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唐遙:如何理性看待疫情之下的A股走勢?

2020-12-14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疫情肆虐,2020年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易。這場風暴對中國經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應對?我們將從資本市場、宏觀經濟、中小企業發展、消費者信心等角度,邀請北大光華學者進行解讀和分析。

休市10日後,A股在今日(2月3日)終於迎來開盤。投資情緒和基本面遭受疫情雙衝擊,滬深兩市開市表現並不意外:上午低開振蕩,下午低位橫盤;滬指報2746點,跌7.72%,深成指報9779點,跌8.45%。

● 從中長期看,疫情對資本市場究竟會產生多大衝擊?

● 當下的市場情況與非典時期有何異同?

● 投資者應如何理性看待行情並做好決策?

● 除了股市外,還有哪些產品值得投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唐遙對此進行了相關分析。他認為,股市下跌是風險釋放的過程,是短期的現象;從中長期看,疫情並不能改變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和股市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此外,面對暫時的下跌,股票持有者也不必恐慌,眼下需要增加投資的普通投資者可以考慮股票ETF、債券基金和少量黃金ETF的組合作為配置的主體,適當搭配個股。

Q1:如何看待A股的下跌?

唐遙:在春節期間的外圍市場,新加坡還有香港上周已經持續交易了三個交易日,A50的新加坡富時期貨是跌了7%左右,香港的離岸A50ETF跌了7點多,滬深300也是7點多,所以基本上可以預計會出現下跌,這是一個風險釋放的過程。

Q2:當下的市場情況與非典時期相比有何異同?

唐遙:直接對比兩者比較困難,中國的股市在過去17年有很多變化,目前外資持股的規模已經接近甚至可能超過國內公募基金持股的規模了,這一部分的長期投資者在2003年是不存在的,他們的存在對某一些價值股,或者白馬股的估價會有一個很強的穩定作用,他們很可能不會輕易因為疫情的影響去進行調整持有的股票,所以這個方面和2003年有差異。

整體經濟在經濟周期中的位置也不一樣,2003年中國剛剛加入WTO,經濟還在加速爬坡階段,而2020年本身是中國經濟處在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的階段,增速自然放緩,這個是相當不一樣的宏觀經濟場景。因此,在存在基本面的差異情況下,沒有辦法去把兩個不同的疫情對股市影響進行直接的比較,只能預判到市場對疫情大概有什麼樣的反應。

Q3:A股跌幅程度以及跌勢會持續多久?

唐遙:今年的市場情況和非典時期有一個明顯差異,就是中間隔一個春節,春節有十天的休市,1月24號休市到2月2號,外圍的信息和國內的信息都在連續性地釋放。對市場參與者來說,整個信息和風險的觀察已經持續了十天,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定價的效率應該是很高的,股價很可能會很快調整到位,可能在一周之內就能夠達到一個短期內的均衡。

A股具體的跌幅程度則需要看市場資金面的情況,同時也要看交易者的情緒本身,因此跌幅的不確定性比較大,但肯定沒有必要過度悲觀。

Q4:如何看待醫藥板塊的表現?

唐遙:大家肯定都是覺得醫藥板塊會漲,但是醫藥板塊在節前已經出現了不小的上漲,由於同一板塊內個股存在很大差異,普通投資者不容易判斷節後哪些個股還會漲,有些股票的價格可能已經充分反映了基本面的變化,也許已經漲到位了,這很難預測。

Q5:對於個人投資者的建議?

唐遙:第一,目前中國股市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結構性的差異,行業和行業有很大差異,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和非龍頭企業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別。有些行業整體可能不是很有吸引力,但是龍頭企業可以表現得很好。所以投資的時候不能單純只看板塊。投資者還是應該相信長期來說市場是整體向好的,中國的股市估值還是處在比較合理的空間。

第二,經濟在長期中不會因為疫情受到多大的影響,所以不改變我們整個經濟和股市長期的基本面,這個下跌應該是一個短期和中短期的現象,不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對於打算長期投資的投資者,或者有增量資金需要配置的投資者,這是一個布局股市的機會。當然,如果是進行非常短線的投資,這個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Q6:個人投資者除股市投資外,黃金是好選擇嗎?

唐遙:黃金作為金融資產有兩個功能,第一個是對美元信用的一個對衝,也就是說金融市場持續性地懷疑美國控制通脹的能力或者控制貨幣發行量的能力時,會出現持續性的黃金的價格上漲,但是一旦美元指數走強或者是穩定的時候,黃金不太容易有持續性的行情。

第二個,黃金也有我們非常熟悉的對衝風險的功能。在風險來的快去的快的這樣一種環境下,避險對價格的作用比較短,比如說在1月初,美國和伊朗發生矛盾的時候,黃金價格也漲,但行情是短期的,所以不建議非專業人士短線操作。順道提一句,如果想對衝通脹,在二三十年這樣的時間長度來看的話購買股指基金比黃金要好。

簡單來說,作為普通投資者,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風險的出現而決定突然購買很多黃金,然後期待三個月後能夠有很好的收益,普通投資者很難通過擇時交易獲得這樣的收益。但是對一般家庭來說,出於避險需求可以把財富的一小部分用來持有黃金,這是合理的,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在現在這個時點把你想投在黃金上的資金一次性全投進去,因為有可能會買在市場的高點上。

普通人建議採取定投的方法,分期購買一些黃金類的產品,比如黃金ETF,在投資組合中逐步加入一定比例的黃金,但是這種投資不應該被情緒驅動。

Q7:對於其他類資產,比如大宗商品和債券產品,您的態度是怎樣?

