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烏鶇築巢產蛋 市民半個月不開窗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肖先生拍下的窗外鳥窩圖片 鳥兒產下5枚蛋,如今已孵出了4隻

&nbsp&nbsp&nbsp&nbsp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餘淵 劉中燦)出了一趟遠門,回家後竟發現一對烏鶇在窗外築巢產蛋。昨日,市民肖先生說,為了不打擾這對意外到來的客人,他們一家決定為小鳥讓路,鳥兒離開前不開窗戶。

&nbsp&nbsp&nbsp&nbsp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肖先生家中,隔著客廳窗戶看到,窗外一個面盆大小的鳥巢十分顯眼,巢中4隻剛孵化的鳥寶寶正在熟睡,另外還有一枚蛋尚未孵化。

&nbsp&nbsp&nbsp&nbsp肖先生介紹,6月初,他們一家出了一趟遠門。6月11日回到家後,他們發現了這個鳥巢。「鳥兒膽子特別小。」肖先生說,剛開始一段時間,每當他們走到窗邊,想要開窗近距離觀察時,鳥兒就會飛到對面樓棟的陽臺上觀望。為了不驚嚇這對新鄰居,他們大半個月來再未開過窗。

&nbsp&nbsp&nbsp&nbsp「看到鳥寶寶順利出生,我們很開心。」肖先生說,這大半個月來,每天早上自己都會輕手輕腳地走到窗戶前,用手機拍下鳥巢內的一切。希望剩下的一隻鳥寶寶也能夠順利孵化,他們將儘量不打擾,讓鳥兒們快快長大。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假鳥窩引來真鳥築巢還有一窩鳥蛋可能是烏鶇
    機關三幼京華園園長馮德菲告訴記者,這棵廣玉蘭有三四米,假鳥窩在樹杈中間,在它的斜上方樹枝上「隱藏」這一個褐色的鳥窩,和樹枝的顏色渾然一體,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發現後,幼兒園身高1米9的體能老師特地爬上去觀察了一下,真鳥窩搭得顯然更加精緻,呈圓形,裡面整齊地躺著5顆鳥蛋,鳥蛋也非常「迷你」,比鴿子蛋稍微大一些,白色蛋殼上有褐色的斑點。
  • 烏鶇繁殖過程:從修建鳥窩到產蛋全記錄,百舌鳥營建鳥巢和產鳥蛋
    烏鶇,因雄鳥善於鳴唱和學舌,又稱百舌鳥,是一種其貌不揚的黑鳥。雄鳥擁有一身黑色羽毛,橙黃的喙(鳥嘴)和眼圈。烏鶇每年的繁殖期為春夏季,長江中下遊地區一般為3-6月。基本過程為修建鳥窩-產蛋-孵蛋-孵化-育雛-出飛。下面的圖片,詳細記錄了烏鶇修建鳥窩到產蛋的過程。
  • 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烏鶇夫婦花盆裡築巢產蛋產下3隻蛋用紙盒做的防曬屋3隻烏鶇寶寶破殼出生安家育兒的烏鶇昨天,市民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起了自家陽臺上的烏鶇鳥窩,牽出一則舍花護鳥、幫助一對烏鶇鳥成功孵育出3隻雛鳥的故事。朋友圈曬「鳥圖」這窩鳥在她家已一個月「見證生命不一樣的神奇,陽臺上花盆烏鶇鳥出生記,從築巢到孵出,鳥爸爸鳥媽媽辛苦了,期待你們健康成長。」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4月2日,在市區宋女士家築巢的烏鶇一家其樂融融,小鳥們茁壯成長。「鳥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看樣子就要飛走了。」宋女士說,鳥兒到來的這段時間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她也趁此機會給3歲的兒子進行愛的教育。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
  • 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屋簷下「添丁進口」
    2月底,市民小沈家陽臺上來了一對烏鶇,不但築巢安居,還生蛋孵仔。本周,是一年一度的「愛鳥周」,她向常州晚報記者敘述了自己全家的愛鳥故事——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我家「添丁進口」「一周前,我家的烏鶇孵化出的兩隻小幼鳥陸續都會飛了,不知道是不是飛出去覓食了,還會不會回來,反正這窩我還給他們留著,也是念想……」4月20日,是今年「愛鳥周」的第一天,市民小沈和常州晚報記者說起自己一家前段時間的
  • 烏鶇繁殖過程:第一枚鳥蛋破殼而出的全過程記錄,百舌鳥雛鳥出殼
    2020年5月10日,一對烏鶇夫婦在陽臺花盆開始做窩。四天後,鳥窩終於做成了,一個碗狀的鳥「家」出現。雌鳥烏鶇開始了產蛋過程。烏鶇每年3-7月開始繁殖,每對烏鶇每年繁殖一到兩窩,每窩產蛋4-6枚(也有觀測到產蛋7枚的,但不多見),產蛋速度為每天一枚。
  • 冬季烏鶇不愛叫,可能是母鳥,掌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分辨所養的烏鶇...
