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故事、表現手法淺談小眾電影《百鳥朝鳳》的現實意義

2020-12-10 喵欣人的生活觀

《百鳥朝鳳》的導演吳天明是一個關注傳統技藝的發展,想要通過一己之力呼籲大家重視傳統文化的電影人。《百鳥朝鳳》是他的絕唱之作(電影上映於2016年,導演死於2014年)。

吳天明導演的最佳作品是《變臉》,該片獲得1995年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而電影《百鳥朝鳳》在第22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此片雖不是最佳,卻很有深意,表現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裡,新老兩代嗩吶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吳天明導演大概是這師徒二人的縮影。

下面,我將從人物故事、表現手法和文化內涵淺談《百鳥朝鳳》的現實意義。

一 人物故事

通常來說,電影主要是通過人物故事來突出人物特點的,並由此來表述電影想要傳達的思想。

1.小天鳴拜師

電影的開頭,是遊天鳴的父親帶著遊天鳴上焦三爺家拜師學藝,想不到還沒到焦三爺跟前遊大叔一個趔趄就「五體投地」了,磕破了額頭,當時遊大叔顧不上自己的傷,一心叫遊天鳴給焦三爺磕頭,可遊天鳴那個天真的娃娃心疼自己的父親,一邊摸著父親的流血的傷口,一邊掉眼淚。這滴眼淚,可不簡單,可以說決定了遊天鳴的命運。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遊天鳴其實天賦並不是特別高,但焦三爺看中的是他的品質。

因此,遊天鳴成了焦家班的接班人,也是無雙鎮唯一有資格學習並傳承《百鳥朝鳳》這首嗩吶曲的人。

2.艱難的學藝之路

在吹嗩吶前,首先要習得用葦杆把水吸上來的技能,而要練成這項技能可不容易。小天鳴足足在河邊吸了兩個月才終於把水吸了上來,那兩個月時間裡,他每天都從早吸到晚,風雨不改。有一次,天下起了大暴雨,他都沒有起身回家,直到焦三爺夫婦冒著大雨來接他回去。

後來,藍玉也來跟焦三爺拜師學藝,藍玉問天鳴吹嗩吶好玩嗎?天鳴回答不知道,藍玉表示詫異,說:「你不是都來了兩個月了嗎?」天鳴說:「可我還沒吹上一次嗩吶呢。」

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知道,吹嗩吶這門手藝,不下功夫是學不會的,並且要下死功夫。

二 表現手法

電影中,吳導經常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讓我們看到更鮮活的人物形象,更能突出電影想要表達的重點。

1.失意的小天鳴

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陶澤如 飾)是個外冷內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板,其實心懷熱血。

對天鳴和藍玉,焦三爺似乎特別優待藍玉,總是帶藍玉出去趕場,給嗩吶也是先給藍玉,這讓天鳴心裡很不是滋味,還以為師父看不上自己,一度想要放棄,收拾衣服回了家,可是還沒踏進家門就聽到自己的父親在別人面前吹噓自己,為了不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他走了回頭路,當他拎著包袱重回焦三爺家,焦三爺什麼也沒說,就跟往常一樣跟天鳴說話,還說明天開始也帶他出去。從這點可以看出,焦三爺不是不重視天鳴,只是拿藍玉作為比較對象,想多磨練這個孩子,想讓他天鳴成長得更好。

2.焦三爺選接班人

電影裡第一次看焦三爺笑是在他帶著天鳴和藍玉在蘆葦蕩裡學鳥叫的時候,師兄弟倆在他跟前猜吹出來的是什麼鳥的叫聲。因為他們全都猜中了,所以他由衷地笑了。平日裡總是不苟言笑,讓人以為他不可親近,實際上內心裡還是有一塊柔軟的地方。

選接班人那天,天鳴和藍玉都很賣力,最終焦三爺選了天鳴做自己的接班人。他說,接班人不單看他嗩吶吹得多好,還要看他是不是吧嗩吶吹到了骨頭縫裡。後來,對自己落選之事,藍玉很委屈地問焦三爺是自己吹得不好嗎?焦三爺說他吹得很好,是他所有的徒弟中吹得最好的一個。

