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讀書,家長很累?

2020-12-11 湖邊說教育

現在孩子讀書,家長的確很累,甚至有些時候家長比孩子還要累。小學生家長如此,中學生家長更是如此。

我先來說說小學生家長的累。

個人認為現在很多小學存在超前教學的問題,即三年級學五年級的知識,五年級學初一的知識。教學內容超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自然不好。不少小學老師就採用,先讓家長教一遍,自己教第二遍的方式。家長教一遍叫作「預習」。以我三年級的女兒為例。語文老師的預習要求是:1.讀課文三遍,劃出生詞和好句。2.如果課文要求背誦,則背誦課文。3.抄寫生詞三遍,並注音,用規定的符號標出哪些是前鼻音、後鼻音,哪些是平舌音、後舌音。4.做完課後思考題。這樣的預習內容,孩子自然是無法獨立完成的,孩子預習變成了家長先教孩子一遍——對於不是教師的父母,這自然是很累的,甚至有時比孩子本人還累。

一般情況下,多數家長輔導孩子語文作業雖然很累,但好歹是能基本勝任的。但是,數學和英語就要難很多了。一些小學數學作業,原本就是奧林匹克競賽題。如今不允許舉行奧賽了,但有些奧賽題還是擠進了孩子的作業。不少這樣的作業,我們用中學的方程式是可以解答的。但是我們實在是沒辦法講給孩子聽。家聽詞語和句子是英語的常規家庭作業,但是,多數家長要麼沒怎麼學過英語,要麼雖然學過,但早已遺忘。英語老師說,你們家長就讀漢字,讓孩子寫英文。但是英語是表音文字,很多時候,孩子還沒有完全掌握這個生詞前,只讀漢字,讓他們寫英文實在太難了。幸好有網路,我就在網上查到這個單詞的讀音,放給孩子聽。有些英語單詞和句子實在有點長,我顫抖的手在手機上敲上全部字母實在是個困難的過程。有時候,我禁不住感慨: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僅僅是累孩子,更累家長,有時家長比孩子更累。

超前教學就是拔苗助長,學生累,家長也累

小學家長的累主要累在輔導作業的艱難。前不久,我問一個朋友輔導三年級兒子作業的感覺如何。他無奈地說:「哎!誰輔導誰知道啊!」好在有關部門已經要求老師不能布置需要家長大量參與才能完成的作業。如今這種情況已經有所緩解,但有些學校仍然比較嚴重。

孩子到了六年級,家長普遍面臨著小升初的心理煎熬。哪個家長都希望能到辦學質量高的初中就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是這所初中的招生地段生,那麼想去就讀就很難很難了。於是每每小升初,無數家長動用所有的資源,千方百計,操碎了心,只為孩子能上一所優質的初中。如今擇校不允許了,家長們的焦慮仍然沒有減少,因為他們還得為孩子能不能進重點班操心——進重點班的難度並不亞於擇校。

當孩子進入中學後,家長的累主要體現在心累上。當然,如果孩子學習優秀,成績平穩,家長自然會少操些心。但是,如果孩子的成績達不到家長的預期,家長就得操碎心了。進入初中,孩子進入了青春期,親子溝通障礙可能會引發或大或小的「家庭戰爭」。有些家長白天被工作搞得身心憔悴,晚上還要面對罵也罵不得、打也打不得的不求上進的孩子。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的累和艱難。

中學生家長面臨的最大煎熬是家長已經為孩子的成績焦慮不安了,可是孩子卻無所謂——你急,他(她)不急;你在乎,他(她)不在乎。

有的時候,家長實在熬不住了,罵了幾句孩子。有些孩子會鑽進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關上房門,上上鎖,任你罵。還有些孩子會奪門而出,離家出走。這兩年,我幾乎每學期都能接到家長向我傾訴孩子離家出走的情況,想讓我幫忙推測推測孩子可能去哪了。上個月,一個兩年從來沒跟我聯繫過的家長給我電話,說孩子離家出走了,原因是跟父親吵架。她說,孩子不接她電話,她擔心孩子口袋裡有沒有錢,中午餓了怎麼辦。她又說,常聽孩子說我,孩子應該喜歡我,聽我的話,因此懇請我給她兒子打電話,勸兒子回家。

