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億騙貸大案細節大曝光!股東為做生意,將銀行當「提款機」,內外...

2020-12-19 騰訊網

一家成立六年之久的村鎮銀行竟曾淪為個人大股東的「提款機」。

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被曝光於2019年。

彼時有媒體報導稱,河北一家名為晉州恆升村鎮銀行的小型銀行,被股東等多人的內外團夥勾結騙取貸款超26億元,還有的村民去世後仍「被貸款」。

近日,河北省晉州市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靳某波等14人因犯騙取貸款罪、周某松等16人因犯違法發放貸款罪均被判刑。

至此,本起騙貸大案的諸多細節也被公之於眾。

圖/圖蟲

大股東將銀行當「提款機」

晉州恆升村鎮銀行成立於2014年3月,啟信寶數據顯示,股東包括銀行,企業和自然人,具體來看,浙江溫州甌海農商行持股40%,三家企業分別持股10%,包括趙強在內的6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股5%。

不過,看似規範的股權結構背後,三家企業和5位自然人股東均為代人持股。判決書顯示,趙強承認他雖然表面上只持有晉州恆升村鎮銀行5%的股份,但是除去浙江溫州甌海農商行持有的40%股份,剩下的60%的股份都是其的,其他股東都是代其持股。

根據原銀監會發布的《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最大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持股比例不得低於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20%,單個自然人股東及關聯方持股比例不得超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0%,單一非銀行金融機構或單一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及其關聯方持股比例不得超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0%。若任何單位或個人持有村鎮銀行股本總額5%以上的,應當事前報經銀監分局或所在城市銀監局審批。

根據判決書,趙強表示,因為銀監會規定個人持有的銀行股份不能超過5%,企業不能超過10%,才找人代持。

違規持有如此高的股份並騙取貸款,趙強表示是為了投資做生意用,作為晉州恆升村鎮銀行實際控制人,從該行貸款既可以提高銀行效益,又可以將貸款來的錢用於投資。

那麼,趙強等人共騙了多少錢呢?

判決書顯示,經審計,趙強在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間,指使銀行內外部人員,以多戶聯保形式,冒用他人名義籤訂銀行貸款合同,從晉州恆升村鎮銀行騙取貸款共計26億餘元。

靠PS提供假貸款資料

趙強自我供述,2015年年初開始至2018年8月份,騙取了晉州恆升銀行貸款大概12億元。一開始,他讓綠鑽擔保公司和其他幾個小的貸款公司找到貸款人通過晉州恆升村鎮銀行聯保貸款的方式將錢貸出來給了他,後來因為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多,他就讓靳某波負責找貸款人到晉州恆升村鎮銀行貸款。

至於這些名義貸款人的身份證從哪裡來。趙強稱,從2015年開始的時候,他安排靳某波、楊某軍等人去晉州找貸款戶或晉州籍的身份證,並提前給這些人說好用他們的名義貸款,每戶支付500-600元的報酬,貸款下來後由趙強使用,並由他到期負責償還貸款的本金和利息。但是到了後來就慢慢變成了用虛假的身份證、戶口本複印件或借來的真實的身份證、戶口本複印件用於四戶聯保貸款

被告人彭某的供述:趙強說晉州市銀行需要提升業績,要找人從銀行貸出款來,具體是找各自的親朋好友在晉州市銀行辦理四戶聯保的貸款,每找一個農村戶口的人會給500元的好處費。

彭某表示,在辦理虛假的四戶聯保貸款資料中出現的身份證複印件、徵信報告、銀行流水、居委會證明、戶口本複印件等信息,身份證和戶口本複印件的來源:一是趙強安排所有員工從親戚朋友本人那裡借了一部分;二是利用彭某原來在鄉裡上班時留存的一部分。三是趙強安排靳某考購買了一部分,四是趙強安排彭某在網上搜了一批晉州人的身份證號,把這些身份證號給了靳某波,由靳某波安排銀行員工通過銀行身份證聯查系統查出人員的姓名、住址、照片等詳細信息,手機拍照後提供給「趙靜」,「趙靜」等人則利用PS軟體進行了修改,一般都是修改了住址和背面身份證有效期。

趙某的證言也表示,大概是其本人在2017年10月份到2018年5月份在晉州市的居民樓裡上班。在這個工作的地方主要是用電腦上PS軟體做身份證、戶口本、徵信報告、結婚證、行車本等的複印件。

張某的證言也稱,PS主要就是把不清楚的身份證複印件調亮度調清楚再列印出來,在電腦上用原來錄好的模板輸入姓名、出生日期、地址、身份證號等,背面的身份證有效期也是隨便編,然後再列印出來。另外就是戶口本複印件,按著她提供給我的身份證照片將信息錄入到所對應的戶口本的相應位置,戶口本戶號是隨便編造的。