唐遙:我認為債市處在一個相對看好的階段,首先在出現疫情之後,有比較普遍的貨幣寬鬆的預期,即使是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中標利率不變,目前相關部門也在積極引導LPR利率下行。其次,出於避險的需求也會有很多資金進入債市。債市本身也不一定會出現持續的牛市,但是中短期肯定有不錯的支撐。

大宗商品明顯處於一個比較不利的境地。一來中國本身是大宗商品需求的大國,中國經濟放緩的跡象對大宗商品是一個壞消息。另一方面,從整個國際經濟環境來看,美國的消費需求在放緩,法國去年四季度的GDP收縮了,整個世界經濟的動能是在一個放緩的過程中,需求偏弱。所以這個時候大宗商品的價格支撐是比較弱的。

唐遙,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副教授,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他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2009到2017年在美國的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任教並取得終身教職。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和中國企業戰略。

為更好服務2020MBA考生調劑,MBAChina特開啟各地區預調劑系統,並進行2020管理類聯考調劑線上說明會,請各位考生及時關注!

相關焦點

  • 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丨第22屆北大光華新年...
    12月19日,第22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光華管理學院舉行。本屆論壇以「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為主題,多位北大光華教授圍繞經濟領域的熱議話題進行了分享。上午場聚焦「光華思想力」,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俏、陳玉宇、顏色、王輝、唐遙、張崢、張宇、雷瑩、王翀、易希薇、孟涓涓、翁翕12位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 留學申請季: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根據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顯示,中國僅有4%的受訪者表示將取消留學計劃,48%希望推遲留學。
  • 校友故事 |北大光華陶婷婷:縱使艱難,我依然選擇這滾燙的人生。
    我回到北京那天,大雪紛飛,一條一條的街,商鋪熄著燈空無一人,內心感到無比悲涼,那種對疫情的擔憂,對行業命運的擔憂,對團隊未來生計的擔憂,鋪天蓋地的襲來。害怕嗎?說不害怕一定是假的。但是沒有時間害怕了,如果不往前拼死一搏,就真的死了。07、面對這樣的環境,你是如何應對的?
  • MBAer:疫情之下,豈曰無課,與子同網!
    這是疫情之下的緊急措施,更是對知識道路樂觀而積極的探索方式。豈曰無課,與子同網!這到底是怎樣的體驗?讓我們與光華MBAer們一起,一探究竟吧~ ——北大光華MBA2019級在職六班喬童虎 ●●● 疫情之下,樂觀,積極,破局 學習之時,體驗,珍惜,守望 金融是現代社會融通資金,撬動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與企業和個人息息相關。
  • 新冠疫情之下,歷史學作用如何?應該如何理性看待
    去年年底開始,新冠疫情肆虐著中華大地,雖然經過政府的強有力措施和群眾的萬眾一心,終於中國的情況得到了緩解,但是任務卻依然沉重。疫情目前來說並未過去,世界各地都陸續出現了緊張的局勢,人類社會似乎迎來了一次巨大的挑戰。
  •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為那些對中國發展葆有好奇心的全球政商學人士,為那些試圖解構中國經濟奇蹟的全球有識之士,打開一扇理解中國發展的大門!15位北大光華學者,他們擁有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背景,將從不同維度和視角,以學者的科學精神、深厚的理論積澱、前沿的研究實踐和嚴謹的敘述方式,通過線上課程,帶領全球政、商、學各界人士理性、客觀地認知中國,解碼中國經濟發展的奧秘與邏輯。
  • 唐遙:無限量化寬鬆下的美金融風險 跟2008有何不同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唐遙:無限量化寬鬆下的美金融風險 跟2008有何不同在美國東部時間3月23日早上,美聯儲宣布一系列名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影響範圍巨大的措施來穩定經濟。本次危機中,實體經濟受到疫情打擊,需求和供給同時減少,企業和居民的現金流出現嚴重的問題,大量私人部門債務有可能違約。其次,表現形式不同。2008的危機主要表現為一些大的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企業無法周轉債務、陷入流動性危機,其中一部分公司資不抵債、同時陷入償付能力危機,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拖累了整體經濟。
  • 北大光華劉俏:中國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有4個比較優勢
    北大光華劉俏:中國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有4個比較優勢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2020-12-20 15:11 來源:澎湃新聞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發布《打造IT辦公設備租賃行業的全產業鏈生態...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發布《打造IT辦公設備租賃行業的全產業鏈生態——小熊U租的數位化轉型》教學案例 來源:財訊網 • 2020-10-15 14:44:55