很多時候中學家長的心累已經超過自己孩子的學習之累了

總結一下,小學生家長的累主要是小學超前教學導致輔導孩子作業的累,中學家長的累主要是心累——為孩子的學業而焦慮。如果我們深思一下,不難發現家長累的根源仍然是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要想家長能平靜地幸福地看著孩子慢慢成長,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必須好好地改革!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龍應臺曾經給自己的孩子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 為什麼不少家長在中小學階段,讓孩子去私立學校讀書
    因此,在中小學教育這一塊,本來公辦學校是家長最想讓孩子去的地方。但隨著不少私立學校的崛起,有不少家長在中小學階段,讓孩子去私立學校讀書,而不是公立學校讀書。這種現象在大城市是比較常見的,私立學校變成了部分家長培養孩子的優先選擇。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家長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呢?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心得
    我是虎山鎮中心完小一(3)班張雲涵的家長,老師發信息給我們家長要我們陪孩子多讀書,以前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多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現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級了,學好了就是為以後打好了基礎,現在很關鍵!
  • 「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董卿的回答,值得家長們深思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還是現在的孩子們都會問父母一個問題,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面對這樣的靈魂拷問,父母一定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但你的回答,是否能夠讓孩子滿意或信服呢?
  • 快樂讀書吧,真的讓孩子快樂讀書了嗎?
    說起現在小學最流行的提升語文的方法,很多家長都能夠脫口而出,那就是多讀書。多讀書,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談吐優雅,知書達禮。多讀書,提高孩子文學積累,寫作文如有泉眼一般,下筆如有神。但是,在許多學校中,這個活動似乎有點變味了,很多家長會問老師,孩子現在應該讀哪些書?有沒有推薦的書?一般老師或者其他家長都會給孩子推薦一些書,讓家長買來給孩子看。有些家長能夠理性對待,但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異常敏感,所以一聽說誰推薦了什麼書,便趕緊去給孩子買回來了。
  • 孩子為什麼一定要讀書?孩子排斥閱讀怎麼辦?找對方法最重要
    就比如在培養孩子讀書能力的問題上,小譚的妻子從孩子出生一個月就開始著手準備了。小譚妻子:我發現現在喜歡看書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大多數孩子都是抱著手機再玩,或者看視頻,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變成這樣。而讀書卻不是這樣,書中的內容會在孩子腦海中形成抽象的印象,這對啟發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讀書最大的好處就是,書中的內容都是正確的,且三觀非常勵志的,這與手機中不可控的內容會形成鮮明對比。所以,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的興趣或者特長,請從讀書開始,而不是教會他們如何使用短視頻。為什麼不喜歡看書的孩子越來越多?
  • 家長的心聲:孩子,我為什麼勸你好好讀書
    前幾天,在飯桌上我的表弟,一個大三的小夥子衝我抱怨說,「姐,我不想讀書了,讀書有什麼用啊,我的高中同學,輟學之後跟他老爸去深圳經商了,前幾天同學聚會,他開著跑車來的,別提多威風了。」讀書真的沒用嗎?《知否》裡生於古代、長於深閨的明蘭對此反駁道:「依我看,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讀書有用嗎?讀書當然有用!著名評論家白巖松說,「窮人孩子如果想要翻身的話,只有一條路是一個捷徑。
  • 讓孩子愛上讀書:家長試試這11種方式
    閱讀與識字如何互相促進……針對這些問題,12月12日下午,「樊登書店一堂好課」第三講在呼和浩特樊登書店維多利喜悅匯店舉辦,樊登書店中國戰略顧問徐智明應邀來到現場,他用親身經歷和廣大家長分享了「讓孩子愛上讀書的11種方式」。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家長必讀!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
  • 致家長—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會怎麼做?快來看看李玫瑾的回答
    可是不少家長卻表示:書籍就未必吧?孩子看都不看一眼,更別提去了解了,那麼今天欣兒媽邊待著大家來分析一下這是為什麼。孩子為什麼不喜歡閱讀,除了天生原因還有後天條件嗎?每個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都不一樣,但是孩子身上的問題根源大部分都在家長身上,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用法不當,那麼只會適得其反,李玫瑾教授普及了幾個閱讀雷區家長們不妨看看是否踩雷了。
  • 「為什麼要讀書?」孩子提出「讀書無用論」,龍應臺的方法很管用
