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打開古寺的一個房間,發現圓寂的僧人,是他五百年前的前世

2020-12-16 世本常態世本無常

57歲,人生的最後一年,王陽明來到了靈巖寺,這是一個從南唐時就建立的古剎。

古剎裡有一座舊房子,房子上著鎖,王陽明突然有一種衝動,想打開這個房間看一看。

住持告訴王陽明,這房子不能打開。因為裡面是坐化的祖師爺。祖師爺圓寂的時候,告訴弟子,有一天他會回來,回來之時,才是打開房子的時候。王陽明的好奇心更重了。此時的王陽明已經是大伽,住持不敢過於拒絕,就打開了房間。進入房間,王陽明頓時被驚住了。禪房裡坐著一位圓寂許久的僧人,奇怪的是,這僧人的面孔跟王陽明幾乎如同鏡子的兩面。

在旁邊一個積滿灰塵的箱子上,王陽明找到了一個信封,打開一看。

五十七年王守仁,啟吾鑰,拂吾塵,問君欲識前程事,開門即是閉門人。

王陽明就是僧人,僧人就是王陽明。僧人已經洞悉了王陽明的一切,王陽明卻不曾了解僧人。這個故事當然是一個玄妙的故事,不可能是一個真的故事。那為什麼要講這麼一個故事,也許是王陽明的人生太硬核,太傳奇了。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別號陽明,人生的目標:成為聖人。

為了成為聖人,王陽明做過五種嘗試:任俠、騎射、辭章、道家、佛家,最後才拜到儒家門下。

他的文章寫得極美,但他終究認識到文章不能讓他抵達聖的彼岸,他甚至告訴學生,不要去嘗試成為柳宗元、李白、杜甫這樣的文人、詩人。

他從小學習兵法,甚至到塞外踩點,偶遇了韃靼人,用箭嚇退對方。那年,他不過十五歲。

十八歲那年,他丟下新婚的妻子,跑去跟道觀的道士對坐了整夜,只是為了找到成聖的道路。

在西湖的虎跑寺,他把寺中靜修的和尚說得破了功。和尚哭著喊著收拾行李結束靜坐回去探望老母。王陽明也自此認定,佛幫不了自己成聖。

最後,他突然明白了,「大道即人心,萬古未嘗改。長生在求仁,金丹非外持。繆矣三十年,於今吾始悔。」

真正的道在儒家的仁裡面,我被耽誤了三十年,今天我總算知道了,要想成聖,還得從儒家入手。

怎麼從儒中悟聖。在被流放到貴州龍場之後,他頓悟了。

吾性自足,心即理。

心學就此打開了大門。

心學,知行合一頓時成為他建功立業的法寶。

從貴州龍場出來,王陽明成為都察院都御史,負責巡撫江西福建等省,責任之一就是平定當地的匪亂。

王陽明二月出兵,四月打完收工,只用二個月,平定盤踞十餘年的匪患。而這一切,在王陽明心中,不要太簡單,他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對於哲學軍事家王陽明來說,這些小山賊難度太少,遠比上個人修行的難度。

寧王之亂,王陽明起兵奇襲南昌,鄱陽湖大敗寧王,將一場可能殃及全國的兵禍消彌在方寸之地。

立此奇功,卻屢受排擠,封賞未至,誹謗先來。

去世的時候,他的學生圍在他的身邊,問他還有什麼話說,王陽明指指自己的心:吾心光明,亦復何言。

我的心是光明的,又何必多說什麼呢?

儘管王陽明不辯解。但他的心學依然大放光芒,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最終達到了「凡有井水處,皆談王陽明」的地步。

日本的企業家也將陽明心學當作自己的成功秘訣。

我舉一個例子。

松下幸之助是松下電器的創始人,被稱為經營之神。

稻盛和夫創辦了兩家企業,一家是京瓷,另一家是第二電信,這兩家企業都是世界五百強,一個人創辦兩家企業都進入世界五百強,這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另外,他也被稱為是企業家中的哲學家。

他們兩位有一次有趣的相遇。

稻盛和夫在自己的書裡寫道,有一年我去聽松下幸之助的講課,那時候松下幸之助還沒有封神,我也是一個無名的中小企業經營者。

在演講中,松下幸之助講到了水庫式經營。什麼意思呢?就是下大雨的時候,未建水庫的河流就會發大水,如果不下雨,就會鬧旱災。那怎麼辦?應該建水庫蓄水,使水量不受天氣和環境的影響。經營也應該這樣,因為大環境有景氣和不景氣的時候,企業都應該有相應的儲備,以應不時之需。這樣一個企業才有可能長久。