  • 理性繁榮才是A股永恆追求
    「營造健康的牛市,不僅需要投資者保持理性,上市公司也需要保證質量,規範發展。同時A股市場的基礎制度建設應進一步完善。」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疫情後中國經濟如何突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如何突圍?劉俏2019年底開始肆虐至今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讓中國經濟在「風暴中體驗風暴」。在經歷了疫情爆發早期的進退失據之後,一個過去曾多次經歷各類危機的國家展現出了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湖北人民的巨大犧牲和全國人民的高度配合和服從,使得我們逐漸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有效防止疫情繼續肆虐擴散。疫情在我國基本控制住的同時,在全球範圍內開始迅速擴散,已經嚴重衝擊全球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全球經濟陷入大衰退的風險大大增加。
  • ATTENTION | 您有一份光華MBA整合實踐邀請函
    北大光華MBA整合實踐項目自2011年啟動,先後與來自金融、網際網路、製造、能源、醫療、藝術等眾多行業的百餘家優秀企業合作,更有企業多次參與其中,與光華師生共同探討、解決企業經營的真實課題。讓我們一起聽聽往期參加企業對於整合實踐項目的反饋。
  • 疫情之下海內外股債匯市及大宗商品走勢分析
    疫情還在持續,鼠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即將到來,國投安信期貨研究團隊對各類資產在史上最長的中國春節長假期間的表現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廣大投資者既能重視風險,也要理性交易!疊加疫情影響之下果蔬、肉禽類、蛋類等價格的環比漲幅變化,需警惕多項共振下的物價壓力。對於黃金而言,以上風險因素和通脹預期的存在可能會使黃金相對抗跌,但美元流動性收緊的壓力預計也會在盤面上有所體現。
  • 芝加哥大學中國留學生中槍遇害,系北大光華本科生
    新京報記者連線採訪了北大芝加哥校友會前會長林牧,他表示,他們也是1月10日才確認這個消息,感到非常悲痛。目前校友會已經和範軼然的父母取得聯繫,芝大校長辦公室、國際學生處以及布斯商學院都在幫忙,讓範同學的父母能夠儘快趕去美國。
  • 疫情之下,民眾嘗試健身新方式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疫情之下,如何通過健身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近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民眾的健身意識普遍有所提升,同時也在尋找並嘗試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 光華思想力課題組:疫情對2020年經濟的影響及政策建議
    疫情肆虐,2020年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易。這場風暴對中國經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應對?我們將從資本市場、宏觀經濟、中小企業發展、消費者信心等角度,邀請北大光華學者進行解讀和分析。
  • 北大醫學疫情防控志願者的戰「疫」十二時辰
    、提出方案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北大醫學選派了60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前線同期還有十餘名師生奔赴國家疾控中心支援防控疫情的相關研究工作這支北大醫學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他們的任務同樣緊迫經過簡單的培訓,志願者團隊當天就正式上崗開始工作,他們的每天是如何度過的?讓我們通過1月28日的日程安排了解疫情防控志願者的十二時辰。志願者每天的工作內容包括:疫情實時分析、專題分析、專家指導、參與報告製作、提供專業指導、代碼討論、小組討論等。
  • 「如何看待蓮花挑了妙興」話題在知乎復刻,一人之下粉絲紛紛整活
    在一人之下最新話的劇情中,張楚嵐很好奇王也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而王也則表示現在的張楚嵐已經是真的出圈了,張楚嵐在唐門的行動成為了異人界的焦點,由於唐妙興身死與三十六賊許新出世這兩大事件,讓異人界對張楚嵐此行的真相眾說紛紜,二叔在漫畫中用編矣玩了一個梗,在編矣上有一個話題叫「如何看待蓮花挑了妙興」,這個話題也被一人之下的粉絲們在知乎上直接復刻了,除了前三位粉絲的還原評論之外,其他的評論都是粉絲結合一人之下的劇情和流行的梗來整的高級活
  • 如何理性看待蝙蝠俠的黑化問題?
    如何理性看待這些蝙蝠俠的黑化問題?其實編劇施科特·施耐德的方向是正確的,黑暗劇情容易得到讀者們的青睞,但是很明顯這次的死亡金屬有點失去控制了。那些黑化的蝙蝠俠太多太雜,而狂笑蝙蝠對待他們的態度就是兩個字 炮灰。
  • 課堂隨記|光華第一課:自律與成長
    「在解決一切問題之先,便要解決人的問題,便是訓練人如何去解決問題」 「今天中國什麼都不缺,只缺乏訓練有素的人才」 任正非與華為:對人才的重視,個人品質的偉大之處 嶽振華:「U2終結者」(U2為美國高空偵察機),率隊發明 近快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