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鶇繁殖過程:從修建鳥窩到產蛋全記錄,百舌鳥營建鳥巢和產鳥蛋

2020-12-17 鶇龜先生

烏鶇,因雄鳥善於鳴唱和學舌,又稱百舌鳥,是一種其貌不揚的黑鳥。雄鳥擁有一身黑色羽毛,橙黃的喙(鳥嘴)和眼圈。

烏鶇每年的繁殖期為春夏季,長江中下遊地區一般為3-6月。基本過程為修建鳥窩-產蛋-孵蛋-孵化-育雛-出飛。下面的圖片,詳細記錄了烏鶇修建鳥窩到產蛋的過程。

2020年5月10日,烏鶇開始選中了圖中的花盆,在裡面刨出了一個鳥窩狀的坑。至5月11日,鳥窩的地基(即圖中的坑)建築完畢。

2020年5月12日,開始建巢。打好地基後,就進入鳥窩的修建階段。烏鶇鳥窩建築材料因選址而不同,在樹杈上營巢的,以泥巴和枯草建造;在花盆營巢的,則主要以枯草建造,幾乎沒有泥巴。

烏鶇鳥窩修建速度很快,一般兩三天左右即可完成,其速度主要看建築材料來源難易程度。這個月份,枯草多被綠葉覆蓋,材料不好找,所以會稍慢些。圖為烏鶇銜草修建鳥窩。

2020年5月15日上午,烏鶇鳥窩修建完畢,共用時4天。之後就是產蛋環節。每對烏鶇一年繁殖一兩次,每次產蛋4-6枚。速度為一天一枚,產足4-6枚後,即開始孵蛋。

2020年5月15日下午,母烏鶇開始趴窩產蛋。這窩產蛋速度很快,正常建好鳥窩後,要再修補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產蛋。這次上午建好鳥窩,下午即開始產蛋了,效率真高。

2020年5月15日下午,第一枚烏鶇鳥蛋產生。烏鶇鳥蛋大小和鵪鶉蛋差不多,整體為淡綠色,上面有星星點點的紅褐色小點,俗稱「麻子」。

2020年5月16日,第二枚鳥蛋產生。

公烏鶇來看看它的兩顆鳥蛋孩子。在產蛋期,公烏鶇的主要職責是警戒鳥窩,免受天敵威脅。在母鳥離窩期間,公烏鶇會時不時巡視、照看鳥窩。同時也會去給母烏鶇尋找食物,是個非常貼心的小傢伙。

