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事實真是這樣嗎?孔明VS郭嘉,智謀大比拼

2020-12-15 點墨江南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他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發明家。提及諸葛孔明,大家都很熟悉了。筆者在此就不多介紹了。至於本文另一個主人公,雖然沒有諸葛亮名氣高,但也是東漢末年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就是官渡之戰前為曹操獻上「十勝十敗論」的郭嘉。郭嘉,字奉孝,官至軍師祭酒。他是曹操眼前的紅人,也是曹營重要的謀士。曹操在赤壁兵敗後,曾言:「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可見郭嘉在曹操心中地位之高。

諸葛亮與郭嘉,本來並沒有什麼交集。因為在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之前,郭嘉就因病身亡了。然而,易中天教授的一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將兩人生生地放在了一起。這一句話也引起了許多歷史文化迷們的熱議,假如郭嘉與諸葛亮同時存在並敵對,那麼究竟誰才是漢末三國第一謀士?

這一問題的確很有一定的可探討性,相信大家也對此比較感興趣。今天筆者就與大家一起來看看諸葛亮與郭嘉之間,誰更加有可能成為漢末三國第一謀士。

說到諸葛亮與郭嘉,我們都知道他們是謀士。所以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謀士的劃分,通常謀士可以分成戰略型謀士與戰術型謀士。

諸葛亮就是典型的戰略型謀士,所謂戰略型謀士,就是他會針對時局,制定一個方針,例如諸葛亮的「隆中對」中三分天下的計劃與魯肅給孫權制定的另一個版本的三分天下計劃。在此之後,他們會為了實現這個方針,而制定具體的小步驟。像諸葛亮這樣的戰略型謀士,不會計較一時的利益得失。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自己原先制定的方針與目標。諸葛亮這點與魏方的荀彧類似。

而郭嘉,自然就是戰術型謀士了。作為一個戰術型謀士,首先要做的就是針對每場戰爭的每一個細節,爭取每個細節都對自己的主公有利,而他們在戰略方針上就會有所欠缺眼光。或許他們成功地用過不同的戰術取得了某場戰爭的勝利,但他們之後就不會想太多,例如不會去想接下來的大目標是什麼,與這場戰爭是否是別人計劃的一部分,而自己一方已經陷入了他人的陰謀。郭嘉這點與蜀方的法正類似。

那麼當諸葛亮遇到郭嘉,誰更強呢?筆者個人認為是郭嘉更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郭嘉一生的計謀都是以成功告終,而且他更加懂得人心。他不止把主公曹操的內心搞懂了,他還把所有的敵人的心思搞懂了,這就是他的可怕之處。例如曹操曾說:「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在曹操官渡之戰的緊要關頭,傳來了孫策要偷襲許都的消息,深懂孫策性格的郭嘉就說他由於太自傲什麼的,也不帶保鏢,會被刺殺,事實也果然如他所說。在袁紹死後、郭嘉死前,他告訴曹操不要去攻打袁紹的四個兒子,時間久了,袁紹的四個兒子自然會內訌,到時候曹老闆可以去坐收漁翁之利。還有他勸曹老闆放寬心帶領所有兵馬去打烏丸,因為他看出劉表胸無大志,不會乘機攻打曹操。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可見郭嘉作為一個心理大師,他的計謀可以說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諸葛亮他的所長在於治理國家,也就是像荀彧一樣坐鎮大後方,統籌全局,與其說他是一個謀士,它更像一個政治家。因而在筆者看來,郭嘉會勝過諸葛亮。

