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假鳥窩引來真鳥築巢還有一窩鳥蛋可能是烏鶇

2021-01-11 揚州網

幼兒園的鳥蛋照片

    昨天上午,機關三幼京華園的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探險區」遊戲時發現,他們搭建的假鳥窩竟然引來真正的小鳥在上面築巢;更令人驚喜的是,真鳥窩裡還有一窩的鳥蛋,白色蛋殼上有褐色斑點,總共5枚,大小比鴿子蛋稍微大一些,看起來萌萌噠。

    假鳥窩引來真鳥築巢

    還意外發現一窩鳥蛋

    昨天上午,記者在京華城機關三幼的搭建區「探險區」看到,一棵廣玉蘭樹上安裝了兩個攀爬的繩梯,最中間的樹杈上放置了老師和孩子們用稻草共同編織的假鳥窩,裡面還「蹲著」一隻假鳥。

    「這學期我們增設了孩子們的探險區鍛鍊孩子的膽量,為了鼓勵他們爬上去,特地在樹杈上放了一個假鳥窩,引導孩子去觀察,沒想到有意外的收穫。」機關三幼京華園園長馮德菲告訴記者,這棵廣玉蘭有三四米,假鳥窩在樹杈中間,在它的斜上方樹枝上「隱藏」這一個褐色的鳥窩,和樹枝的顏色渾然一體,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發現後,幼兒園身高1米9的體能老師特地爬上去觀察了一下,真鳥窩搭得顯然更加精緻,呈圓形,裡面整齊地躺著5顆鳥蛋,鳥蛋也非常「迷你」,比鴿子蛋稍微大一些,白色蛋殼上有褐色的斑點。馮德菲告訴記者,當時大家都覺得很驚奇,也不敢去打擾,偷偷拍了照片,老師將這一窩鳥蛋繼續留在樹枝上,遠遠地觀察了1-2個小時。但始終不見有鳥飛回來,「我特地把圖片也發在朋友圈,大家給出了很多答案,包括畫眉、燕子、斑鳩等,我也一頭霧水」。

    愛鳥人士判斷為烏鶇

    很擅長模仿各種鳥叫

    這是什麼鳥下的蛋?昨天,記者帶著現場拍攝的照片,聯繫了內行人杭德泉。經過仔細辨別,他認為有兩種可能,「如果和鴿子蛋大小差不多,可能是斑鳩;如果比鴿子蛋小一些,應該就是烏鶇。從鳥窩的位置和蛋的形狀看,烏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杭德泉分析說,斑鳩一般是五到七月份下蛋,一般一次產蛋不會超過三枚,「幼兒園的假鳥窩,可能讓這隻鳥誤認為這是去年築巢的地方,所以今年繼續在上面築巢。」

    據介紹,烏鶇是揚州比較常見的一種鳥,黑色的身體黃色嘴巴,有人會誤認為是八哥或者烏鴉,它還有個土名叫「百舌子」,會模仿很多鳥的叫聲,「這種鳥會報復攻擊人,孩子們和老師最好不要去招惹它,它可以準確地將鳥屎拉到你的頭頂上。」杭德泉說。

    隨後,記者又帶著照片向「鳥叔」蔣永慶求證,他也認為這窩鳥蛋是烏鶇的可能性最大。蔣永慶告訴記者,鳥類有1萬多種,單憑一窩鳥蛋很難確定是什麼鳥。從鳥蛋的外觀、巢穴所處的位置、產蛋季節、揚州的地理特徵等多方面因素考慮,烏鶇的可能性相對大一些。     記者 田文薈

    提醒

    千萬不要碰鳥蛋

    鳥媽媽會「棄巢」

    採訪中,杭德泉還向記者介紹,大部分鳥都是在春天下蛋,鳥類在選擇築巢地點的時候,第一,依據自己的習性;第二,考慮的是築巢的地方要能避風擋雨。

    「市民們可能會在陽臺等地方發現鳥蛋,如果一旦發現鳥蛋最好不要移動,默默離開;一旦移動了,鳥蛋上會附上人體的氣味,鳥媽媽很有可能會棄巢。」杭德泉表示,老師們可觀察幾天後再做判斷。

