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童保險李曉婧:保險有「坑」是因為銷售環節不夠專業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3月16日,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李曉婧坐客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雲論壇——「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如何選擇醫療、健康保險?」,給廣大保險消費者答疑解惑。

《21世紀》: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民眾對醫療、健康保險的需求,現有的醫療、健康保險是否涵蓋新冠肺炎責任?

李曉婧: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探討。第一,現有的醫療保險主要類型包括哪些?第二,醫療保險需要對新冠肺炎承擔哪些責任?

首先,從比較流行的醫療保險來說,它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百萬醫療類,百萬醫療這個品類,是可以單獨購買的以住院醫療保障為主的醫療險,一般是住院和重大疾病的住院醫療,也有涵蓋特殊醫療責任的產品,它可以承擔數百萬的保障額度,還可以擴展到社保外用藥,是一種國民醫療保險,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非常重要,目前受歡迎程度比較高。

第二種是被稱為萬元保的小醫療,小醫療一般是和百萬醫療做搭配的,因為百萬醫療保險產品會涉及免賠的額度,我們可以用小醫療去補充這部分。這兩個是比較好的組合,基本將住院類的醫療全部覆蓋,而且搭配起來基本還涵蓋了自費藥的部分。

第三種是中端醫療,既含門診,又含住院醫療,通常也會涵蓋特需和部分自費藥。這種一般保費上,比百萬醫療和小醫療加起來要貴一些。當然,它的覆蓋面也更廣。

第四種是高端醫療保險,這類是現在高淨值客戶,購買比較多的一個品類。高端醫療保險也涵蓋的面很寬,從門診、急診,再到住院醫療,基本都包括。而且還覆蓋相對較為昂貴的醫院、私立醫院的醫療費用,很多高端醫療還包括了全球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障,但是它的保費也比較貴,一年可能會達到數萬元。

大的品類上基本是這四種,還有一些小品類的醫療險主要是保障一些細分領域和項目的。

那麼這四類醫療險加起來能不能滿足現在我們新冠肺炎的責任呢?我認為應該是滿足的。

首先就是如果由於新冠肺炎需要住院治療,那麼有住院醫療責任的保險產品就可以涵蓋到,涉及到自費藥的部分,產品中涵蓋自費責任的便可以承擔。

如果沒有門診部分責任的產品,有可能會面臨一點點挑戰,但是門診部分的風險,其實對於大部分患者是可以自留的。這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一旦要住院醫療,費用上有可能自身是承擔不了的。而含有住院醫療責任的,因為有百萬的住院醫療額度,此類風險覆蓋上是足夠的。因此如果客戶是中產收入較高的,配置了中端醫療和高端醫療保險的話,應對此類風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第二個在考慮新冠肺炎是否能夠滿足的話,還要看能不能夠及時進行賠償。這段時間,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了保險行業的很多醫療保險,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推出零免賠額和零等待期的產品,能夠即時購買,即時生效,讓客戶能夠用到。既往一般產品都還是會有一個等待期的,以免一些客戶帶病投保,但是對於新冠肺炎,大多保險公司都進行了「雙零」責任上的擴展,滿足當下客戶需求。

同時,我們還看到了,最近很多保險公司不斷地從客戶的視角來擴展新的保險責任。比如說像大童合作的一款百萬醫療保險產品,不僅在醫療方面覆蓋了新冠肺炎的責任,同時還提供了一旦一年內因新冠身故,給予30萬保額的身故責任金。其實這也是我覺得醫療險現在人性化的一些責任擴展。所以,在滿足新冠肺炎的需要上,我認為所有的品類加起來,責任和額度,包括及時賠付上應該都是沒問題的。

《21世紀》:目前,市場上的醫療、健康保險以短期保險為主,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長期保障需求?

李曉婧:我們之所以說它短期為主,主要就是考慮到產品的穩定性。產品的穩定性,其實跟產品的價格有很大關係,如果定價過低,不能夠應對未來的一些醫療成本或是通貨膨脹的風險,甚至於可能本身的定價就是低於了這種疾病的發生率和費用額度,那產品的穩定性肯定會有問題。因此要保證長期的穩定,應該從幾個方面來入手:

第一,行業應該給予短期醫療保險一個客觀、標準的定價。過於激進,以市場競爭為目的,把價格定得過低,實際上已經突破了風險定價的底線,這樣肯定是難以為繼的。因此,行業在醫療保險的定價方面應該有一個合理的範疇。

第二,國際上許多國家在高端醫療保險領域非常有經驗。每年都會在九月份左右有一個正常的漲價,漲幅一般10%左右,這就很好的規避了醫療通脹帶來的產品不穩定性。但是國內現在的百萬醫療類的保險,還沒有一種逐年根據醫療通脹來逐年漲價的機制,我個人認為這個機制未來需要慢慢建起來,保證產品穩定性的同時,客戶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可以設計一些中長期的醫療保險,現在市場上有五年、六年的中長期的醫療保險,相對而言可以滿足客戶的長期需要。但是,研發這類產品的前提,其實還是要先解決定價機制的問題。

《21世紀》:對消費者選擇醫療、健康保險有何建議?如何避坑?

