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理性地看待生與死

2020-12-06 小甜碩鼠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寫「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在那個空談成風的魏晉時代,這種對生命的熱愛顯得尤為珍貴,批判那種視生命為無物的觀點。對此,我十分贊同,討論生與死的問題,首先便是無比珍惜生命。

生命是上天的禮物這一點也不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機剛好,哪怕是一粒塵土,一毫秒的偏差都會讓你無緣降臨。死亡相比起來,就容易許多,時時刻刻都有可能到來。既然生命如此珍貴,那順著時間的軌跡一路下來再煙消雲散應該是正常的人生,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生命的中途就選擇離開,尤其是那些主動離開的?可能是還沒有參透人生的真諦,因為生命的意義遠大於死亡,只要人有生命人生就有無限的可能,而死亡之後再也對這個多彩的世界無能為力,就連一花一草都沒有力氣撥動一下。

先談好生的意義,再去討論死亡

先談好生的意義,再去討論死亡,因為死亡終究是不可避免的。面對不可避免的事,有些人會增加生命的長度,也就是想方設法延續勝利的生命,讓自己身體機能老化再慢一點;而有些人會增加生命的寬度,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讓生命的容量變大;還有些人會增加生命的高度,不斷去追逐最高點,如同天上的煙火一樣飛到最高處然後華麗綻放,就算馬上暗淡也毫無遺憾,畢竟那一瞬間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光;而絕大多數普通人並不去思考這些問題,如同烏合之眾一般隨著社會的車輪向前邁步,笨拙的模仿所謂「大多數人」的所作所為,等到意識到這個問題時,生命也已經所剩無幾,來不及拯救殘存的靈魂。

死亡後人會是什麼狀態,沒有人知道。拋去所有有神論和無神論的觀點,死亡之後人的意識應該會隨著大腦失去供血也逐漸消失,而在意識消失之後,人也就不算為人。想到死亡,不論在幹什麼,人總會突然悲觀起來,開始懷疑當下所做的毫無意義,甚至悲從中來,想要放空一切,什麼都不想做。死亡的確是令人覺得悲傷的事情,但既然離不開也就不必要恐慌,想方設法去逃避反而更加壓縮了生命的空間。

詩人蘭德在《生與死》這首詩中寫:「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人畢竟不同於一般普通的生物,人的生命是浪漫的,可歌可泣的,人的生命之火從小小的火光開始,再到熊熊烈火,最後燃料燃盡成為廢墟,這樣的比喻是是十分恰當的。那麼加入其中的燃料便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思考完這個問題,我想對生更加的珍惜了。

生死是自然規律,世間萬物都逃不過如此

開始說到「生與死」的話題的時候,我並不是很想參與這個討論,總覺得這個話題過於沉重,好像不適合把它放到一個課堂上去談論,而且面對生死我們更需要的永遠是尊敬,在生死面前好像什麼都顯得過於微不足道。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正視生死,生死是自然規律,世間萬物都逃不過如此。

生也就是生命,死也就是死亡,我們常說生命的誕生帶來的是希望,那麼死亡的來臨所帶來的又何嘗不是解脫呢。所謂的「好死不如賴活著」其實不過是由於人類都是群居性動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親人、朋友等等的一些留戀。現代社會提倡人要為自己而活不要背負太大的負擔,才會活得簡單、快樂、輕鬆。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理由,都有自己在乎的人。而一無所有的人才會選擇結束的生命,不過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了留戀,我覺得自殺的人可能也是在某個當下覺得自己生無可戀罷了。之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選擇努力的生活不過是因為知道自己的生命對愛自己的人的重要性。

患重病無藥可醫的人門他們的生命是用精神和生理的巨大痛苦換來的,家人的不放棄也不過是滿足的內心,使自己心中無愧。課堂上有同學提出「如果有來世,你願意做人還是願意做貓呢?」大多數人選擇不要做人,好像第一反應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仔細想了一下好像我什麼都不想選,我想做貓不過是對做人的逃避,但是貓也是有意識的,它也有自己的煩惱。

