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

2021-01-10 光明日報

繼電視劇《大江大河》贏得滿堂彩後,它的續集《大江大河2》又成了熱播劇。《大江大河2》的豆瓣評分9.2分,多個話題先後登上微博熱搜榜。這部由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大江大河2》,講述了改革浪潮中拼搏創新的時代精神,再一次證明了優質網文IP的生命力。

從電視劇《清平樂》《慶餘年》到票房大賣的電影《少年的你》《誅仙》,網絡文學IP成為影視行業重要的內容源頭。

「有高原,缺高峰。」網文改編精品之作稀缺,成為網絡作家和影視編劇的共識。影視化作品來得快,去得也快,熱鬧一時,缺乏久遠的影響力。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日前,記者採訪網絡作家、影視編劇及專家學者,與他們探討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未來的方向和途徑。

網絡文學IP能否緩解影視原創編劇缺少的困境

有多少網絡小說被改編呢?「影視市場的半壁江山。」網絡作家唐欣恬這樣形容。從事網絡小說創作十餘年,唐欣恬深知,影視市場需要原創內容,而網絡文學提供了豐沃土壤,「網絡文學與影視市場正互相推動、彼此成就」。

數據顯示,僅從電視劇集看,2015年有542部,由網文IP改編的只有73部;而到了2019年,412部劇集中有87部由網文IP改編。2020年上半年,就有57部網文IP改編作品。

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邵燕君把網絡文學比作「孵化器」,「這裡有大量的IP內容,這裡的作者可以轉化為編劇,彌補影視缺乏原創編劇的短板。同時,這裡還提供大量的讀者,很多影視作品的核心受眾就是由原作的『鐵粉』轉化而來的。」

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把影視原創比喻為「相馬」,因為編劇要絞盡腦汁找素材,而網絡小說IP影視化改編就是「賽馬」,「豐富的網文類型為改編提供多樣選擇,很多網文本身就有熱度,只要搶到改編權,就會有好的收視率和票房」。

閱文集團總編輯楊晨提到,網絡文學與生俱來的商業性和貼近讀者的特性,使網絡文學作品的評論量不斷增加。目前,過百萬評論量的作品達上百部,書中的角色積累了大量粉絲。讀者的評論不僅可以給作家最及時的反饋,也讓他們能夠提煉故事亮點,響應粉絲訴求,通過作家與粉絲共創去探索人設的可能性。這種用戶反饋不僅可以為作者提供創作參考,也可以為編劇提供改編的方向。

「網絡文學與影視行業的聯動,以社會化文藝生產的規模效應,打造了網絡文學產業化的『中國模式』,即由文到藝、由藝到娛、由娛到產,構成了『一條龍』的文化創意生產。」中南大學教授歐陽友權指出,其所創造的經濟「長尾效應」不僅賦形中國獨有的IP文化產業,還聯通了文字和視頻兩大核心媒介,極大豐富了中國人「小康時代」的娛樂生活,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國家導向落實到從網文創作到影視聯動的全過程。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表示,網絡文學重要發展方向就是IP化,今後將有更多網絡文學走向影視化改編,要助推打造精品網文IP。

網絡文學IP頗受影視市場青睞,但如何改編、改到什麼程度應斟酌

唐欣恬是早期網文影視化改編的受益者。2011年,她的小說《裸婚——80後的新結婚時代》被改編為電視劇《裸婚時代》在當時熱播。作為早期的試水者,她深知突如其來的影視化改編熱潮也有很多弊端。

「大量影視公司一窩蜂地購買了過量的網文版權,難以消化,導致不少優秀網文作品沒能得到應有的開發。受當時影視技術水平的制約,以及觀眾對新類型影視的接受度尚模糊不清,很多新類型的影視改編摔了不少跟頭。」唐欣恬說。

不過,伴隨IP過熱後的冷卻和理性,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態勢也在改變。如今,不再是影視劇單方面為網文作品提供出口,而是網絡文學和影視行業互相推動。書粉與劇粉之間的交流和碰撞,環環相扣地助力了IP的熱度和價值。