    與換羽前相比,公鳥最大的變化是腹部和背部的羽毛,由黑白相間(或棕白、黑灰相間)的花色羽毛,換為純黑色。如果發現所養的烏鶇,腹部和背部羽毛,換羽後顏色不黑,為偏紅色或棕色或褐色,總之只要腹部和背部羽毛不是純黑色,那就要考慮可能是只母鳥(外表僅是輔助,最終還需要結合其他特徵綜合判斷)。
  • 市民撿到幼鳥悉心呵護,觀鳥協會會長:為烏鶇幼鳥,建議放生
    杜先生撿到的烏鶇幼鳥杜先生介紹,21日上午,他到社區警務室上班。發現警務室門口的水泥地上,一隻小鳥蜷縮在角落叫喚。杜先生走上前,發現只是一隻幼鳥,但他抬頭看了一下頭上的樹枝,並未發現鳥巢,便小心翼翼地將幼鳥捧起來,放進一個紙箱,悉心呵護著。杜先生說,他查了一下網上圖片,初步認為這是一隻紫翅椋鳥的幼鳥。
  • 冬季了烏鶇還不愛叫?那可能是母鳥,把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辯公母
    如果發現所養的烏鶇,腹部和背部羽毛,換羽後顏色不黑,為偏紅色或棕色或褐色,總之只要腹部和背部羽毛不是純黑色,那就要考慮可能是只母鳥(外表僅是輔助,最終還需要結合其他特徵綜合判斷)。而此時母鳥的眼圈,仍然很薄,不明顯,顏色也不鮮豔,仍為淺黃色。從以上眼圈的變化特點,可以總結出烏鶇公鳥的判斷方法:到了冬季,公鳥的眼圈在增大、增厚,顏色也越發明顯,變得鮮豔。如果發現所養的烏鶇,眼圈和換羽前相比,一直沒什麼大的變化,就要考慮有母鳥的可能。二、頭部(含脖子)和腳底板皮膚顏色的變化嘴巴和眼圈的變化,非常好觀察,一看便知。
  • 百舌鳥的故事——烏鶇小記
    烏鶇在公園裡,你可能見過身上烏黑的「烏鴉」,但在南方的城市裡,烏鴉其實很罕見,市民們多數看到的是八哥或另一種知名度更低的鳥——烏鶇。如果你去問一個路人認不認識烏鶇,他甚至會認為你說的是一種麵食;等你一指行道樹上站著的那位,他又恍然大悟起來——烏鶇可能是市民最熟悉的陌生鳥。它們長相平平,無需複雜的語言描述,一句「全身黑色嘴黃色」足矣。黑色系的鳥類常常被人們誤解,比如經常能看到網上有人諮詢烏鶇是否吉利之類的問題。即使在觀鳥圈,烏鶇也不太受「待見」,可能因為它們並不「美麗」,還很常見。
  • 它不是烏鴉,是烏鶇
    小烏鶇被巡防隊員發現    □記者李嵐實習生苗斌文圖    本報訊5月18日上午,鄭州市金水區鳳凰臺辦事處巡防隊員邢永志和魏建業,在商城東路與建業路交叉口附近的熊兒河邊巡邏時救護人員看了鳥後,說這是一隻烏鶇的幼雛,是益鳥,屬於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    上午11時,邢永志和魏建業巡邏到熊兒河畔時聽到小鳥的叫聲,仔細一看,有隻小鳥不停地拍打翅膀,卻飛不起來。為防止小鳥被貓狗傷害,他們將小鳥帶回巡防室。    記者發現,這隻小鳥一身深灰色羽毛,翅膀上的羽毛髮黑,黃色的小嘴。巡防隊員說,他們以前沒見過這種鳥,感覺有點像烏鴉。
  • 窗前搭窩 記者記錄烏鶇孵化到離巢全過程
