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1-01-08 吉山花瑤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

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狸藻全屬有 220 多個原生種,為多年生草本,少數為一年生,它們分布範圍遍布全球,只要有食蟲植物的區域,幾乎都有它們的蹤影。不但有標準的水生棲息種,也有生長在陸地上,甚至還有產於乾旱地以球根方式度過旱季的特殊種類。除水生及陸生的種類外,在熱帶美洲還有附生於樹上、苔蘚上的種類,甚至住在附生於樹上的鳳梨科植物葉基部儲水槽內。我國也有狸藻屬野生種,約有 17 種,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少數在北至黑龍江和內蒙古等地區也有野生分布。因此,它們生長地由溫帶到熱帶,生長方式由陸生、水生到附生。

陸生型種類 約 170 種,多生長於溪流、水塘、沼澤地等水源地附近的溼潤陸地。其主莖和捕蟲囊大都生於潮溼的地面上,不易觀察到。主莖一般都比較細,少數大型的狸藻地下走莖直徑可達 2mm 左右,主莖在地下呈輻射狀蔓延並分叉,捕蟲囊與走莖相連,葉片由主莖伸出地面。花序直立呈總狀,有花1 ~ 15 朵,如小白兔狸藻、雙岔狸藻、網狀狸藻、密花狸藻、紫花狸藻。

水生型種類 約 70 種,生於溪流、水塘、湖泊等水面中,漂浮於水中生長。植株呈條形,可長達 1m。葉圍繞主莖軸生長,羽狀或絲狀葉,無根,捕蟲囊多數,側生於莖幹或枝葉上,花序直立,生於莖幹上,突出水面。如南方狸藻、浮囊狸藻、絲葉狸藻、纏繞狸藻、黃花狸藻、雙花狸藻、巨根狸藻、狸藻等。有些是淺水生的種類,只生於水塘、沼澤等水源地邊緣,水深在 1cm 左右,走莖生於水底的泥土下,如陷阱狸藻、異枝狸藻。

『維利斯』

' 紫光藍 '

坎貝爾狸藻

附生型種類 約 20 種,附生於巖石、樹幹上的苔蘚或廣腐殖質中,也有附生於鳳梨科植物筒部葉心的水槽中。其地下莖匍匐,根部生有捕蟲囊和透明的貯水囊,葉基生,葉形有橢圓形、腎形、長條形、圓形等,花序直立,有花數朵,花大,直徑 3 ~ 5cm,最大者可達 10cm,如高山狸藻、長葉狸藻、荷葉狸藻、蘭狀狸藻、腎葉狸藻、坎貝爾狸藻、洪堡狸藻。此外,還選育了人工雜交品種,如『伊特卡』『貝蒂斯』『皮蒂埃·穆恩』『維利斯』『紫光藍』等。

繁 殖

狸藻屬植物是一個全球分布的大屬,各種生態型的種類均有其各自的繁殖方法。如多年生、水生或附生的種類可施行分株、莖部切斷、根莖切段扦插和播種等方法繁殖。但一些一年生的種類只能進行有性繁殖法,如果大量繁殖種苗,可通過組織培養。

分株繁殖陸生種群在其地下匍匐莖中會長出許多帶葉的小植株,當這些小植株葉片長大成熟後,可連根莖段一起割下分開另盆種植,而附生型種類的儲水根,可以選擇有芽點且大小適當的,予以切割分株。此外,一些產生冬芽的水生種類,當其冬芽形成後,也可以將冬芽從母株分離讓其單獨生長。

莖段切斷繁殖此法主要是用於水生種群。在夏季生長期內將粗壯和長得過長的植株以 5 ~ 10cm 一段用剪刀剪斷,讓其單獨生長成另一株植物。這種繁殖方法最好是在植株長得大過密,需要修剪時一併進行。此外陸生狸藻種類,在葉片上的不定芽偶爾會長出幼體,當植株長大後即可加以切割。有些種類可以直接將葉片切離,直接鋪在水苔上,即可等待其不定芽的成長。