網絡文學IP頗受影視市場青睞,但如何改編、改成什麼程度,成為網絡作家和影視編劇不斷探討的話題。

網絡作家「魚人二代」指出:「小說人物性格和影視化的人物性格差異比較嚴重,尤其是主角的性格。主角是一部小說的靈魂,是深入到讀者心中的。他們對劇情細節可能記不太清楚,但對主角記憶猶新。」

「當他們看到影視劇人物和心中形象不符的時候,不滿的情緒就會放大。同時,影視劇加入一些新劇情可以理解,但是過多的修改會讓原著讀者產生落差,導致原著書迷大量棄劇。」「魚人二代」說。

同質化問題也是討論的焦點。「有的影視劇火了,平臺就要求網絡作家寫這個IP向的作品,這就導致同題材的作品扎堆,觀眾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劉旭東呼籲網絡平臺要從做「農場」變為造「森林」,「做農場,就是為了產量,大量栽種同一種作物,短期效益是好的,但市場肯定會飽和。而造森林,就要保持生物的多樣性,也就是鼓勵作家創作不同類型的作品。」

網文創作與影視轉化聯動,如何實現「1+1>2」的效果

歐陽友權建議網絡文學走影視化改編,要強故事性、強人物塑造、強鏡頭感。「網絡小說的『硬核』是講一個好故事。網文故事不僅要有波瀾,有起伏,有驚心動魄的衝突和腦洞大開的橋段,還要求具備一定的稀缺性,有很強的辨識度;並且故事情節的外殼要能與當下的社會現實和大眾心理相對接,與年輕受眾產生共情,才可能成為頭部IP。」

「適合影視改編的小說一定要有成功人物形象,要有主角光環,人物的鮮明個性和作為能產生打動人心的藝術力量。先有『人』再立『文』,影視創作才有騰挪的空間。同時,文學是語言藝術,影視靠視聽表達,文學文本如果有了鏡頭感,將有利於影視創作。」歐陽友權說。

不止要有好的故事,也要有精湛的改編能力。「對影視二度創作而言,有了好故事、好文本,還需要邁過兩道門檻:一是改編,二是製作。」在歐陽友權看來,超級IP的改編要更多地尊重原著,因為它們的「原著粉」往往多於「路人粉」,若改編得面目全非必然挨罵,為規避風險,讓作者參與編劇不失為可選之策。影視製作涉及的環節很多,而最根本的則是要有精品意識和工匠精神,只有「製作精良」才能表達「思想精深」、體現「藝術精湛」。

邵燕君建議,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應與時俱進,凸顯主流價值。去年熱播的電視劇《慶餘年》,原著是2008年的作品,對它的改編就要加新的流行元素,因為受眾已經變了。所以,電視劇中就增加了很多喜劇元素,給觀眾很多驚喜。

近兩年,現實題材集中發力,出現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沉默的真相》《都挺好》《親愛的,熱愛的》《小歡喜》等成為現象級IP,掀起了廣泛的社會討論。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研究員肖驚鴻指出,相對傳統作家來說,網絡作家書寫現實題材,在故事上更有優勢,更容易獲得IP紅利。現實題材影視劇的海外走紅,也為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打開了一條通途。

短視頻時代,短內容、快周期成為新的視聽模式。鳳凰互娛總裁趙雲認為,時長短、快節奏、短內容更適合當下用戶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微網劇、微電影會滿足當下用戶的喜愛,網絡文學平臺也正在尋找「短」的商業模式。網絡作家也應適應短視頻時代,摸索新的創作方式。

(本報記者 劉江偉)

