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薩蘇:換個視角再述抗戰史
日本侵華老兵齋藤邦雄筆下繪製的地道戰。圖中日語為「這口井有古怪!要小心!」
前晚,旅日作家薩蘇拿著一本「小人書」登上了北京紀實頻道《影事》欄目。這是一本由日本侵華老兵繪製的漫畫日記,名為《日本步兵漫畫物語》。在這本書中,作者齋藤邦雄講述了他親身經歷過的地道戰,還畫出了雙槍李向陽的原型人物,以及手拿紅纓槍的抗日兒童團。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視角講述抗戰史,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新鮮生動的畫面,還有對戰爭更為深刻的感悟。
早在1999年赴日工作後,薩蘇就開始搜集抗戰史料。他在日本發現的這本漫畫書,發行已有數十年之久,累計銷售超過40萬冊,與其同系列出版的漫畫書,還有《日本士官漫話物語》等二三十種。書中,腰間別著雙槍的八路軍被畫得威風凜凜,而侵華日軍則經常遭遇狼狽事情。在薩蘇看來,這本由日本士兵齋藤邦雄根據親身經歷記錄下來的漫畫小書,完整地呈現了普通侵華士兵所遭遇的戰爭,為中國讀者了解參戰者心態,提供了重要參考。
就是這本漫畫書,薩蘇竟然前後買了四次。第一本書,因為多次掃描而破損,後面兩本分別被崔永元和抗戰老兵的後代拿走,此次帶上節目的則是第四本。提起書裡的故事,薩蘇如數家珍:「書中既沒有避諱日軍實行『三光』政策的殘酷,同時也記錄下日本兵用驢隊保護中國婦女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回憶。」對他來說,齋藤邦雄所繪製的回憶,補充了自己的抗戰觀,「以前我們對戰爭的理解都來自於己方的記載,卻很少試過從對方的視角,去看待這場戰爭。」
不過,當薩蘇將這本書介紹給國內的朋友時,書中以生動活潑的漫畫筆觸勾勒出的「天真善良」的日本小兵形象,也讓他遭到了質疑。「有人問我,我們了解這些某種意義上也很善良的日本士兵,是要否定抗戰的意義,為他們翻案嗎?」對此,薩蘇回答,「我只是希望我們對於抗戰的觀感更接近事實本身,這些苦中作樂的日本兵恰恰讓我們認識到戰爭本來的面目,它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閥和日本帝國主義的,而不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人民的。」
「我們國內目前對抗戰的認識,出現了一些偏差。一種歷史是概念性的,戰爭變成了歷史書本上的傷亡統計數字,很難讓人產生共鳴。另一種則是抗戰神劇裡呈現出來的,老百姓都在看熱鬧,卻無意間忽略了真正的歷史。」薩蘇認為,此前國內的抗戰史實資料,多少缺乏生命力,「其實,我們也有過《三毛從軍記》,我在當年的《晉察冀畫報》和《良友》雜誌中也看到過不少生動細節。」
近年來,薩蘇一直利用業餘時間,將自己在日本搜集到的抗戰史料翻譯過來,介紹給國內的讀者。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引發人們的思考,「戰爭不可能真的把每個人變成法西斯,我們從漫畫裡看到了普通人的感情,也看到了日本士兵自身從厭戰到反戰的轉變,而在這個層面上人類有著共通之處。」至於這一次在電視螢屏上介紹的這本書,薩蘇表示,「如果有機會能把這本漫畫書翻譯引進到中國,我會十分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