    文丨洛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有選擇讀書的權利,有些孩子喜歡讀書,有些孩子卻認為讀書是無用功。孩子的思想有著自己那一套,讀書與否,都要學會做人,才能在社會立足。為什麼孩子會有「讀書無用」的想法?
  • 沒有不愛讀書的孩子,只有方式方法用錯的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
    但是有的家長可能會幫倒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的在搞破壞,讓孩子喪失了聯想想像能力。比如經常有人說孩子不愛讀書,不會寫作文,該怎麼辦?先來說說孩子不愛讀書的事兒。一般孩子不愛讀書,肯定是有個不愛讀書的父母。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請這樣告訴孩子……
    「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
  • 孩子,你為什麼讀書?歐巴馬的話,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當孩子對父母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不喜歡讀書」,面對孩子這樣消極的讀書態度,父母們都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周總理的小故事。那是在1910年,12歲的周恩來在學堂讀書,有一天,先生問學生一個問題:大家為什麼而讀書,有的學生回答為了知曉道理而讀書,有人回答為了光宗耀祖,還有人說是為了賺錢、繼承家業而讀書,而在問到小周恩來的時候,他是唯一一位義正辭嚴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瘋狂老爹:窮孩子讀書難成過去時,現在的孩子不努力讀書成新問題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除了讚美窮孩子早熟早懂事之外,也表達了對窮孩子的同情和憐憫。說實在,哪一個窮孩子不想與其他孩子那樣專心讀書,放學回來可以不用做家務呢?人只有讀書掌握知識,有了一技之長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能力越大對社會的貢獻越大,國家和社會就會通過各種方式回饋他,他的命運也因此而改變。作為父母,一定要堅信知識改變命運這個信念,支持和鼓勵自己的孩子讀書。有了父母的支持的鼓勵,孩子才能安心才能放心地讀書。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感受心得
    「自己的愛好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與兒子一起閱讀,一直以來都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在他開始牙牙學語時,我就一直開始與他一起閱讀詩歌,故事書,所以他的語言發展都很順利。兒子會告訴我在書中他認為感興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則幫他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同時我們還啟發孩子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比較,尋找書中每個人物身上優秀及具有『閃光點』的地方。讀書是一種很好的休閒方式,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讀書的氛圍,那更是妙不可言。
  • 孩子為什麼要學鋼琴,聽聽家長的心聲
    《吉他範兒》發了一篇關於孩子學琴目的的文章,家長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家長花費精力和時間,陪孩子學琴,到底為了什麼,我們鋼琴老師要關注。不是說我們沒有外國人高雅,而是國情不同,有一堆作業的孩子有幾個真心喜歡鋼琴的。2、怎麼說呢,相對於樂器來說……鋼琴是天賦肉眼可見的,你父母手指頭什麼樣孩子手指頭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認清自己別什麼都強求,這個和文化課還是有區別的。再說了,鋼琴和高雅不是絕對等價的,讀書一樣可以,不是有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嗎.真心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家長迷信鋼琴。
  • 「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地讀書?」家長的回答,決定了娃未來的高度
    他們每當在覺得學習很枯燥和勞累的時候,質疑爸爸媽媽的嚴厲,「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地讀書?」我們給孩子的回答是什麼?努力讀書就能進重點小學,進重點小學以後,才能上重點初中,上重點初中你才能進重點高中,進了重點高中,你就能考一個重點大學了。
  • 用一組漫畫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您時,您怎麼回答? 為了考上好大學? 找份好工作? 賺更多的錢? 過更好的生活?
  • 現在社會,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感覺活著很累!
    當時,人們也會努力工作,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強度可能比現在還大。但他們要求卻很小,欲望也很低,就是吃飽,吃好,僅此而已。而現在的人,考慮和要求的就多了。1.孩子的上學問題。首先要考慮孩子學校的好壞,買房也考慮是不是學區房。又得考慮孩子的補習班問題。下班累了一天回家,還得陪孩子做作業。孩子如果考試考不好,又更憂心忡忡,為孩子想這想那。總之,為孩子考慮的太多,弄的孩子很累,自己跟著更累。但以前的人們可沒考慮這些。那時人們的普遍觀念就是,能考上大學更好。考不上就回家種田,或進工廠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