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生死永遠是最最最重要的

對於安樂死我認為可能對動物甚至是人來說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雖然在中國只有動物可以使用安樂死,但可惜的是動物不能自主選擇最後還是人類決定它們的生死。人類好似凌駕於所有的生命之上,但卻對自己的生死有著諸多問題。

最近這段時間,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每天都經歷著生死大戰,生命顯得格外脆弱,每天新冠肺炎的患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在增加,但是好像時間長了,這些數字就沒有了最初給人的強烈的震撼,好像人們的心已經開始麻木,可能這只是因為我們已經遠離這些很久,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一直感到很驕傲,只是由於這次疫情更甚,不過我也為自己的想法感到震驚,覺得這簡直太過可怕了,如果有一天人類都抱有這種念頭,那真正的世界末日就真的不遠了。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生死永遠是最最最重要的。

對於前幾天大連理工大學研三學生自殺事件,大家意見不一,其實如果真的如它的「遺書」中所說的話,我真的認為那些真的不足以讓一個青年人放棄生命,這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家庭的不負責任,我一直記得我告訴我媽媽這件事的時候,她說「孩子是父母的命。」但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經歷他的人生,其實誰都沒有資格去評價他。我們所謂的覺得他是對是錯只有將自己對他的片面了解假設到自己身上,評價的也只是如果自己這麼做的話是怎麼怎麼樣。

不論如何,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雖然未來尚未可知,但目前來說生死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我們能做的只有立足於當下,過好今天,畢竟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來臨。

