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著名的坦克大決戰東73之戰美軍一個坦克團全殲一個師

2020-12-24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1991年伊拉克突然入侵科威特地區,著名的海灣戰爭正式打響,這場戰爭的爆發實屬突然,伊拉克作為中東地區的強國,在薩達姆·海珊領導下,顯得窮兵黷武,在兩伊戰爭時期,由於伊拉克戰敗而拖欠了科威特這個海灣國家140億的戰爭賠款,當時伊拉克的戰爭機器全面啟動後,錢都是去用於組建軍隊,所以並不能如期歸還科威特的欠款,相反薩達姆·海珊不僅沒有想過還錢,還計劃向追債人的科威特發動一場全面戰爭,以達到搶佔科威特國內的油田資源目的,來提高伊拉克國民經濟,科威特當時作為中東一個海灣國家可謂富得流油,美國和英國在科威特境內的石油公司中擁有著大量股份,一聽到伊拉克全面入侵科威特的消息,美國和英國隨即坐不住,馬上去聯合國上報該事件,並且想通過聯合國名義發兵科威特地區與伊拉克展開全面的石油爭奪戰役。

由於伊拉克這個舉動首先就是師出無名,所以英國和美國聯軍成立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於是英美果斷髮兵科威特,於是1991年2月24日,聯合國部隊在美英領導下正式發起代號為「沙漠軍刀」的地面進攻行動,30萬多國部隊沿著伊拉克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長達563千米的國境線快速北進,其中從西邊攻入伊拉克的美國第7軍是戰鬥力最強的集團,它由法蘭克斯將軍指揮,包括美軍第1、3裝甲師,第2裝甲騎兵團與第1步兵師,外加一個加強的英軍第1裝甲師擔任預備隊,總兵力接近8萬人,各種坦克裝甲車輛超過2200輛,火炮750門,以及多達330架直升機。

臨時組建了機械化第7軍作為先鋒殺到了伊拉克與科威特邊境地區,薩達姆·海珊知道美英聯隊軍已經抵達科威特邊境地區,就在前線提前集結了1000多輛坦克,組成多個條防線,試圖與英軍和美軍打持久戰,薩達姆·海珊斷定一旦美軍和英軍出現了嚴重的傷亡,必將會全面撤軍,一旦英美撤軍跟在美國和英國後面那群烏合之眾必定化作鳥獸散。

其中位於美軍第7軍突進主要方向的東73地區,伊拉克部署了一個王牌裝甲師,該師以真主為代號命名,又稱伊拉克「真主」裝甲機械化師,該師當時擁有200輛從蘇聯進口T72坦克。蘇聯T72坦克在1991年只能算是比較過時的,但卻具有第三代坦克標準意義性能主戰坦克,該型坦克於1971年研製成功1972年正式成為了蘇聯主戰坦克,號稱是新時代的T34坦克,具有造價便宜,火力強大,機動能力一流等特點,其裝備有一門125毫米滑膛炮,主要型號為2A46系列,包括2A46M和2A46M1。

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穿甲彈最大有效射程為2120米,初速1800米/秒,兩種穿甲彈的穿甲厚度分別為300毫米/1000米和400毫米/1000米,前上裝甲厚200毫米,由3層組成,外層和內層分別為80毫米和20毫米的均質鋼板,中間層是100毫米厚的非金屬材料,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2°,最高時速可達62公裡每小時,從各個方面來看,T72坦克作為在中東地區主戰坦克其性能基本是夠用的,但由於伊拉克進口T72坦克是便宜造價的猴版車,其性能與蘇聯自己裝備T72坦克是有很大區別的,採用是手動旋轉炮塔設計,沒有附加裝甲等一系列高級一點配置,就好比同樣的車,有一些是標準版的手擋,有一些則是尊貴版自動擋的,車是同樣車,但配置方面有天壤之別。以上就是伊拉克裝備的T72坦克所有可能配置和性能。

而美軍第一騎兵裝甲團為先鋒向東73地區進發的80輛坦克,全部都是M1A1艾布拉姆斯高配版主戰坦克。其裝甲配置採用是衰變鈾裝甲,相當於600毫米到1000毫米常規裝甲防護力,單獨從這層裝甲造價就能達到三輛猴版T72坦克的價格,其整車重量達到68噸,裝備一門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120毫米44倍徑滑膛炮。