根莖切段扦插繁殖附生和陸生種群,多數都有地下匍匐的根莖,這些根莖多帶有葉片和側芽。繁殖時用利刀將蒂芽或不帶芽的莖段按 5cm 一段切斷,平放於培養土或水苔上,再撒上一層薄土或水苔,灑水後,蓋上塑料膜,以維持高溼度。一般在 25℃~ 30℃氣溫下約 1 個月左右會出芽,待芽體長出 3 ~ 4片葉時可移植。

有性繁殖此方法繁殖主要是一些1 年生的種類和需要嚴格的異花授粉才能結出種子的種類。而一些閉花受精的自花授粉種類如需雜交時,也可用此法繁殖。

方法是將一朵花的成熟花粉抖落在白紙上,用毛筆蘸上少許,掃入另一朵花的柱頭上完成。一旦授粉成功,子房會膨大,4 ~ 8 周后,蒴果成熟,散出微細種子。陸生種群的種子可直接播於潮溼植料或盆土上。而水生種群可直接將種子播於水面,播種一般要兩個月以後才會發芽。

組織培養通過種子無菌繁殖,培養在 MS 培養基上,或 H 培養基配方( 花寶 1 號 3g/L、瓊脂 8 ~ 15g/L、蔗糖 20 ~ 30g/L) 的培養基上,但種子萌芽率不高,需要做其他培養基配方的試驗。萌芽後,為了以後的培養增殖,培養基附加 BA1mg/L,在分化苗時需要加入果汁,可提高幼苗的質量。壯苗培養基添加萘乙酸,使小苗生根。採用根尖、莖尖、葉尖離體培養時,可用全強度 MS 培養基 ( 基礎鹽 ),蔗糖 30g/L,肌醇 100mg/L,瓊脂 7g/L,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可按上述固體培養基加入1 ~ 2mg/L 的 BA。產生不定芽的培養基配方:將葉片從無菌培養的植株轉移到沒有生長調節劑的固化 MS 培養基上( 背面與培養基接觸 ),或轉移到 MS 液體培養基上,附加 1.0mg/L 的 NAA。當壯苗培養成根系後,在出室前,陸生種和附生種小心地把植株從培養瓶裡取出,只需將凝膠洗掉,或將植株浸入水中,用手指將凝膠擠出。定植於培養杯中。陸生禾葉品種及水生細葉品種,組培苗應小心地把植株從杯子裡拿出來,在水龍頭下衝洗根部凝膠後,用鋒利的刀片將植株分成 6 ~ 8 部分,並使用鑷子將部分植入基板或水族盤中,並不要對水族館劇烈的改變,否則將導致水族館植物腐爛。

