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解讀科幻電影《美麗之星》的魅力

2020-12-14 騰訊網

很多人認為這部日本科幻片與眾不同,不夠刺激,不夠震撼。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只從劇情發展和畫面炫技解讀,這其實過於局限。想要讀懂導演吉田大八的科幻片,需要從多維度進行解讀。

導演吉田大八拍攝的《美麗之星》於2017年5月上映,是一部反映現實生活的科幻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三島由紀夫唯一的科幻同名小說,作者創造該小說時正處於蘇美冷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時期。因此電影背後的價值值得人思索。

電影內容主要講述了生活在日本的一家四口,遭遇到不可思議的詭異事情,並認為自己來自其他星球,組織一群人費盡心思保護地球的故事。該片雖然沒有獲獎,但是它披著現實主義的外衣,蘊含對人類文化的反思。

電影中,大衫發現自己要去拯救世界,但自從大鬧電臺過後,他的幻想逐漸破碎,甚至得了絕症即將死掉。電影內容圍繞大衫的所作所為展開,像觀影者呈現日本電影的黑色幽默。

在我看來,從拯救地球的幻想到得絕症的現實,從一家四口的各自冷漠到最後幻想破滅,他們的經歷其實是在表達現實主義的真實狀態。

如果僅僅從劇情發展來挖掘此片,無法體會到這部電影的真正獨特之處。因此,今天我將從「導演的創作手法、故事人物的塑造、電影主題的呈現」三個維度,從淺到深來為大家解讀:

(1)導演的創作手法:現實與幻想的差距對比,極易帶動觀影者的觀感與視覺

(2)故事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細膩而真實,彰顯自個的性格特徵

(3)電影主題的呈現:獨具特色的主題呈現,襯託電影背後的真諦所在

01、導演的創作手法:現實與幻想的差距對比,以獨特的創作手法帶動觀影者感官覺

《美麗之星》這部影片富有想像力,但更多的是對現實主義與幻想主義的描繪。每一次思想的碰撞、內心的碰撞都是導演一聲聲強有力的吶喊。

導演的創作手法非常獨特,為了表現整部電影的內涵,他將現實與幻想的畫面交織呈現,並描繪其中的巨大差距。這種獨特的創作手法,我們能從影片中很多細節看出來:

幻想:大衫四人自認為是外星人,共同拯救地球

導演以一種黑色幽默渲染主角的幻想生活:在影片的開始,大衫四人渾渾噩噩的日子,不知道生活的意義何在。隨著UFO的出現,大衫覺醒自己與眾不同的使命,他發現自己要喚醒人們內心的力量一同拯救地球。

另外,水星兒子覺醒自己對權利的追求,不惜與父親反目成仇,金星女兒以為自己遇到了金星的愛情知己,沉陷其中,大衫妻子則沉迷於傳銷。而這一切都是幻想的具象呈現,四個人在幻想中做出許多荒謬的行為,大衫甚至大鬧電視臺以此讓全球人民行動起來。

導演用幻想的創作手法,告訴觀影者人在迷惘的時候,總喜歡自我麻醉,自以為與常人不同,沒有共同語言,其實就是「自我麻醉」現象。 整個畫面充滿幻想質感和冷幽默,大衫在多個地方做出召喚外星人飛船的動作,可見,大衫沉浸在自己創作的幻想中不可自拔。

在這一階段,飛碟、電梯殺人、金星知己、傳銷豪宅都是導演對幻想世界的提示和具體化,其實是在藉此訴說幻想世界的不可靠和殘忍。

現實:夢來終究一場空,大衫四人看清現實為時已晚

影片中幻想生活的具象為現實做下鋪墊,實現巨大反差。影片的後半部分,導演以黑木手裡拿的按鈕為線索,讓大衫看清楚事實的殘酷殘忍。這也是在暗示現實也許會遲到,但一定會到來。

影片用平淡的鏡頭訴說現實的悲劇,大衫因為信仰破滅,情緒極其不穩定,到天台想要召喚外星飛船證實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但現實往往與所想相反,大衫口吐鮮血, 只剩下1個月生命。大衫在電影的最後也告訴高冷女兒真相,所謂的金星知己不過是給女人下藥的渣男。