由此可見,不選藍玉不是因為他吹嗩吶吹得不好,而是因為品性沒有天鳴那麼好。

3.嗩吶的落幕

隨著社會的進步,無雙鎮流行起西洋樂,曾經風靡一時的傳統樂隊很少有人請了,也沒有人要聽了。這時,已接手「焦家班」的遊天鳴面臨著自己的「遊家班」難以為繼的困境。一方面,他為了信守對焦三爺的諾言,不輕易放下嗩吶;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已經不需要傳統樂器來輔助「婚嫁喪娶」之禮。若是死守著手中的樂器,那就無法解決溫飽問題。

所以到最後,無論多麼不舍,「遊家班」都不得不解散,遊天鳴也只能放下手中的嗩吶。

三 文化內涵

通過電影,我知道了《百鳥朝鳳》是大哀之曲,只能在德高望重老一輩白事上吹奏,所以,不是誰都有資格在百年之後得到這般哀鳴追思的。

天鳴跟病重的焦三爺說要在他死後吹響百鳥朝鳳,三爺卻擺手說使不得。也許他覺得自己不夠德高望重,但是我認為他有這樣的資格。一個延續傳統並堅守傳統至死的人,知道什麼是最珍貴的東西,也知道傳統對於世人的意義,縱然現今的我們和以後的我們,都不會再繼續那樣的傳統,但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是不會變的。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要為有那樣的傳統技藝堅守者而驕傲。

焦三爺為保護傳統,支持徒弟傳承技藝,不惜吹嗩吶吹到吐血,最後還因肺癌去世。而遊天鳴雖有幸習得《百鳥朝鳳》這門絕活,卻因時代原因,難以為繼。即使與師父有約,也無法與社會的發展速度抗衡。當掌握一份傳統技藝無法養活自己和家人的時候,為解決溫飽,大多數人也只能放棄。

時代更替,越來越多的傳統技藝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我雖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追求者,但對傳統技藝的消失也深感惋惜。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缺的不是技藝,而是傳承技藝的決心。

結束語

電影的最後,遊天鳴在焦三爺的矮墳前吹奏「百鳥朝鳳」,高亢的嗩吶聲,透著哀怨,夾著悽涼,曲終人散,大哀的《百鳥朝鳳》也真是名符其實。

《百鳥朝鳳》從表層看是寫的吹嗩吶,但從深層看,表現的是對中華民族對優秀傳統文化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如何對待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包括根植於民眾的民間文化,這是當前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課題。