栽 培

狸藻生長地由溫帶到熱帶,生長方式由陸生、水生到附生均有。人工栽培方面應視不同的生長方式給予不同的栽培方法。陸生型種群是佔最大部分,但花朵小而花期短,目前被推廣為園藝觀賞植物的種類約有 10 種,其中有少數具有醒目白色花朵,和其他多數是粉紫色調的狸藻家族明類不同,如利維達狸藻的粉紫色種,一般的白色種則是純白色。而小白兔狸藻是產於南非的可愛狸藻,也是最受歡迎的陸生狸藻之一,由於生育性比較弱,要避免和別種陸生狸藻混植。有些葉呈線形的種類如網紋狸藻,其生育極為旺盛,當纖細如針的葉,填滿生長空間便宛如草坪一般,是其他成長較緩慢的陸生狸藻的可怕殺手,稍不注意,這種狸藻就會將生活空間全部奪走。還有分布在澳洲西南部乾燥地區的球根種,如曼西狸藻栽培時還會面臨許多問題,球根須由南半球供應,北半球馴化的球根幾乎沒有供貨來源,若要自己馴化,會面臨初次抵達時第 1 年第1 個月生長季太短,將導致植株縮小。再者亞熱帶南部的冬季低溫期太短,不足以讓這些品種有足夠的時間成長,最後常以悲劇收場。所以在栽培上若想嘗試不妨參考球根茅膏菜的栽培方式,但是在冬季生長期來臨時,要在盆底墊上水盤,並且提供較深的水位,以利於捕蟲囊捕捉土中的小生物。陸生狸藻大多是將葉片覆蓋在基質表面,以吸收光線進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同種類植株的擴張速度不同,若在相同的平面空間相遇時,強勢的一方一定會將弱勢者消減,所以避免在同一個容器內栽種不同種的植株,以避免生存競爭。產於澳洲的陸生狸藻中,雙岔狸藻易栽培,每年會在初夏及秋季各開 1 次花,和其他狸藻不同的是,花朵少量且長時間地慢慢綻放,少有一次狂開的現象。除了植株地下走莖外,特別是一年生的種類,每當花期結束後,果莢即裂開,種子四處擴散,若要長年保存,有一定難度,最好在結種時採收。對生長多年的植株,在不斷擴張新植株時,容易將舊植株老化而導致微菌感染,腐爛部位會由中心向外擴散,最後導致全株覆滅。這種狀況易發生在夏季高溫一些較纖弱的品種,因此,儘量不要在高溫期分株,因為傷口很容易讓細菌侵入。

海妖女狸藻

水生型種群在水中有幾種方式成長,一種是漂浮在靜靜的水域,開花時直接抽出花梗,如南方狸藻。另一種是漂浮在水面,要開花時由頂芽長出像是浮水板的浮囊,等確定漂浮後再開始抽梗開花,如北美產的浮囊狸藻。還有是平時沉在水底,只在開花時抽出花梗,如絲葉狸藻。另外,產於西澳的纏繞狸藻,在季節性的小池塘中,植株在乾季時以休眠的根莖藏在潮溼的池塘底土處,當雨季降臨時,植株會在水深處成長,直到花季時抽出花梗,纏繞四周的禾本科植株,開出巨大花朵。產於溫寒帶的沉水性狸藻,在高溫地區的亞熱帶並不容易種植。不論栽種的種類是漂浮性或沉水性,若在室外栽培,建議選用較大容器,以免經過陽光照射後,水溫急速上升。如果栽培的場所在土地上,最好將容器埋入土中,如此讓容器內的水溫較恆定。要是栽培環境不允許,可選用保麗龍材質的容器,既可以隔絕陽光,又能避免直接照射帶來高溫。如果在大型室內栽培,以水族箱內栽培模式,漂浮性的狸藻需要比較深的容器,至少深約 20cm,而沉底型的只需維持水錶的植株幾釐米即可。有些水生型狸藻,可以放養在不同蓮花盆裡,跟數種水生植物一起養,如布袋蓮、松葉萍及青萍,再依照植株光照需求的不同放置在適合地方,每周會調配 1g 水質清淨粉,加1g 硝化菌粉加 10ml 液肥,混合後稀釋再倒入蓮花盆中。生長勢很強的狸藻,最好不要與其他水生植物混養。

附生型種群只分布於中美洲、南美洲北部以及東南亞等地區,與蘭科植物及鳳梨科植物需要以附生種類的栽培方式管理。它們的葉子大,花朵宛如森林中不知名的蘭花一般。栽種時,必須調整栽培環境,這些種類多半分布在熱帶高地以及亞高地氣候,亞熱帶氣候區的冬季在栽培上或許沒有問題,但夏季的高夜溫要多加注意。特別是來自蓋亞那高原的蘭花狸藻組的洪堡狸藻品種,如果將溫度設定在日溫 25℃、夜溫 18℃以下,植株將在幾天之內快速枯萎。因此種植前如果無法準備這些必要的降溫設備,建議不要栽培。其他巴西高原產的種類,由於海拔較低,即使夏季白天高溫升至 30℃,如果夜溫下降至 23℃以下,可以安全度夏。即使生長停止,進入秋季後,又可以快速恢復長勢。此外,長葉狸藻在成長期到達最巔峰時,一片葉子可以長達 30cm,在長條狀葉形的狸藻中是最長的品種。而該品種雖然不是真正的附生型狸藻,但是採用蘭花的塑膠吊籃栽培會比用透氣比較差的塑膠盆要理想,且地下走莖會自籃盆伸出,當長度足夠長時可切下來用水苔包裹另外栽植。

