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講述吳天明自己的經典電影 《百鳥朝鳳》背後故事

2021-01-20 鳳凰江蘇

資料圖為吳天明和徐克、林青霞合影

《百鳥朝鳳》是著名導演吳天明留下的最後一部作品,它講述的是新老兩代嗩吶匠對藝術的堅守、對匠人精神的傳承以及不被現實折服的任性。這部影片是吳天明導演自身的寫照,也體現了他對於電影藝術的深情。「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這句點睛之筆既是嗩吶王焦三爺一生的藝術總結,又何嘗不是吳天明導演始終堅守的信念。不為浮躁的市場左右,拍自己內心真正想拍的電影,吳天明導演確實做到了。

電影裡陶澤如扮演的嗩吶王焦三爺不僅嗩吶技藝高超,更始終堅守著對藝術的熱愛和不為金錢所動的高尚藝德。飾演焦三爺的陶澤如說:「這部戲很多地方都太像吳天明的精神了。吳天明導演是一位鬥士,他以電影為武器,做他想做的事情。」影片用了大量的筆墨聚焦於他對兩位小徒弟的培養,這也讓人不由得想到了吳天明導演對中國電影承上啟下的貢獻。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天明的電影曾經書寫了一個時代:《人生》、《老井》、《變臉》……在電影票兩毛錢一張的年代,他導演的電影有過億票房。而他之所以名垂影史,更是因為作為幕後推手,他為中國影壇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周曉文、田壯壯、何平、顧長衛、蘆葦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電影人,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教父」。張藝謀在推薦《百鳥朝鳳》時說:「吳天明是我電影之路的伯樂,也是第五代導演的伯樂。沒有他就沒有《紅高粱》,他改變了我的人生,改變了我的命運。」陳凱歌則說:「吳天明是中國電影創造歷史的人物。」

1985年,黃建新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黑炮事件》,結果沒能上映。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回到西影廠,沒想到吳天明特意召開了全廠的中層幹部大會,公開評價這是一部好電影,「大家不要把責任給年輕的攝製組,這個責任我吳天明全部承擔。」黃建新回憶說,當時他就流淚了。同齡的導演們得知了這件事之後,都說要去西影廠拍電影,這才有了《孩子王》、《紅高粱》等一系列作品。「有這種保護,我們才敢放膽子拍電影。」

《百鳥朝鳳》中,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大潮的湧動,鄉親們不再尊重嗩吶匠,徒弟們也漸漸放下了手中的嗩吶,為掙錢外出打工,這一切都讓焦三爺痛心。在嗩吶班子最後一次出活時,已經身患重病的焦三爺幾乎是拼盡性命,吹了一曲啼血的《百鳥朝鳳》,用生命兌現了對這門手藝一輩子的堅守。而這一幕幾乎是吳天明執導《百鳥朝鳳》的真實寫照,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他仍然在為這部作品做後期。

和嗩吶不同的是,電影這些年不但沒有走向沒落,反而越來越蓬勃發展。但相似的是,文化基因不再被電影人所看重,市場、票房、明星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而吳天明的電影在這樣的環境下也顯得老套、不入流了。不過,在徐克導演看來,《百鳥朝鳳》對他的創作仍有指導價值,「我們拍戲最大的痛苦就是,劇本裡的那個人物角色拍出來老是不像那個人。我看過《百鳥朝鳳》,裡面每個角色都很到位。」在聽說吳天明要求每個演員都在拍戲前到當地體驗生活時,徐克感慨:「現在還這麼做的已經很少了。」

《百鳥朝鳳》中的另一個主角是被焦三爺選作接班人的遊天鳴,面對時代的巨大變遷和經濟壓力,只有他始終不忘對師父的誓言,把嗩吶吹到了「骨頭縫裡」。黃建新說,其實這個人物也是吳天明,就連謊報年齡去學藝也是來源於吳天明自己的經歷。「這個電影真的是吳天明的自傳,他用兩個人物寫了他的一生。從考進西影的演員團到去世,他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電影。在電影裡我看到了他文化始於心底的那種堅持,看到了他自強不息、誓死不認輸的倔強,跟我知道的他是一致的。」

2014年2月,《百鳥朝鳳》完成剪輯製作,僅一個月後,吳天明導演離世。時隔兩年,這部遺作終於定檔5月6日在全國公映。吳天明的很多作品對於年輕觀眾來說肯定是陌生的,但看了《百鳥朝鳳》這一部電影,你就可以走進他的一生。   