最後大衫的妻子和兒子也成了電影中的笑話 ,兒子自以為象徵毀滅世界力量的核按鈕,只是個塑料玩具;妻子想像中的豪宅,最後傳銷被識破。影片中主角們最終回到現實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在我看來,導演用這種差距性,脫離傳統的創作手法,不因能引起觀影者對影片的新鮮感,更能深入思考電影背後的真諦所在。相較於絢麗多彩的其他科幻片,《美麗之星》更注重情節的發展,運用具有獨特魅力的創作手法使劇情完整,有信息量。

02、故事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細膩而真實,彰顯主角的性格特徵,以人物感知電影真諦

整部影片圍繞大衫四個人展開,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充分體現。導演以人物在電影中矛盾和戲劇化,引導觀眾感知電影的真諦。

因此,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人物塑造非常之重要,他們作為主線劇情的傳遞者,最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導演在人物塑造上主要體現以下兩點技巧。下面我將一一解讀:

第一,人物的矛盾感:主角徘徊現實與幻想,自以為拯救地球,其實是在加速地球的毀滅

該片中最具有矛盾感的人我認為是大衫和他女兒,他們都有明顯的人物性格特徵,並且對自己是外星人深信不疑,甚至到瘋狂的境界。因此,某種意義上說是他們內心存在矛盾感,不如說他們在幻想與現實徘徊不定,猶豫不決。

大衫以總是報錯天氣預報出名,之後偶然遇到UFO,開始自己拯救地球計劃。大衫內心的矛盾體現在電影最後,黑木告訴他你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毀滅地球。這個階段,大衫開始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但為時已晚。

大衫內心的大起大落呈現在觀影者面前,矛盾感體現的淋漓盡致。當外界有質疑聲,自身會不斷陷入矛盾感,懷疑曾做過的一切,但外界呈現的那顆「核按鈕」不過是逗人樂趣的玩具罷了。

大衫女兒如同很多普通人,一個上學的單純女孩,在父親不切實際操作下深深愛上那個金星伴侶,還以為懷上了他的孩子。電影的最後即女兒內心矛盾的體現,父親在臨死前告訴她,你所愛的人只是個被社會唾棄的渣男。大衫女兒忍不住流下眼淚,想起自己之前的荒謬行為,這其實就是她內心矛盾的體現。

在我看來,導演是將影視藝術的高超體現於此,細膩、層次感的刻畫,體現人物內心的思想變化,情緒情感。最主要的是利用人物呈現,將電影的主題悄無聲息的融入其中。主角們的曲折境遇本身就象徵著現實主義,即現實生活會遇到的困境。

第二,塑造的戲劇性:自稱「外星人」的統一滑稽動作,凸顯電影情節的戲劇性

雖是科幻片,但導演將入了喜劇、冷幽默元素。如果稍加留意,你會對這幾個「動作細節」留下深刻印象:

大衫預報天氣時,雙手誇張的朝天舉起,做出滑稽的動作

女兒、兒子跑到海邊,向天空做著同樣滑稽的動作,仿佛一種神聖的儀式

電影結局,大衫情緒崩潰跑到天台,試圖做滑稽動作引來飛碟

由於導演的喜劇元素加入,電影裡的人物都在不同境遇下做出同樣滑稽荒謬的動作。側邊將主角們陷入幻想的具象清晰呈現,表達人物內心的複雜情感。

大衫四人本就不同於常人,無法與融入社會,因此自稱是其他星球來的人,表現自己的「優越感」,表現的方法就是統一作出召喚飛碟的滑稽動作。

在我看來,導演加入的喜劇元素更像是黑色幽默,不是單純的引人發笑,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奧秘。同時我們從導演設置的黑色幽默中懂得:當自己和社會格格不入,企圖用看上去可笑的動作儀式為自己增加一些額外的身份時,這種所謂的「優越感」顯得無比諷刺。