網狀狸藻 星形狸藻

植料選擇 不同的種群,陸生種需要含水量高且土質柔軟的泥土,由於捕蟲囊需要靠水為媒介來捕食土中的微生物,如果土壤過於幹硬將無法吸食。因此,基質可用水苔、未調整酸鹼值的泥炭土、河沙及貧營養的酸性土壤。也可單用活的白水苔、水苔或泥炭土,也可用水苔 1 份,河沙 1 份或珍珠巖 1 份拌勻成培養土。要注意的是,一些小型種類不能用水苔種植,否則會生長得過快而要頻繁換盆分植。陸生狸藻大多是靠匍匐莖在地面上無限擴張來增加生育優勢,因此,選擇栽培容器時,以表面口徑寬廣而不太深的為宜,容器外再找個更大且可以保存部分水位的容器,如一般墊在盆底的水盤,儘可能讓部分的基質泡在水中,但水盤深度不需太高,約5 ~ 7cm 即可。水生種群可用任何盛水器皿來栽植,最好盆底應留有一層沉底的薄土。如要求酸性水質者,可用泥炭土泡浸水中 1 周后,除去雜質備用。水深以 15cm 為宜。一些淺水生的種類,可用泥炭土 1 份,水苔 1 份和加水適量浸透使其下沉作底土,再灌入適量清水備用。附生種群都是完全附生於樹上或長滿苔蘚的巖壁上,地下部發出許多蓄水球根,建議使用排水好的蘭花木框,或兩旁有排水洞的素燒盆,甚至是那種都是孔洞用來裝碗筷的塑膠籃子,或椰子纖維的吊盆。基質建議使用粗的蛇木屑、粗椰殼,或闊葉樹皮與水苔混配,如果用吊籃或板植附生狸藻,可選擇長的白水苔作植料。其他比較常見的種類,如三色狸藻、延長狸藻、長葉狸藻、雙裂苞狸藻、小腎葉狸藻等,雖然在自然狀態是長在地上,由於基質中的走莖相當粗大,如果採用一般陸生狸藻的泡水栽培方式,走莖會快速腐爛。建議使用蛇木屑與上等量的水苔,採取低水位水盤給水,或不墊水盤,每天自葉面上澆水。

溫度原產溫帶氣候區的種類,夏季應維持在 18℃~ 28℃左右,冬季為 7℃~ 20℃。而原產北美洲的種類,夏季生長適溫為 13℃~ 29℃,冬季為 1℃~ 7℃。熱帶氣候區的種類,夏季生長適溫應在 18℃~ 35℃,冬季在10℃~ 20℃為宜。

一些溫帶種類在冬季僅留下球形的冬芽沉於水底休眠至春暖重新生長。而很多北美溫帶和熱帶種類雖在冬季停止生長,但植株保持常綠。此外,原產澳大利亞西南部的陸生曼西狸藻 ( 又稱孟氏狸藻 ),生長期在冷溼的冬季,而在酷熱乾旱的夏季僅在地底留下米粒大的球根度夏休眠,直至雨季來臨時重新生長。附生種類越冬溫度更需要加以詳述,產地的生育習性,導致這些附生狸藻各自擁有不同的花芽分化模式。蘭花狸藻組的成員,在冬季只要每天維持在15℃~ 25℃的適當生育溫度,即可四季開花。但是來自南方亞熱帶高地的多胞狸藻組,以及多稜狸藻組的成員,由於產地的冬季會降到 10℃以下,甚至 5℃,栽培上若無法給予這樣的低溫刺激,來年的生長期將無法開花,因此在熱帶區域或許不難栽培,但是要讓它開花就需要一些技術。

