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隨記|光華第一課:自律與成長

2020-12-22 騰訊網

大學之道

英才雲集求學論道

求真求善遠離世俗

簡單執著平靜思考

修煉心境止於至善

10月16日,《光華第一課》第二講如約而至。本期講座中,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張志學教授和同學們分享了他的觀點。張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豐實的事例、細緻認真的教導,令同學們沉浸其中,感悟頗豐。

目標與成長

思考:來到北京大學是已經達到目標,還是剛剛開始探索目標?

1、動機形成的三個關鍵成分:

目標、努力、堅持

2、傳統學習與創新要求之間存在落差,在北大這四年要消除這一落差。

3、目標是多元的,不能僅僅限於GPA。

想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就應該謹記自己的夢想,並不斷為之奮鬥,堅持到底,讓夢想不再是夢,而是現實。著名的俄國大詩人普希金就說過:「應為夢想而去奮鬥,別相信那些荒唐的。」我相信無論有多累,條件有多差,環境有多惡劣,只要肯下功夫去學習,為夢想打好紮實的基礎,我會發現為夢想奮鬥的每一天都是極其精彩的。

——2020級本科生 巴勤正

第一課金句:

1.目標是多元的,只選擇一條路會壓垮你。

2.人云亦云,別人怎麼做,就照抄模仿,是不可取的。

3.將目標定為不斷成長,而不是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這樣的人往往會更強大。

過去,我們往往習慣於被動學習;而現在,我們卻被要求主動創造。這讓我想起《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劉媛媛所說的:「青年人不是生來適應這個世界,而是生來改造這個世界的。」正如張教授所說,中學傳統的學習模式與將來步入社會的創新要求之間存在落差——而北大,就是我們努力消除落差的伊甸園,是我們學會自主思考的試驗場。

——2020級本科生 李天嬌

從挫折中學習

1、某實驗得出,個人學習和成長的來源和佔比分別為:

hardships挫折:34%

challenging assignments挑戰性鍛鍊:27%

learning from others向他人學習:22%

other events其他:17%

「成功」,對於大多數考入北大的同學而言已是家常便飯。然而,北大遠遠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高考固然是我們人生的高光時刻,但在面前的四年乃至更長的人生中,還有無數的機遇與挑戰等待我們。有人說:「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們叫做『紮根』。」唯有放下過往的升沉榮辱,在挫折中成長,在磨礪中新生,培養創新精神與寬廣格局,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脊梁」。

——2020級本科生 王子韓

2、礪煉

人們從最坎坷的經歷中尋找積極意義,從最嚴峻的考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沃倫·本尼斯

羅曼·羅蘭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2020級本科生 郭軼成

慣例的作用

1、壓力、慣例與創新

Performance Orientation vs Learning Organization

2、慣例讓個人專注,堅持,積累心力和能量,形成定力

3、沒有紀律就沒有自由,沒有規範就沒有願景

4、思想自由,行為自律

在這堂課上,我感觸最深的一個詞是「自律」。以前我總認為自律就是憑藉強大的意志力與自控力去抵擋各種誘惑,逼迫自己按照固定的「節律」去生活。而今天之後我開始明白,所謂「自律」其實是找到了一個長效的目標,並且有著對這個目標非凡的熱情,因此能夠自發地控制自己在通往這個目標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希望我也能找到自己的熱愛所在,並為此「自律」終生。

——2020級本科生 黃詠佩

梁覺老師於2005年9月,給光華博士生演講的最後一張幻燈片上寫道:「賀(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誓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山本耀司

誠如張教授所言,自律的第一要義是動機。你不了解自己的動機何在,且不說你根本就不可能達到真正的自律,即便你能夠養成看起來很自律的習慣,對你而言也是毫無意義的。但是一旦你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自然而然的會變得很努力,很自律。

——2020級本科生 陸嘉棋

「深情領略,是在解人。」從光華管理學院國內先為預聘制的歷史到梁覺先生的才品與事業,張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同學們分享那些令他受益的準則和道理。對標賢者,明道相傳,砥礪不息,業精於勤,或許正是一代代學人所奉的圭臬。