相關焦點

  • 吳天明的雙重輓歌《百鳥朝鳳》,是好片也是爛片,稱為經典合適嗎
    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是好片也是爛片。電影上映時慘澹的排片迫使製片人方勵下跪求拍片,隨之引起網友一片譁然。這一跪確確實實換來了票房逆轉,而隨之影片貶褒不一、好壞參半的言論也越吵越激烈。這部文藝片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文化——嗩吶的認知。
  • 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是好片也是爛片,稱為一代經典合適嗎
    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是好片也是爛片。電影上映時慘澹的排片迫使製片人方勵下跪求拍片,隨之引起網友一片譁然。這一跪確確實實換來了票房逆轉,而隨之影片貶褒不一、好壞參半的言論也越吵越激烈。這部文藝片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文化——嗩吶的認知。
  • 近代電影教父吳天明,為藝術電影撐起一片天,不摻雜任何個人利益
    在中國的電影行業之中,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卻寥寥無幾。今天跟大家講述的這個人物是中國的近代電影教父吳天明,他用自己的雙手為藝術電影撐起一片天,關於他,你的了解有哪些呢?藝術電影究竟是否還能生存?吳天明就是《百鳥朝鳳》的導演。在藝術類電影的道路之上,吳天明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若不是他,中國的藝術電影將要置於何處,我們還未可知曉。重視年輕人的培養吳天明導演被稱之為是中國界的巨人,其實不單單是他個人在電影行業的成就,而是說,他為中國的電影行業發展培養了出色的年輕人。
  •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從154萬到4800萬,從一部上映初默默無聞的文藝片,到圈內圈外的「話題之作」,《百鳥朝鳳》完成了堪稱電影史上最懸殊的票房逆襲。從這個程度上來說,這部電影註定載入中國電影史。154萬,這是《百鳥朝鳳》上映第一周的票房。在國內,一部新電影上映的時間通常都在周五凌晨,加上上周末,一共三天的票房是首周票房。
  • 【每日一歌】百鳥朝鳳——背後的故事更美
    百鳥朝鳳的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只是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羽毛也很平常,絲毫不象傳說中的那般光彩奪目。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乾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 吳天明導演遺作,一首百鳥朝鳳,詮釋了幾代人傳承恪守的感人故事
    一曲《百鳥朝鳳》鋪開了黃河岸上幾代人與嗩吶的故事,這首代表嗩吶匠人心中最高榮譽的曲子,連接著一個傳承與恪守的感人故事,把嗩吶看得重過生命的焦三爺一輩子保留著作為匠人的那份對手藝的驕傲,把傳承嗩吶當作使命,答應師父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裡的天鳴,在被快速改變的時代衝擊的遍體鱗傷時也沒有忘了當初對師父的承諾
  • 《百鳥朝鳳》:嗩吶由興轉衰的背後,是傳統民俗文化的消逝
    電影《百鳥朝鳳》,就講述了時代變遷中,吹嗩吶這種民俗文化由興轉衰的故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坐落在黃河岸上的無雙鎮,流傳著婚喪嫁娶都要吹嗩吶的習俗,焦家班班主焦三爺是遠近聞名的嗩吶王,備受人們尊敬,可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吹嗩吶的老風俗逐漸被年輕人遺忘和摒棄,最終焦三爺在對藝術的堅守中死去。
  • 電影《百鳥朝鳳》:什麼最講究?還得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百鳥朝鳳》是導演吳天明於2016年上映的電影作品,由陶澤如、胡先煦、鄭偉、嵇波、李岷城等飾演。嚴格而言,這是一部文藝片,講述我國傳統樂器嗩吶傳承的故事。但讓人遺憾的是,這部電影上映後的反響,就如同嗩吶這種民族樂器如今面臨的尷尬處境:藝術成分高,但無人問津。拋去功利的想法來看,這部電影著實是近年來質量最高的文藝片。
  • 《百鳥朝鳳》提前點映 黃渤範冰冰發聲力挺(圖)
    作為吳天明導演的絕唱之作,《百鳥朝鳳》在整個電影圈和業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全國九大影業大佬自發集結,發布手書表示將為電影保駕護航;張藝謀、馮小剛、黃建新、徐克、黃渤、範冰冰、王珞丹等多位明星也紛紛為影片發聲支持。
  • 網上大講堂第439期預告:《百鳥朝鳳》的幕後故事
    本周千龍網將邀請著名導演吳天明之女吳妍妍,日前吳妍妍做客千龍網,講述電影《百鳥朝鳳》的幕後感人故事,她也曾參與演出、製片了《功夫夢》、《嗨,弗蘭克》、《馬文的戰爭》等多部影片;網易網將繼續邀請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琦峰為網民講述目前網銀支付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電子支付存在哪些問題?電子支付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電子支付還將怎樣發展?