03、電影主題的呈現:飛碟為全片線索,呈現保衛地球與親情的真諦,引起觀影者思考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導演將畫面圍繞大衫一家人的平凡生活展開,故事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結束。在這種簡單平凡的生活中,才更彰顯電影隱藏的深意。

大衫四人最終回到現實,接受所發生的一切,發現現實的當下,家人的陪伴才是最珍貴。在第三部分,我就分為兩點談談電影的主題呈現:

保衛地球:該片其實以地球為主要劇情,告誡人們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該影大衫提到最多的就是要拯救地球,保衛地球,初衷是好的,但大衫用自己荒謬的行為來保護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導演的精心設計下可以看出來,大衫大鬧電視臺,讓節目播放出現重大事故,觀眾不但未能理解大衫的意思,反而責怪電視臺出現事故。

影片結局,黑木問大衫:地球值得拯救嗎?大山義無反顧的回答,當然值得,一個如此美麗的星球,比如海洋、高山。但黑木認為人類想要通過科學與技術逃離自然,結果造成過度開發。

導演呈現黑木與大衫的對話,其實也在告誡觀眾們,現在的地球母親已經破爛不堪。比如今年澳洲大火,一發不可收拾,蘿拉們無處可去;因為城市大量建設,肥沃的闊土愈加減少......

在我看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是對自身的負責,也是應該對未來子孫履行的使命。導演將地球作為推進劇情的線索,列舉出種種令人害怕的事實,就是為了讓觀影者領悟這個道理。

親情的真諦:驀然回首,直到失去一切才發現親情的珍貴與美好

親情的情感主要體現在人物大衫妻子身上,她誤入傳銷只是為了再一次家人團聚。我看完電影後,認為大衫妻子是劇情中可悲而又可憐的人,正如電影結局大衫妻子說:我只是想讓咱們一家人可以再一起出國玩一次。

導演在電影最後設置了一個令觀眾感動的溫情時刻:大衫臨死前,一家四口終於聚齊,妻子三人背著大衫往山上走去,尋找飛碟的蹤跡。最後,大衫一晃神發現自己坐在純白的飛碟裡,而他的肉體和妻子三人注視著他離開。這大概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家人團聚的時刻。

這正是這部電影的最大魅力之處,當你處於現實的不堪,社會的不理解時,回過頭發現,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親人才是最好的歸屬。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奔波於工作、學習,從未好好陪著家人聊聊天,說說話。殊不知,最愛的人中有像大衫妻子一樣,默默等待你的回歸。

在我看來,在空餘時間陪陪最愛的人,哪怕是吃一次飯、看一次電影、旅一次遊,都是世間最美好的事。請放下手中的執著和幻想,最珍貴的往往是你擁有卻不在意的存在。

總結:

想要真正理解《美麗之星》帶來的感悟,僅僅從劇情發展分析是不夠的,更多要從自身出發,尋找自己的身邊的真實與幻想,會讓我們挖掘出電影更多有價值的地方。

因此,今天我這篇文章介紹了我對《美麗之星》這部電影的一些觀點與思考。我們總覺得自己在經歷痛苦和黑暗,也許我們只有到生命的結束,才會意識到最珍貴的其實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相關焦點