採用M-866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最大擊穿厚度可以超過600毫米勻質常規裝甲,其動力系統也十分強大,最高時速可達66.7公裡,可謂是世界一流水準,從各個方面來看,似乎蘇聯的T72坦克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1991海灣戰場,因為兩種坦克性能差距極大,更別說薩達姆購買的T72坦克還是白板車,什麼都沒有,連炮塔移動都是手動的,更別說配置有更高等級火控系統的。而美軍的M1A1坦克還具有複雜天氣情況下,自主鎖定瞄準系統,和透視地形的能力成像儀。戰役結局可想而知。

美軍第一騎兵裝甲團,僅僅用一天時間就突破,伊拉克部署在東73地區防線,以陣亡一人的代價擊毀了伊拉克真主裝甲師157輛坦克,殲敵達到2500人左右,預計伊拉克守軍傷亡被俘5000餘人,而還不是最誇張的,僅僅三天薩達姆的部署在前線的1000輛坦克也全部被美軍為首聯合國軍消滅,此戰最終震驚世界,讓人們對於現代化戰爭有更進一步理解,而東73地區的坦克大決戰也被譽為是20世紀最有裡程碑意義一場坦克大戰,也是20世紀的最後一場大規模坦克大決戰,從此戰爭經過將會以計算機方式通過屏幕來實現,就像2003年伊拉克戰爭一樣沒有人知道過程是如何,只知道伊拉克境內守軍以一種不可思議方式,消失在地圖的標準點上。