相關焦點

  • 飛盧小說網:網絡文學IP孵化領航者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報告》,網絡文學用戶數量已達4.55億,半年增長率達到5.2%,五成以上網民都是網絡文學讀者;此外,中國音象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國內網絡文學創作者已達1936萬。網絡文學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內容生產能力和內容消費需求的共振,創造了龐大的市場容量和發展潛力。
  • 宋方金、譚飛、李星文受邀主持「文學作品的影視轉化」跨界對話
    十月文學常務副院長呂約致開場辭,介紹了本次活動是本屆北京十月文學月「文學+板塊」的核心活動。立意和主旨是促進文學與影視的交流合作,打破行業界限,產生破圈效應,促進文學與影視行業的創造性發展。十月文學院影視創作中心的宗旨,是搭建專業平臺、聚攏優質資源,推動優秀文學作品的影視轉化。通過創新思維與運作模式,打造北京與中國文學IP的影視孵化平臺。
  • 用影視生態賦網絡文學新生機,愛奇藝文學開放平臺的時勢英雄路
    而當下更是已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它賦予很多事物新的「魔力」,只要有相同基因的一絲關聯,就會有一條完整的生態產業鏈在不斷地完善中走向成熟——正如,影視行業中的IP生態,從文學、影視、話劇、漫畫、動漫等衍生品,將會不斷地放大、挖掘更大的潛力及可能性,在實現其商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讓相關聯的各方從各自為營到彼此聯動,形成整條產業鏈的良性閉環。
  • 影視製作方如何將網文IP變成影視精品?答案在這裡!
    洞察成功的IP改編劇,「文學架構+製作水平+演員賦能」或將成為新改編公式,為IP改編保駕護航。從影視製作方角度來看,文學架構、製作水平、演員賦能一一對應IP改編劇從網絡文學IP到精品影視劇過程中的篩選網絡文學IP、劇本改編和影視製作、演員綜合素質幾方面。
  • 網絡文學IP賦能歷程與現狀:網絡文學IP價值得以持續釋放,文化產業...
    由此網絡文學的IP價值賦能現狀和模式的研究,對於未來網絡文學IP產業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基於此,IP價值官(IP-Valuer)發布《2015年-2020年網絡文學IP賦能價值報告》,研究近5年以來網絡文學IP價值實現的歷程及現狀。
  • 「網絡文學 」大會當讀文學推出多部新IP
    本網訊(記者劉蓓蓓)在8月9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 」大會上,噹噹場館打破了以往傳統展會的形式,突出體驗與互動,設置的三處體驗區,「橫掃千軍」、「火眼金睛」和「穿越火線」,均受到大量讀者喜愛,展會期間,每天從開館就迎來排隊體驗的人群,噹噹旗下的當讀文學也推出多部新
  • 「IP作家對話影視編劇」論壇:新文創時代,如何更好實現網文與影視...
    10月19日,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在上海舉辦「合光·向融」 2020年度發布會,並聯席發布了包括《1921》、《慶餘年》第二季、《贅婿》、《人世間》等56個影視項目的最新消息。會後,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又聯合騰訊新文創研究院,共同舉辦了名為「如何『向融』?——IP作家對話影視編劇」圓桌論壇,探討在新文創生態下,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規律和方法。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研討會舉行 共探影視內容新...
    在12月10日舉行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單元——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上,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秘書長周結在開場視頻致辭裡指出,如何將近年來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得失進行總結,對於主管單位了解專業評論、制定政策,為今後的學術研究提供資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工作。
  • 文化IP是什麼意思?文化IP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目前IP經濟已成為文化產業各領域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應如何看待IP熱現象?如何打造高品質、有影響力的文化IP?  打造跨界融合的文娛全產業鏈  《2018中國文化IP產業發展報告》指出,從消費者角度看,文化IP代表著某一類標籤、文化現象,可以引起興趣,用戶的追捧可能轉化為消費行為;從運營商角度看,文化IP代表著某一個品牌、無形資產,可以通過商業化運營、產業化融合,轉化為消費品,實現價值變現。
