擾到了他,於是通過飛船,將他們全部攆出了地球。看著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一直被詬病黑暗的「賽博朋克」在這個世界面前,簡直就是一個「烏託邦」。誠然,「終產者」只可能存在於科幻小說中。但是,我們身邊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卻越來越有它的「風範」了。
  • 社區團購瘋狂擴軍,跳出流量生意,網際網路巨頭不惦記幾捆白菜
    社區團購瘋狂擴軍,跳出流量生意,網際網路巨頭不惦記幾捆白菜 2020-12-13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網際網路人 這裡有一份「5G衝浪」秘籍 請查收!
    @網際網路人 這裡有一份「5G衝浪」秘籍 請查收!網際網路「5G衝浪」九個秘籍九宮格九道紅線九張圖點開九個格子分別領取九個秘籍原標題:《@網際網路人 這裡有一份「5G衝浪」秘籍 請查收!》
  • 彩票網上銷售被叫停!為何彩票不讓在網上賣,究竟有什麼「秘密」
    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很多東西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去購買,彩票如果在網上購買不就省去排隊和路程上的麻煩了。那麼彩票也在網上購買豈不是更便捷呢?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任何東西都可以通過網上購物來解決。這時很多彩民也會想為何彩票在網上不可以購買,其實,我國彩票在之前在網上是有購買渠道的,並且長達十年之久。而到了2015年的時候,網上購買渠道卻突然被叫停,其中緣由小編會一一道來。叫停原因是為何?2014年時,網上彩票銷售額達到85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