對於諸葛亮與郭嘉誰強誰弱,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這個強項,竟是諸葛亮致命弱點?
    三國人才輩出,謀士更是數之不盡,其中諸葛亮與郭嘉,分屬於劉備與曹操兩個對立的陣營,也都是重要謀士,因此常常被拿來比較,後世更有「國家部四,臥龍不出」之說,那麼郭嘉真的比諸葛亮厲害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真的比諸葛亮厲害嗎?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多活幾年,諸葛亮能出嗎?
    今天咱們來說說一句三國名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話的意思很表面,就是如果郭嘉不死,就沒諸葛亮什麼事兒了。事實也很巧:郭嘉死的第二年,就爆發了著名的赤壁大戰,而諸葛亮的成名戰剛好就是赤壁之戰。所以,很多人就想到了郭嘉,如果郭嘉不死,諸葛亮還會在此戰大放異彩嗎?
  • 《三國志11》:郭嘉不死孔明不出?老玩家把兩人互換國家鑑定謠言
    郭嘉是曹魏前期的一名著名謀士,他所提出的十勝十敗論激勵了曹操,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不過天妒英才,郭嘉還沒活到赤壁之戰就病逝了,恰好郭嘉死後的就是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後不久, 所以就有了「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的傳言。都說世間無巧合,難道諸葛亮久久不出山真的是在忌憚郭嘉的才幹嗎?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多厲害?二人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郭嘉是曹操謀士,諸葛亮是劉備的謀士,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是有所不同的。 曹操得到郭嘉輔佐時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劉備得到諸葛亮輔佐時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 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一說法呢?
    讀三國、說三國、品三國,三國時期名將輩出,謀士如雲,無論是劉備、曹操,亦或是孫權,手下都有頂級謀士,比如蜀國諸葛亮、魏國郭嘉、吳國周瑜。今天巧合看到題主的問題,那我們就談談諸葛亮與郭嘉的事情。題主問: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一說法呢?
  • 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那麼厲害嗎?
    在郭嘉死前,雖然天下已大亂,各路諸侯都來招才引智,但自比管仲、樂毅,一直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信,諸葛亮也沒有出山,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史書中的郭嘉,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諸葛亮真的怕郭嘉嗎?郭嘉來自潁川郡。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厲害?
    207年,曹操在徵伐烏丸時,他的謀士郭嘉病逝,享年38歲。郭嘉死後,劉備經徐庶、司馬徽推薦,三顧臥龍崗,請出了諸葛亮。郭嘉未死之前,雖然天下已經大亂,各諸侯都在招攬人才,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始終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戚,諸葛亮也沒有出山輔佐他,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 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麼厲害?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諸葛亮真的害怕郭嘉嗎?
  • 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他有何高明之處
    而在歷史的銜接中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恰到好處地將郭嘉放在戲志才和諸葛亮的中間,由此可見郭嘉也必然不弱於這兩者。那麼郭嘉究竟有多厲害呢?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到底是啥樣的人才會說出這麼扯的話?
    比如題主問的「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又或者郭嘉如果一直輔佐曹操,曹操可能早就統一了天下,這些抬高郭嘉的推斷在近些年特別火熱。為什麼大家都開始抬高郭嘉這個歷史人物的形象和地位呢?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首先郭嘉這個人能夠給人很多遐想的空間。
  • 奉孝不死,臥龍不出?郭嘉和諸葛亮到底誰是三國第一軍師?
    而郭嘉沒有過這方面的經驗,不做評價。地位再來看看兩人生前的在各自陣營中的地位,郭嘉27歲投奔曹操,38歲病故,至死只是「軍師祭酒」,也就是位參謀。然而,郭嘉有時候連這個「出主意」的工作也沒有做好。我們知道,在徵討呂布之後,劉備寄身於曹操帳下,荀彧主張殺劉備,而郭嘉勸曹操用劉備。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三國時期的鬼才郭嘉為何會被推上神壇?
    試想他們如果沒有英年早逝,或許不會存在三國鼎立的局勢,有可能會儘早統一,此人就是鬼才郭嘉。郭嘉外號鬼才。三國時期被推上神壇的男人。郭嘉,字奉孝,潁川郡陽人。如今郭嘉大多都被人們神化,不過郭嘉也有被神化的資本。
  • 《潛龍在淵》揭秘「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諸葛亮與郭嘉誰更勝一籌
    「 三 國 演 義"有句名言:"郭 嘉 不 死,臥 龍 不 出"。這是因為郭佳有一個偉大的策略,所以他活著的時候。 我來為大介紹給郭嘉,這是三國的第一鬼才!
  • 當鬼才郭嘉,對陣臥龍孔明,孰強孰弱?
    唯有一人,不出一語。正在此時,一校尉突入帳中,大聲道,「報丞相,有小校發現那孔明乘一小舟往東吳而去」。「此次伐吳,孫劉兩家必然聯合,」曹操自說道。此時曹操,見郭嘉一直不語,便說「奉孝有何高見,理當說來」。郭嘉說,「主公雖有百萬雄兵,可孫劉兩家皆有能人,不得不防」。「你是說那周瑜周公瑾」曹操說道。「正是」,郭嘉說道。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還有上半句,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各路英雄好漢、奇人異士紛紛粉墨登場,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爭論三國時期的那些鬼才謀士誰比較厲害,尤其是那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後面還有一句 這句才真正影響了三國歷史走向
    歷史上,郭嘉死於公元207年,而隱居隆中的臥龍諸葛亮也確實在這一年出山,輔佐劉備。從時間上來看,還真的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實際上,諸葛亮隱居隆中,也不認識曹操的大謀士郭嘉,兩人沒有交集,也就不存在臥龍害怕郭嘉,不敢出山的說法。至於諸葛亮是在郭嘉死後才出山,這只是時間巧合罷了。
  • 不吹不黑:諸葛亮和郭嘉的真正的比較
    不知何時,郭嘉能力都和臥龍比較高低了,更有甚至,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真是奇哉怪也。首先,諸葛亮和郭嘉在各自陣營地位不可同日而語。若依照劉備中期,負擔軍師之責任,這蜀漢軍師將軍孔明類似曹魏的二荀和東吳的張昭,若以負擔軍國重事,有丞相之才,則郭嘉更不能和同樣為私吏的楊修相提並論了。這兩方面,郭嘉均無緣。
  • 俗語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年僅38歲,為何能比肩諸葛亮
    這是三國演義裡周瑜病死之前的吶喊,充滿了對自己生不逢時,諸葛亮一枝獨秀蓋壓群芳,自己光芒被遮擋的無奈之意,然而,其實關於諸葛亮也有意思差不離的一句話,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麼郭嘉究竟有多強,竟然讓人就覺得能讓諸葛亮都不敢出山?
  • 真的是郭嘉不死,就不會有諸葛亮嗎?一位曠世鬼才
    《三國演義》響貫古今,不管是哪一個版本依舊離開不了三國鼎立的時代,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謀士、預言家應該就是諸葛亮了,但是民間卻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真的是郭嘉不死,就不會有諸葛亮嗎?是一位曠世鬼才!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所傳不實,真正能和諸葛亮並稱的人是他
    比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出自哪裡已經很難考證,但是卻在三國迷朋友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執,許多人都表示非常贊同。那麼,傳說的這句話是否可靠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另外一些大家也非常熟悉的三國「流傳語」。比如,「既生瑜,何生亮」;「三氣周瑜」等等,然而,真實的歷史上周瑜卻是風度翩翩,羽扇綸巾,文武雙全,胸懷寬廣的英俊儒將。
  • 郭嘉真的是吹出來的嗎?
    而這種前後落差,直接導致了人們對郭嘉評價的兩極分化,捧他的人說他是「奉孝不死,臥龍不出」,貶他的人說他不過是個三流甚至不入流的馬屁精,於智謀毫無建樹,於歷史進程毫無影響。那麼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他真的是近些年被網絡文化吹捧起來的嗎?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看看郭嘉在歷史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