——2020級本科生 呂楊

優秀大學生素描

1、以色列人的礪煉

敬仰教育,注重培養人的獨立思考、創造力和首創精神

強制兵役制度

行動導向、知行合一

自律的多元化

「Be the black sheep,and break the wall.」當張教授向我們介紹那個將自己管理學知識和藝術愛好完美結合的學姐的時候,未來的無限可能似乎在我眼前展開了無窮無盡的全新維度。當社會的成見、自己的刻板印象以及外界的嘈雜之聲將我們的精神裹挾的時候,我們要敢於打破陳規,這個時代真正的創新活力正在於我們不斷向前不斷打破的充滿熱血的青春裡。我們要勇敢地走出那小小的一方洞界,才能看到燦爛的陽光。

——2020級本科生 程錫龍

2、例子:

盧作孚(1893-1952):他善預見、辦實業;他有智慧、建鄉村;他識大義、報家國。

「在解決一切問題之先,便要解決人的問題,便是訓練人如何去解決問題」

「今天中國什麼都不缺,只缺乏訓練有素的人才」

任正非與華為:對人才的重視,個人品質的偉大之處

嶽振華:「U2終結者」(U2為美國高空偵察機),率隊發明 近快戰法

年輕學子的故事:何雨——活躍在紐約藝術圈的光華學生

3、公民教育:從自然人到社會人

職業訓練:從社會人到組織人

專業探索:從組織人到專業人

4、北大卓越學生成長中的共性

廣泛閱讀 自我挑戰 思想獨立 自主學習

愛好廣泛 善於求助 高度自制 身心健康

張教授旁徵博引,在諸多人物事例中,有三個令我觸動頗深:一是古代的詩人李賀;二是近代的企業家盧作孚;三是現代的梁覺老師。晚唐天才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天才詩人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用張教授的話說,叫做「形成良好的慣例」。一百年前,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盧作孚領先時代地預見到,「今天中國什麼都不缺,只缺乏訓練有素的人才」,他辦實業、建鄉村、報家國。梁覺老師穿梭於學術、教學、教務之間,卻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這與其長期堅持的良好習慣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以上英傑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來到北大,但目標遠遠不限於此,「Beautify the Glorious Era」,才是我們新的起步。

——2020級本科生 李天嬌

教授薦書:

1《領導者》:人們從最坎坷的經歷中尋找積極意義,從最嚴峻的考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能力。

2《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

3《思維的發現》(英文名The Undoing Project):兩個天才級學者Amos Tversky/Daniel Kahneman之間的友誼和微妙競爭。

4《刻意練習》:曠世奇才,設定目標,獲得反饋,不斷改進。

認識北大與光華

1、大膽在北京大學裡探索人生的目標

2、光華的特點

高度國際化 多元化的項目 履行當代教育理念

保持與社會共鳴 基於現象做學術

3、光華的本科生培養特色

注重基礎學科訓練 促進個性化發展 鼓勵學生心懷社會

4、每個人都熱愛美好,但很多人都不願意創造美好。學習和進步需要持續積累,成功來源於內在動力。找準自己的興趣和方向,珍惜機會,潛心沉澱,學會求助,勇於實踐,修煉自己的創造力,那麼,機遇將偏向最有準備的人。

5、課堂現實

經濟學金融/政策

心理學,社會學組織管理

數學,統計學商務分析

美麗的光華歲月(Beautify Your Glorious Era)

1、學習是一種礪煉

2、所想即所得

3、立志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4、探索和確定自己的目標

5、積累達到目標所需的資源

6、學會與別人合作

7、鍛鍊自己的領導力

8、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1、進入北大不是達成了目標,而是向更高的目標前進。不要沉溺在考上北大、進入光華的階段性勝利帶來的喜悅中,切莫鬆了弦,走了神,浪費在大學用來積累本領、為未來發展奠基的黃金時光;

2、壓力是有助於自我管理、激勵創新的,而慣例是可以用來應對壓力的。合理的慣例能讓人形成良好的正向激勵,培養高效率而且穩定的工作學習模式,既能減少壓力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又能增強達到目標的充實感和成就感;

3、自由和自律是和諧統一的,而且散漫的自由從來不是墮落的藉口。只有通過自律的努力,達到理想的高度,才能真正獲得有價值、有意義的自由。再神奇的天才也是靠高度自律和堅持routine從優秀走向偉大的;

4、成長是多維度多方向的,因此目標也有多個層面。學習不只是為績點,更是一個不斷歷練自己、讓自己在一片充滿未知的生涯藍海中儲備競爭力的成長曆程。學會求助,也學會自律;學會選擇,也學會堅持。勇敢地嘗試,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保持好奇心,信奉「所想即所得」,在崇尚「因思想而光華」的光華管理學院做一個快樂、幸福、自信的追夢人!