李曉婧:我給出的建議:

我們的消費者需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自己的需求,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進行醫療保險的選擇。這就要考慮這幾個要素,第一,是否有社保?第二,自己的生活水準和經濟實力如何?第三,未來希望擁有什麼樣的醫療服務和醫療水平?第四,認為什麼樣的風險是可以自留的,什麼樣的風險是必須要進行轉移的?

首先以需求為導向,把自己的真實狀況搞清楚,比如你是沒有社保的,那麼你選擇的範疇就一定是對社保以外的醫療有充足保障的產品。比如你的生活水平要求比較高,而且很有經濟實力,那你有可能就是希望在將來看病的時候能夠到私立醫院、特需門診就醫,甚至希望能夠到跨國的醫療機構去尋求醫療服務,那你就在這方面找適合的產品,當然費用也會高一些。如果你覺得自己能承擔一些風險,比如門診看病等風險是可以自留的,那這個部分就不要去考慮了,主要考慮承擔不了的方面,然後將這些風險轉移出去。

對於避坑的問題,其實我個人在工作當中不太願意去談避坑這個詞,首先我並不認為產品本身有坑,我也不認為保險公司會給我們的客戶去挖坑。所謂的「坑」,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中間銷售環節出了問題,比如銷售的人員不夠專業,最終匹配的產品與客戶的真實訴求有出入。所以在銷售的過程中,還是要做到足夠的信息對稱,根據客戶的狀況幫他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這一點是避坑最重要的原則。因需定製,充分的了解客戶實際需求,就不會有坑出現了。

《21世紀》:保險公司將會如何開發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醫療、健康保險?

李曉婧:首先需要建立顧客視角。不能以產品導向來設計產品,而是以顧客的視角來設計產品,充分理解市場、充分理解客戶。這個需要去廣泛地做大量客戶需求調研,然後將有健康醫療保險需求的客戶進行分類、分群和分層,整理他們的需求點,從中找到不同的客戶畫像。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客戶需要的產品形態是什麼樣的,然後找到這種形態。

有些客戶真的對價格是不敏感的,但是他對保障的項目和服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還有些客戶要求價格極致的便宜,麻煩一點沒關係。

所以將客戶進行分類、分群,把他們的痛點、癢點、需求點全部都找到之後,再去匹配產品責任,定製多樣化的保險產品。最好是在客戶做選擇時給予一些選項,能讓我們的客戶在購買醫療保險時,提供一種點單的購買形式,針對每一項責任進行單項的報價,客戶選擇之後,我們將些所有被選擇的責任組合起來,形成專屬的責任包,再去計算保費。

目前比較多的就是捆綁式的產品給到客戶,導致了客戶有時候會不得不買了一些並不太需要的責任。如果能夠做成點單式、組合式的服務,可以更好的去應對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

《21世紀》:未來,保險是否會配套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務?

李曉婧:這是一定的,健康管理服務有非常大的市場需求,而且是行業必然的方向。現在我們的客戶在醫療方面,最擔心的就是兩個問題,第一個,一旦發生健康風險,錢夠不夠。第二個,我有錢,能不能找到好的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

實際上我們也看到很多有錢解決不了問題的情況,很多人會在最急需某一種醫療服務時,拿著錢卻找不到門路。不知道最適合的醫生在哪裡,也不知道如何去尋找這樣一位醫生,更不知道找到之後,如何與他進行聯繫。甚至有一些客戶需要知道全球治療某種疾病最好的醫院、醫生在哪裡,應該怎麼樣去找到他。這些其實都是未來在醫療健康保險當中需要解決的。我覺得在這個部分有非常多的文章可作,也有會非常多的服務項目可以提供。

