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講師團」錄播的「廣州電視課堂」點播量及點讚量位居全市第一。背後是黃埔教研院的全面統籌與細緻落實。
近日廣州日報採訪了黃埔區教師團隊,告訴你這些老師有多強
黃埔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雷旭
根據廣州市錄製線上教育課程視頻的通知,黃埔區教育局統籌安排,組建了由區教育局、區教育研究院、相關學校、學科骨幹教師組成的黃埔講師團。在備課和錄課的過程中,黃埔區積極發揮名師工作室的作用,骨幹教師示範引領,青年教師也在之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
黃埔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王承才
我們技術團隊主要是要把課錄好,團隊剛建立起來的時候碰到了很多困難。以電視的方式去拍攝(呈現)一節課,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根據一周的(錄製)經驗,我們就把它總結下來寫成工作指引。每一位參與的老師,都要先看工作指引再來錄課。
骨幹教師代表廣州市李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廣州開發區第二小學李薇
雖然是短短的20分鐘線上授課時間,但是背後凝聚的是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個人的艱辛努力。希望通過廣大教師的努力,能讓我們的孩子學得更輕鬆,更有效,讓家長和社會都放心。
青年教師代表廣州開發區第二小學 郭豔
這次錄課對於我的專業成長上有非常大的幫助。在後續的教學中希望老師多去關注學生,看看(學生)有沒有聽懂,讓我們去幫助他們。我也希望同學們,通過電視課堂能夠收穫更多。
黃埔區教育局副局長 許遜
廣州電視課堂上,目前黃埔區的點播量和點讚量位居全市各區當中的第一。我為我們的老師點讚,為我們的團隊自豪!
接受廣州市教育局統籌安排,承擔錄製三年級電視課堂的任務後,黃埔區全面動員火速集結一批優秀教師
,全力以赴,為全市提供了線上教育優質資源。主要做法分享:
一是打好團體戰。打造「黃埔講師團」,負責錄播「廣州電視課堂」小學三年級課程。集結教研團隊、學科中心組、智慧課堂團隊共170多人,構建「教研員—學校—學科骨幹」三級聯動平臺,按「學科推進,聯動備課、專家審核、分批錄課、技術跟進」的步驟協同推進,先後有25所學校參與,目前已完成126節課的設計和錄製工作。
二是把好質量關。以錄播課程為契機,加速發展「網際網路+教育」,打磨雲端精品課程。堅持「五育並舉」,結合新課標理念,以核心素養為指引,嚴把「理念關」。開展線上集體備課,反覆磨課試講,以疫情為教材,以生活為課程,導學重實踐、直播重互動,嚴把「備課關」。嚴格執行教學設計,關注良好教態,規範教學語言,嚴把「上課關」,累計錄製500多個小時。開播一個月來,我區錄播課程點擊量和點讚量居全市各區第一,彰顯黃埔教育實力。
三是站好保障崗。制定《黃埔區「廣州電視課堂」錄製工作指引》,設置2個錄播室,做好錄製現場衛生消毒、用電、口罩供應等保障工作,安排技術團隊現場協調處理文件兼容、設備播放、網絡安全等技術問題200多個,全力做好錄播課堂保障工作。學習強國「慕課課堂」已採納22節課,「廣州教育」官微、廣州日報、「到黃埔去」APP等平臺累計推送報導20多篇,全力做好成果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