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匠心互聯 共建生態」,由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二屆「多彩·網際網路保險高峰論壇」在貴州遵義舉行。華貴保險董事長汪振武、慧擇保險網創始人、深圳市慧擇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存軍,泛華保險銷售服務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劉力衝,i雲保創始人、CEO李哲等嘉賓在此次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大咖雲集遵義,共議科技如何賦能保險業?如何共建保險新生態?
大童保險服務董事、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 / 快保科技CEO李曉婧
大童保險服務董事、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 / 快保科技CEO李曉婧「數位化時代的模式重構」的主題演講中有這樣一個觀點:2020年年度非常特別,可能是改變了全人類的命運和軌跡,所以我堅定的認為2020年是中國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起點和元年。
這一年所有行業中的企業都在緊急的布局科技板塊,都在主動被動的擁抱著數位化的時代,在李曉婧看來,變化的時代中,她感受到了行業的一些變化和比變化更為重要的「不變」。
她談到,第一個變化是需要重新來定義網際網路保險,重新定義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幾年前,在監管的定義和屬性當中,定義網際網路保險產品時,是以放在網際網路平臺上,ToC客戶可以直接購買的產品被定義為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下來後,再次站到客戶視角,客戶覺得幾乎所有的保險產品都是在網際網路保險上購買的,至少是通過一個連結或者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完成了交易的過程。,她斷言,未來所有的產品可能都是網際網路保險產品。未來在中國的保險行業,可以說所有的企業都是網際網路企業,所有的企業都是數位化的企業,也不會再分誰是傳統的,誰是網際網路的。
第二是變化帶來的思考:這個行業究竟需要不需要人的服務?答案是需要的。她認為,保險不是高頻商品,客戶如何鑽研在低頻產品中都不可能是專家,所以它依賴於專業人士的建議。保險又不是數學,雖然它要有精算的基礎,但配置保險的人很多是基於愛與責任,但我們發現愛與責任很難計算,人一定是未來這個行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三個變化是從賦能到重構。她說,賦能僅僅改變了速度,而重構會改變成功要素。在數位化的時代所有人都有機會擁抱線上流量,在虛擬空間中,這是最大的流量入口,這個改變之後整個行業保險從業者的產能有可能出現幾十倍的暴增,過去我們的假設都是基於非數位化時代對風險的認知,未來,很有可能重構我們的行業形態和工作模式,這一點難以想像。
而不變的是行業的屬性和企業的屬性,永遠不變的是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是服務,未來當顧客擁有越來越多保險的時候,就衍生出對它擁有的這麼多保險的強大的服務需求;是要做實線下。保險行業確認離不開人,人這個屬性需要交互,需要社交的,保險行業有非常大的特質,它是高壓力、高挑戰性、高成就感和高易感的行業。線上最難替代的是人與人的交流,情感的交互和問題共同的解決,遇到困難問題時情緒的宣洩和成功之後喜悅的分享。
李曉婧最後說到,作為共建生態的行業一分子,期待未來行業裡的大家可以共生、共榮、共美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鈺 劉振梁
編輯 馮豔
編審 胡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