這時候,下面坐著數百位小企業主,他們有些不滿了,認為松下幸之助的演講是空談。

有一位就說:我們之所以努力經營,就是因為沒有儲備嘛。如果有儲備,我們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又有一位說:如果能夠進行水庫式經營當然好,但現實是不能,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不用建水庫就能經營的方法。

松下幸之助想了一下,很抱歉的說道:那種方法我也不知道,我們必須要有不建水庫誓不罷休的決心。

在場的一百多人都開始搖頭,非常失望。但稻盛和夫卻說,我當時好像被電擊了一樣,因為松下先生講的對我就是真理。

這個真理是什麼?

就是知行合一。

知道建立水庫長久的唯一方法,那就去建立水庫。這就是知行合一。明明知道建立水庫的重要性,卻想著找別的捷徑,那就不是知行合一。

稻盛和夫又說,我從松下先生的話裡感受到了誓願的重要性,修水庫的方法因人而異,有各種各樣的方法,沒辦法千篇一律地告訴他人如何做。但是,首先必須樹立信心修水庫。

這其實就是王陽明的立志法。

當你立志做一件事時,那馬上去做,不要想得太遠。種根的時候不要想著樹幹,想著枝葉,想著花果,只要好好栽培根,花果自然就有。

你要想水庫,馬上去做,當你行起來,自然就會找到方法。

所以,日本人的行為裡,常常暗含著王陽明的心學。這可能跟王陽明的學說傳入日本,潛移默化改變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

比如在別人不能理解松下幸助之的話時,稻盛和夫卻能感覺被電了一般,那是因為稻盛和夫以前就接觸過陽明心學。稻盛和夫有一個偶像叫西鄉隆盛,這個人是日本的維新三傑,是一個影響日本歷史的人。他寫了一本《南洲翁遺訓》,裡面是他說的話。稻盛和夫就把這個書放到案頭,經常翻看。

那《南洲翁遺訓》裡面講什麼呢?裡面很多就是他學習王陽明心學的體會。 稻盛和夫通過西鄉隆盛學習到了王陽明的心學。

可以說,王陽明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這片土地,在東亞地區,他的心學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日本東京大學博士高瀨武次郎也承認: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明治維新這些人之所以要維新,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心學之助。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直接在腰間掛個小牌牌,上書七個字:一生低首拜陽明。

人的一生就該讀一讀王陽明

作家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的思想大多集中在「修心」上,即「心即理」也,同時也強調「知行合一」。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而言是很有意義的。

這本王陽明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明代理學的根本精神在陽明,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體現王陽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傳習錄》。」

因此,要想了解王陽明的心學思想,這本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傳習錄》,就是你的不二選擇。

另外,如果還想進一步了解王陽明的生平思想,那麼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傳》也有必要一讀。這不僅僅是王陽明的個人傳記,也是我們了解王陽明思想的重要途徑。