——2020本科生 王澤龍

尾聲:凡為光華人,皆是有「格」者:最後,張教授以一個大寫的「格」字結束講座,鼓勵同學們做一個有「格」的光華人。

文 / 2020級本科生 呂楊、李天嬌

感謝所有同學真誠的分享

相關焦點

  • | 光華前沿小課堂
    | 光華前沿小課堂 2020-10-29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舞臺劇、辯論賽紛紛進課堂 「思政金課」頻出
    在湖南大學,「移動」的思政課堂讓學生走出教室,觸摸「理論」溫度;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思政課堂上的情景劇表演,讓整個課堂學生爆滿,「蹭課族」只能席地而坐……記者了解到,為了上好思政課,湖南多所學校推出了強有力的改革創新之舉,打造了一堂又一堂的「思政金課」。
  • 江幹區「浙」些小學的開學第一課這樣「說」
    開學第一課,濱江一小校長黃衛文通過「雲開學典禮」,發表簡短且意義深長的講話,向同學們傳達了這個特殊的新學期期許。  隨後同學們觀看了學校拍攝的視頻《開學第一課》,集中學習防疫知識,致敬戰「疫」英雄。  疫情,教會我們自律。 自律,第一方面,從大局出發,不在疫情中添亂。 第二方面的自律是對自己學習的自律。  疫情,教會我們互助。 無論是面對病毒,還是面對自然災害,我們都要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和災害。
  • 學生集體登錄在線課堂 「開學第一課」 順利開課
    早上8點25分,武漢市育才實驗小學六年級的牛仔小朋友就坐到了家裡的電腦前,為即將開始的直播課做準備。和他一起的,還有全市90萬中小學生——2020年2月10日,這些孩子集體登陸「空中課堂」,完成了最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 開學第一課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領導深入課堂一線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任晨晨 鹹友健 方向莉)9月7日,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迎來了秋季開學第一課,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教學秩序正常運行,該校副校長王彬帶領教學督導許勇、潘安及教務運行管理人員到文津校區,副校長陳躍東帶領教學督導陳曉紅、李明楊、方正華及教務處相關人員到新蕪校區
  • 「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網絡大課堂,緣何成為「網紅金課」?
    這便是《我是接班人》湖南網絡大課堂,大課堂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教育廳主辦,每周一在6家電視臺、6家網站、6個手機客戶端同步播出。開課以來已播出14堂大課、300餘堂小課,通過電視、視頻網站、手機客戶端等途徑播放,累計收看人次超過3億。一堂思政課,緣何變成好看好玩又潛移默化立德樹人的精神大餐?
  • 廣州電視課堂錄課現場告訴你:黃埔講師團,究竟有多強!
    「黃埔講師團」錄播的「廣州電視課堂」點播量及點讚量位居全市第一。背後是黃埔教研院的全面統籌與細緻落實。在備課和錄課的過程中,黃埔區積極發揮名師工作室的作用,骨幹教師示範引領,青年教師也在之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黃埔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王承才我們技術團隊主要是要把課錄好,團隊剛建立起來的時候碰到了很多困難。以電視的方式去拍攝(呈現)一節課,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根據一周的(錄製)經驗,我們就把它總結下來寫成工作指引。
  • | 光華前沿小課堂
    | 光華前沿小課堂 2021-01-08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學第一課》給老師家長的8個啟示!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 2020年,我們遭遇史上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這堂「開學第一課」非同尋常、令人難忘! 在這堂特殊的「第一課」上,老師、家長能從中獲得哪些教育智慧?8個啟示值得仔細看看!
  • 芒果TV聯合湖南省教育廳策劃網絡大課堂 助力停課不停學
    「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推出「直播課」、「老師說」、「少年志」、「樂學派」等素質教育學習內容,為學生「停課不停學」保駕護航。聯合湖南省教育廳,芒果TV全程策劃四大特色課程此次課程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省教育廳主辦,芒果TV全程參與策劃課程板塊、挑選課程內容,進行課程編排。
  • 堅定政治立場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定位突顯了思政課的政治性,堅定政治立場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第一要求。思政課就是要理直氣壯地講政治,講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講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
