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380字,閱讀約3分鐘
戰爭年代,為了保衛國家和民族,在祖國各地,千千萬萬熱血男兒從四面八方趕來參軍。在與敵人的浴血奮戰中,許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那些能夠在殘酷戰場上生存下來的先輩們,不斷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輝煌業績,成為優秀的指戰員。建國後,他們都成為開國功勳。光陰似箭。我們最敬仰的十位開國元帥,將軍已經不在了。雖然他們已經去世,但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令我們欣慰的是,他們的幾個妻子還活著。
開國元帥唯一健在的夫人李剛
開國元帥葉劍英夫人李剛,說起來,李剛夫人也是大家閨秀。她的老家在湖南漣源。她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戰爭年代,她親眼目睹了日寇侵略家鄉人民的慘劇。她立志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抗戰勝利後,她離開家鄉參加了人民軍隊。
1948年,華北軍政大學在石家莊正式成立,它是葉帥一手創建的,李剛有幸成為華北軍大的第一批學生。在那裡她與葉帥相識相戀,在大家的祝福下,他們成為令人羨慕的一對。婚後,他們育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他們的兒子葉選蓮和女兒葉文珊長大後都進入了商界。現在他們發展得很好。李剛太太現在90多歲了,身體很好。現在兒孫滿堂的她晚年生活很幸福。
開國將軍王樹聲夫人楊菊
1921年,楊菊出生於湖北南漳。她家境富裕,生活條件優越。她的父親也曾是一所中學的美術老師。因此,她從小的學業就非常優秀。在她即將中學畢業時,抗日戰爭爆發,抗日救國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在幾位進步教師的影響下,楊菊於1938年來到延安。
在陝北女子公學學習幾個月後,她進入延安衛校學習。3年後,她畢業,在部隊當了一名軍醫。這時,被調回延安學習的王樹聲結識了楊菊。在幾位熱心人的幫助下,他們有了第一次約會,並逐漸深入了解雙方。
1944年中秋節,他們在延安一個普通的窯洞裡舉行了簡單的婚禮。當時與王樹聲關係很好的陳賡已經向大家公布了這個消息。賀龍,徐向前,陳賡,陳錫聯等後來的開國將領前來參加婚禮。婚禮簡單而熱鬧。
建國後,楊菊夫人一直在衛生部門工作。她歷任湖北省軍區衛生院,北京市海澱區衛生局局長,北京304醫院副院長,副政委。她為軍隊的醫療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楊菊現已98歲高齡。她在幸福的晚年有著廣泛的性興趣。彭日曆喜歡種花,練字,生活很充實。
開國上將羅瑞卿夫人郝志平
郝治平,1922年生於河南安陽。他年輕時受過良好的教育。七七事變後,他目睹了社會和學校的變化,懷有報國的遠大抱負。1938年初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到延安。
在延安,她先後就讀於陝北公學和延安抗大。當時,羅瑞卿擔任延安抗大副校長。登臺發言的羅瑞卿,以出眾的口才和積極的鼓勵,郝志平給臺下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也許是當時郝志平愛上了這個具有軍人氣質的男人,慢慢的他們走到了一起。1941年4月3日,中央黨校學員畢業典禮,也是黨校畢業生郝志平,羅瑞卿結婚的日子。
兩人一起走過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建國後,夫妻倆一起在公安部和總參謀部工作了17年。1955年,郝志平被授予上校軍銜。而且,她還是我國警察界的老前輩,是新中國第一批女警察之一。如今老人已經97歲高齡。她身體很好,平日喜歡在家畫畫,練字。晚年的她,和兒孫們在一起,過得很幸福。
這裡是《左右劉三歲》,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