    一對烏鶇鳥夫婦用泥草築巢,繁育幼雛。記者通過半個多月的拍攝,記錄下烏鶇幼崽從孵化到離巢的全過程。 據了解,烏鶇鳥是瑞典的國鳥,也是鳥中的"口技專家",叫聲婉轉動聽,變化多端。 2020年6月17日,五隻烏鶇幼崽陸續出殼,鳥媽媽會將破殼銜走,保持鳥巢清潔。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但倘若你不識趣,因此惱羞成怒,和烏鶇正面衝突,那麼烏鶇將視你為敵意,會展開另一種形式的進攻,會打到你懷疑人生,陷入噩夢般的絕望。這種方式,就是高空轟炸。(2)高空糞彈轟炸。如果俯衝攻擊沒有嚇退你,那麼烏鶇將化身高空轟炸機,對你進行狂轟濫炸。烏鶇堪稱投彈高手,對速度、航向和投彈點的把握十分優秀,命中率非常高。
  • 草叢中撿到一隻鳥 原來它叫「烏鶇」
    原標題:草叢中撿到一隻鳥 原來它叫「烏鶇」   慈谿新聞網訊「路上撿到一鳥,好像不太會飛。這是什麼鳥啊,我要怎麼辦?」17日上午,記者接到市民瀟先生的求助,他說對著一隻撿到的小鳥發了愁。
  • 烏鶇今年還來我家「作客」嗎?
    烏鶇我家陽臺外的"客人"今年你還來嗎?去年春天一對烏鶇鳥意外喜歡的上我家放在陽臺外的蘭草花盆,並在裡面安營紮寨,生兒育女,我家住在8樓,可能是鳥認為把窩做在高高的陽臺上比做在樹上安全吧,開始烏鶇先用草和爛泥巴做窩,窩做好就開始下蛋了,烏鶇膽子太小,見人就飛離鳥巢,為了不再驚嚇它,我用了塊紙板把陽臺玻璃遮了起來,很快鳥巢裡有了6枚小蛋,大約孵了一個星期左右,小鳥就先後出殼了,從出殼到飛走僅需半個月左右
  • 烏鶇非烏鴉 瑞典的國鳥意外落戶小學走廊
    為什麼會在學校築巢繁育?鳥媽媽是怎樣孵化小鳥的?意識到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教科學的校長林建鋒當即決定,圍繞鳥蛋、鳥巢和鳥媽媽,人與鳥如何交流等話題,教會孩子們去理解生命的奇妙演化。學校在鳥巢附近隱密地安裝了一個監控探頭,將鳥寶寶的孵化過程向全校學生現場直播,「讓孩子們一天天感受生命誕生的喜悅和美妙。」
  • 房頂突現「怪物」,業主心態崩了:根本不敢開窗…
    李女士的寶寶今年三歲,每天最愛開窗看路上的車水馬龍,自打這「怪物」在她家房頂上築巢後,李女士一家都不太敢開窗了,特別怕一個不留神飛進來! 李女士家住杭州錢塘新區某小區的頂樓,看著這五層樓的高度,躍躍欲試的老公也望而卻步了。
  • 洛陽市民養了18年的巴西龜突然產蛋,這些蛋能吃嗎?
    巴西龜和它下的蛋  市民範老先生家養了18年的巴西龜突然產蛋,一產就是12枚,這讓他和老伴兒頗感意外。有人建議老兩口乾脆吃掉這些蛋,但他們不知道巴西龜蛋能否吃,特撥打洛陽晚報熱線66778866求助。昨日,《洛陽晚報》記者走訪了範老先生並諮詢了專家。  範老先生,76歲,家住啟明東路藍天小區。
  • 杭州小夥一禮拜不敢開窗,密密麻麻全是這種蟲子!小區居民都苦不堪...
    有些甚至鑽進家裡讓大家苦不堪言 杭州小夥一禮拜多不敢開窗有些鄰居索性家裡電燈全關家住保俶北路的市民小廉已經一個星期沒有打開自家紗窗了有些鄰居為了防止白蟻入侵,索性晚上家裡燈全關,漆黑一片,只為求個清淨!也有人建議,單元走廊燈也關閉,一度鬧得人心惶惶! 鄰居們早已苦不堪言,便有人開始調查白蟻窩的位置,據說在小區裡一個枯樹發現了疑似的白蟻窩。目前,鄰居們也在和物業協商,請求專業殺蟲隊上門消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