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如何形容女子?寫的這首詞,以花喻人,最後一句令人心動

2020-12-03 三分鐘學歷史

現在當我們去旅遊時看見一朵花時,我們會覺得這朵花長得太好看了,而古人會覺得「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當我們看見一川瀑布時,我們會覺得這川瀑布太壯觀了;

而古人會覺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我們看見一位女子時,我們會覺得很好看 很漂亮時,而古人會覺得「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古人最喜歡把自己眼前所見的事物,所見的人通過自己獨特的眼光賦予給它們不同的情感,來抒發詩人的心境。

尤其我們最常見的花是詩人的最愛,因為詩人認為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而且花也能象徵著詩人的品質,如屈原最喜歡蘭花,因為蘭花代表了隱士之氣。

歐陽修最喜歡牡丹花,當初歐陽修走遍了洛陽城的花園,為了就是對牡丹花進行詳細的調查。

最終編制了中國史上第一部《洛陽牡丹記》範成大尤愛芙蓉花,在範成大晚年時,他在自己周圍種滿了芙蓉。

而蘇軾對芍藥情有獨鍾。蘇軾曾經在揚州看見芍藥後便贊「揚州的芍藥為天下之冠」,可見芍藥在蘇軾眼中的地位。

當時蘇軾被任命為揚州太守時,看到官方舉辦的「萬花會」,損害了芍藥,打擾百姓的生活,於是便下令廢除了「萬花會」,此做法受到百姓擁護。

現在揚州的萬花會成為了國際經貿旅遊節的重要節日之一。蘇軾不僅喜歡芍藥,還喜歡把花賦予給人性化,用來形容女子,就如這首《減字木蘭花·花》。

開篇兩句「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裡。」描寫了花蕊開放的情景,把花蕊在花房裡比作猶如在女子纖柔的手掌裡。

而金蕊曾出現在白居易的《牡丹詩》中,恰巧也只有牡丹花才配上「玉房金蕊」的稱呼。

這其實是詩人常用的手法,他們不會像現在的我們一樣,看見花朵只會說好看,妖豔,看見了只會說漂亮,婀娜。

古時詩人會有時把花朵比作女子,有時會把女子比作花朵。他們認為一兩個詞已經不足以表達花朵或者女子的好看,也就只有詩才能發揮這樣的作用。

當一位女子在淡淡的月光下時,蘇軾寫出來了這樣的後兩句「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這兩句裡面沒有題花,也沒有題女子,但仔細深度就能發現,詩人蘇軾把女子與花朵都賦予了一種朦朧的美,使兩者相互映襯。

尤其在這淡淡的月光下,更賦予了一種美到神秘感,一種虛化感。烘託出了一幅在月光下,一位美麗女子與一朵美麗的花朵的畫面。

詞的下片開頭兩句「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寫出了女子在這微微的春風中熟睡著,給人一種熟睡的美。

溫香與熟睡恰到好處的相互結合,把美女熟睡的香和美女睡熟的柔媚神色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出來。

醉字不是說明女子是因為喝醉而進入睡眠的,醉字寫出來了一、女子熟睡的死,進入睡眠的快,二、女子是在這柔和有著淡淡香氣的微風中不知不覺的進入的睡眠。

有人肯定在想,為何詩人要如此麻煩的寫女子的美,寫花朵的美。這就是詩人的一種興趣愛好吧

女子的美,花朵的美在蘇軾的筆下進行修飾,那種美不再是一般的美,而是超出天際的美,而是一種虛化朦朧的美,而是一種讓看看見便覺得「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的想法。

詞的最後兩句「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與開篇兩句進行相互照應,再此表達花朵的「花紅是玉紅」,是像美人肌膚透出的那種紅。然後嘆為觀止。

蘇軾的文化造詣是令人所震撼的,不僅有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譽,他還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還練就了一雙能發現世間事物美好一面的眼睛,發現我們看不到的美,並通過自己的筆寫了下來,流傳千秋萬古。

蘇軾的一生過得也是十分悽慘,直言不快的他在仕途上十分不順,被當代朝廷一貶再貶。

想要了解蘇軾的一生,推薦大家這套詞傳全集,其中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古今詩詞,讓你也具備一定的書香氣息。

三分鐘學歷史總結:

縱觀全篇,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全篇看似簡短,但卻精煉。蘇軾詠人也詠花,花的美麗與女子的美麗相互襯託,全面融入在一幅畫中,顯得如此和諧。

每個人都有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而蘇軾的這種曠達雅致的生活趣味、高度的藝術審美能力卻是在這首詞中得到了極致的詮釋。這種蘇軾的品質更是我們值得所學習的。