想要購買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

相關焦點

  • 在蘇州媲美寒山寺的古寺,門票更只需5元,更有五百羅漢堂
    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蘇州適合假期周末閒遊的好出去,或許在蘇州遊玩你有常去寒山寺吧,但是其實有個古寺可以媲美寒山寺,甚至比寒山寺大而有安靜,不僅如此門票還比寒山寺低很多,而在蘇州的你是否已經知曉這座古寺了呢?是否有在周末假期到此閒遊過呢?
  • 南京棲霞古寺百歲高僧法宗長老安祥示寂
    法宗長老1947年,得法於南京棲霞古寺大本、覺民、志開諸禪師,任職監院;1949年奉命移錫香港,留傳棲霞法脈,1974年任棲霞香港鹿野苑住持,1978年將鹿野苑由荃灣遷往九龍塘,中興苑務,任董事長,又創棲霞分院於香港,1980年飛錫夏威夷。1992年往澳大利亞創建觀音寺,成為南半球弘揚佛法的著名道場。
  • 王陽明受劉瑾迫害,設計假死後欲隱世不出,道士一番話令他羞愧
    正如前幾篇文章所講,王陽明雖然成功通過科舉進入了仕途,但他超前的思想以及特立獨行的性格,令他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格格不入。因此,王陽明的仕途走得並不順利,甚至有點坎坷。終於,在正德二年,王陽明得罪了當時最大的政治集團——劉瑾集團。
  • 王陽明生平簡介,可分為五個階段
    王守仁(1472年~1529年),餘姚人,自號陽明子,學者後稱其為陽明先生。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不僅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還是軍事家;精通儒、釋、道三教。王陽明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其學說世稱「陽明心學」。
  • 蘇轍與兩位禪師同做一夢,竟然由此揭露了蘇軾的前世身份
    皆仁法師提要:前世之說,世人大多覺得荒誕不經,所以多不相信。但是,宋朝蘇轍被貶到高安時,有一夜卻和兩位禪師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夢,也正是因為這個夢,不經意間揭露了他兄長蘇軾前世的身份。一天晚上,雲庵禪師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和蘇轍、聰禪師三人一起出城,去迎接早已圓寂多年的五祖師戒禪師。他一下子就驚醒了過來。醒來後,他回想昨晚的夢境,心中覺得很是奇怪。
  • 成都一座千年古寺,不僅可參觀舍利子,更藏有五百羅漢
    成都是這個最適合生活的城市,成都作為四川省的省會城市不僅經濟發達,而且是北宋鹽平的四年,也就是公元1001年創立以來,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城市,是一個從來沒有改變過城市名字的城市,因此,它也是一個具有四川省內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城市,這座古寺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裡流傳了很長的一年。
  • 仙臺村中探古寺
    修繕後大雄寶殿兩邊各有耳房,東耳房是廟內住持及僧人居住和議事的地方,西耳房是廚房。耳房在大殿兩邊互相襯託,顯示寺廟規範完整。廟內東西廂房各為三間,是供奉十八羅漢及菩薩的地方。鳳翔寺外西北處,早年曾有數座磚塔,村民管叫它「塔院」,據說是寺內僧人存放骨灰的地方,每有一名僧人圓寂,就建一座塔。
  • 佛國勝境九華山,有一尊揚州高郵僧人慈明圓寂後的「肉身佛」
    注2.佛教將「坐化」與「葬缸」結合起來,僧人圓寂後放入大缸裡,用木碳、石灰和檀香把缸裡的空隙填起,然後用礫青封口。此習俗最早出現於明代。開缸後能否肉身不腐,與坐缸僧人的修行有關係。三年後打開,如遺體腐爛,立即就火化;如保存完好,就會在遺體上貼金,進行永久保存。
  • 魯智深為何說圓寂就圓寂?他是自殺了嗎?
    《醒世姻緣傳》裡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僧人平生做好事,忽然有一天告訴師父和師兄弟,我今天晚上三更天就要死了。師父和師兄弟們都不相信,但也不理他,互相約定:悄悄看著點動靜,別是他要自殺吧?這位僧人沐浴更衣,穿戴得整整齊齊,盤膝在床上打坐,一夜沒有動靜。
  • 為什麼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五百年前或許真的是一家!
    中國人第一次見面,經常會問到姓名,如果對方跟自己同姓,往往會笑稱「五百年前是一家」。為何「五百年前是一家」會流傳這麼廣呢?為何不是三百年、四百年、六百年呢?這麼說有無依據呢?「五百年前是一家」最早並不是指同姓之間的關係,這個說法最早是元代鄭廷玉在《布袋和尚忍字記》中的一個楔子:「可不道一般樹上有兩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五百年前是一家」是從什麼時候變成同姓人之間初次見面時拉近關係的常用語的?答案是清末民初(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洋務運動興起後,中國開始進入近代工商業社會。