責任編輯:陳書戈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相關焦點

  • 烏鶇繁殖過程:從修建鳥窩到產蛋全記錄,百舌鳥營建鳥巢和產鳥蛋
    2020年5月10日,烏鶇開始選中了圖中的花盆,在裡面刨出了一個鳥窩狀的坑。至5月11日,鳥窩的地基(即圖中的坑)建築完畢。2020年5月12日,開始建巢。打好地基後,就進入鳥窩的修建階段。烏鶇鳥窩建築材料因選址而不同,在樹杈上營巢的,以泥巴和枯草建造;在花盆營巢的,則主要以枯草建造,幾乎沒有泥巴。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4月2日,在市區宋女士家築巢的烏鶇一家其樂融融,小鳥們茁壯成長。「鳥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看樣子就要飛走了。」宋女士說,鳥兒到來的這段時間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她也趁此機會給3歲的兒子進行愛的教育。
  • 為讓烏鶇築巢產蛋 市民半個月不開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肖先生拍下的窗外鳥窩圖片
  • 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屋簷下「添丁進口」
    2月底,市民小沈家陽臺上來了一對烏鶇,不但築巢安居,還生蛋孵仔。一個多月前,一對烏鶇不請自來,在家住怡康花園的小沈家陽臺上築了巢,生下了5個蛋,並成功孵化出了2隻烏鶇幼鳥。「我們一起走過了冬天的尾巴,迎來了春暖花開,對我來說,也算是一段比較特殊的經歷。」沈爸爸此前經常早晨以這個姿勢給烏鶇拍小視頻,一坐至少半小時。
  • 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烏鶇夫婦花盆裡築巢產蛋產下3隻蛋用紙盒做的防曬屋3隻烏鶇寶寶破殼出生安家育兒的烏鶇有人在朋友圈曬美食,有人曬孩子,還有人曬旅行。昨天,市民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起了自家陽臺上的烏鶇鳥窩,牽出一則舍花護鳥、幫助一對烏鶇鳥成功孵育出3隻雛鳥的故事。朋友圈曬「鳥圖」這窩鳥在她家已一個月「見證生命不一樣的神奇,陽臺上花盆烏鶇鳥出生記,從築巢到孵出,鳥爸爸鳥媽媽辛苦了,期待你們健康成長。」
  • 烏鶇繁殖過程:第一枚鳥蛋破殼而出的全過程記錄,百舌鳥雛鳥出殼
    2020年5月10日,一對烏鶇夫婦在陽臺花盆開始做窩。四天後,鳥窩終於做成了,一個碗狀的鳥「家」出現。雌鳥烏鶇開始了產蛋過程。烏鶇每年3-7月開始繁殖,每對烏鶇每年繁殖一到兩窩,每窩產蛋4-6枚(也有觀測到產蛋7枚的,但不多見),產蛋速度為每天一枚。
  • 它叫烏鶇!徐州4年級學生記錄鳥兒繁育過程,被老師當課件
    這是什麼鳥,跑到新城區聶明遠小朋友家的陽臺外築巢、生兒育女?陽臺「來客」的忙碌生活被細心的聶明遠從頭至尾記錄下來,並與科學老師分享。沒想到,科學老師用聶明遠採集的素材做成了課件,上了兩節課……   4月初的一天,還沒開學的聶明遠,意外發現自家南陽臺外的水泥臺子上,有一個鳥窩的雛形,之後慢慢變大、完善,最終變成一個真正的鳥窩。
  • 世界上最大的鳥窩,卻無人敢來掏鳥蛋,當地人:不要命的可以去
    非洲作為一片廣闊無痕的大陸,上面居住的可不止是黑人,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動物。比如獅子、獵豹以及鬣狗等。當然,正常人一般也不會去招惹這群猛獸。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鳥窩也是位於非洲之上,那麼到底是怎樣的鳥窩才導致無人敢去掏呢?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如果單從以上內容來看,烏鶇記仇、能打,確實有蜜獾風範,將其稱為鳥中「平頭哥」也並不為過。然而,一旦了解到真相,我們恐怕就不會這麼認為了,還有可能會對烏鶇的攻擊行為表示欽佩。這是因為,烏鶇的攻擊與蜜獾有著根本的不同,「平頭哥」其實是對它的一種「不明真相」的汙名化。
  • 烏鶇非烏鴉 瑞典的國鳥意外落戶小學走廊
