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成為海上金礦,「深藍號」出馬,中國會是最大的「黑馬」

2020-12-21 騰訊網

「黑馬」一出,必驚世界!中國對於世界來說就是一匹備受期待的「黑馬」,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不被看好,但是總能一鳴驚人,衝出重圍;中國人出不了地球,結果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飛向了太空;中國的沙漠鐵路被蘇聯定為活不過30年,結果一直存在至今,諸如此類震驚世界的事件還有很多,如今因為南極磷蝦,中國將再次成為最大的「黑馬」!

南極磷蝦是磷蝦科,屬於蝦類的一種,身形極小,一般的長度在45-60毫米,最大的也只有90毫米。這種體型較小的小蝦米並非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河水之中,而是遠在南冰洋的南極洲水域附近,它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有時密度最高能達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隻。這種磷蝦以微小的浮遊植物作為日常食物來源,一般壽命在6年左右,它們的存在對南極生態系統很重要,如果在生物質能方面評價這種磷蝦的話,那它們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物種,分布範圍很廣,不過在大西洋地區則是最為豐富!

磷蝦看起來十分狹小,但是它們在海底中卻有著十分有趣的生活。磷蝦的卵是排在水中,但是在孵化之前,會不斷的下沉,在下沉的過程中也並不影響孵化,直到沉入海底,最深的能夠下沉到2000多米,這些磷蝦的生命力也是極其頑強。孵化的時候是下沉狀態,但是成長的時候卻是上浮狀態,和孵化相反的是,在發育的過程中不斷上浮,在上浮中發育,最終在海水錶層進行覓食,再次繁衍生息!

磷蝦雖小,但卻是富含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生物,所含蛋白量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時還富含人體組織中必需的胺基酸以及維生素A,所以長期食用磷蝦有美膚的功效;雖然磷蝦大的蝦皮很薄,但是肉卻很豐富,肉質細嫩且鮮美。磷蝦除了有美膚的功效之外,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可以用它來治療胃潰瘍等病症,如果有胃病的朋友可以嘗試多多食用磷蝦。所以,衝著這些價值,磷蝦現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捕漁業者捕撈的對象。

現如今南極磷蝦就是「海上金礦」,根據不完全統計,南極磷蝦目前的資源是6.5-10億噸,為何我國就成為最後的「黑馬」了呢?在2012年中國設計出了第一款專業捕捉南極磷蝦的捕撈船——福榮號,中國的對南極磷蝦的捕撈也大大增加,結果就在2019年,中國的「深藍號」出世,它擁有先進的捕撈技術,它的出世也標誌著中國的南極磷蝦產業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而在未來它將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南極磷蝦產業的「黑馬」!中國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每年都能維持在10萬噸以上,而這僅次於挪威!

雖然「深藍號」已經出擊,但是中國沒有停止研究更加先進的捕撈船,而「南極號」已經進入設計階段,在未來有望看見二者合作,那時中國的南極磷蝦產業將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相關焦點