相關焦點

  • 嗩吶一響黃金萬兩,從《百鳥朝鳳》淺談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民樂器漸漸被西洋樂器所取代,而嗩吶的意義也被時代所扭曲。嗩吶的歷史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 從文化傳承和思想意蘊看老電影《百鳥朝鳳》的藝術價值
    《百鳥朝鳳》的劇情是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是個外冷內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板,其實心懷熱血。影片表現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裡,新老兩代嗩吶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夠靜下心來觀影,你一定會不得不讚嘆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小眾佳作,遠比一些票房動輒上五千萬甚至上億的電影作品要更有藝術的說服力。
  • 電影《百鳥朝鳳》:以「嗩吶」為象徵,淺談影片帶來的價值和思考
    電影《百鳥朝鳳》圍繞嗩吶技藝興衰榮辱的歷程,講述了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和徒弟遊天鳴因嗩吶而發生的故事。無雙鎮,主人公焦三爺是德高望重的嗩吶藝人,在他冰冷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對嗩吶無比熱愛的心,他是傳統文化的堅守者,而徒弟遊天鳴也在他的影響下成為嗩吶技藝的傳承者。
  • 其實講述吳天明自己的經典電影 《百鳥朝鳳》背後故事
    資料圖為吳天明和徐克、林青霞合影 《百鳥朝鳳》是著名導演吳天明留下的最後一部作品,它講述的是新老兩代嗩吶匠對藝術的堅守、對匠人精神的傳承以及不被現實折服的任性。吳天明導演是一位鬥士,他以電影為武器,做他想做的事情。」影片用了大量的筆墨聚焦於他對兩位小徒弟的培養,這也讓人不由得想到了吳天明導演對中國電影承上啟下的貢獻。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天明的電影曾經書寫了一個時代:《人生》、《老井》、《變臉》……在電影票兩毛錢一張的年代,他導演的電影有過億票房。
  • 《百鳥朝鳳》引發反思 藝術電影發行如何有的放矢
    一時間,聲援、質疑、非議紛至沓來,引發了人們對藝術電影發行問題的思考。   「驚天一跪」不具借鑑意義   《百鳥朝鳳》的導演是中國電影裡程碑式的人物吳天明。據了解,他創作這部作品時已是古稀之年。劇本改了很多稿,他都不滿意,甚至閉關一個半月逐字修改,經常改到痛哭流涕。
  • 查理·卓別林電影以非現實性的表現手法表現了現實社會的各種問題
    查理·卓別林的電影以非現實性的表現手法表現了現實社會的各種問題。1936年上映的《摩登時代》是他的代表作。劇中有很多滑稽的情節,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生活的現實,充滿了批評和諷刺。與此同時,卓別林的編劇並不受喜劇因素的影響,即使是無聲電影,角色的臺詞也幾乎沒有,但故事情節非常清晰,條理分明。從故事情節上看,《摩登時代》很難說是喜劇。如果觀眾能感受到影片中登場人物的悲劇,就不會笑。電影反映時代。
  • 《百鳥朝鳳》《大魚海棠》,國產電影中的非遺你知道多少?
    從題材上來說,我們可以把新世紀中國電影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成不同的類別:民間文學類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創世史詩、英雄史詩、歌謠、民間笑話、民間諺語、謎語等民間文學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與一個民族的歷史風雲變幻、審美情感、喜怒哀樂、現實生活、生存競爭等息息相關。
  • 從表現手法、主題寓意、現實意義解讀愛情電影《遇見你之前》
    該片又被稱為現實版灰姑娘的故事,它的現實在於,灰姑娘最後找到了合腳的水晶鞋,卻失去了王子。這部影片自上映以來,深受觀眾的一致好評,超過了82%的愛情片。接下來,小編將從故事構造、主題寓意、觀影意義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
  • 從創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解讀科幻電影《美麗之星》的魅力
    因此,今天我將從「導演的創作手法、故事人物的塑造、電影主題的呈現」三個維度,從淺到深來為大家解讀: (1)導演的創作手法:現實與幻想的差距對比,極易帶動觀影者的觀感與視覺 (2)故事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細膩而真實,彰顯自個的性格特徵 (3)電影主題的呈現:獨具特色的主題呈現,襯託電影背後的真諦所在
  • 吳天明的雙重輓歌《百鳥朝鳳》,是好片也是爛片,稱為經典合適嗎
    製片人方勵驚天一跪吳天明在中國電影界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單用《百鳥朝鳳》來講,以尊師重道貫穿全線,用真摯、厚重的情感鋪墊整個電影,用舊時代傳統文化嗩吶,引起新時代人們的呼應以及感動。這也是吳天明的創作基調,用無形的手法激起現代人的共鳴。這也是吳天明的電影人生的寫照——守望與執著。