  • 從文化傳承和思想意蘊看老電影《百鳥朝鳳》的藝術價值
    文丨藝術雅言2016年,知名導演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從幾乎瀕臨下片的險境成功逆襲,居然依靠的是影片出品人方勵的驚天一跪,新聞報導裡說這之後這部片子的排片從1%猛漲至7.6%,票房也一路水漲船高,只用了幾天時間票房就在上映後的幾天時間達到了3000萬上下,很多電影從業者也說真是化險為夷、絕處逢生啊!
  • 電影《百鳥朝鳳》:受到時代洪流的裹挾的匠人們,能否堅持信仰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2016年上映的一部電影《百鳥朝鳳》,這部電影是「中國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謝幕之作,因為,吳天明導演在電影還未上映之前,就與世長辭了,這部電影也就成了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影片剛開始上映的時候,一直都是處於高口碑低排片的狀態,當時很多人走進電影院去看《百鳥朝鳳》,不是因為了解電影本身的表達,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方勵的一跪。
  • 百鳥朝鳳首曝海報 馬丁·斯科塞斯盛讚吳天明
    由中國第四代導演領軍人物吳天明執導,陶澤如、李岷城主演的電影《百鳥朝鳳》已定檔於5月6日在全國公映。日前,片方發布電影兩款手繪海報。  《百鳥朝鳳》首批預告海報出爐 蘇陽樂隊獻唱電影推廣曲《喊歌》  《百鳥朝鳳》是著名導演吳天明為我們留下的最後一部作品,它講述的是在當下民心浮躁的時代裡,對匠人精神的傳承,不被現實折服的任性,以及追求理想的執著。這部影片是吳天明導演對自身的寫照,同時也體現了其對於藝術的深情。「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
  • 《百鳥朝鳳》引發反思 藝術電影發行如何有的放矢
    一時間,聲援、質疑、非議紛至沓來,引發了人們對藝術電影發行問題的思考。   「驚天一跪」不具借鑑意義   《百鳥朝鳳》的導演是中國電影裡程碑式的人物吳天明。據了解,他創作這部作品時已是古稀之年。劇本改了很多稿,他都不滿意,甚至閉關一個半月逐字修改,經常改到痛哭流涕。
  • 張藝謀恩師遺作《百鳥朝鳳》!是什麼造成了嗩吶匠的悲劇
    「《百鳥朝鳳》,我欠你一張電影票」這部電影是中國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德高望重者眾遺作,也是導演自己生涯的真實寫照。吳天明和他的《百鳥朝鳳》吳天明是中國的第四代導演,年輕人或許並不熟知,但他確實張藝謀、陳凱歌等人的伯樂和恩師,《百鳥朝鳳》上映後,張藝謀曾說「吳天明是我們第五代導演人的伯樂,是他改變了我們對電影的認知,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沒有他就沒有我們」陳凱歌則說「吳天明對中國電影歷史的貢獻很大,電影歷史的人物」。
  • 《百鳥朝鳳》:他是陳凱歌和張藝謀的伯樂,也是他此生最後的絕唱
    事實上,這部電影是通過嗩吶的故事為這些傳統藝術譜寫的輓歌。吳天明導演是中國第四代導演,風格古樸端莊獨特。此外,他對第五代導演有著深刻的影響。張藝謀和陳凱歌得到了他的支持。《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直到2016年,導演吳天明已經去世兩年,《百鳥朝鳳》正式在影院上映。
  • 從人物故事、表現手法淺談小眾電影《百鳥朝鳳》的現實意義
    《百鳥朝鳳》的導演吳天明是一個關注傳統技藝的發展,想要通過一己之力呼籲大家重視傳統文化的電影人。《百鳥朝鳳》是他的絕唱之作(電影上映於2016年,導演死於2014年)。吳天明導演的最佳作品是《變臉》,該片獲得1995年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百鳥朝鳳》:匠人精神
    關於《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的爭論有很多,有人說它是一部講述對「匠人精神」傳承的文藝片,也有人說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說它是爛片的主要觀點有,電影畫質粗糙,演員演技極差,臺詞幼稚虛假;劇情支離破碎;思想內涵膚淺、媚俗。說它好的人,說它表達了吳天明導演不向電影市場低頭,如焦師傅堅守嗩吶一般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電影藝術。
  • 《百鳥朝鳳》點映 徐克與吳天明舊照曝光
    原標題:《百鳥朝鳳》點映,徐克與吳天明舊照曝光   由著名導演吳天明生前執導,陶澤如、李岷城主演的電影《百鳥朝鳳》24日在北京舉辦「大師之光」點映座談沙龍,著名導演徐克、黃建新座談追憶吳天明哽咽表示「很想念」,吳導女兒吳妍妍也現身送上父親與徐克當年罕見合影。
  • 一曲《百鳥朝鳳》,這是屬於我們的匠人精神
    中國的藝術電影有多難?提攜過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的中國電影「教父」吳天明生前最後一部作品《百鳥朝鳳》在院線上映後排片少得可憐。一周後,為該片奔走多時的知名製片人方勵在某直播平臺上用下跪、磕頭的極端方式,懇求全國院線經理為《百鳥朝鳳》增加排片,「給我們自己的文化一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