  • 從創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魅力
    因此,今天我將從「導演的創作手法、故事人物的塑造、電影主題的呈現」三個維度,從淺到深來為大家解讀:01、導演的創作手法:真實與科幻交織推進故事情節,科幻與荒誕共存的搞笑表達,以獨特的創作手法帶動觀影者的觀感與視覺享受《瘋狂的外星人》這部影片富有想像力,每一次思想的碰撞
  • 從視聽語言、角色塑造、主題呈現解讀坎城電影《霸王別姬》的魅力
    對於這部經典之作,網上的解讀很多,但大多數局限於故事情節來分析,未免顯得單薄。我認為,要想深入領略此影片的魅力之處,必須從多個層次來分析解讀。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認為無法深刻體會到此片的獨到魅力之處。
  • 以《瘋狂的外星人》為例,漫談科幻喜劇片的魅力與主題呈現方式
    今天,我們就從「科幻喜劇片的拍攝技術,故事結構,導演獨特的創作方法」三個角度來深度挖掘這部電影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最後一點,我會基於這部電影,談談科幻喜劇片的主題呈現方式。一、科幻喜劇片的拍攝技術:導演利用高科技拍攝,增加電影的虛幻性與靈異性;同時在科幻的基礎上,把電影戲劇化,可以增加電影的趣味性,使之不會顯得單調而乏味①色調:大膽又熱烈,詼諧而幽默的黑色色調,增添電影的神秘感,或悲哀罪惡,或神秘與力量電影從頭到尾都給予人一種荒誕而又富有黑色喜劇之感。
  • 從歐·亨利手法、鏡頭語言和主題呈現解讀德國短片《禮物》的魅力
    很多人在分析這部短片時,都會從主角男孩的內心變化去闡述,今天,我將從歐·亨利手法、鏡頭語言和主題呈現,深度解讀短片《禮物》的魅力。男孩被小狗打動,終於停下遊戲機③歐亨利手法給觀眾帶來的峰迴路轉的效果歐亨利手法常在故事的結尾處突然讓人物的心理發生意料不到的變化,或者使主人公的命運發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轉,讓讀者驚愕之餘回味先前的情節,不得不承認故事或人物心理變化的合理性
  • 《美麗人生》:從敘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解析電影魅力所在
    1997年,電影《美麗人生》在義大利上映了,一舉囊獲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共70個獎項。《美麗人生》豆瓣評分9.5,很多人說:"如果一生中只能看一部電影,那一定要看《美麗人生》,因為在裡面你可以看到真善美,也可以看到假惡醜。"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鋼琴課》的魅力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陰鬱且細膩,襯託出了艾達內心的抑鬱與苦悶事物的象徵意義:鋼琴、鏡子、裙子上的破洞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 從鏡頭語言、性格特點、拍攝手法解讀二戰電影《美麗人生》的魅力
    前言:《美麗人生》一上映就斬獲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配樂以及坎城評審團大獎等全球範圍內的70項大獎。據說《美麗人生》在坎城電影節試映落幕之時,全體觀眾起立 ,舍淚鼓掌長達12分鐘之久 …… 由此可見,這部影片感人至深。
  • 從人物塑造、鏡頭語言、敘事結構解讀電影《鋼的琴》的獨特魅力
    所以今天我將從「人物塑造、鏡頭語言、敘事結構」這三個方面,為大家解讀《剛的琴》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人物塑造:通過三個階段展現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成長,使主人公更加豐滿充實鏡頭語言:通過大量水平鏡頭和超現實場景的表現形式,體現整部影片悲而不傷的基調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 以《風之谷》為例,解讀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的價值與魅力
    電影畫面製作精良、人物形象豐滿、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環保意識等,也使得宮崎駿導演本人受到諸多關注和極高的評價。單純地從電影內容入手,無法將這部動畫電影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我將從「角色塑造和敘事手法」兩個方面,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價值與魅力。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談談如何看懂一部動畫電影的情感表達方式及現實思考。
  • 從畫面渲染、人物細節解讀災難電影《地鐵驚魂》的魅力
    要想真正看明白導演的用心,就必須要從多維度來進行解讀。@一祠小眾電影《地鐵驚魂》是安東·梅格迪契夫執導的一部災難電影,講述了在俄羅斯擁有近八十年地鐵運營歷史的莫斯科市,一段地鐵隧道由於年久失修而坍塌引發了莫斯科河水倒灌,整個城市陷入毀城危機的故事。
  • 《比海更深》丨從創作、人物和隱喻解讀「日常極致美學」電影的魅力