其實現在許多保險公司提供的綠色通道、門診專家、住院安排等服務是非常好的。當然還有一些有國際醫療資源合作關係的、跨國視頻專家二次會診、海外就醫,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次新冠疫情期間,不少人真的找不到合適的醫療途徑,這也許是比醫療費用不足還要嚴重的問題。未來可能還會擴展健康管理方面的服務,讓客戶不僅僅是獲得了醫療費用的補償,而是正確的給予客戶健康管理方面支持,這應該是保險行業未來必須提供的價值,這方面是廣大客戶的需求,也是行業應該去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大童保險服務李曉婧:企業對科技的投入再多都不為過
    2020年12月9日下午,和訊網主辦的「2020年財經中國年會暨第18屆財經風雲榜保險峰會」在北京盛大舉行。本屆大會以「護航實體經濟 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探討中國保險行業在變局中和疫情後的「蓄力 重啟」之策。  大童保險服務執行副總裁、快保科技CEO李曉婧出席了本次峰會,並就「後疫情時代保險科技創新與數位化轉型」話題在圓桌對話環節發言。
  • 大童保險執行副總裁李曉婧:疫情加速推進保險業數位化創新、保險...
    作為各大機構線上競爭、塑造核心驅動力的關鍵,科技的重要性也開始日益凸顯。李曉婧在《科技如何重塑保險生態新模式》的圓桌論壇中表示,用科技賦能,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融合是大童保險近兩年發力的主要方向,而疫情的出現則是加速推進了公司數位化創新的進程,這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 華貴保險⑩丨李曉婧:永遠不變的是以客戶為中心
    華貴保險董事長汪振武、慧擇保險網創始人、深圳市慧擇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存軍,泛華保險銷售服務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劉力衝,i雲保創始人、CEO李哲等嘉賓在此次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大咖雲集遵義,共議科技如何賦能保險業?如何共建保險新生態?
  • 北京電視臺北京直通車報導——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李曉婧說道:」在保險行業,實際上現在有這麼幾類型的公司,一種呢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保險公司,他實際上最重要的定位是生產產品的。還有另外一類呢,是我們也見得比較多的是一種銷售保險產品的中介。那大童呢,實際上我們是第三類的公司,我們是圍繞著所有的保險產品和我們客戶需求來做保險配套服務的。
  • 大童保險蔣銘:疫情開啟5G時代保險業工作新模式
    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蔣銘說。 迄今為止,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大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單一依靠佣金收入的中介業,營銷員展業、獲客和增員的線下渠道、傳統業務來源受到很大衝擊,經營受到嚴峻挑戰。 在大童保險服務卻呈現另一番景象。
  • 大童保險服務蔣銘:新時代保險中介是解決消費者痛點的服務提供商
    1月3日,「2020慧保天下保險大會——穿越周期、韌性前行」在上海舉行,在下午主旨為「共生·中介進化新範式」的演講環節,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兼總裁蔣銘認為:作為中介,滿足保險公司和消費者的需求,其出路在於服務。他強調,中介的職責絕對不能只是單一的銷售職責,因為銷售職責是基於保險公司的需求而展開的。
  • 大童保險進軍海外醫療服務市場
    大童保險進軍海外醫療保險服務市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保險、科技、醫療、大健康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融合,新型服務以保險科技為核心向上下遊不斷延伸,力求為保險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 大股東安信信託兩年虧50億面臨退市 大童保險將受拖累幾何?
    在2016年的11月,安信信託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參與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增資》的議案,公司擬以自有資金5.075億元,對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大童保險)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公司將持有大童保險35%的股份。雖然安信信託的保險牌照並無下文,但也入股了大童保險這一保險經紀巨頭,算是完成了信託、銀行和保險的布局。
  • 大童保險服務濟寧交服舉辦2019年度頒獎盛典暨2020年嘉年華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15日訊 1月11日晚,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濟寧交易服務中心舉辦「新保險 唯服務 童贏未來」2019年度頒獎盛典暨2020年嘉年華活動。大童保險服務山東分公司總經理田明泉、大童保險服務濟寧交易服務中心總經理張兵、部分合作單位、客戶代表及公司職工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頒獎盛典。
  • 大童保險聯合創始人、快保科技COO 鄭爽:疫情加速公司數位化轉型...
    大童保險服務聯合創始人、總裁助理,快保科技COO鄭爽表示: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融合是大童保險服務近兩年發力的主要方向,而疫情的出現則是加速推進了公司數位化創新的進程,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數位化轉型,同時加大了在保險服務端的探索。