相關焦點

  • 現代人該如何對待生與死?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生與死」。「生與死」連在一起的,但我們今天主要不是談「生」,而是談怎麼面對「死亡」。死亡,是每一個人所必須面對的宿命,除了神,沒有人是可以逃脫的。我們怎麼來面對它、克服它、戰勝它呢?只有這個問題想清楚了,我們才真正明白我們應該怎麼活著。我們先從一個最感性的話題切入,請三位嘉賓談談自己經歷過的與死亡有關的人生,先請張文江教授。
  • 面對「小英雄」我們該如何支配「理性」
    面對「小英雄」我們該如何支配「理性」 發表時間:2015-07-17   來源:張家港文明網 周美玲捨己救人的事跡經媒體報導之後,引發全社會強烈反響和廣泛關注,人們親切地把她稱為「雷鋒家鄉小雷鋒」。(7月16日 新華社)   關於「見義勇為」,如何不受傷害,又能保存自我,我們有很多「研究成果」,那就是「理性」救人。權衡力量對比,看自己是否有能力進行見義勇為,不然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多不划算!
  • 《移民》 我們如何看待過去,過去又如何看待我們?
    只有我們主動去尋找記憶,記憶才會回望,不會坐視遺忘吞沒我們。即使我們沒有經歷水晶之夜、奧斯維辛集中營和大屠殺,我們依然有我們的不能忘卻之痛,我們要把那根阿里阿德涅之線牢牢抓在手中。線頭和線尾親歷者和倖存者的線索詹姆斯·伍德認為,「我們如何看待過去」和「過去又如何看待我們」是塞巴爾德小說最深層的主題。
  • 不要用簡單的好與壞判斷別人,要理性看待別人的優缺點,是麼?
    所以熊寶的情感贊同題主的觀點——不要用簡單的好與壞判斷別人,而要理性看待別人的優缺點,因為:1、只有理性地看待別人的優缺點,才能正確地評判一個人2、只有理性地看待別人的優缺點,才能揚長避短,人盡其用一、人性是複雜的,
  • 如何理性看待蝙蝠俠的黑化問題?
    如何理性看待這些蝙蝠俠的黑化問題?其實編劇施科特·施耐德的方向是正確的,黑暗劇情容易得到讀者們的青睞,但是很明顯這次的死亡金屬有點失去控制了。那些黑化的蝙蝠俠太多太雜,而狂笑蝙蝠對待他們的態度就是兩個字 炮灰。
  • 被網賭害的生不如死,該如何戒掉網賭呢?
    網賭猛如虎,吃人不吐骨頭,它讓多少本應生活美好的人負債纍纍,生不如死,讓多少本應工作穩定,收入可觀的人失去工作,讓多少本應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妻離子散。網賭就像毒品一樣,一旦你接觸了就很難戒掉,但凡你沒有輸的身無分文,負債纍纍,無錢可賭,妻離子散,生不如死的時候,你都會對網賭還抱有幻想,還幻想著通過網賭把失去的贏回來,甚至還幻想著通過網賭來暴富,其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坑越來越大,帳越差越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戒掉網賭呢?
  • 遇到名貴蘭花,我們該如何理性消費?需要看4點
    遇到名貴蘭花,我們要如何理性消費?需要看4點文/三條石經常在蘭花圈子裡面混,總會遇到一些名貴的蘭花,有的蘭花價格甚至能達到一億多人民幣。如果我們遇到蘭花名貴品種,而且又恰恰是自己喜歡的,該如何理性的消費呢?筆者總結了以下4點建議,希望能夠為大家在購買的時候帶來一些相關的提醒,如果有沒說到的地方,還請各位補充指出。首先,先看是不是真蘭草。
  • 我們該如何看待羅馬式藝術?
    我們該如何看待羅馬式藝術?因據傳有耶穌之血的聖跡藏於該教堂,摩德納當時成了朝聖熱點。浮雕描繪的是亞當與夏娃已識得羞恥並以無花果葉遮身,為義大利第一位偉大的雕塑家威利格爾摩(Wiligelmo,活躍於約1099—1120年)的作品,人像的線性形態再次印證了拜佔庭藝術的淵源。這一組浮雕描述了《創世記》中的幾個場景,是已知的首件刻繪單一《聖經》主題的大型牆上橫飾浮雕。
  • 北大光華|唐遙:如何理性看待疫情之下的A股走勢?
    如何應對?我們將從資本市場、宏觀經濟、中小企業發展、消費者信心等角度,邀請北大光華學者進行解讀和分析。休市10日後,A股在今日(2月3日)終於迎來開盤。投資情緒和基本面遭受疫情雙衝擊,滬深兩市開市表現並不意外:上午低開振蕩,下午低位橫盤;滬指報2746點,跌7.72%,深成指報9779點,跌8.45%。● 從中長期看,疫情對資本市場究竟會產生多大衝擊?
  • 萬通集團接手,請理性看待天津天海「0轉讓」事件
    其實真正關切和熟知天海俱樂部的球迷,都會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畢竟束昱輝的入獄,是因為權健集團產品線的營銷方式出現了問題。而俱樂部是屬於中超公司管轄和監督下的正規公司,這就是為什麼前董事長出事,而俱樂部沒有受到中超公司處罰的原因。
  • 福彩3D305-306期高清彩報欣賞:理性看待,量力而行