「內外勾結」

由上可見,該村鎮銀行被騙貸數十億元,是銀行治理完全失控下內外勾結的結果。

在銀行外部,在趙某的指使下,所謂的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製作整理虛假貸款資料,不定期派人攜帶虛假的貸款資料送往晉州恆升銀行下屬的多個支行進行貸款審批,並通過貸款支取、償還等操作維持貸款正常運營的假象。

而在銀行內部,趙某勾結晉州恆升銀行高管負責安排、協調各支行違規違法審批發放聯保貸款。各支行工作人員在趙某的指使和脅迫下,對上述銀行外部人員提供的貸款資料不進行審查、不入戶調查,編造貸款調查報告等,製作聯保貸款審批手續進行審批發放貸款。

諷刺的是,一位支行行長周某欣的證言顯示,晉州恆升銀行一位涉案高管曾對各個支行長、客戶經理說:"為了完成銀監局的任務,需要發放一部分四戶聯保貸款,由銀行做體內循環(指資金並不實際發放),這樣也能降低不良貸款率。"而最終晉州恆升銀行辦理的這些虛假農戶聯保貸款資金都流入到了銀行大股東趙某的手裡。

26億騙貸款被用於何處?

據經濟觀察報的報導,趙強將其中的15.6億餘元用於還本付息,將2.4億餘元用於生產經營活動,包括投資舊城改造項目和購買房地產公司股權,其餘8億餘元佔為己有,包括購買合計1.6億餘元的房產,及車輛、證券等。

法院審理則認定,趙強騙取銀行貸款合計18億餘元,貸款詐騙共計8億餘元。

合規檢查致東窗事發

更有意思的是,這一騙貸大案的事發,實則源於恆升村鎮銀行的主發起行浙江溫州甌海農村商業銀行的合規檢查。

證人凌某證實,2018年6月20日至2018年8月1日,晉州恆升村鎮銀行的主發起行浙江溫州甌海農商行,派出檢查組對晉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合規檢查,發現涉嫌晉州行有關人員與外部人員內外勾結違法發放巨額貸。

凌某表示,「根據公司的數據分析發現,在同一支行同一窗口同一櫃員處有大量連續貸款客戶還利息的數據出現,我們通過監控錄像發現同一個人攜帶大量現金在為不同的貸款戶還利息,最多時連續為329個貸款戶還利息,公司覺得不正常,甌海農商行的檢查組在一人為大批量借款人還息的客戶中隨機抽選了51戶聯保貸款客戶,通過調閱信貸相關檔案資料及實地調查走訪借款人,確認為冒名貸款。調閱51戶聯保貸款檔案,發現借款借據、借款合同及擔保合同等信貸資料上的籤名均為借款人本人姓名,但借款人筆跡基本雷同,存在較明顯的偽造借款人筆跡嫌疑」。

30人獲刑三年以內

法院審理認定,趙強騙取銀行貸款合計18億餘元,貸款詐騙共計8億餘元。一審判決書顯示,趙強因騙取貸款罪、貸款詐騙罪等數罪併罰,被判無期徒刑。趙強的案件仍未有最新判決書公布。

而靳某波等人的判決書顯示,被告人靳某波在趙強的指使下,夥同彭某、楊某軍等12人製作虛假的貸款資料,騙取銀行貸款,被告人張某輝督促各支行儘快發放虛假聯保貸款,給銀行造成特別重大損失,其行為均已構成騙取貸款罪。

同時,被告人周某松等16人作為銀行工作人員,在明知是虛假的貸款資料的情況下,仍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違法發放貸款罪。

法院認為,在違法發放貸款中,上述被告人均受到趙強的脅迫和指使,系脅從犯,庭審中均自願認罪認罰,且晉州恆升村鎮銀行出具情況報告,建議對其從輕處理,法院依法對其減輕處罰。

最終,靳某波等14人因犯騙取貸款罪,分別獲刑二年零三個月至二年零十個月不等,並處3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罰金。周某松等16人因犯違法發放貸款罪,分別獲刑二年至二年零五個月不等,並處2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罰金。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李玉敏)、經濟觀察報、新華融融媒看財經

