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這部日本科幻片與眾不同,不夠刺激,不夠震撼。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只從劇情發展和畫面炫技解讀,這其實過於局限。想要讀懂導演吉田大八的科幻片,需要從多維度進行解讀。
導演吉田大八拍攝的《美麗之星》於2017年5月上映,是一部反映現實生活的科幻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三島由紀夫唯一的科幻同名小說,作者創造該小說時正處於蘇美冷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時期。因此電影背後的價值值得人思索。
電影內容主要講述了生活在日本的一家四口,遭遇到不可思議的詭異事情,並認為自己來自其他星球,組織一群人費盡心思保護地球的故事。該片雖然沒有獲獎,但是它披著現實主義的外衣,蘊含對人類文化的反思。
電影中,大衫發現自己要去拯救世界,但自從大鬧電臺過後,他的幻想逐漸破碎,甚至得了絕症即將死掉。電影內容圍繞大衫的所作所為展開,像觀影者呈現日本電影的黑色幽默。
在我看來,從拯救地球的幻想到得絕症的現實,從一家四口的各自冷漠到最後幻想破滅,他們的經歷其實是在表達現實主義的真實狀態。
如果僅僅從劇情發展來挖掘此片,無法體會到這部電影的真正獨特之處。因此,今天我將從「導演的創作手法、故事人物的塑造、電影主題的呈現」三個維度,從淺到深來為大家解讀:
(1)導演的創作手法:現實與幻想的差距對比,極易帶動觀影者的觀感與視覺
(2)故事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細膩而真實,彰顯自個的性格特徵
(3)電影主題的呈現:獨具特色的主題呈現,襯託電影背後的真諦所在
01、導演的創作手法:現實與幻想的差距對比,以獨特的創作手法帶動觀影者感官覺
《美麗之星》這部影片富有想像力,但更多的是對現實主義與幻想主義的描繪。每一次思想的碰撞、內心的碰撞都是導演一聲聲強有力的吶喊。
導演的創作手法非常獨特,為了表現整部電影的內涵,他將現實與幻想的畫面交織呈現,並描繪其中的巨大差距。這種獨特的創作手法,我們能從影片中很多細節看出來:
幻想:大衫四人自認為是外星人,共同拯救地球
導演以一種黑色幽默渲染主角的幻想生活:在影片的開始,大衫四人渾渾噩噩的日子,不知道生活的意義何在。隨著UFO的出現,大衫覺醒自己與眾不同的使命,他發現自己要喚醒人們內心的力量一同拯救地球。
另外,水星兒子覺醒自己對權利的追求,不惜與父親反目成仇,金星女兒以為自己遇到了金星的愛情知己,沉陷其中,大衫妻子則沉迷於傳銷。而這一切都是幻想的具象呈現,四個人在幻想中做出許多荒謬的行為,大衫甚至大鬧電視臺以此讓全球人民行動起來。
導演用幻想的創作手法,告訴觀影者人在迷惘的時候,總喜歡自我麻醉,自以為與常人不同,沒有共同語言,其實就是「自我麻醉」現象。 整個畫面充滿幻想質感和冷幽默,大衫在多個地方做出召喚外星人飛船的動作,可見,大衫沉浸在自己創作的幻想中不可自拔。
在這一階段,飛碟、電梯殺人、金星知己、傳銷豪宅都是導演對幻想世界的提示和具體化,其實是在藉此訴說幻想世界的不可靠和殘忍。
現實:夢來終究一場空,大衫四人看清現實為時已晚
影片中幻想生活的具象為現實做下鋪墊,實現巨大反差。影片的後半部分,導演以黑木手裡拿的按鈕為線索,讓大衫看清楚事實的殘酷殘忍。這也是在暗示現實也許會遲到,但一定會到來。
影片用平淡的鏡頭訴說現實的悲劇,大衫因為信仰破滅,情緒極其不穩定,到天台想要召喚外星飛船證實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但現實往往與所想相反,大衫口吐鮮血, 只剩下1個月生命。大衫在電影的最後也告訴高冷女兒真相,所謂的金星知己不過是給女人下藥的渣男。
最後大衫的妻子和兒子也成了電影中的笑話 ,兒子自以為象徵毀滅世界力量的核按鈕,只是個塑料玩具;妻子想像中的豪宅,最後傳銷被識破。影片中主角們最終回到現實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在我看來,導演用這種差距性,脫離傳統的創作手法,不因能引起觀影者對影片的新鮮感,更能深入思考電影背後的真諦所在。相較於絢麗多彩的其他科幻片,《美麗之星》更注重情節的發展,運用具有獨特魅力的創作手法使劇情完整,有信息量。
02、故事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細膩而真實,彰顯主角的性格特徵,以人物感知電影真諦
整部影片圍繞大衫四個人展開,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充分體現。導演以人物在電影中矛盾和戲劇化,引導觀眾感知電影的真諦。
因此,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人物塑造非常之重要,他們作為主線劇情的傳遞者,最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導演在人物塑造上主要體現以下兩點技巧。下面我將一一解讀:
第一,人物的矛盾感:主角徘徊現實與幻想,自以為拯救地球,其實是在加速地球的毀滅
該片中最具有矛盾感的人我認為是大衫和他女兒,他們都有明顯的人物性格特徵,並且對自己是外星人深信不疑,甚至到瘋狂的境界。因此,某種意義上說是他們內心存在矛盾感,不如說他們在幻想與現實徘徊不定,猶豫不決。