    一對鳥夫妻,一個鳥窩,六隻鳥蛋……出現在紹興上虞城東小學教室四樓走廊上的這個鳥家庭,一下子成了校園裡的明星。它是什麼鳥?為什麼會在學校築巢繁育?鳥媽媽是怎樣孵化小鳥的?意識到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教科學的校長林建鋒當即決定,圍繞鳥蛋、鳥巢和鳥媽媽,人與鳥如何交流等話題,教會孩子們去理解生命的奇妙演化。
  • 樹枝上的鳥窩有些都是露天的,下雨了怎麼辦?
    築巢並不是所有鳥都有的能力,也不是鳥類獨有的能力。儘管鳥巢的形式多樣,但是功能都是一致的,最大的目的是為了繁衍,而為了這個目的,在春天我們會看到燕子在幾天的時間內不停地銜泥,用唾液將泥巴溼潤混合草築巢,在巢完全築城之後才開始下卵和孵化。
  • 烏鶇寶寶飛出窩了 再有幾天就能獨自飛
    給烏鶇寶寶餵食4月18日,本報刊出了《烏鶇安家育娃記》一文,綠楊新苑一戶居民樓,一對烏鶇在這裡修築了愛巢,產下了5枚鳥蛋。經過20多天孵化和哺育後,烏鶇寶寶昨天終於出窩了。天光大亮後,記者來到窗前,發現小烏鶇果然出窩了,它們已飛到距離鳥窩10米遠的馬褂木上。原來,早上長時間的吵鬧,是烏鶇父母在鼓勵寶寶勇敢飛出鳥窩。烏鶇是晚成鳥,就是出殼後沒有睜眼,需靠父母哺育很長時間,現在雖然烏鶇寶寶出窩了,但它們依然需要父母哺育。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
  • 水田中央有窩蛋,浙江一群愛鳥人士接力守護20多天等它破殼
    謝偉仔細觀察,發現雜草叢生的水田中央,好像有一個鳥窩,他馬上用長焦鏡頭拉近來看,裡面還有幾隻鳥蛋,「應該正在孵化。」在水田邊,謝偉看到兩個村民,正在操作一臺耕地機。他們說,當天這片水田就要翻耕播種了。「裡面有一個鳥窩,你們能不能保護起來,不要破壞?」謝偉和村民商量。放心不下,他又把消息發給了圈裡愛鳥的朋友。
  • 是烏鶇!汨羅一農家發現「天外來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0:45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3日訊(通訊員 謝江)「看我家陽臺上,居然養了一窩鳥!這是什麼鳥呢?」記者將現場小鳥照片發給林業專家進行諮詢,經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和中南林科大專家確認,這是烏鶇——屬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中南林科大專家介紹,烏鶇分布於亞、歐、非洲,被譽為鳥中的歌唱家,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是瑞典國鳥,也是人類的朋友,以吃害蟲為主,對當地的林業和農業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是益鳥。
  • 為什麼在農村看到樹上的鳥窩開口都朝上,不怕雨淋嗎?
    人人都知道鳥窩的用途,只知道鳥窩為什麼要開口朝上?鳥巢建在樹上,當然要開口朝上!但是鳥兒的巢不全在樹上,有些在懸崖的絕壁上,有些在樹上的分支間,還有一些在地上,水面上,山洞裡或者建築物裡。鳥巢形狀各異,築巢方式各異,大部分鳥都是利用樹幹分散的力量,在樹上築巢,這是一種主要用細樹枝和草莖築巢的鳥。
  • 宣威地景公園樹上的鳥窩
    如今,地景公園裡,秧雞、野鴨也容易看到,這在過去,只能遠遠的聽到聲音,見不到身影,連鳥窩也看不到。現在,公園東面入口處,幾棵樹上都懸著鳥窩,一旁的步行街樹枝上也掛起了鳥窩。鳥窩一般都遠離人群,除了燕子喜歡在屋簷下,其它鳥類都喜歡離人遠,保持安全距離,那這麼多的樹上都築起了巢,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鳥,敢於離地面近,不怕被人打擾。
  • 壹現場丨幼兒園的「擎天柱」 不料引來「大黃蜂」
    北京大興一幼兒園豎起變形金剛擎天柱的模型,不想卻引來「大黃蜂」築巢,為幼兒園師生安全帶來隱患,8月20日大興消防迅速趕往事發地,成功端掉4出馬蜂窩。當日9時17分,大興消防接警稱,位於轄區魏善莊鎮第一幼兒園室外有馬蜂出現,消防立即出警到現場進行處置。據幼兒園老師介紹,近期陸續有馬蜂在園區裡築巢,並且已有老師被馬蜂蜇傷的情況發生,眼看幼兒園即將開學,為防止幼兒園小朋友被蟄的情況再次發生,所以撥打了119報警電話請消防員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