  • 王富貴與清瞳回到五百年前,再見王權富貴,蘇蘇成冰雕的原因揭曉
    王富貴與清瞳回到五百年前,再見王權富貴?或許不少狐妖粉聽到這句話後都會嗤之以鼻,覺得筆者在玩「標題黨」。五百年後的角色怎麼可能穿越到五百年前?別急,聽我一一道來。狐妖最新漫畫劇情第515話相信不少粉絲都觀看了。
  • 他圓寂已有十一年,仍然肉身不腐,肉身殿就在五臺山下的青峰寺
    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被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被稱為舍利子,而全身舍利就是大德高僧圓寂之後進行做缸處理。如果肉體長時間不朽不腐了,而仍然保存栩栩如生,那麼就是成了咱們所說的肉身菩薩。
  • 500年前後,王陽明與稻盛和夫,他們的人生成就都可總結為一個字
    500年前的王陽明與500年後的稻盛和夫,兩位 不同領域的聖人,在不同的時空生活,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的人生成就都可以總結為一個字——心。王陽明靠心學22天平八王之亂,稻盛和夫靠心法創立兩家世界500強。
  • 一事無成的人,都缺少一個技能,而王陽明用了25年時間才悟出來
    而這一年,浙江餘姚的王家出生了一個男孩,這個孩子出生當天,他的祖母夢見仙人從天而降,在鮮花音樂歌舞當中,將一個嬰兒交到了他的手上,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心學創史人王陽明。王陽明自小就表現的非常有天份,儘管說話晚,但開口之後,就出口能誦。
  • 孔生龍生虎養鷹打扇,王陽明是紫霞仙子送來投胎,那曾國藩呢?
    王陽明說:我出生時是紫霞仙子送我來的。曾國蕃說:我出生時有一條龍從天而降。王陽明說:做人要誠實,你那不是龍是條蛇好嗎。 五百年來兩大完人,前有王陽明,後有曾國藩。孔子他老媽生他之時有二龍繞於室,結果生下來後,他老爸一看,生下來一個怪物呀,長得醜不說,更是頂如反盂,中低四旁高,面有七露,鼻露孔嘴露齒,雙眼露眸,雙耳露輪,於是就將他給扔了。這時來了一隻老虎,將孔子叼入洞中,餵他虎乳,天氣太熱呀,這時有隻老鷹飛下來,用翅膀給他扇風。
  • 他受戒時無花果樹開花,燃整個無名指供佛,圓寂留下金剛不壞之身
    他是虛雲老和尚的得意弟子;他是有名的大孝子,為父母墳前守孝三年;他受戒區間無花果樹再度開花十二朵半;他圓寂後留下金剛不壞之身,為中國大陸21世紀兩位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高僧之一;他是彌光法師。孝子在父母墳前守孝三年1912年農曆11月5日彌光法師出生于衡州府(今衡陽市),當時家裡以水運買賣陶瓷等生活器皿為生。彌光法師從小聰明穎慧,深得家人寵愛。在他10歲的時候進入私塾讀書,四年後跟隨家人搬到湖北公安縣。
  • 八百裡伏牛山腹地,竟然隱藏著一個尚未開放的千年古寺,它到底啥樣
    八百裡伏牛山腹地,竟然隱藏著一個尚未開放的千年古寺,今天小編帶你探秘它到底啥樣? 如今的中國,隨著國強民富的實力快速提高,旅遊業發展十分迅猛。一些地方只要有一點歷史典故的建築。就會發展成一個旅遊景點。
  • 「活佛圓寂,靈童降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前世今生
    元朝至元20年在拉薩西北部群山中的「楚布寺」裡,噶瑪噶舉派黑帽教主「噶瑪拔希」進入了彌留之際,圓寂前找來一名非常信任的高僧告訴他說:「我即將暫時離開這裡,我圓寂後一定會有一名繼承黑帽系秘法的傳人出現」。同時告知了這名高僧「靈童轉世」出生的方位及其父母親的名字。吩咐高僧在寺裡等待他的到來」。說完便圓寂了。
  • 五百年前和五百年後,孫悟空和牛魔王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孫悟空在過火焰山的時候跟他的結拜大哥牛魔王大戰一回,結果再天庭和佛界的聯合圍攻下,老牛被降服。牛魔王500年前跟孫悟空結拜的時候已經在七大妖王中當老大了,500年過去,孫悟空再次見到牛魔王時發現他跟以前有很大不同,到底牛魔王哪些地方變了呢?
  • 福州拜訪「西禪古寺」,可以提前看看這些事項
    ,當漫步在寺院之中,踱步參觀完畢之後,就會發現,這裡更像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公園,但比之公園,又多了許多祥和、莊嚴之氣。在寺院的西北角之處,是「華嚴三聖閣」、以及「觀音閣」,東側之處,便是「五百羅漢堂」、以及「報恩塔」;「天后宮」就在塔側,「藏經樓」在塔的南側之處,在此二者之間,有條路,直通寺院的另一個門,同樣在「工業路」西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