    今天,我就從創作背景、人物形象、獨特隱喻三個角度來深刻解讀這部具有"日常極致美學"的電影,在本文第五部分,我將分析從影片中所帶來的思考。1.導演是枝裕和的美學觀點和人文關懷《比海更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於2016年上映的一部影片,他1995年首次執導了電影《幻之光》獲得威尼斯影展的競賽入圍獎,自此開啟了劇情片創作之途。他的作品題材多具有社會關懷,充滿人文主義色彩。
  • 甘肅電影創作呈現新氣象
    這是蘭州廣播電視傳播中心最新電影作品《狐疑》裡的故事。  與《狐疑》一樣即將與觀眾見面的電影,還有《我和媽媽》《紅盾先鋒》等。縱觀今年我省電影創作現狀和發展態勢,呈現出攝製數量大幅提升,影片題材涉獵廣泛,表現內容豐富多樣,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等特點。
  • 懷舊科幻巨製《星球大戰》主題:動漫繪本與概念CG創作欣賞
    科幻巨製《星球大戰》主題衍生的概念畫稿與CG的創作欣賞來自一組懷舊的科幻巨製《星球大戰》的劇情繪本概念畫稿,包含了部分劇情場景的原畫稿件與CG創作。懷舊科幻《星球大戰》繪本創作(2)實際電影中的鏡頭也可以與畫面創作融為一體。繪本的優勢是可以在想像的初期,刻畫出很多可以應用到實際的細節。一組來自《星球大戰》的劇情繪本創作。墜毀的運載飛行器。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及現實意義
    作為一部史詩級動畫電影,網上關於《天空之城》的賞析和讚美無數,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影片的美學風格和藝術內涵這些方面的角度來解析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將結合影片《天空之城》,從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現實意義。
  • 從三方面解讀科幻喜劇《瘋狂的外星人》獨特魅力
    《瘋狂的外星人》是寧浩執導,由劉慈欣小說《鄉村教師》改編而成一部科幻喜劇電影。該片也是寧浩執導的第三部「瘋狂」系列電影,影片延續了寧浩喜劇電影的「黑色幽默」風格。《瘋狂的外星人》講述了男主角耿浩與外星人以及C國特工之間荒誕離奇的故事。
  • 從藝術特色、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解析《漫漫北尋路》的獨特魅力
    這部電影我反覆看了兩次,深深被打動。雖然只是一部短小的動畫片,但畫面優美,製作精良,可以看出導演的誠意和用心。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畫風獨特,人物塑造豐滿立體,主題表達也很豐富。下面,我將從藝術特色、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幾個方面,來解析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在最後的部分,我將分析下這部影片對於現實生活的啟發和意義。
  • 從視覺美學、故事結構、情感呈現解讀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魅力
    但在我看來,僅從故事本身去解讀這個動畫影片,會很難深刻地體會到這部影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視覺美感、故事結構、情感呈現」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這部動畫影片能讓觀眾嘆為觀止、並稱之為「藝術佳作」的原因。
  • 從人物塑造、創作風格、蘊含的意義三方面解讀《三傻大鬧寶萊塢》
    電影中展現了傳統教育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雖然這是一部印度的教育喜劇片,但卻引起的很多中國觀眾的共鳴,特別是正接受著應試教育的年輕人。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蘭徹、法汗和拉朱的大學故事。接下來,我將從人物塑造、創作風格、蘊含意義三個層面來解讀這部影片。一、人物塑造:用對人物動作、語言細節的刻畫,讓人物形象更立體完整1,蘭徹:一個成績優異,但反對傳統教育的大一新生。他雖然從小被富商收養,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 從《星之聲》到《言葉之庭》,看新海誠動畫的創作風格及情感美學
    接下來,我就以新海誠近年來的多部經典作品為依據,從敘事風格、聲畫運用、主題呈現三個方面,來探討新海誠「詩意動畫」背後的創作風格及情感美學。說到故事的背景格局和世界觀,新海誠的動畫電影的確更善於解讀小格局下的人物關係和情感糾葛。
  • 從敘事結構、人物塑造、拍攝手法3個角度再看《辛德勒的名單》
    文/大毛《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很多人都以普通的戰爭片來看,這未免顯得太過於表面。這可是一部斬獲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7大獎項和第51屆金球獎3項大獎的優秀著作。如果你想更全面的了解這部奧斯卡影片的獨特魅力,必須要從多維度去分析鑑賞其在電影製作上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