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和年輕人聊聊困惑和未來!餘隆:最重要是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

2020-12-17 新民晚報

「您年輕的時候想幹嘛?」「您受過打擊嗎?」「如果您換成我們,您希望業餘時間做什麼?」

今日,上海交響樂團大堂咖啡廳熱鬧不已,音樂總監、指揮家餘隆坐在上海樂隊學院一群20歲出頭的青年學生中間,和他們聊起初心和理想,聊到困惑和未來。

始終強調「扶持青年藝術家」的餘隆,主動安排了這次座談會,希望傾聽青年音樂人的困惑,並給出自己的建議。「現在的藝術教育,給了年輕人太多框框,我希望能鼓勵他們保持好奇心,釋放想像力、提升創造力。」餘隆堅信,「音樂行業的未來是這群年輕人的。」

圖說:餘隆和年輕人聊聊困惑和未來

敢犯錯才會有提升

上海樂隊學院是連接音樂院校和職業樂團之間的橋梁,他們的學生是「準職業樂手」。作為上海樂隊學院院長,餘隆並不承擔具體的教學任務,但他一直都想跟這些即將前往職業樂團接受社會洗禮的年輕人,有「像朋友像家人」一樣的交流——尤其是今年,疫情給整個演藝行業造成了巨大衝擊,也讓這些年輕人對未來更加忐忑。

「我請你們喝咖啡,你們甚至可以翹著二郎腿,和我邊喝邊聊。」為讓年輕人放鬆,餘隆主動站到他們面前,以拉近距離。2019年考進來的大提琴學生吳孟錡,最擔心的是同樂隊合奏時會拉錯,餘隆直言不諱:「不要怕拉錯,實習就是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早發現錯誤早糾正,這是你們和樂隊合奏的意義。但同時,要增加對音樂的了解。你們在這裡學2年,我建議你們1個月研究1個作曲家,2年就能研究24種演奏法,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也有人問餘隆,如果重返20歲,會做怎樣的選擇?「其實我當時不想學音樂,一心想當畫家。我家人都是搞音樂的,逼著我學,結果我基礎沒打好,所以後來只能改指揮了。」餘隆自我調侃後,又正色說,「如果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我希望自己是能全面發展的人,應該對任何知識都有興趣,爵士、搖滾、語言,甚至網絡文學,這是知識結構,世界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就算你不從事音樂行業了,這一點也會讓你受用。」

據悉,上海樂隊學院如今已經開設現代音樂產業課程,邀請在音樂商業運營、製作、推廣和傳播方面有實戰經驗的專業人士舉辦講座,幫助青年演奏家獲得「破圈」的機會和能力。

圖說:餘隆

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

在座談中,餘隆分享了一個故事。他曾率樂隊和一位著名作曲家合作,「他給我們演奏員提出的要求,是要有湖上安靜的感覺,還要有霧,這霧還得泛著紫色的光。」一頭霧水的上交演奏員們,怎麼都沒法找到「泛著光的紫色霧」。幾次之後,餘隆靈光乍現,讓演奏員們將演奏力度從MP(記者註:中弱)改成PP(很弱),作曲家大喊:「有霧了有霧了!」

這個故事讓年輕人哄堂大笑,但餘隆講這個故事,卻有深意。「我一直希望年輕人要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他正色道,「很多作品的處理靠的就是想像力,好奇心能帶給你們難以想像的回饋,是你們擁有的最大的禮物。」

經常有音樂愛好者問餘隆,怎麼才能聽懂一首作品,或理解一段旋律。「其實,音樂就像這杯水,觀眾是容器,在圓形的杯子裡,水就是圓形的,流到方形的容器裡,就是方的。同一段音樂,不同的人聽了有不同的感受。」餘隆說:「音樂考驗一個人的想像力。同一段音樂,不同的人聽出不同故事、不同畫面,就算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或心境去聽,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去聽純音樂,就是和自己的內心對話。

餘隆語重心長地告訴年輕人:「競爭力來自創造力,創造力來自想像力!你們未來搞不搞音樂都不重要,但不論做什麼,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圖說:餘隆希望年輕人要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

未來總歸是年輕人的

雖然管理著包括上海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等在內的六七個頂級音樂機構,但餘隆哪怕是見縫插針也要擠出這1個半小時找青年音樂家聊聊。疫情以來,他致力於發掘優秀的青年音樂家,在上交的新樂季中,給了他們很多的機會。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餘隆相信:「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這一代年輕人終究會出來,有更多的機遇等著他們,但他們需要做好準備。」

疫情讓人惶惑,尤其是年輕人。從綜合性大學畢業的小提琴手劉蓓苾正為求職苦惱,她去很多職業樂團應聘,卻因並非音樂專業院校畢業被拒。餘隆批評了這種現象,他說「正常的職業樂團,學歷只是參考」,同時他也告訴劉蓓苾,做好專業儲備最重要,「如果你的小提琴拉到無懈可擊,你去柏林愛樂,人家照樣要你,不會看你的學歷。」

