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周五,普通的社畜小王接到一條普通的信息:「周六團建,大家有什麼建議嗎?」小王一聲嘆息:喝酒唱歌蹦迪,並非我本意。只想在床上躺著的小王靈光一現,「不如組團『馬殺雞』?」,名為「枸杞續命黨」的群內迅速達成共識。
舒服地放空自己,接受技師恰到好處的揉捏——「健康爽」才是這屆年輕人的生活需求。搭乘網際網路+的東風,和消費者的新型需求,保健理療這個傳統產業開始「熱」起來。
月入五萬的推拿師,用技術改變命運
原本一家小縣城推拿店的推拿師,工資按服務量算,累死累活不過三四千塊錢的工資,最好的時候六七千頂天了。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推拿技師,在幾年後,就收入實現突飛猛漲,年入5、60萬。
這並非個例,有一群加入了宜生健康的推拿師,已經做到了月均收入兩萬,高的時候六萬也常有。這到底是個什麼神仙推拿公司?
宜生健康是一家國內領先的健康服務科技公司,成立於2014年,並推出了O2O上門推拿服務,消費者通過 「宜生健康」APP就能預約理療師上門,為消費者提供中醫推拿、小兒推拿、產後調理等健康服務。
在專業化和標準化的層面,宜生健康搭建了一套標準化流程。在成立之初,宜生健康就沉澱了中醫推拿行業的標準化服務流程,還針對90多種常見病都建立了標準化治療方案。例如現在社會上大概30%多的人都是有失眠的症狀,宜生健康就會加強對失眠的研究;冬季流感爆發,宜生健康也會潛心研究通過推拿的治癒流感最佳方案。將推拿發展成為一門學問,這是宜生健康的專業態度。
標準化培訓體系,成就標準化藍領服務人才
能做到平均月入兩萬,宜生健康的技師顯然並非傳統印象中的按摩師。他們個個都是在宜生健康標準化訓練體系下打磨出的標準化人才。不論是推拿了十幾年的還是剛入行的,都要在宜生健康接受的免費培訓,從最基礎的理論到複雜的辨證施治,都要接受培訓、考核。即使正式上崗後,仍需要接受定期考核。正如宜生健康的一個技師所言:「既能提升自己又能賺錢,還能跟這個行業的大拿學習,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在宜生健康,他從一個普通的按摩師一步步走到宜生健康的金牌調理師。
此外,宜生健康還為推拿師提供了完善的職業晉升通道。晉升的考核內容包括各種病例的標準化治療技法嫻熟度、連續三個月內的單量、客戶好評率等等,級別越高,訂單量越多,收入越高。月入五萬的屈衛波介紹自己的經驗說到,「平臺有固定的大群體客戶,每天線上可以接到3-5單,這些客戶我每天晚上回家後,會微信回訪當天的客戶,了解一些具體變化情況,有些比較嚴重的,還會期做回訪,解決了客戶的需求,關係搞好了,客戶就很容易把自己介紹給熟人」。這樣專業的手法和態度下,屈衛波現在訂單時刻處於飽滿狀態,月入五萬根本就是情理之中。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賦能,也基於網際網路+而成長——宜生健康平臺造就了這樣一批新型的網際網路新藍領。根據QuestMobile2020新藍領人群洞察報告所示,新藍領人群通過網際網路應用平臺獲取服務需求,也基於平臺要求提供服務勞動,網際網路應用平臺取代傳統企業管理成為新藍領人群工作的依據。他們可能是網約車司機、電商主播、外賣員,當然也包括提供到家服務的理療師。
市場環境的各方面因素在助推新藍領人群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帶動新藍領群體向規範化、職業化方向前行。
宜生健康創始人孫金政看到了這一時代浪潮,他說到:「推拿師是中醫國粹的守護者,他們用雙手傳承中醫文化,為人人享有健康而不懈努力。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我要用網際網路賦能這個群體,為他們發聲:他們是新時代的健康使者,為千家萬戶送去健康;每一名推拿人都將在宜生健康改變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藍領技師收入高的背後,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心
9月18日,世紀長河集團董事長郭美玲投資「宜生健康」的案例入選哈佛商學院聯合案例庫,並成為國內首個入選的影響力投資案例。哈佛商學院編寫的案例佔全球商學院案例使用量的80%,是西方商業研究的重要路徑之一。一個新興企業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究其原因,在於企業背後承載的社會責任心。
品牌創始人孫金政表示,「宜生健康的『網際網路+健康服務』模式,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的服務,更為按摩師這個群體創造了更多工作場景、就業機會,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收入水平。2019年,平臺理療師平均月收入達到1.8萬,是傳統門店收入的3倍左右。全國有2000萬行業從業者,我們希望他們都能從新模式中獲益。」
近期,宜生健康也宣布獲得了1億元B輪融資,並且正式升級成為保健理療行業的OMO平臺,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服務。不難想像,在不遠的將來,宜生健康模式升級後,將帶動更多理療師獲益。而且,從這些高收入新型技師的生活狀態就可以感知,這種獲益並非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