大衫以總是報錯天氣預報出名,之後偶然遇到UFO,開始自己拯救地球計劃。大衫內心的矛盾體現在電影最後,黑木告訴他你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毀滅地球。這個階段,大衫開始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但為時已晚。
大衫內心的大起大落呈現在觀影者面前,矛盾感體現的淋漓盡致。當外界有質疑聲,自身會不斷陷入矛盾感,懷疑曾做過的一切,但外界呈現的那顆「核按鈕」不過是逗人樂趣的玩具罷了。
大衫女兒如同很多普通人,一個上學的單純女孩,在父親不切實際操作下深深愛上那個金星伴侶,還以為懷上了他的孩子。電影的最後即女兒內心矛盾的體現,父親在臨死前告訴她,你所愛的人只是個被社會唾棄的渣男。大衫女兒忍不住流下眼淚,想起自己之前的荒謬行為,這其實就是她內心矛盾的體現。
在我看來,導演是將影視藝術的高超體現於此,細膩、層次感的刻畫,體現人物內心的思想變化,情緒情感。最主要的是利用人物呈現,將電影的主題悄無聲息的融入其中。主角們的曲折境遇本身就象徵著現實主義,即現實生活會遇到的困境。
第二,塑造的戲劇性:自稱「外星人」的統一滑稽動作,凸顯電影情節的戲劇性
雖是科幻片,但導演將入了喜劇、冷幽默元素。如果稍加留意,你會對這幾個「動作細節」留下深刻印象:
大衫預報天氣時,雙手誇張的朝天舉起,做出滑稽的動作
女兒、兒子跑到海邊,向天空做著同樣滑稽的動作,仿佛一種神聖的儀式
電影結局,大衫情緒崩潰跑到天台,試圖做滑稽動作引來飛碟
由於導演的喜劇元素加入,電影裡的人物都在不同境遇下做出同樣滑稽荒謬的動作。側邊將主角們陷入幻想的具象清晰呈現,表達人物內心的複雜情感。
大衫四人本就不同於常人,無法與融入社會,因此自稱是其他星球來的人,表現自己的「優越感」,表現的方法就是統一作出召喚飛碟的滑稽動作。
在我看來,導演加入的喜劇元素更像是黑色幽默,不是單純的引人發笑,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奧秘。同時我們從導演設置的黑色幽默中懂得:當自己和社會格格不入,企圖用看上去可笑的動作儀式為自己增加一些額外的身份時,這種所謂的「優越感」顯得無比諷刺。
03、電影主題的呈現:飛碟為全片線索,呈現保衛地球與親情的真諦,引起觀影者思考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導演將畫面圍繞大衫一家人的平凡生活展開,故事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結束。在這種簡單平凡的生活中,才更彰顯電影隱藏的深意。
大衫四人最終回到現實,接受所發生的一切,發現現實的當下,家人的陪伴才是最珍貴。在第三部分,我就分為兩點談談電影的主題呈現:
保衛地球:該片其實以地球為主要劇情,告誡人們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該影大衫提到最多的就是要拯救地球,保衛地球,初衷是好的,但大衫用自己荒謬的行為來保護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導演的精心設計下可以看出來,大衫大鬧電視臺,讓節目播放出現重大事故,觀眾不但未能理解大衫的意思,反而責怪電視臺出現事故。
影片結局,黑木問大衫:地球值得拯救嗎?大山義無反顧的回答,當然值得,一個如此美麗的星球,比如海洋、高山。但黑木認為人類想要通過科學與技術逃離自然,結果造成過度開發。
導演呈現黑木與大衫的對話,其實也在告誡觀眾們,現在的地球母親已經破爛不堪。比如今年澳洲大火,一發不可收拾,蘿拉們無處可去;因為城市大量建設,肥沃的闊土愈加減少......
在我看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是對自身的負責,也是應該對未來子孫履行的使命。導演將地球作為推進劇情的線索,列舉出種種令人害怕的事實,就是為了讓觀影者領悟這個道理。
親情的真諦:驀然回首,直到失去一切才發現親情的珍貴與美好
親情的情感主要體現在人物大衫妻子身上,她誤入傳銷只是為了再一次家人團聚。我看完電影後,認為大衫妻子是劇情中可悲而又可憐的人,正如電影結局大衫妻子說:我只是想讓咱們一家人可以再一起出國玩一次。
導演在電影最後設置了一個令觀眾感動的溫情時刻:大衫臨死前,一家四口終於聚齊,妻子三人背著大衫往山上走去,尋找飛碟的蹤跡。最後,大衫一晃神發現自己坐在純白的飛碟裡,而他的肉體和妻子三人注視著他離開。這大概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家人團聚的時刻。
這正是這部電影的最大魅力之處,當你處於現實的不堪,社會的不理解時,回過頭發現,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親人才是最好的歸屬。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奔波於工作、學習,從未好好陪著家人聊聊天,說說話。殊不知,最愛的人中有像大衫妻子一樣,默默等待你的回歸。
在我看來,在空餘時間陪陪最愛的人,哪怕是吃一次飯、看一次電影、旅一次遊,都是世間最美好的事。請放下手中的執著和幻想,最珍貴的往往是你擁有卻不在意的存在。
總結:
想要真正理解《美麗之星》帶來的感悟,僅僅從劇情發展分析是不夠的,更多要從自身出發,尋找自己的身邊的真實與幻想,會讓我們挖掘出電影更多有價值的地方。
因此,今天我這篇文章介紹了我對《美麗之星》這部電影的一些觀點與思考。我們總覺得自己在經歷痛苦和黑暗,也許我們只有到生命的結束,才會意識到最珍貴的其實是身邊最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