「中國有句老話,叫笨鳥先飛,作為年輕人,就得多花點時間和精力準備好,成熟的演奏員用一個星期準備,你就用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去學習,」他說,上交的排練是對樂隊學院的學生開放的,但如果自己沒有提前拉過這曲子,坐進排練廳也會毫無感覺,「就像健身,女生想要兩條馬甲線、男生想要八塊腹肌,都不是一覺醒來就會有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但事業上一定是,付出肯定會有結果。」

「你們年紀還小,在你們出生的90年代,中央交響樂團是最好的樂團,用了兩個禮拜,排出來《肖七》非常興奮,但現在在上交,你知道排這部作品要多久?兩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交響樂的水平飛速進步。」餘隆說,青年音樂家們的未來,讓人萬分期待。(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相關焦點

  • 點一杯創意咖啡,挑戰好奇心和想像力
    點一杯創意咖啡,挑戰好奇心和想像力 2020-05-13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想像力在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
    總的來說,想像是理解的基礎,那麼想像力其實對兒童來說也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如何培養兒童的想像力呢?今天杭杭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於培養兒童想像力的技巧吧。首先呢,培養兒童的想像力,最離不開的還是培養兒童的好奇心,為什麼說要培養兒童的好奇心呢?因為擁有了好奇心,兒童因為想去知道去了解心裡,他才會有去想像的動力。
  • 保持好奇心,是科學創作的根本動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周忠和周忠和院士:保持好奇心,是科學創作的根本動力怎麼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科普作品?科學作品創作該如何堅持科學精神?這是周忠和院士和大家分享的兩個主要問題。周院士回答說,他出生在農村,平時能看到的課外讀物很少,不過他從小就對過去的事情感興趣,高中的時候班主任還給他訂了一份叫作《化石》的雜誌。1982年參加高考時,他選擇了兩個專業,其中一個就是古生物學,後來他被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錄取,從此走上古生物學習和研究的道路。
  • 達文西有「非人類的好奇心和敏銳觀察力」
    李奧納多達文西熱衷於親身體驗,他是一名天生的觀察者和實驗者,他更喜歡從實驗中推導,而不是從理論中推理。這一經驗主義的方法再次讓李奧納多領先於時代。他對於思考抽象概念既缺乏天賦,又沒有接受過相應的訓練。憑藉聰明才智,他設計出了各種新奇裝置和巧妙方法來探索自然現象。
  • 獨家對話沈南鵬:我的好奇心和驅動力|何問西東
    沈南鵬坦言也有看走眼、犯錯誤的時候,但"這不要緊",重要的是"保持對一個行業的深度研究和觀察,保持對這些企業家的長期關注"。比較幸運的是,在以後的幾個月裡,我們一直跟蹤這家公司,九個月以後我主動給一鳴打電話:"我們能不能再聊聊。"我感覺好奇心是(這樣做的)一個重要的驅動因子。一個投資人最大的滿足感,是你曾經見證、親歷和推動了這些偉大企業的創立和成長。評價王興、黃崢和張一鳴優秀的創業者是有很多共通性的。
  • 好奇心和目標:科學力量的源泉
    您可以在該資源中心頁面上查找到COVID-19相關論文的投稿政策,以及Cell Press旗下期刊已發表的有關疫情和病毒的論文。網站正在不斷更新中,所有內容都可以免費閱讀,。而今,在中心成立十個月之際,Cell編輯部撰文,倡議科學界和科學家們保持科研熱情和好奇心,並對未來前景持續樂觀。*以下部分內容譯自英文,僅供參考,請以英文原文為準。
  • 餘隆、歐陽娜娜都為它打Call,即將落戶中國的黃標現場有什麼魅力?
    黃標現場的落地得到德意志留聲機廠牌、環球音樂(中國)、餘隆工作室、上海交響樂團傾力協作,並邀請到著名指揮家餘隆擔任黃標現場品牌大使及策展人。餘隆表示:「每個音樂家都知道,鼓勵下一代表演者有多麼重要。但是建立新的觀眾群,讓年輕人在聆聽音樂會時賓至如歸,也同樣重要。
  • 莊子和愛因斯坦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教育應該培養人讓其靈活變通並放寬視野,激發想像力,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敢於尋找新出路,而不是狹獈地思考問題,或者只是沿著前人的道路思考問題。中國教育對於這方面的還不夠重視。而這本質上正是好奇心和想像力的作用。從這點來看,這個故事就相當引人深思了。「想像比知識更重要,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愛因斯坦曾說。知識,是孩子通過自己對外界的認識而產生好奇,進一步發揮想像,並最終通過自己的理解得到的答案,而這正需要一定的想像力和好奇心的參與,所以培養想像力和好奇心也是對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想要未來有發展,就牢記這三句話
    日本有一位企業大咖,是和日本松下幸之助齊名的人,他就是稻盛和夫,在27歲就開辦京瓷,52歲開辦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兩家公司都早已經上市,而且都是世界500強的公司,78歲,又臨危受命拯救要破產的日航,僅僅1年多就將日航又重歸世界500強。不得不讓我們對其產生敬佩。