溼度 陸生種群要在夏季生長期內植料要溼潤,最好是有少量水浸更佳。進入冬季休眠期或生長遲緩期,應減少澆水,保持植料乾爽或稍溼即可。但曼西狸藻則相反,冬季生長期應保持盆土溼潤,夏季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澆水,保持植料乾爽。水生種群要求水質 p H值 5 ~ 6.5,如果水質含營養鹽過高易導致水中的水藻生長旺盛,此時便換水。如果水中藻類過多會直接影響狸藻生長,此時可從水族店購入殺藻藥劑放入水中來杜絕水藻生長。若用赤玉土低pH 值且比較重的土壤,能使容器內的水質保持在弱酸性,輕緩地加水,可保持水質清澈。

光照除北美洲原產的種類應在充足陽光下生長外,其他種類可在散射光的環境下栽培,尤其是附生種群,直射陽光會灼傷其植株和葉片,因此盛夏季節應置於 50% ~ 70% 的遮光網下栽植。水生種群如需要促使其開花,要在直射陽光下栽培,否則環境過陰,會只長枝葉而不開花。

鳳梨葉心附生狸藻

巨根狸藻
網狀狸藻

施肥在生長旺盛期,陸生和附生種群可使用複合肥,尤以苗期更要施足肥料,以稀釋 5000 倍液噴施葉面,每月 2 ~ 3 次。肥料以海藻肥、花寶 4 號和花寶 5 號兩種或者花多多 1 號和 10號兩種肥料。花期和休眠期要停止施肥。水生種群可每月換水時減半加施水草液肥,可參考水草的種植方法。也可投餵水蚤,作為水生狸藻的捕食對象,對狸藻的生長會更好。

病蟲害防治

陸生種群和附生種群若栽培環境通風不良,易在花梗上或葉背上滋生蚜蟲,可用敵殺死 3000 ~ 4000 倍液或阿維菌素 3000 ~ 6000 倍液噴灑防除。紅蜘蛛需要使用專門的農藥,並按照說明使用濃度,切勿稀釋高濃度。蠅蛆常危害陸生狸藻等組織柔軟的植株,很容易遭到一種小型的蠅蛆攻擊。可施用顆粒狀的系統性殺蟲劑。水生種群易受水生蛞蝓啃食,一旦發現要及時抓除或在水中投放殺蝸藥防除。此外,水中的髮絲狀綠藻是水生種群的大害,它以黏在水生狸藻類植物的枝葉上生長,使其被重重圍繞而生長緩慢。此時要在水中施放殺藻藥,也可在水中放養一些黑摩、清道夫和雙孔魚之類的食藻熱帶魚類,抑制絲狀綠藻的生長。放養時要以一條為好,太多會造成水質汙染。