  • 深圳各高中迎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校長們的這些話要謹記!
    各高中校長通過網絡視頻的形式,圍繞「學生如何做好疫情防護」、「高中學校怎麼開展『空中課堂』」、「如何保障學生的學習有成效」、「如何加強家校合作」等方面,為屏幕另一端的廣大師生及家長上了特殊的一課。 那麼各高中學校校長的「開學第一課」 具體講了些什麼?
  • 通師一附:聚焦課改,立學課堂,讓英語單元複習課走向精彩!
    12月4日下午,崇川區第一屆「濠濱之秋」研訓活動暨「改課,從開學第一課設計開始」課堂教學比賽優課展示活動小學英語專場在通師一附崇益樓二樓報告廳舉行。南通教育科學研究院白萍老師,崇川區教師發展中心陳嘉惠老師和崇川區全體英語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開學第一課》給老師家長的8個啟示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2020年,我們遭遇史上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這堂「開學第一課」非同尋常、令人難忘!在這堂特殊的「第一課」上,老師、家長能從中獲得哪些教育智慧?8個啟示值得仔細看看!
  • 開學第一課,我們這樣上……
    老師們會提醒,有的課很搶手的哦,猶豫之際聽課名額就會被「秒殺」了。交華中學快樂興趣課,讓同學們嘗「甜頭」同樣,楊浦區二聯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也是寫滿了「開心」二字。今天,校園裡充滿歡聲笑語。長寧區西延安中學的開學第一課,沒有講座、沒有宣言,一曲《成長的煩惱》唱出初中生的心聲。學生們還通過情景劇,演出真實的「成長煩惱」:有的學生講述了個子矮小帶來的煩惱,有的學生講述了因為不夠自信而模仿他人的經歷,還有學生一起開起「吐槽大會」,「哭訴」手機引發的「親子大戰」。六年級的學生小徐說:「大人們總覺得少年不知愁滋味,卻不知道我們也有各種煩惱。」
  • 楊曉鈺:基於課堂教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成長
    >基於課堂教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成長」,深入解讀了從「目標、教學設計、評價」出發的課堂教學活動,受到眾多老師的好評。 本篇文章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楊曉鈺教授答疑內容精選; 第二部分:講座重點梳理。
  • 2020年開學第一課讀後感作文怎麼寫 「抗擊疫情」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其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開學第一課》等7檔電視節目入選,播出時間為2020年2月至8月底。作為國家舞臺打造的國家課堂,12年間,《開學第一課》為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生命意識教育,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希望《開學第一課》能成為秉持信念、播撒希望種子的溫暖課堂,給予廣大觀眾們以精神力量。
  • 「展風採,促成長」——前進小學開展青年教師匯報課活動
    為了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進一步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夯實青年教師駕馭課堂的基本功,12月15日,前進小學開展了「展風採,促成長」為目的青年教師匯報課活動。本次授課的教師都是近三年入職的。閆老師授課思路嚴謹,設計匠心,能夠熟練地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姜月老師執教的《月跡》,教學環節清晰,重視對學法的指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科學課《呼吸與健康生活》,王文蓮老師趣味性導入,善於將科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銜接,注重啟發學生學以致用,給學生帶入一個開放的課堂。
  • 從「課前課中課後」閉環教學環節深入解讀希沃易課堂產品價值
    為進一步加深用戶對希沃易課堂的認識和理解,大力推動智慧課堂建設,展會上,希沃教研顧問就希沃易課堂「互動生成、減負提效」的產品價值理念展開深入解讀。從「課前預習」、「課中授課」、「課後複習」閉環教學三大環節,希沃教研顧問層層剖析,向觀眾展示易課堂如何將「互動生成、減負提效」的產品價值融入產品功能開發迭代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準教學。
  • 2020開學第一課直播時間及平臺 2020年央視開學第一課觀看視頻地址...
    作為國家舞臺打造的國家課堂,12年間,《開學第一課》為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生命意識教育,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希望《開學第一課》能成為秉持信念、播撒希望種子的溫暖課堂,給予廣大觀眾們以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