  • 南極磷蝦:全球共5億噸,年捕30萬噸,能否「拯救」鯨魚?
    然而南極磷蝦的蛻殼現象非常特殊,在飢餓狀態下,南極磷蝦每隔20天同樣會蛻一次殼,蛻殼之後並不會長大,但能量消耗依然會持續。磷蝦的脂肪含量很低,蛋白質含量卻很豐富,因此消耗的能量基本上都是由蛋白質提供的。一條性腺發育成熟的南極磷蝦在經歷漫長的冬季之後,有可能會變成一條未成年的磷蝦幼體——這正是磷蝦體內的蛋白質被不斷消耗的結果。
  • 我國自主建造的「深藍」號遠洋捕撈船來了!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宋寧華)我國自主建造、最大最先進的遠洋漁業捕撈加工船來了!昨天,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創新成果檢閱活動,在臨港新片區蘆潮港南港碼頭舉行。圖說:「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創新成果檢閱活動舉行 主辦方供圖(下同)活動現場,與會來賓參觀了「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觀看了「南極磷蝦獲取-冷凍-脫殼全套智能加工設備關鍵技術轉化及產業化開發」項目成果展示,並聽取了「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有關介紹。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會被吃光嗎?
    豹海豹也有用來濾食的牙齒,南極磷蝦是它飲食的45%,所有海豹每年一共消耗1億噸左右的南極磷蝦;鳥類約1500萬-2000萬噸;魷魚約3000萬-1億噸;魚類1000萬-2000萬噸。所以每年有一半左右的南極磷蝦會被吃掉,但是南極磷蝦繁殖得更快。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發現南極磷蝦 「避難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研究員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該團隊認為,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
  • 為什麼說VIK純南極磷蝦油是補充Omega-3的理想食品?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健康觀念的提升,補充Omega-3已逐漸成為許多人的共識,如何快速補充Omega-3、如何正確選擇Omega-3的補充來源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目前人們補充Omega-3的渠道主要有兩種。
  • 人類在南極大肆捕殺磷蝦,為何會讓萬裡之外的73頭鯨成堆死亡?
    人類在南極大肆捕殺磷蝦,為何會讓萬裡之外的73頭鯨成堆死亡?眾所周知,在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一種生物。一頭成年的藍鯨體重可達180噸。藍鯨目前也是全球的一級保護動物,不僅是藍鯨,所有的鯨類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物種。
  • 中國北極旅行第一人是康有為?如何在南極吃上新鮮麵條?聽「後浪...
    北極海冰快速減少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雷瑞波介紹,過去40年來,北極海冰的減少是地球表面發生的最顯著變化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9月的北極海冰範圍減少了約3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面積最大的兩個省級行政區新疆和西藏面積的總和。海冰減少,加劇了氣候變化,也嚴重影響北極熊等動物的生存。
  • 磷蝦油真的有效果嗎,如何挑選磷蝦油
    但像磷蝦油這種新興產品,大家在感興趣的同時,也有諸多顧慮和質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磷蝦油真的有效果嗎?磷蝦油究竟是什麼?據統計,中國的心血管病患者數高達3.3億人,而且不光是中老年人,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由於長期熬夜加班,飲食不規律不健康,也被心血管病和三高症等問題所困擾,所以人們對於心血管健康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而磷蝦油就是一種對於血管健康非常有益的產品,被選定為諾貝爾食品的磷蝦油,也被稱作「血管清道夫」,有諸多研究成果和反饋已經證明了它的功效。
  • 這裡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太空人海動物世界探秘
    新華社「雪龍2」號1月20日電 題:這裡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太空人海動物世界探秘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太空人海,人跡罕至的南大洋海域,人類對它的了解並不比月球多多少。  從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8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南大洋普裡茲灣開始,一路向西直至太空人海西部,展開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的太空人海綜合調查,探秘南大洋中這片少為人知海域的生態系統。調查顯示,儘管環境惡劣,這裡依然生機勃發。
  • 南極已經比現在的南京還熱了
    這種情況一個夏季會發生好幾次,通常南極半島不會受其影響,因為在南半球西風帶的強風保護下,暖空氣無法入侵。 攝影:ROBERT BOESCH, CORBIS南極半島的西部是南極半島山脈,曾經可能與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相連。而氣流在南極半島越過山脈後便開始下沉在下坡加速過程中不斷加壓和升溫,並產生所謂的「焚風」。這些熱風會導致氣溫短暫上升30℃。」
  • 不和企鵝搶食,漁企自覺禁漁,能保住南極生態嗎?
    由於磷蝦生命周期的一部分非常依賴於海冰,隨著氣候變暖,磷蝦的分布和數量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其食物鏈上層的企鵝、鯨等生物。2020年9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與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等機構科學家共同發表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裡,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分布發生了巨大變化,南極大西洋扇區的磷蝦豐度減少,而印度洋和太平洋扇區或許能夠比一個世紀之前容納更多的磷蝦種群,成為磷蝦新的「避難所」。除了氣候變化,還有商業捕撈。
  • 100年前就被「瓜分」的南極,如今中國還有機會嗎?
    B站聯合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新華社,首次網絡直播連線中國中山站,展示中國的最新南極考察成果。▲B站網友祝南極科考隊員仲冬節快樂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察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雪龍2號」破冰船首次亮相,和雪龍號一起,幫助中國科考隊實現了「雙龍探極」。
  • 來南極告訴你正確答案
    我們的海恩典號遊輪漂在南極海面上雲集在南大洋的鯨有12種之多,它們可分兩大類:一類屬鬚鯨類,較大的有藍鯨、鰭鯨、黑板鬚鯨、縞脊鯨、巨臂鯨、露脊鯨等;另一類屬齒鯨類,較大的有抹香鯨,逆戟鯨等。那我們如何區分海裡漂著的到底是鬚鯨還是齒鯨呢?遊過去扒開嘴看看?
  • 南極冰下都有啥?那裡的百合都會跳舞!
    但近幾十年來,隨著極地海域考察範圍的逐漸擴大,尤其在南極海洋深處的研究增多,許多新物種不斷被發現,過往的傳統觀念正在被科學新知所修正。有關南極海洋保護的理念,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發展和完善。我曾17次赴南、北極參加考察探險活動,其中8次隨「極星」號等國外考察船赴極地,在南極地區,我曾領略過「冰下草原」的奇幻景色,也曾見過形形色色的海底生物。
  • 南極「探」氣,北極「讀」冰!2020青島極地科考書寫新紀錄新傳奇
    近日,青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的10多位科研人員又從上海出發,乘坐「雪龍2」號參加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回顧今年的極地科考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給科考人員增加了許多困難因素。在這特殊的一年裡,南北極的「青島身影」又書寫了不同尋常的歷史紀錄。
  • 不明生物骨架現身南極內陸80km,是海豹殘骸,還是恐龍化石
    根據英國《太陽報》1月7號報導,一位喜歡用谷歌地圖找神秘存在的網友,在南極內陸找到了一具不明生物殘骸。●谷歌地圖上發現的不明生物骨骼。●放大後是這樣的。南極不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大陸,而且是風最大的大陸,終年刮著8級以上的大風。在南極的內陸,沒有植物沒有動物,除了人類的科考團隊以外,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
  •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帽帶企鵝數量明顯下降
    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是受氣溫影響最大的地方之一。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南極有一種企鵝的數量出現明顯下降。 在南極象島,生活著一群帽帶企鵝,它最明顯的特徵是這裡的一道黑色條紋,有點像海軍軍官的帽帶。
  • 南極半島過去50年平均升溫近3℃,生活在那裡的企鵝還好嗎?
    Abbie Trayler-Smith / Greenpeace 與此同時,沙克爾頓和少數成員進行了一段史上聞名的航程,用敞篷小船橫渡到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最終帶著救援船返回,成為經久不衰的領導力和逆境生存的傳奇。
  • 中國最大金礦老闆63歲董事長娶38歲妻子,新娘:相信愛情
    (原標題:中國最大金礦老闆63歲董事長娶38歲妻子,新娘:相信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