  • 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和一般的投資機構不一樣,需要清規戒律和體系化,偉大的藝術家需要自由和空間去創作。 馬拉度納是足球場上的藝術家,南美出產足球的藝術家,和歐洲體系化作戰的模式不同的,南美人狂放不羈,野性十足,彰顯個性,敢於想像,只有他們才能踢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足球,讓人感嘆,原來足球還可以這麼踢。
  • vivo牽手蔡司背後:手機影像正在突破邊界和重塑未來想像力
    12月17日,vivo和蔡司宣布成為全球影像戰略夥伴,vivo高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倪旭東和蔡司中國總裁福斯特(Maximilian Foerst)共同對外表示,雙方將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共建聯合影像實驗室、聯合研發旗艦級影像產品、深耕影像內容生態,合力拓展手機影像創作的邊界,重塑移動影像的未來想像力。
  • 半個世紀後,我們的好奇心和勇氣都去哪了?
    最旺盛的好奇心也被政治終結但是「偉大時刻」很快戛然而止,1972 年,Apollo 17 號計劃結束也標誌著人類登月時代的暫停,人類踏足月球始於阿姆斯特朗,止於尤金·塞爾南。墜毀的探測器,著陸器部件,攝像機,更不用說人類留下的旗幟和腳印,這些讓月球比與美國「相遇」之前重了 118 噸。不會受到風、雨或者細菌的影響,這些遺留物仍然保持著 50 年前的模樣。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沒人脈又沒錢的時候,不妨試試做這3件事
    他27創辦的京都陶瓷、52歲創辦的第二電信都發展成了世界五百強企業,不過他最讓人稱嘆的成就,還是在於78歲時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企業。本應該功成身退,仍然冒著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的風險出山,這種勇氣與魄力就十分值得敬佩了,難怪有這麼名人志士都十分敬仰他。
  • 白巖松馬未都等眾多名家「對白」「Z世代」讀解青春困惑
    白巖松、李昌鈺、周國平、馬未都、劉震雲、陳魯豫、武志紅、樊登等20餘位嘉賓,走進大學校園,共同完成30場演講,通過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智慧,激勵新一代年輕人走出迷茫、找準方向、實現自我價值。由此引導年輕人從書籍中汲取面對各種困境的人生智慧。18-25歲,是人生行至四分之一的關鍵時期,也是每個青年人最為迷茫和掙扎的「至暗時刻」,旺盛的精力與大把的時間,對應的卻是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站在大學與社會的十字路口,到底是考研還是就業?去北上廣深還是小城市?怎樣做出正確的選擇?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該不該為愛瘋狂一次?……面對這一系列問題,青年人亟需更多可行的人生處方。
  • 孫玉勝:國際傳播需要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
    我說少兒頻道在保持精品原創欄目的同時,應多播一些動畫片,這符合兒童的收視需求,有利於提高頻道吸引力和影響力。我還說,動物和中國功夫應該是動畫片國際化創作的兩個重要選材方向。我不是一個文藝創作者,我對動畫片的這個認知只是基於我對電視傳播效果的價值判斷和一名記者的新聞直覺。2008年我正忙著組織籌備北京奧運會的電視轉播報導。央視共投入九個頻道,報導規模前所未有。
  • 簡單聊聊什麼是性別和性取向
    如果你對性、性別方面存在著諸多困惑,這本書絕對能幫助你答疑解惑。下面藉助書中的內容,簡單聊聊性別和性取向。性別的三種理解我們日常習慣了男女的二元區分,以為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了。然而,這其實是僅僅根據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做出的區分。除了從生理角度去理解性別之外,也有從心理角度對性別做出的區分。
  • 聊聊愛情和未來
    和前任分手後想的甚至是以後找個人形婚。 能長久在一起當然好,可這種狀態非常難得不是嗎?所以我期待,但並不強求。 我愛他,但他可以選擇離我而去,不管是戀愛中還是結婚後。我所求的,不過是離開時的一份體面,徹底結束後再重新開始。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卻是,分手/離婚時一地雞毛。
  • 五個簡單方法,彩虹天使教你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眾所周知,著名繪畫大師畢卡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他的作品充滿想像力以及創造力。 他曾說過:「我花了一輩子學習怎麼樣像孩子一樣的畫畫」。 因為,孩子終將長大,正是最寶貴的培養孩子創造力以及想像力的重要時期。
  • 想像力論壇丨未來生存可行性報告:太空旅行與星際探險
    你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天問一號已經在去往火星的路途中飛過1000多萬公裡……曹斐,《永不消逝的電波》,作品與Acute Art聯合製作,2020,虛擬實境。圖片由藝術家、Acute Art、維他命藝術空間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 未來和當下最重要,肖戰2020未來可期,享受過程,認真努力不畏結果
    肖戰說過人生理想的狀態不是考後悔藥來改變的,更重要的是當下和今後的日子,努力過好每一天,而不是去後悔以前做過的事情。總結出「未來和現在最重要」。 他說要保持平常心,但是做事情的時候竭盡全力的去做好,以平常心來對待結果,不要考慮太多結果,過程很重要,努力就好,努力去解決問題,不逃避不躲藏,自然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