相關焦點

  • 銀行也不安全了?這一銀行被騙貸1.7萬筆,金額達26億,要注意!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有1300多家的商業銀行網點關閉,並且數量在持續增加,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銀行的依賴性在逐漸減少。在我國眾多銀行中,被譽為中國四大行的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以及農業銀行,簡稱為「工農中建」。除了這四大行外,交通以及郵政儲蓄銀行的勢頭在近幾年也比較猛。
  • 「不做就滾蛋!」脅迫銀行員工,PS身份證,騙貸1.7萬筆、26億元,這家...
    為了順利騙貸,銀行股東居然如此脅迫工作人員。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一份刑事判決書,揭開了一樁銀行巨額騙貸大案的全貌。批量偽造身份信息如此大的巨額騙貸案例,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監控錄像解開了這個謎。2018年6月20日至2018年8月1日,晉州恆升銀行的主發起行浙江溫州甌海農村商業銀行派出檢查組對晉州恆升銀行進行合規檢查時發現了異常。
  • 「不做就滾蛋!」脅迫銀行員工 PS身份證 騙貸1.7萬筆、26億元 這家...
    為了順利騙貸,銀行股東居然如此脅迫工作人員。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一份刑事判決書,揭開了一樁銀行巨額騙貸大案的全貌。憑藉幕後大股東的身份,趙強在該行簡直是「為所欲為」,和該行副行長於英軍私自組織各個支行長在外開會,繞開銀行董事長和(港股00001)另一個副行長,從內到外謀劃掏空銀行。
  • 醫美騙貸背後:南粵銀行兩個月損失超600萬元 分期平臺「內鬼」與...
    醫美貸款又稱醫美分期或美容貸,是為借款人做醫療美容或整形提供的一種融資方式。然而,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卻夥同醫美機構,與借款人籤訂未實際消費的整形美容協議,從中獲取高額利潤,給借款人、銀行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 【野馬特稿】銀行董事長當街被砍,420億騙貸案背後的血腥與罪惡
    作者丨李曉曄 韓蕾 編輯丨繆凌雲 近日,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有的股東把銀行當作提款機,肆意進行不正當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因為資金已經做了存單抵押貸款,入股柳州銀行的真實花費僅為3000萬元。 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划算了,此後,吳東旗下公司通過類似操作,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最終控制了柳州銀行17%的股份。 成為柳州銀行的股東後,吳東和劉忠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
  • 江蘇申特鋼鐵騙貸案落地 逾10家銀行損失貸款超34億
    值得關注的是,申特鋼鐵曾經在「中國企業500強」榜上有名,而其大股東為香港企業昌興物料國際有限公司,創始人黃炳均在資本市場聲名顯赫。10多家銀行遭騙貸4月23日公布的二審刑事判決書判定顧世英犯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0萬元。
  • 申特鋼鐵等百億騙貸案浮出水面 十多家銀行陷入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6年前的這起百億騙貸案件中,其中有一家涉案公司通過偽造虛假貿易合同進行循環騙貸金額高達44.68億元,而其中34.77億元不能歸還形成了壞帳,涉及多家銀行以及34筆授信。而這家公司便是有著強大股東背景的江蘇申特鋼鐵有限公司(下稱「申特鋼鐵」)。
  • 又一家銀行「倒閉」,被騙貸1.7萬筆,共26億元,銀行還靠譜嗎?
    又一家銀行「倒閉」,被騙貸1.7萬筆,共26億元,銀行還靠譜嗎?提到銀行,人們第一印象就是有錢。在大家眼中銀行是永遠不可能倒閉的,如果銀行都能倒閉的話,那沒有什麼公司能夠經營下去。畢竟沒有人辦業務,如果銀行業務人員每天都坐在那裡的話,確實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在不斷的調整之中,為的就是滿足當下人們的需求。一直到今年的11月,已經有2790家網點陸續被撤了,各銀行受到的影響都不小。其實從整體上來看,一些大型銀行受到的影響還是要小一些的。畢竟有國家給保駕護航,他們的整體發展顯然是不發愁。
  • 中原銀行被12人團夥以虛假結婚證、房產證等騙貸千萬元
    中原銀行被12人團夥以虛假結婚證、房產證等騙貸千萬元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佩珍 2020-05-26 14:09 來源
  • 一場醫美騙貸大案:分期平臺與美容院長勾結,兩個月騙600萬
    從上遊的分期平臺、醫美機構到下遊的中介、借款人,醫美騙貸產業鏈成功繞過助貸機構和銀行的風控,一聲不響地將消費分期資金套現並轉移。借款人的消費貸款審批通過後,資金提供方接受借款人的委託將貸款金額直接發放到明星醫療美容的對公帳戶,明星醫療美容即可向客戶提供商品或服務。據涉案人供述,實際上暗藏醫美場景中的騙貸鏈條並不複雜。即科金融審核通過借款人的貸款申請後,明星醫療美容便會收到南粵銀行下發的貸款,從騙貸鏈條上的醫美機構、分期平臺員工、服務撮合中介、借款人等上下遊各方逐級提取貸款分成。
  • 股東涉黑、淪為提款機!重拳嚴打的網際網路存款,背後內幕驚人……