相關焦點

  • 20歲的蘇軾洞房後,偷偷寫下生平第一首詞,才子哄妻果然有一套
    不過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蘇軾生平所創作的詞數量只有三百多首,而詩作卻足足有兩千七百首,因為詩歌一直以來就是流行的大勢所趨,而詞直到兩宋時期才逐漸開始在民間流行起來,所以蘇軾一開始是一位詩人,那麼他是如何走上詞人的道路的呢?蘇軾最早題的一首詞叫做《南鄉子·寒玉細凝膚》,由於蘇軾出名的詞太多了,所以這首詞自然就被淹沒在眾多名篇之中了。
  • 洞房花燭夜,蘇軾寫詞一首,大秀恩愛,讀完之後令人心動
    在這其中,「洞房花燭夜」應該算是人生大事之中最令人歡喜的事情了。在一生當中,能夠在某一時刻,遇到願意跟自己一同行走的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從古至今,其實都如此。所以,倆人能夠走到一塊兒,結婚成家,這時刻,就應該用獨特的方式,把這段時光記錄下來。
  • 秦觀這首詞句句經典,開篇就充滿了憂愁,最後一句更是直擊人心
    桀驁不馴的蘇軾?還是才華橫溢的柳永?又或者是一代文宗歐陽修呢?這些大文豪那都是宋朝最了不起的詞人,每個人都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不過我個人更偏愛秦觀,這位詞也是才華溢,同樣在現實生活中處處不如意,還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這一點與蘇軾有幾分相似,巧合的是他們還是好朋友,也是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蘇軾閒來無事寫的調皮情詞,看似是文字遊戲,仔細讀別有一番趣味
    如果問一句:「你為何喜歡蘇軾」,可能很多朋友會回答兩個字:有趣!是的。千年文壇從來不缺文字高手,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嬉笑怒罵皆可成文。蘇軾之所以能走紅900多年,最大原因就在於他能將再普通不過的日子,譜寫成一曲曲動人的生命樂章。
  • 李煜寫了一首描述女子部位的詞,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
    他前期作的詞大多是描述在宮廷裡貪圖享樂,其「冶豔」風格在多首詞中都可窺見,比如他的《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天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 蘇軾這首詞通篇充滿了生活氣息,讀來親切歡快,但很多人不認識
    蘇軾的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等,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詞,可不是那些我們平日裡耳熟能詳的詞,我敢說,這首詞,大部分人都不認識。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蘇軾的這首詞,請看:《減字木蘭花》蘇軾惟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  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坐。多謝無功。此事如何到得儂。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蘇軾19歲難忘新婚夜寫下這首詞,盡情傾瀉,果然還是年輕人
    蘇軾一生作品無數,幾乎都是經典作品,哪一首拿出來都是膾炙人口。我們喜歡蘇軾的灑脫,喜歡他不拘一格。「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勇氣和瀟灑,千百年來有幾人?我更喜歡蘇軾對王弗的深情,「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種刻到骨子裡的愛情,怎能讓人不羨慕?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蘇軾新婚夜寫給妻子的詞,這也是他們甜蜜愛情的見證。
  • 辛棄疾的這首詞,曾被誤解為「情詩」,居然有大哲理,令人驚嘆
    「尋他千百度」,只可惜街道的那些女子都不是作者的心上人。雖然她們笑語盈盈地離去,留下了一抹淡淡的香氣古往今來,寫哲理詩的詩詞作家很多,但能把一首哲理詩偽裝成情詩的,實在是令人驚奇不已。偽裝得有多成功呢?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無人惜」,是說惜春惜花的人雖然很多,但珍惜楊花的人卻很少。仔細品味這一句,不難發現,詞人運用了反襯的寫作手法,這也正是詞作運筆巧妙的地方。正是因為楊花不被人珍惜,這才暗中引出了詞人珍惜楊花的情感,詞人此處的楊花不被人珍惜也為下片中雨後尋覓楊花的蹤跡埋下了伏筆。
  • 淺談《紅樓夢》中的文古典學傳統——「以花喻人」
    姚際恆《詩經通論》云:「桃花色最豔,故 以取喻女子,開千古詠美人之祖。」古代詩詞小說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 「面若桃李」、「豔如桃李」、「人面桃花相映紅」等詞句,可能就是受了 《桃夭》一詩的啟發。《何彼穠矣》篇是涉及花類最多的一篇,用了桃花、梨花、唐棣花來形容 齊侯的女兒,這位美色極盛的王姬。該詩所言的是齊侯之女出嫁之景,詩歌集 中筆墨寫王姬的婚禮。