相關焦點

  • 雲南十八勇士夜襲水原城 全殲美軍一個排
    活動主辦方頒發的50軍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章說起抗美援朝的事情,柴華清仿佛回到了1950年的戰場,許多細節歷歷在目。他當時是50軍149師447團3營8連副連長,是白雲團的鐵戰士,更是夜襲水原城的十八勇士之一。「我們是一個營的,今天難得見面,很高興。」93歲的李金華、92歲的陳祖榮、92歲的李克升一見面,感到特別親切,話也特別多。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之所以這樣部署是因為宋時輪掌握的情報不準,在戰前志願軍偵察得知新興裡的美軍僅為1個加強營,而實際上駐守此地的為美軍一個團級戰鬥隊,包括第31團團部和第3營、第32團第1營、第57野戰炮兵營及坦克連、高射炮連、迫擊炮連等加強分隊,共3100餘人,相當於一個加強團,但火力卻超過我軍一個軍。
  • 曾在歐洲戰場上不可一世的美軍坦克,被志願軍繳獲
    在同納粹德國的一系列戰鬥中,美軍發現自己裝備的M4「謝爾曼」坦克面對德軍裝備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戰鬥性能嚴重不足,於是從1942年開始設計新式重型坦克,即M26型坦克。1945年1月,新生產的20輛M26型坦克投入戰場,由於改型坦克火力強、機動性好、裝甲厚重,因而在與德軍坦克的多次交鋒中佔據上風,證明了該型坦克強大的作戰能力。
  • 日軍最著名的戰車聯隊之一,僅裝備23輛坦克,二戰中被美軍團滅
    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時,有40個戰車聯隊依舊散布在日本本土及其佔領區,另外的6個則已經在戰場上被美軍殲滅。日軍的戰車聯隊編制規模相當於歐美等國軍隊的坦克營,在太平洋戰爭後期,一個標準的戰車聯隊編有6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編制員額為1070人。然而在日軍的這些戰車部隊中,有一支僅編有23輛坦克的聯隊,卻擁有超高的名氣和知名度,那就是在硫磺島上駐守的第26戰車聯隊。
  • 美軍與德軍的鋼鐵碰撞,弗雷訥村坦克遭遇戰,謝爾曼大戰黑豹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著許許多多激烈的坦克大戰,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場規模很小,但戰術巧妙的坦克戰,美軍坦克兵駕駛謝爾曼坦克大戰德軍的黑豹坦克,兵取得了5殺的成績,這就是弗雷訥村坦克戰。一、 阿登森林的弗雷訥村1944年,隨著納粹德國節節敗退,盟軍已經攻入了阿登森林沿線。
  • 雲山中美首戰王牌對決,39軍大敗美騎1師,我軍可以打敗美軍!
    關於抗美援朝之戰的起因,我已經寫過很多次了,所以這裡便不說那麼多了,我只說一句:韓戰不該打,但這不是我國能夠決定的;抗美援朝之戰,我國不得不打,否則我國就會失去數百公裡的戰略縱深以及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這裡面的原因,懂得都懂,不懂的,或許是在懂裝不懂,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所以我便不多說了。
  • 疫情期間坦克無法訓練?美軍王牌部隊騎一師:《戰爭雷霆》打起來
    圖為正在玩電子遊戲的美軍士兵軍事迷朋友和電玩網友對《坦克世界》和《戰爭雷霆》這兩款戰車模擬類遊戲想必都不陌生。圖為遊戲截圖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報導,美軍著名的王牌部隊陸軍第1騎兵師的裝甲兵們在疫情期間就在室內開展遊戲空間的戰車訓練。
  • 二戰晚期德軍垂死掙扎:兩輛豹式擊毀美軍數十輛坦克
    作者:慎獨 二戰進行到1945年1月,德國已經是日暮西山,東西兩線都大勢已去。但這不意味著德國會束手就擒。 1944年末到1945年1月,德軍發動多次反擊,給阿爾薩斯一代的盟軍以重創,美軍為自己的輕敵付出了慘重代價。
  • 打蛇打七寸,志願軍榴彈炮打坦克,專轟坦剋薄弱處
    參戰的部分反坦克炮,也只趕上了第五次戰役的尾巴,但還是迅速創造了戰果。 1951年5月25日,反坦克殲擊炮兵第404團第65軍,在東豆川、抱川地區作戰,擊毀美軍坦克6輛、擊傷坦克4輛;第五次戰役第三階段第15軍共擊毀美軍坦克14輛,其中戰防炮擊毀10輛。 蘇制戰防炮優異的性能,很快獲得了志願軍的認可,越來越多投入到戰場中。
  • 鐵原阻擊戰:志願軍188師採用地道戰,40多人打垮美軍加強團!
    5月30日,鐵原阻擊戰正式打響。志願軍189師僅僅在四五天的阻擊時間中,就從剛開始的一個師近萬人,剩下了不到一個團的兵力,師長蔡長元更是身負重傷。無數在中國國內戰場上參加過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倖存下來的抗戰老兵們,就這樣消失在了鐵原前線的土地上,有的犧牲的戰士甚至都來不及將他們掩埋。
  • 美軍一個裝甲師有348輛坦克,俄軍有320輛,我國有多少?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的出現改變了人類陸地戰爭的形式,當坦克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人將坦克集中使用的創新舉措確定了坦克陸戰中堅的地位。