  • 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是好片也是爛片,稱為一代經典合適嗎
    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是好片也是爛片。電影上映時慘澹的排片迫使製片人方勵下跪求拍片,隨之引起網友一片譁然。這一跪確確實實換來了票房逆轉,而隨之影片貶褒不一、好壞參半的言論也越吵越激烈。這部文藝片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文化——嗩吶的認知。
  • 《百鳥朝鳳》是一部好的電影,但它無法成為一部經典的電影
    新舊文化的碰撞,導演諷刺了西洋樂隊也諷刺了嗩吶導演以嗩吶的興衰為骨,以嗩吶匠的境地為血肉,以人物命運與嗩吶的興衰交纏融匯貫穿整部電影。既然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那就一定逃不脫改革開放的衝擊,也正是這種衝擊迎來了整部電影的高潮。
  • 【每日一歌】百鳥朝鳳——背後的故事更美
    百鳥朝鳳是一首曲子 《百鳥朝鳳》是用嗩吶演奏的傳統曲目,一般在結婚等喜慶的日子裡演奏。它以奔放熱情的旋律和用嗩吶模擬百鳥爭鳴和唱的歡騰情景,表現生氣勃勃的大自然,抒發人們美好歡樂的心情。
  • 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淺析《地球上的星星》
    我將從藝術手法,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這三個方面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在文章的每個部分,我會通過對影片的敘述和分析,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一、藝術手法特效、鏡頭、蒙太奇等手法的完美配合,既烘託故事氛圍,又讓整部影片鬆弛有度,觀影舒適度非常強。1.動畫特效:影片中有多處動畫特效,既生動又形象,把伊桑的內心世界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 淺談小眾動漫的「高級感」,小眾在未來是否會全面大眾?
    這是一部被二次元迷定義為小眾的動漫作品,上映於2009年,是一部取材自愛爾蘭最珍貴的國寶—《凱爾手抄本》的動畫電影。凱爾經的秘密以手抄本中的故事為原型,在時代背景下進行延伸,講述了一個少年修士跨越種種艱難去重新繪製經書的過程。
  • 從人物、場景設定、情感3方面解讀《一小時的故事》及現實意義
    或許吃一頓飯看一場電影都不夠,如果說有一個女人在一小時之內發生了喜怒哀樂的人生大事,那會是怎麼樣的震撼人心呢?《一小時的故事》講述了女主人公露易絲·瑪拉爾德聽說丈夫已死到發現丈夫還活著中間一個小時的心理歷程。作者凱特·蕭邦,又名凱特·蕭邦,美國女作家,曾被譽為"美國女權主義文學創作的先驅之一"。
  • 嗩吶一響,百鳥為王,淺談《百鳥朝鳳》所傳遞的嗩吶精神
    《百鳥朝鳳》是 2016 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導演吳天明,曾經執導過《人生》、《老井》、《變臉》等評價頗高的電影。他的導演風格凝重、厚實,有著濃鬱的民族特色,他的作品中總是透視著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度思考,這部《百鳥朝鳳》亦不例外。電影上映之初,雖經歷過一些波折,但最終還是成功展現在觀眾的面前。當很多人抱著試試的心態觀看時,沒想到卻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 《百鳥朝鳳》——匠人最後的堅守,傳統文化的輓歌
    2014年,中國第四代導演領軍人物、西影廠廠長吳天明因病去世,由他執導的電影《百鳥朝鳳》2016成功上映,這部電影作為他的最後一部電影,是他個人電影生涯的絕唱,也是一曲中國傳統文化的輓歌。"百鳥朝鳳"作為中國蘊含吉祥寓意的故事,成為中國藝人最為常用的題材。
  • 手繪《百鳥朝鳳》海報稿酬只有幾千元(組圖)
    華西都市報專訪90後插畫師舒展  吳天明導演遺作《百鳥朝鳳》上映以來話題不斷,如今不僅口碑和票房雙收,還確定將延長公映期。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手繪海報也吸引到不少影迷的關注,在眼下主打燒錢的電影市場,算是劍走偏鋒的亮點。
  • 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和人生感悟分析《千與千尋》經久不衰的原因
    今天我將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和人生感悟這三個方面來分析《千與千尋》能經久不衰的原因,帶大家了解這部電影背後的故事。表現手法:採用了因果式線性結構、隱喻手法的手法,來講述千尋的成長曆程採用了因果式線性結構的表現手法,讓故事更加的完整和連貫,引發觀眾情緒共鳴整部電影採用了因果式線性結構的表現手法,圍繞著千尋的自救經歷展開敘述,主線簡潔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