  • 你知道蘇軾寫春天最美的那一句嗎?
    蘇子寫春天,寫的是離人淚,寫的是一個人的心思,宛若一道靚麗的風景,卻總是帶著一絲絲零落的憂鬱,憂鬱得像是在思念一個人,憂鬱得也像是在忘記一個人。只一句似花還似非花,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子的春天裡總有一個躲在風景之外的人,而且是一位憂鬱或者傷懷之人,半隱半現,感受得到,卻又看不見,仿佛一簾輕紗掩映著一位傾國之人,關於春天,我們就此欣賞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 蘇軾被召回朝廷,和朋友送別,寫下這首詞,讀完最後一句眼眶溼潤
    01與友嘆離別這一首詞是蘇軾贈與道潛和尚的詞句,詞句中字字句句都飽含深情。這起伏漲落之間,豪氣萬丈。這第一句中更是以「有情」對「無情」,與江潮的起落想暗合,這自然界的風物最後化為離人的和那個情感,看似誇張,實則將離別的後面則設問江上的人物和歷史。既點明了與友人幾次一同遊歷周邊景色,又描繪了無限美好的景象。這情和景相依,人與物相連,離別的情緒又深一層。
  • 蘇軾的3首宋詞,寫盡夏日的美,冷門卻驚豔!
    蘇軾蘇軾才情好,春夏秋冬在他筆下都動人,如今已是夏季,讀讀他的夏日詩,絕對是一種享受。小編為大家選擇了蘇軾的3首夏日宋詞。 夏天原來這麼美!蘇軾的3首宋詞,寫盡夏日的美,冷門卻驚豔!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軾被歸為豪放派,其實他啥風格都駕馭得來。1句浮花浪蕊、濃豔一枝,簡直哀到極處。寂靜的炎夏,火紅的榴花以及孤高的美人,這樣的搭配真是美,整首詞讀來婉曲纏綿,尋味不盡,就像一幅精緻的工筆畫。
  • 蘇軾收到妻子來信,高興之餘寫下首詞,流露深情,成為千古佳句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我們都知道他留下了很多精美的詩詞,同時也留下了很多與他相關有趣的故事。從他的詩詞以及他的故事裡我們能夠感受得到蘇軾是一個情感細膩的人,很會抒情的一個人,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愛。那麼他的感情世界又是怎麼樣的呢,他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妻子呢?
  • 蘇軾洞房花燭夜有感而發,寫下首詞,句句「香豔」,讀完令人臉紅
    但是即便如此,蘇軾也從來都沒有對自己失去過信心,他生活的樂觀自信,他用自己極大的熱情去面對生活,真正活出了自我。我們說回蘇軾的詩詞,他所創作的詩詞涉及範圍很廣,有寫景抒發自己情感的,有寫事記錄自己生平故事的,蘇軾通過他的詩詞留給我們很多他對人生的感悟,影響了後世很多人。
  • 同樣的情感,不同的筆法,李清照寫婉約詞,悼亡之痛不輸蘇軾
    說起失去愛人的這種感情,宋代有蘇軾的驚世之作,看似無人可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句將陰陽相隔的痛徹入骨的思念,寫得如此深沉深厚。李清照一生中寫下了不少相思之詞,而這一首詞句更是傷心欲絕的悼亡之詞,這一詞句堪稱是宋代悼亡詞中的經典之作。讀來仿佛是一幅被冷冷月亮籠著的畫作,寒徹入骨,令人唏噓感慨,心中有著無限哀傷,最後一句更是令人肝腸雨斷,不知何往。
  • 蘇軾與柳永寫相同的詞牌,千百年難較高下,兩位可謂是「王中王」
    蘇軾就是後起之生的典型代表,他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簡單的詞,卻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與寂寥。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總是會特別留意像蘇軾這樣名氣很大的人,而一些名氣小的很少察覺,「柳永」這個名字一定有人感覺陌生。
  • 李煜「肉麻」的一首詞,寫女子最美的地方,讀完讓人心動
    曾經憑藉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就了這位一生充滿悲傷的皇帝。但是這位皇帝經常於在感情表達中非常赤裸裸,是那種顯而易見,毫無掩飾的。李煜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詞,這首詞的背景是李煜和佳人幽會時的樣子,寫下來就是為了描寫自己和女子約會時嬌俏可人的樣子。
  • 16歲少女愛上56歲蘇軾,被拒抑鬱而終,蘇軾寫首詞流傳至今
    蘇軾儘管是享譽盛譽的文學家,可是他的一生卻過得並不順利。蘇軾出名較早,但是由於跟他人的政治立場不同,造成 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一生一直被貶,一輩子坎坷不斷。也有可能恰好是這屢次被貶讓蘇軾擁有了一顆豁達通透的內心,就算是生活對他雨打風吹,他對生活卻仍然回報以笑臉,蘇軾把所有的的熱情寫在了他的詩詞裡。跟古代所有的有才華的人一樣,蘇軾也是一位風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