相關焦點

  • 波密繡線菊紅鏢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波密繡線菊紅鏢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唐 明波密繡線菊『紅鏢』為薔薇科繡線菊屬灌木,株高 60 ~ 90cm,植株呈扁球形,小枝多而細密,紅褐色,葉長橢圓披針形,長 3 ~ 8cm花序鮮紅嫩芽繁 殖波密繡線菊『紅鏢』可採用分株繁殖或扦插繁殖,生產上多以扦插繁殖為主。
  •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千葉蘭為蓼科千葉蘭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又名千葉草、千葉吊蘭、鐵線蘭。千葉蘭株形飽滿,枝葉婆娑,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適合作吊盆栽種或放在高處的幾架、柜子頂上,莖葉自然下垂,覆蓋整個花盆,猶如一個綠球,非常好看。
  •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鶴望蘭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期長久,盆栽觀賞效果極佳,又是秋冬季節的高級切花,在國際切花市場中很受歡迎,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展很快。鶴望蘭植株高達 1m 左右。盛開的鶴望蘭繁 殖鶴望蘭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鶴望蘭一般不易結種,但人工授粉後可獲得種子。種子採收後需立刻播種,新鮮種子發芽率高。每年 3 月下旬為播種育苗的最佳季節。
  • 旱金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旱金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果紅梅旱金蓮別名金蓮花、金錢蓮、金梅草等,是十字花目旱金蓮科旱金蓮屬植物。繁 殖旱金蓮採用播種和嫩枝扦法繁殖,常用播種繁殖。扦插以春季室溫 13℃~ 16℃時進行,也可以 4 ~ 6 月在室外進行。剪取長 10cm、有 3 ~ 4 片葉的嫩莖蔓作插穗,去除下部葉片,留頂端葉片,插入沙中,保持溼潤,10 天開始髮根,20 天后便可上盆。
  • 金盞菊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金盞菊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金盞菊為菊科金盞菊屬二年草本花卉,全株被白色茸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全緣,基生葉有柄,上部葉基抱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花色有黃、橙、橙紅、白等色,也有重瓣、捲瓣和綠心、黑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種。花期 4 ~ 9 月,果期6 ~ 10 月。金盞菊耐寒,怕熱,喜陽光充足環境。
  • 金銀花高效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
    金銀花高效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於小玉一、金銀花修剪管理金銀花的修剪管理是在對金銀花整體形狀進行修整的基礎上對金銀花的各種枝條進行剪短或者疏勻,從而促進金銀花枝芽生長或者對其生長進行相應的控制,讓金銀花的枝條都能見到陽光
  • 柑橘病蟲害物理防治主要有哪些措施?農業防治病蟲害有哪些措施?
    柑橘病蟲害物理防治主要有哪些措施?農業防治病蟲害有哪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1)燈光誘殺。利用燈光引誘趨光類害蟲,如潛葉蛾、吸果夜蛾、金龜子、捲葉蛾等成蟲。農業防治病蟲害有哪些措施?農業防治是減輕病蟲危害程度的第一道屏障:(1)科學修剪,防止樹冠鬱閉。果園栽植過密,成園後樹冠密閉交叉,利於病蟲害的滋生繁殖,且防治難度大。
  • 玫瑰香葡萄優質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要注意,值得看看
    近年來,遼西地區設施溫室馬斯喀特葡萄產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栽培面積和產量效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截至2018年底,遼寧西部地區設施溫室馬斯喀特葡萄已開發了2750hm2的設施溫室。修剪模式是主要模式。然而,與此不相容的是遼西地區溫室中馬斯喀特葡萄的病蟲害控制水平低。
  • 川產道地藥材:白芍「高效綠色栽培技術」教學
    在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目前擁有524個品種,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白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集觀賞、生態、經濟效益為一體。那麼我想問問電視機前種白芍的農名朋友們,你是否在種植栽培的過程中遇到難題?白芍高效綠色栽培技術有哪些要點?今天我們就來進行詳細的技術科普。
  • 柑橘5種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柑橘5種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柑橘等芸香科植物是我國重要的水果,在氣候相對潮溼溫暖的地區廣泛種植。長期以來,柑橘生長遭受著病蟲害的威脅。利用科學技術防治柑橘病蟲害,有助於提高柑橘產量,保障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西瓜病蟲害防治技術
