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生到家CEO於飛
「計劃在北京開出一千家線下社區店,堅定不移的做大用戶量,三年內做到每天十萬單,平均客單價160元,一天營收1600萬。」CEO於飛給宜生到家做出如是前景規劃。
經歷過O2O熱潮的爆發式洗禮,宜生到家不是唯一的倖存者。對於回歸線下的後O2O時代,於飛認為這應該是一個通過網際網路改變傳統產業的過程,而宜生到家正在做的也是如此。
不斷積累用戶數據,提供專業化的技師培訓,通過SAAS管理系統宜店寶提升門店管理效率,拓展標準化線下門店,於飛對於宜生到家的定位很清晰:做健康管理的服務商,解決日常健康問題。
搜集精準數據提供健康服務:用戶願意付費買單
於飛將網際網路健康分為如下三個層級:第一是診療,以三甲醫院為核心資源,主要功能為看病、開藥、做手術;第二是專科醫院,如口腔醫院等;第三是健康服務,目前做的人不多,宜生到家正是處在這一層級。「網際網路健康創業都集中在診療體系上,我認為正確的或者更好的方向會出現在健康服務。」於飛這樣說到。
先生病、後看病,這是一直以來老百姓的固有思維,但是在病前、病後以及生活中如何預防和緩解病症、如何進行日常保養,用戶關注的卻不多。於飛說宜生到家切入的正是健康服務這個方向,而且他認為用戶是願意為健康服務來付費買單的,因為可以通過宜生到家提供的服務來管理自己的日常健康問題,這對用戶而言具有巨大的潛力價值。
宜生到家的健康服務也是建立在海量搜集用戶數據的基礎之上。於飛以宜生到家的核心業務推拿舉例,技師本身就是業務精湛的專業人員,在推拿的過程中通過「望、聞、問、觸」就可以收集到用戶健康信息,比如身體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哪些地方已經出現問題亟待解決,同時就可以精準到用戶個人去完善他的相關數據結構,在此基礎上推出相適合的具體健康管理方案。
每個用戶都是一個數據鏈,所有數據匯總在一起能夠非常清晰呈現出有多少用戶、他們的健康問題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宜生到家將所有數據沉澱在平臺上,繼而為用戶推出相應的健康管理服務,幫助用戶維持身體處在健康狀態。
定位服務商做中間服務層:快捷酒店的邏輯
於飛將宜生到家定義為服務商,要用行業最好的標準為用戶提供相匹配的服務。「宜生到家現在只管三樣:一是意願,通過一套完整的工資績效算法將技師的努力程度與收入相掛鈎,讓技師在主觀上願意不斷完善自我,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二是能力,宜生到家有專業嚴格的培訓機制和考評機制,為所有技師提供崗前、崗上培訓、提高技師業務能力;三是管結果,通過反饋數據直觀接收對於技師的服務評價,用戶滿意度一目了然。」
宜生到家一方面在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另一方面也同樣重視技師的滿意程度。宜生到家對技師的抽成比例很低,技師和平臺分成由傳統的三七分變為現在的七三分,大大提升了技師的收入水平。宜生到家對用戶和消費者都提供完善的保障機制,每一單對於用戶和技師都有保險,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都有追訴辦法。
針對線下門店部分於飛指出,在專業推拿這個品類市場上主要有兩大類服務模式,一種是高端類會所模式,如傳統的富僑門店,另一種是偏低端類的盲人按摩模式,一直缺乏兩種模式間的中間層服務,而宜生到家提供的正是這一層級服務,用酒店模式相類比,即為快捷酒店的邏輯。原來的個體老闆、單店老闆沒有能力做研發,門店服務環境也參差不齊,但是通過宜生到家的統一管理而改造升級為標準化門店模式,在能為用戶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價格又更加親民。
在門店內宜生到家要解決的是核心功能是用戶的健康需求,不做休閒消費和社交需求,乾淨、專業是門店的最大賣點,服務標準則全部採用宜生到家的統一標準。傳統門店最痛苦的就是很難讓做完服務的客人離開,而如今門店就是為用戶解決問題,服務結束用戶就離開,床位接單量和門店運營效率都有大幅提升。
通過網際網路改變傳統產業:門店是一個存量市場
宜生到家2016年營收在1億左右,目前仍在繼續擴張標準化線下門店。未來宜生到家計劃北京開出一千家線下社區店,基本上方圓兩公裡內覆蓋所有社區,讓大家出門就可以找到。
「O2O企業一定會從平臺商過渡到服務商」,於飛這樣堅定的說到。從線下的富僑到線上的宜生到家,再到如今重新回歸線下大力拓展標準化門店,於飛也和很多O2O創業者一樣,在O2O時代將戰略重心轉移到線下。現在這些經歷了網際網路洗禮改造後的線下門店,將與傳統門店有著本質區別,於飛認為,O2O在廣義上而言就是一個通過網際網路改變傳統產業的過程。
於飛舉例說到,原來運營一家門店大概需要20人左右,包店長、管理人員、門店收銀員、服務員、接待、清潔員等,而現在一家門店只需要2個人就能完成運營工作,因為用戶的預約、付費等流程都能在網上完成,大大減少人員需求;另外門店的財務情況也完全清楚明確,每天做多少單、收多少錢都可以即時在APP上看到。
目前門店使用的管理軟體正是宜店寶,所有門店是標準化模式,相當於所有服務都是由宜生到家來提供,加盟商則做到提供40%的年收益。今年宜生到家的發展重點就是門店擴張,今年門店預計在兩三千萬左右,佔整個公司總收入的10%,經過未來2-3年的發展,預計到2019年收入將增長到佔比70%。
「網際網路把這一切都連接起來,我們有軟體、人員、體系去串聯整個服務連結,提高了效率和質量,同時對結果的把控能力也比原來的生意強太多。」這是於飛對於O2O改變傳統產業過程的最大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