    如果彩民都能做小投入理性購彩,一方面既能為了公益事業做點貢獻;另一方面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相信這樣的做法,也會讓購彩過程更加愉悅。對於購彩,大家還是要理性看待,結合自身情況,量力而行。彩票只是一種娛樂方式,而不能把它當成是一種賺錢工具。
  • 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請理性看待外面的世界
    其實這就是我們,當我們有了這種文化,生活中有了細節裡討價還價的人情味,就基本不會因為一點點事就至死不休。我們的群體是很大的,但是這種思想對於我們處理矛盾有很大幫助的。這種觀念是我們獨特的,如果一個沒有深入接觸我們文化的外國人是無法理解我們的。
  • 「網戀」都是「見光死」?如何正確看待「網戀」
    如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上的不法分子也很多,比如「賣茶女」披著美女外衣的「她們」通過各種聊天軟體加好友的方式尋找著帶有幻想的男性,開始的時候是以聊生活家常為主,等到完全取得男性的好感之後便以「爺爺生病了,需要回家照顧」的理由博取你的信任,如果你以為「她」真的那麼有孝心,為了照顧「爺爺」而放棄工作就大錯特錯了
  • 陳平:如何看待當代經濟學
    【內容摘要】2013年8月,陳平教授接受了《世界經濟協會通訊》的採訪,針對從何種視角看待當代經濟學、宏觀經濟中有哪些重要內容、如何解釋宏觀經濟波動、如何看待覆雜性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的關係、對不斷變化的中國經濟的觀測研究有哪些啟示,以及未來經濟學多元化的發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等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回答。
  • 偏見是一座大山,我們該如何翻越它?
    在古代的拉丁語解釋中,偏見Praejudicium是「先例」的意思,一個中性的詞彙,是指基於之前的決定和經驗做出的判斷;演變到後來,該詞語在英文釋義中獲得了新的含義,指在尚未仔細審查並考慮事實時就倉促做出的不成熟的判斷;時至今日,我們使用「偏見」一詞時,往往帶有貶義屬性。
  • 我們該如何尋找
    中獎僅僅是一種銷售的方式,我們需要理性地看待雙色球遊戲,要尋找它的娛樂性,而這種娛樂性,則體現在方式方法上。所以,我們需要理性地看待它。很多人都糾結於」人為操控「這一話題,認為開獎結果其實是一個內定的結果,甚至中獎者並無此人。這是一種主觀上的偏見,他們忽略了雙色球遊戲存在的目的,要知道任何一種彩票遊戲,存在的目的不是讓彩民中獎,而是通過銷售來募集慈善事業所需要的公益金,中獎僅僅是激發彩民購買的一種銷售方式而已。
  • 開學延期,老師被迫當主播,我們該如何看待線上教育?
    網際網路教育的設想被提出了多年,沒想到這次被直接試驗起來,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線上教育呢?一、線上教育更加靈活高效線上教育不需要學生和老師見面就能夠實現知識的傳授,其實在很多大學裡也都有一些網絡課程,只不過在中小學還沒有推行過。
  • 基督徒如何看待聖餐?
    當我們參加聖餐儀式或主的睌餐時,請緊記以上三點:一在背後要有愛;二在外面要有見證;三在裡面要有團契。我們參加時,絕不能做「不合乎體統」的事。故此,每次參加聖餐聚會時,態度必須嚴謹;當以感謝、讚美的心來領受神的厚愛,以敬虔的心來省察己罪,還有,要讓全體都同心在主前敬拜,彼此相愛、互相激勵。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個內容《如何看待聖餐》。
  • 清明節的「死」與復活節的「生」
    主導中國文化數千年的儒家學派「重生」而「安死」,其創始人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比起死後的世界,儒家更加關注生的世界,強調在現實人生的積極進取中去創造「不朽」。傳統文化還非常看重身體,幾乎等同於生命本身,視父母為生命之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也因此,中國文化非常強調孝道。在世人看來,墳墓,意味生命的終結。
  • 大班涼了,龍桃子死了,我們應該怎麼看待盜版模型玩具?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盜版模型,尤其是盜版高達模型呢?作為一個不是很資深的模型玩家,這裡我簡要說說我打的看法:「盜版」因何產生?「盜版模型」指的是沒有版權,廠家擅自生產並用來牟利的模型玩具。如何看待「盜版」?終於說到正題了,毫無疑問,盜版肯定是不合法的,我個人是堅持抵制的,就拿高達為例,我們喜歡高達,是因為喜歡它的機體設計,才會想去購買高達的模型,如果只是為了省錢就去購買「盜版」,這無疑是對自己所愛之物的一種傷害。但我也並不反感盜版玩家,因為盜版玩家也存在很多化腐朽為神奇的大神,盜版模型中也有許多吊打官方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