    隨著市場對西瓜的需求不斷提升,西瓜種植總面積也跟著不斷發展,針對西瓜種植,病害蟲防治可不能少,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們講解一下對於西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吧!對於西瓜種植病蟲害應堅持不懈的進行防患於未然,已綜合性預防的標準進行,根據科學研究的種植方法,避免病害產生,減少病蟲害的傷害,確保西瓜產量和品質。西瓜的前期常見的病蟲害,有立枯病、小苗猝倒病,後期常見病蟲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病疫、白粉病等。
  • 【鶴望蘭】鶴望蘭繁殖栽培攻略
    栽培數年後的鶴望蘭因植株過密相互影響生長,減少產花量,而且不通風易受病蟲害。此時可將一部分植株當母株分株繁殖,就應留差挖優或挖差留優。我們的經驗是應挖優留差,差的留後再加強管理。將植株整叢從土中挖起(儘量多帶根系),用手細心扒去宿土並剝去老葉,待能明顯分清根系及芽與芽間隙後,根據植株大小在保證每小叢分株苗有2-3個芽的前提下合理選擇切入口,用利刀從根莖的空隙處將母株分成2-3叢。
  • 《湖南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公示 專家呼籲注重防治茶小綠葉蟬
    紅網時刻新聞12月11日訊(記者 宋沛珊)9日,湖南省農村農業廳公示了《湖南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確定依據以發生的廣泛度、危害的嚴重度、防控的難易度和社會關注度為考核維度,選取了一批農作物病蟲害名錄,其中,茶小綠葉蟬列入蟲害名錄。
  • 西瓜病蟲害的解決辦法
    西瓜病蟲害的解決辦法一、病蟲害給西瓜生產造成的損失有多大病蟲害給西瓜生產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粗略地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指由於病蟲為害造成的補種、補栽、翻種所需要的種子款。由病蟲危害所造成的缺苗、斷條以及病蟲防治不及時或防治方法不當造成減收或絕收部分。
  • 水稻病蟲害十大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要點
    促進水稻生產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規範水稻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對當前十大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提出如下應用要點,供廣大生產者參考。一、翻耕滅蛹技術(主治螟蟲)田間稻樁是水稻螟蟲越冬的主要場所。
  • 日光溫室種西紅柿,怎樣做好病蟲害防治?
    因此,日光溫室種植西紅柿,做好病蟲害防治是關鍵。農業防治及時清理田園,合理輪作倒茬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徹底清除田園內的植株殘體、枯枝敗葉,以減少病源。生產中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可有效防止病蟲害的嚴重發生和連續危害。選擇抗病品種,培育無病蟲壯苗生產中要針對當地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具有較強抗病性的蔬菜品種。
  • 北美海棠生物學特性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北美海棠生物學特性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劉向娜 耿國奇1 生物學特性北美海棠( Malus micromalus cv."American" )為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小喬木。2 病蟲害防治技術對於北美海棠病蟲害的防治,三角湖公園技術人員應立足養護管理,增強樹勢,配合防治方法,為北美海棠的健壯生長保駕護航。在防治方法上,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2.1 加強日常養護管理2.1.1 清理枯枝落葉。
  • 小茴香的栽培技術,與小茴香栽培生產特點,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
    二、繁殖方法主要用種子繁殖,也可分株繁殖。分株繁殖結果早,但植株老化後產量低,因此不常採用。(一)種子繁殖南方分春播與秋播,北方只能春播,4月上旬開始播種。北方不能露地越冬,多作一年生栽培,若要分株繁殖,可於上凍前,將帶芽的根挖出窖藏,春天3-4月再分株栽植。三、田間管理(一)間苗播後保持土壤溼潤,若溫度適宜,10天左右可以出苗,若溫度低則出苗慢。
  • 北方山東豬牙皂林下高效套種多花栽培關鍵技術
    北方山東豬牙皂林下高效套種多花栽培關鍵技術基金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2018GNC111018 )。近年來, 林藥複合經營模式已經成為我國林業和中藥材種植產業中備受推崇的經濟模式, 林下仿野生栽培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光能、以及水肥等資源,還能使野生的藥用植物資源得到恢復,進一步提高了林地的產出能力, 科學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基於此,本文作者對豬牙皂林下套種多花黃精栽培技術進行了一定的闡述。
  • 茂名市百香果套種益智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益智含油精、姜烯、姜醇、等倍半萜類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味辛、性溫,無毒,主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可益氣安神、補不足、安三焦、調諸氣,具有溫脾止瀉、暖腎、固精縮尿的功能,也是良好的健胃整腸劑、收斂劑和抗氧化劑,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隨著其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種植範圍不斷擴大,廣東南部、雲南、福建、廣西等省區有栽培,具有良好的利用開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