    這幾年的存款利息實在一般般,存個大額,利息也就兩三個點,最近年底拉存款,很多銀行咬牙能給3.85%,再額外給點福利,也就這樣了。網際網路存款可不一樣,3年期利率最高為4.125%、5年期4.875%,基本都是目前實行的自律定價機制的上限,再高就違規了。
  • 福建海峽銀行八年被騙貸21次涉案金額超1.7億 年內被罰186萬
    八年被騙貸21次涉案金額超1.7億元在2020年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同時,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福建海峽銀行的主要股東頻出問題,其內控管理漏洞逐漸凸顯。福建海峽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泰禾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該行約3.1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5.56%,為該行第四大股東,於 2019 年 8 月 7 日被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凍結約 2.40億股股份;福建森博達貿易有限公司持有該行2.69億股股份,持股比例4.79%,為該行第七大股東,其將約1.03億股股份質押給廈門國際銀行福州分行。
  • 山西臨汾浮山農村商業銀行騙貸何時休?
    楊世林的擔憂: 直到法院判決,楊世林都不知道因為這筆貸款浮山農村商業銀行起訴過兩次,不過他真的不知道,因為他從來來沒有接到過通知。上當受騙了,拿著他的身份證貸款,自己卻收到4萬元的「好處費」。在這個劇情中,他始終是別人手裡的木偶線,為別人上演一出離奇的騙貸大戲。
  • 華融湘江銀行1.09億元騙貸案內幕公開:銀行信貸員及授信審批人未盡職
    要參君 在貸前調查中本應起關鍵作用的信貸經理及審批經理,卻未盡職盡責,為非法信貸「開綠燈」,最終導致銀行出現重大資金損失。 近期,裁判文書網進一步披露了華融湘江銀行邵陽分行1.09億元騙貸案的箇中細節,除了借款人套用五戶聯保的方式順利詐騙銀行貸款外,該行營業部信貸部客戶經理及授信部門審批人也在這件騙貸案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 南京銀行怎樣做消費金融生意
    貸款餘額四年翻五倍 作為消費金融的「元老」,南京銀行消費金融野心由來已久。 雖然其消金牌照尚未正式獲批,但是通過設立獨立的消費金融中心,已經在經營消費金融客群的生意。2020年半年報數字顯示,南京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7.38億元,同比增長6.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2.21億元,同比增長4.98%。 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
  • 五糧液集團將成為宜賓商業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19.99%
    四川宜賓市商業銀行14億定增接近完成,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五糧液集團)變更為該行第一大股東。五糧液集團將成為宜賓商業銀行的第一大股東11月23日,四川銀保監會《關於核准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宜賓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資格的批覆》顯示,同意五糧液集團增持宜賓商業銀行1.52億股股份,同意五糧液集團受讓宜賓商業銀行2.30億股股份。
  • 分期平臺員工與醫美門診部院長相互勾結 兩個月騙走南粵銀行貸款...
    據裁判文書信息,在南粵銀行與即科金融的合作中,即科金融根據南粵銀行的授信要求推送符合條件的個人客戶數據,由客戶向南粵銀行申請個人貸款,南粵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客戶發放貸款。武漢市武昌區明星醫療美容門診部(下稱「明星門診部」)是即科金融的合作商戶之一,明星門診部院長彭某、明星門診部股東李某融便是這起醫美騙貸案的重要參與者。
  • 捷信消費金融被90後員工輕鬆騙貸323萬 只因這些漏洞
    這些被冒用身份的人此前均在捷信申請過「商品貸」,楊立強利用捷信平臺對於老用戶貸款審核不嚴、電銷員帳號密碼管理混亂等漏洞,輕鬆騙貸。「做第一筆假貸款時知道是違法犯罪,感覺來錢快、容易,就繼續做了。」楊立強在供述中說道。
  • 滙豐銀行的大股東是誰?為什麼要出賣華為?
    根據滙豐銀行一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滙豐銀行實現營收106億美元,同比下降23%,稅前淨利潤為32.3億美元,暴跌51%。其中,一季度中國區域的營收為46億美元,稅前淨利潤為28.5億美元,佔整個集團總利潤的88%。可以說,中國是滙豐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
  • 凱撒旅業:被媒體戲稱大股東提款機 喪失主業後多元化之路優勢難立
    不過,自2019年控股股東「海航系」因債務危機被迫減持凱撒旅遊以來,公司正被快速拖入深淵,帳面資金急劇減少。進入2020年,疫情的出現又令公司創收能力銳減,其「17凱撒03」債券評級接連被下調,雖然曾借免稅概念實現九連板,最高時漲至每股24.6元。但沒有業務支撐的股價很快走跌,也因此,被投資者封為妖股。「海航系」為緩解資金壓力,頻頻質押凱撒旅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