  • 信託保障基金公司催債 安信信託或拍賣大童保險股權抵債
    、變賣安信信託質押持有的大童保險銷售32.98%股權,用以償還所欠信託保障基金公司的14.9億元。對此,9月9日,大童保險銷售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安信信託是大童的財務投資人,其自持有大童股份後,始終未參與公司經營和戰略決策。現其持有大童股權的處置方案,與大童沒有直接關係,也不會對大童的發展造成影響。」
  • 無力償還近15億欠款 安信信託要賣大童保險股權
    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大童保險」)32.98%股權被裁定準許拍賣、  期間,由於大童保險在2019年12月進行了新一輪增資,安信信託持有的大童保險股權比例從35%稀釋至32.98%。  由於上述合同履行過程中及結束後,安信信託並未償還資金佔用費和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信託業保障基金遂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依法裁決準許拍賣、變賣被安信信託質押的其持有的大童保險32.98%股權。
  • 保險中介價值升級迫在眉睫 安國保險經紀海南分公司科技打造專業...
    在保險行業中,專業經紀機構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這是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的重要保障,經紀機構對於完善行業產業鏈條、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提升服務水平,都有重要意義。安國經紀人為客戶提供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保險產品銷售,而是讓經紀人通過便捷的線上展業工具,為客戶提供專業、優質、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保險經紀服務。安國保險經紀堅信,保險經紀機構的職責絕不能只是單一的銷售,更應該側重的是服務。保險經紀機構是專業服務的輸出者,而不是保險商品的輸出者。
  • ST安信所持32.98%大童保險股權或被拍賣 用以償還14.9億欠款
    同時,雙方於2019年5月28日籤訂《最高額質押合同》,約定安信信託以持有的大童保險35%股權提供最高額質押擔保,質押股權擔保的最高債權額為20億元。早在今年5月份,市場上就曾傳言,安信信託或許會「割肉」大童保險的股份以謀求自救。對於傳言,財聯社記者曾向安信信託方面求證,安信信託不置可否。
  • 安信信託或割肉「大童保險」 曾獲投資收益逾2億
    信保基金公司起訴安信信託公告顯示,2019年4月29日、2019年5月28日、2019年5月31日,安信信託與信保基金公司分別籤訂了三份《流動性支持協議》,為擔保《流動性支持協議》項下債權的實現,雙方於2019年5月28日籤訂《最高額質押合同》,約定安信信託以持有的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35%
  • 2020年度「中國保險鼎峰108將」公示!中介大佬「搶C位」!
    入選理由 蔣銘帶領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十多年來以創新保險中介目標,真正將服務驅動銷售作為保險中介正確的 事跡簡介 蔣銘作為大童保險服務的聯合創始人,帶領團隊一路向前。不僅構建了「無專業不中介」的企業價值觀,在效率和發揮價值創造上全面發力,而且將專業服務作為大童保險服務發展的唯一產品,面向消費者和保險公司持續優化改善服務系統,構建全生命周期的保單電子託管系統。
  • 疫情面前共擔當 大童保險服務首批捐贈200萬元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疫情面前共擔當 大童首批捐贈200萬元 來源:中國網財經心繫湖北,疫情面前共擔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童保險服務積極響應並迅速行動,為支援武漢等地抗擊疫情,決定向湖北省慈善總會首批捐贈人民幣200萬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醫務人員緊急馳援湖北,各界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 車險考核新標準;陽光保險擬入股中國宏橋;大童保險股權或被拍賣
    安信信託所持大童保險股權或被拍賣 用以償還欠款安信信託11月17日公告稱,由於未能按期、足額向信託保障基金公司償還資金佔用費,且流動性支持資金到期後,也未償還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獲權拍賣、變賣安信信託持有的大童保險32. 98%股權。
  • 大童保險服務榮獲和訊網第18屆財經風雲榜「年度值得關注保險服務...
    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DRM付費諮詢服務]在此次評選中榮獲「年度值得關注保險服務品牌」獎。  該項目對保險行業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和正面的引導意義,於客戶:經過被市場認可的專業諮詢服務模式理論與實務的雙重考核,獲得專業資質認證的服務顧問,擁有更高的專業度、誠信度和知識儲備量,所以他們具備提供更客觀、更專業、更優質服務的能力,將選擇權與公平交易權交還到客戶手中。
  • 保險被坑,為何大家對保險如此反感?又如何正確的應對?
    論中國名聲最差的行業,保險必居其一,即存在有對保險的誤解,也是很多真實事例累積而成的事實,很多人確實被坑過,保險名聲差是有道理的。比如買了不賠、買了用不上、買了太貴、買了不能退、令人生畏。如果僅僅只把責任推脫為消費者不懂,不了解保險,不閱讀保險合同條款,歸結為無知咎由自取,這是強人所難,以偏概全,沒有道理,不懂,可以遠離,怎會被騙?更何況無處不在的被推銷,對於其他商品我們可以不懂,但依舊能夠買到滿意的,因為他們市場競爭更充分,信息傳遞更廣泛,而保險目前恰恰相反,競爭還不夠充分,信息傳遞蔽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