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讀書,家長的確很累,甚至有些時候家長比孩子還要累。小學生家長如此,中學生家長更是如此。
我先來說說小學生家長的累。
個人認為現在很多小學存在超前教學的問題,即三年級學五年級的知識,五年級學初一的知識。教學內容超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自然不好。不少小學老師就採用,先讓家長教一遍,自己教第二遍的方式。家長教一遍叫作「預習」。以我三年級的女兒為例。語文老師的預習要求是:1.讀課文三遍,劃出生詞和好句。2.如果課文要求背誦,則背誦課文。3.抄寫生詞三遍,並注音,用規定的符號標出哪些是前鼻音、後鼻音,哪些是平舌音、後舌音。4.做完課後思考題。這樣的預習內容,孩子自然是無法獨立完成的,孩子預習變成了家長先教孩子一遍——對於不是教師的父母,這自然是很累的,甚至有時比孩子本人還累。
一般情況下,多數家長輔導孩子語文作業雖然很累,但好歹是能基本勝任的。但是,數學和英語就要難很多了。一些小學數學作業,原本就是奧林匹克競賽題。如今不允許舉行奧賽了,但有些奧賽題還是擠進了孩子的作業。不少這樣的作業,我們用中學的方程式是可以解答的。但是我們實在是沒辦法講給孩子聽。家聽詞語和句子是英語的常規家庭作業,但是,多數家長要麼沒怎麼學過英語,要麼雖然學過,但早已遺忘。英語老師說,你們家長就讀漢字,讓孩子寫英文。但是英語是表音文字,很多時候,孩子還沒有完全掌握這個生詞前,只讀漢字,讓他們寫英文實在太難了。幸好有網路,我就在網上查到這個單詞的讀音,放給孩子聽。有些英語單詞和句子實在有點長,我顫抖的手在手機上敲上全部字母實在是個困難的過程。有時候,我禁不住感慨: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僅僅是累孩子,更累家長,有時家長比孩子更累。

小學家長的累主要累在輔導作業的艱難。前不久,我問一個朋友輔導三年級兒子作業的感覺如何。他無奈地說:「哎!誰輔導誰知道啊!」好在有關部門已經要求老師不能布置需要家長大量參與才能完成的作業。如今這種情況已經有所緩解,但有些學校仍然比較嚴重。
孩子到了六年級,家長普遍面臨著小升初的心理煎熬。哪個家長都希望能到辦學質量高的初中就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是這所初中的招生地段生,那麼想去就讀就很難很難了。於是每每小升初,無數家長動用所有的資源,千方百計,操碎了心,只為孩子能上一所優質的初中。如今擇校不允許了,家長們的焦慮仍然沒有減少,因為他們還得為孩子能不能進重點班操心——進重點班的難度並不亞於擇校。
當孩子進入中學後,家長的累主要體現在心累上。當然,如果孩子學習優秀,成績平穩,家長自然會少操些心。但是,如果孩子的成績達不到家長的預期,家長就得操碎心了。進入初中,孩子進入了青春期,親子溝通障礙可能會引發或大或小的「家庭戰爭」。有些家長白天被工作搞得身心憔悴,晚上還要面對罵也罵不得、打也打不得的不求上進的孩子。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的累和艱難。
中學生家長面臨的最大煎熬是家長已經為孩子的成績焦慮不安了,可是孩子卻無所謂——你急,他(她)不急;你在乎,他(她)不在乎。
有的時候,家長實在熬不住了,罵了幾句孩子。有些孩子會鑽進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關上房門,上上鎖,任你罵。還有些孩子會奪門而出,離家出走。這兩年,我幾乎每學期都能接到家長向我傾訴孩子離家出走的情況,想讓我幫忙推測推測孩子可能去哪了。上個月,一個兩年從來沒跟我聯繫過的家長給我電話,說孩子離家出走了,原因是跟父親吵架。她說,孩子不接她電話,她擔心孩子口袋裡有沒有錢,中午餓了怎麼辦。她又說,常聽孩子說我,孩子應該喜歡我,聽我的話,因此懇請我給她兒子打電話,勸兒子回家。
很多時候中學家長的心累已經超過自己孩子的學習之累了
總結一下,小學生家長的累主要是小學超前教學導致輔導孩子作業的累,中學家長的累主要是心累——為孩子的學業而焦慮。如果我們深思一下,不難發現家長累的根源仍然是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要想家長能平靜地幸福地看著孩子慢慢成長,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必須好好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