2020年5月17日,第三枚鳥蛋產生。

母烏鶇繼續產蛋,在下蛋期,母鳥每天產一枚鳥蛋。

2020年5月18日,第四枚鳥蛋產生。

2020年5月19日,第五枚鳥蛋產生。

公烏鶇在守護鳥窩,照看裡面的孩子——剛產下的五枚鳥蛋。

在母鳥產蛋和孵蛋期間,公烏鶇會經常外出覓食,餵食母鳥,非常溫馨有愛。產蛋過後,就是孵蛋過程,下一圖集,我們介紹烏鶇鳥蛋孵化的過程,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烏鶇繁殖過程:第一枚鳥蛋破殼而出的全過程記錄,百舌鳥雛鳥出殼
    2020年5月10日,一對烏鶇夫婦在陽臺花盆開始做窩。四天後,鳥窩終於做成了,一個碗狀的鳥「家」出現。雌鳥烏鶇開始了產蛋過程。烏鶇每年3-7月開始繁殖,每對烏鶇每年繁殖一到兩窩,每窩產蛋4-6枚(也有觀測到產蛋7枚的,但不多見),產蛋速度為每天一枚。
  • 為讓烏鶇築巢產蛋 市民半個月不開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肖先生拍下的窗外鳥窩圖片
  • 幼兒園假鳥窩引來真鳥築巢還有一窩鳥蛋可能是烏鶇
    假鳥窩引來真鳥築巢    還意外發現一窩鳥蛋    昨天上午,記者在京華城機關三幼的搭建區「探險區」看到,一棵廣玉蘭樹上安裝了兩個攀爬的繩梯,最中間的樹杈上放置了老師和孩子們用稻草共同編織的假鳥窩,裡面還「蹲著」一隻假鳥。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這些行為,常見的有如下幾種:1、有意或無意侵犯到鳥巢領地烏鶇是具有一定領地意識的鳥,成年烏鶇都有自己大致的活動範圍,一旦進入別的烏鶇領地就會被驅趕。通常情況下,這是烏鶇之間的行為,並不涉及到人。但繁殖期的鳥更為敏感,有些烏鶇會對進入其鳥巢附近的人進行驅趕(攻擊)。
  • 它叫烏鶇!徐州4年級學生記錄鳥兒繁育過程,被老師當課件
    家住新城區漢源國際華城的聶明遠小朋友,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到鳥窩,他十分好奇,趕緊喊來了媽媽一起看。   「我看到鳥兒在這裡做窩,覺得現在是春季,正是鳥兒們繁殖的季節,就告訴明遠,有可能是一對鳥夫妻要在這裡生兒育女。這引起了聶明遠的極大興趣。我就讓他注意觀察。」聶明遠的媽媽張女士說。   張女士還特意交待聶明遠,鳥兒害怕人類,儘量不要去打擾到它們。
  • 烏鶇非烏鴉 瑞典的國鳥意外落戶小學走廊
    一個鳥家庭的意外降臨,打破了孩子們原本平靜的學習生活。一對鳥夫妻,一個鳥窩,六隻鳥蛋……出現在紹興上虞城東小學教室四樓走廊上的這個鳥家庭,一下子成了校園裡的明星。它是什麼鳥?鳥媽媽是怎樣孵化小鳥的?意識到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教科學的校長林建鋒當即決定,圍繞鳥蛋、鳥巢和鳥媽媽,人與鳥如何交流等話題,教會孩子們去理解生命的奇妙演化。學校在鳥巢附近隱密地安裝了一個監控探頭,將鳥寶寶的孵化過程向全校學生現場直播,「讓孩子們一天天感受生命誕生的喜悅和美妙。」
  • 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烏鶇夫婦花盆裡築巢產蛋產下3隻蛋用紙盒做的防曬屋3隻烏鶇寶寶破殼出生安家育兒的烏鶇昨天,市民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起了自家陽臺上的烏鶇鳥窩,牽出一則舍花護鳥、幫助一對烏鶇鳥成功孵育出3隻雛鳥的故事。朋友圈曬「鳥圖」這窩鳥在她家已一個月「見證生命不一樣的神奇,陽臺上花盆烏鶇鳥出生記,從築巢到孵出,鳥爸爸鳥媽媽辛苦了,期待你們健康成長。」
  • 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
    錢斯僱傭了當地的孩子們為他尋找草地鷚的鳥巢,他付出了很高的報酬。因為下在草地鷚蛋中的布穀鳥,具有很高的觀察性。他仔細地觀察了布穀鳥的鳥蛋,發現大部分鳥蛋的顏色和斑點十分相似,他意識到這些蛋肯定是由同一隻布穀鳥產下的。錢斯稱它為布穀鳥「A」,並開始追尋它的蹤影。很快他找到了,並將布穀鳥「A」借用過的窩,把窩裡的蛋都收集了起來。
  • 世界「最大鳥巢」近一噸重,可容納500隻鳥,當地人:別輕易靠近
    當然在這裡還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鳥巢,重900公斤,近乎一噸,裡面有1000多個鳥蛋,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掏鳥蛋也許是小孩子們童年那會兒會做的一件事情了,約上三兩個好友,一起去找鳥窩,掏鳥蛋偶爾裡面還會遇見幾個剛剛孵出來的小鳥,這無疑是童年時光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了。
  • 返校發現宿舍陽臺有鳥巢 女生每天記錄鳥媽媽孵蛋
    最近,浙江樹人大學的師生朋友圈被一窩鳥蛋刷了屏。原來,前幾天返校的學生,在陽臺角落裡發現了一個鳥巢,裡面有6枚鳥蛋。這段時間,學生每天都在微博上發大鳥孵蛋的「實況」,還得到學校的老師和後勤工作人員的指導。