  • 2020中國「網絡文學+」愛奇藝分論壇舉行 愛奇藝文學推動IP文影...
    希望網絡文學作家和平臺能夠進一步發掘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好故事,紮根本土、深植時代,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近幾年,愛奇藝文學堅持孵化好作品,培育好作者,通過技術創新、內容創意,為人們提供了不少文學精品,也在「網絡文學+」大會首創雲騰計劃,不僅讓優質文學正向驅動影視發展,也通過強大的影視改編對原著起到了強有力的拉動,實現了影視與文學的雙贏及雙向賦能。
  • 濱江打造文學作品向文化產品轉化新範式
    原標題:濱江打造文學作品向文化產品轉化新範式   《仙劍奇俠傳》的作者管平潮、《燕雲臺》的作者蔣勝男……看著網絡文學界的「大神」就在眼前,24歲的大學生陳興雨眼中閃著光
  • 影視公司哄搶文學IP 小說作者美了文學產業傷了
    而紙質書尚未出版時,影視版權等相關事宜也都全部搞定,「後來不少公司來晚了一步,都說再有類似這樣的小說一定提前考慮,錢不是問題。」   據程峰透露,該公司推出的暢銷書,比如何馬的《藏地密碼》、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易之的《我是個算命先生》、冶文彪的《清明上河圖密碼》版權均已高價賣出。一家以出版青春文學圖書見長的出版機構負責人則稱,「我們圖書版權賣得不錯。」
  • 《2019網絡文學發展報告》:IP價值凸顯
    2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以網絡文學領軍企業閱文集團數據為藍本,發布《2019年度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網絡文學正在穩健發展,網絡文學行業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內容生態日趨繁榮。
  • 網絡基礎知識普及:電腦是如何獲得路由器自動分配的ip地址,並實現...
    網絡基礎知識普及:電腦是如何獲得路由器自動分配的ip地址,並實現上網的? 一口Linux 發表於 2021-01-02 10:14:00 0.
  • 多名知名編劇集聚一堂探討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
    影視劇即使網絡文學IP價值的放大器,但本身也是高風險、高成本的藝術創作門類。網絡文學雖然具備強大的粉絲群體而成為IP價值,但其相對的讀者群體限制了其全民化的認知。「能否把社會效應放在首位,同時實現社會效應與經濟效應相統一,是決定網絡文學改編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標準。」
  • 愛奇藝文學會員正式納入愛奇藝VIP會員權益體系 影視文學互哺鏈路...
    11月18日,愛奇藝文學會員正式納入涵蓋「黃金VIP會員、學生VIP會員和星鑽VIP會員」在內的愛奇藝VIP會員權益體系。即日起,愛奇藝VIP會員可享受會員書庫圖書、影視原著、劇改小說等全部免費暢讀,單訂書籍7折尊享折扣等多重福利特權,真正實現「閱讀+追劇」的一站式影文暢想體驗。
  • 打通文學會員:愛奇藝一種更加高效的IP運營策略
    愛奇藝在回應中稱,本次調整是為了「能夠為用戶創造更多優質、創新的內容和更好的服務體驗,促進產業的持續發展」。11月18日,愛奇藝網文平臺愛奇藝文學宣布正式納入愛奇藝VIP會員權益體系。這次愛奇藝文學與愛奇藝主平臺會員權益實現打通,在給用戶帶來更多服務體驗的同時,背後實際也包含了諸多戰略性思考。用戶可以得到什麼?
  • 2019中國IP價值榜,文學/影視/動漫/文旅/消費五大領域榜單揭曉
    文學領域TOP10 過去一年圖書出版公司的影視版權交易受到了不小的影響,IP版權井噴時期「三天出版一本書,七天賣出一個影視版權」的盛景不再,但隨著優質IP影視作品的不斷爆紅,反向賦能文學IP,原著作品的熱度也持續升高。
  • 起點國際首部零時差大作首發 閱文探路網絡文學海外IP夢
    此次全球玄幻迷同時同刻開席閱讀盛宴,也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首次實現全球同步首發,堪稱中國文學界的一次裡程碑事件。此舉不僅體現了起點國際上線後的高效運營,也展現了閱文集團國際化戰略的穩步進程與無限潛力。目前,由資深中文編輯和海外英文編輯組成的起點國際編輯團隊,正從閱文集團優質中文原創頭部作品中,共同精選出符合海外讀者偏好的優質作品進行翻譯,同時逐步嘗試多樣化的內容選擇,立體、多元地實現粉絲圈層。
  • 十年|從聊天室到「IP帝國」,這是網絡文學的黃金時代
    以文學為原點,畫出的生態圈已是文化產業的核心力量之一。這是網絡文學的黃金十年。十年劇變的背後,隱約閃現不同人物的命運:有渴望顛覆命運的草根作家、有自發為作家打榜、組織「飯圈」的熱情粉絲、有試圖依靠炒作IP分得籌碼的影視企業高管、亦有運籌帷幄、在商業和文學中探索平衡的管理團隊......行業變遷背後,湧動的是時代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