  • 美軍M1A2坦克,喜提以色列研發的「護體神器」,仍扛不住99A一炮
    (全面升級防護的M1A2坦克,紅框內是以色列"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黃框內則是爆炸式反應裝甲)自從1991年海灣戰爭,伊拉克裝備的蘇式T-72坦克被美軍M1系列坦克打出個"零傷亡全殲"的戰果後,似乎蘇系坦克就一蹶不振,在西方坦克,特別是美制M1系列坦克面前再也抬不起頭。
  • 美軍101空降師獨自擋住五個德軍師的攻擊?別被美劇騙了
    在德軍裝甲師的猛烈進攻下,防禦阿登森林地區的美軍迅速崩潰,美軍第28步兵師只堅持了一天就被擊潰,而106步兵師下轄的422團和423團被德軍包圍,盟軍的整個北翼受到嚴重威脅,在這種局勢下,艾森豪被迫調就近的101空降師和82空降師填補戰線。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重創美軍王牌騎1師
    ◆1950年10月25日,敵一個加強營和一個炮兵中隊被全殲,從而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仗。這一天即被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作戰紀念日。由於軍部對熙川敵人情況也不摸底,到底是南朝鮮軍,還是美軍?是1個營,還是1個團?一時無法弄清。軍部最後決定,無論面對的是南朝鮮軍,還是美軍,寧可把它當成美軍一個團來打,這樣勝利的把握就更大一些。
  • 美二師為方便逃跑,整建制丟棄武器,蔣介石:美軍才是運輸大隊長
    1950年11月25日,在西線戰場上,20多萬志願軍一線官兵對美軍發動進攻,38軍,42軍分別向德川,寧遠地區的南朝鮮軍第二軍團第七師,第八師發動進攻,第40軍向球場以北的新興洞、蘇民洞地區美軍第2師進攻;第50、第66、第39軍則分別在定州、泰川、雲山地區攻擊美軍第24師、第25師和英軍第27旅、南朝鮮軍第1師部隊。
  • 鐵原阻擊戰實力懸殊,疲憊之師63軍為何能贏?網友:戰術太奇特
    其中最經典的一戰當屬鐵原阻擊戰! 187師作為63軍最後的預備隊,參加了鐵原阻擊戰,運用逆向思維發起了不可能的反擊,一舉扭轉戰局。 志願軍63軍全軍共計2.5萬人左右,只有火炮240門,沒有飛機或坦克,而且已經是疲憊之師。 對面的美軍則有接近5萬人,1300多門火炮,還有約200輛坦克,可以隨時召喚空中支援。 美軍的指揮官範弗裡特向志願軍陣地瘋狂地傾瀉炮彈,其使用的彈藥量是美軍作戰規定允許上限的5倍以上。
  • 二戰末期服役重型坦克,差點不能入役的美軍M26重型坦克
    美軍這個思路在蘇聯也有類似的,蘇聯也試過用T-34中型坦克高速靠近目標後開火,至於結果嘛?別問,問就是撲街了一地的中型坦克。美國陸軍每次遇到虎式重型坦克都要苦戰一場,死在地上的M4中型坦克都數不勝數,估計夠湊一個裝甲師了。有鑑於這一情況,美國陸軍只能緊急開始自己的重型坦克項目,以期能夠抗衡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
  • 沒有消滅美軍陸戰第一師,成為九兵團永遠的遺憾
    發生在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之戰,其艱難程度與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相比毫不遜色,此戰役粉碎了美軍在西線的進攻,但是也留下很大的遺憾,沒有將美軍的精銳陸戰第一師殲滅,讓該部傷痕累累的逃出生天。美軍主要參戰的是美軍第10軍和美國空軍及海軍艦隊,美軍第10軍下屬有陸戰第一師和陸軍第三師、第七師。陸軍第三師主要任務是鎮守港口,保住退路,韓軍第10軍團和土耳其旅在戰役中可以忽略不計。
  • 戰爭中的全殲:是成建制地擊斃和俘虜,並非一個不剩都被打死
    如果以為「全殲「是一個不剩地被全部消滅,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在戰爭中,除了營連排等中小規模的作戰單位,有可能被徹底殲滅,這就叫全殲,同時對於營連排這些作戰單位的番號,可以說所有軍隊都是不會取消的。但成千上萬人乃至數十萬以上規模的作戰單位,比如團、旅、師、軍、集團軍、兵團等作戰單位,戰時就很難做到一個不漏地被全殲,一般總是會有漏網之魚的。因此,本文作者的理解「全殲」的意思是,是指成建制地消滅對方的作戰單位,一般指部隊主力被消滅、擊潰所部導致建制崩潰、主力作戰部分投降等喪失作戰能力。
  • 朝鮮戰場215編號T34坦克兩天伏擊一共打掉美軍五輛巴頓坦克
    而同期的蘇聯T34坦克其正面車體傾斜裝甲只有45毫米厚,炮塔裝甲厚度也是45毫米,所以1943年蘇聯的T34坦克在德軍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面前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但蘇聯的T34坦克製造簡單,成本極低,蘇聯即使知道1943年T34坦克裝備的76毫米41倍徑主炮根本不是德國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對手,但仍舊大量研製,因為根據蘇聯掌握到的情報,是德軍生產一輛虎式坦克所需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