  • 鸚鵡繁殖白蛋多?產蛋不孵化?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對於很多喜歡飼養鸚鵡的朋友來說,繁殖無疑是我們都想要體驗的一種樂趣。但是很多新手在繁殖過程中比較坎坷,可能沒有個一兩年的經驗無法弄明白。今天給大家就說說鸚鵡繁殖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的難題與個人分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世界上最大的鳥窩,卻無人敢來掏鳥蛋,當地人:不要命的可以去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鳥窩也是位於非洲之上,那麼到底是怎樣的鳥窩才導致無人敢去掏呢? 我們都知道,很多常見的鳥窩並不是很大,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鳥窩可以達到1噸的重量,不過這種鳥窩並不僅僅是一隻鳥居住的場所,而是一群鳥的大家庭,製作材料上和普通的鳥窩沒什麼區別,不過外形確實讓人看的毛骨悚然
  • 河南農村經常能見到樹上有許多很大的鳥窩,到底是什麼鳥?
    在河南農村經常能見到樹上有許多很大的鳥窩,一到冬天樹葉落了之後更是明顯。這些大鳥窩密集地建在楊樹、榆樹等喬木上,到底是什麼鳥呢?對!這就是喜鵲,又叫報喜鳥。喜鵲屬鴉科闕屬類,和烏鴉算是「堂兄弟」,在我國廣泛分布,雜食性。
  • 《Samsara Room》鳥怎麼點 鳥巢鳥蛋玩法攻略
    Samsara Room鳥巢攻略作為最後一關的內容,這裡我們需要根據順利來放置道具,同時還有小鳥們的找不同遊戲哦,下面九遊小編就帶來詳細內容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Samsara Room鳥攻略
  • 北京通報小區拆鳥窩事件:沒傷害鳥,已安裝人工鳥巢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梅源裡小區,因為鳥屎掉車上,於是有人派了綠化隊拆了所有鳥窩,引發熱議。10日,@豐臺園林回應稱,據物業公司項目負責人張某陳述,因接到居民反映有鳥屎掉在車上,5月7日,公司委託小區綠化養護單位航天萬源園林環境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進行處置,綠化公司派了工人汪某某、楊某某,使用車牌號為京AJ0399的黃色升降車,將小區樹上喜鵲窩拆除,共拆除三個喜鵲窩,被拆除的喜鵲窩中沒有幼鳥和鳥蛋,未傷害到野生鳥類。
  • 為什麼在農村看到樹上的鳥窩開口都朝上,不怕雨淋嗎?
    對大多數鳥類來說,鳥巢不是他們的家.實際上,鳥巢,只是小鳥求偶後,給小鳥產卵和雛鳥的臨時住宅。人人都知道鳥窩的用途,只知道鳥窩為什麼要開口朝上?鳥巢建在樹上,當然要開口朝上!但是鳥兒的巢不全在樹上,有些在懸崖的絕壁上,有些在樹上的分支間,還有一些在地上,水面上,山洞裡或者建築物裡。
  • 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屋簷下「添丁進口」
    無意在陽臺發現的鳥窩,讓她獲得平生第一次觀鳥經歷小沈家住在7樓,今年2月29日這天,沈爸爸突然在陽臺外兩個空調外機間20釐米左右的空隙中,發現了一個搭了一半的鳥窩。「後來經過我們觀察,發現有兩隻鳥在對面樓的樓頂朝著我們這邊看,我們就猜想這鳥窩是它們搭的。」
  • 窗前搭窩 記者記錄烏鶇孵化到離巢全過程
    記者通過半個多月的拍攝,記錄下烏鶇幼崽從孵化到離巢的全過程。 據了解,烏鶇鳥是瑞典的國鳥,也是鳥中的"口技專家",叫聲婉轉動聽,變化多端。 2020年6月17日,五隻烏鶇幼崽陸續出殼,鳥媽媽會將破殼銜走,保持鳥巢清潔。
  • 世界上最大鳥巢:重量達一噸,擁有1000個鳥蛋,為何沒人敢去掏
    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過掏鳥蛋的經歷,有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大點的窩,一次能掏三五個蛋,今天的夜宵就到手了。當然也有人掏鳥蛋純粹是為了好玩,有的時候被發現了,可能被小鳥追著啄,依舊樂此不疲。但是在卻又一種世界上最大的鳥巢,重達800公斤,擁有者上千個鳥蛋,為何至今沒人敢去掏?
  • 烏鶇寶寶飛出窩了 再有幾天就能獨自飛
    給烏鶇寶寶餵食4月18日,本報刊出了《烏鶇安家育娃記》一文,綠楊新苑一戶居民樓,一對烏鶇在這裡修築了愛巢,產下了5枚鳥蛋。經過20多天孵化和哺育後,烏鶇寶寶昨天終於出窩了。天光大亮後,記者來到窗前,發現小烏鶇果然出窩了,它們已飛到距離鳥窩10米遠的馬褂木上。原來,早上長時間的吵鬧,是烏鶇父母在鼓勵寶寶勇敢飛出鳥窩。烏鶇是晚成鳥,就是出殼後沒有睜眼,需靠父母哺育很長時間,現在雖然烏鶇寶寶出窩了,但它們依然需要父母哺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