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蘇:換個視角再述抗戰史 推薦日本老兵繪製漫畫日記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薩蘇:換個視角再述抗戰史

  日本侵華老兵齋藤邦雄筆下繪製的地道戰。圖中日語為「這口井有古怪!要小心!」

  前晚,旅日作家薩蘇拿著一本「小人書」登上了北京紀實頻道《影事》欄目。這是一本由日本侵華老兵繪製的漫畫日記,名為《日本步兵漫畫物語》。在這本書中,作者齋藤邦雄講述了他親身經歷過的地道戰,還畫出了雙槍李向陽的原型人物,以及手拿紅纓槍的抗日兒童團。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視角講述抗戰史,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新鮮生動的畫面,還有對戰爭更為深刻的感悟。

  早在1999年赴日工作後,薩蘇就開始搜集抗戰史料。他在日本發現的這本漫畫書,發行已有數十年之久,累計銷售超過40萬冊,與其同系列出版的漫畫書,還有《日本士官漫話物語》等二三十種。書中,腰間別著雙槍的八路軍被畫得威風凜凜,而侵華日軍則經常遭遇狼狽事情。在薩蘇看來,這本由日本士兵齋藤邦雄根據親身經歷記錄下來的漫畫小書,完整地呈現了普通侵華士兵所遭遇的戰爭,為中國讀者了解參戰者心態,提供了重要參考。

  就是這本漫畫書,薩蘇竟然前後買了四次。第一本書,因為多次掃描而破損,後面兩本分別被崔永元和抗戰老兵的後代拿走,此次帶上節目的則是第四本。提起書裡的故事,薩蘇如數家珍:「書中既沒有避諱日軍實行『三光』政策的殘酷,同時也記錄下日本兵用驢隊保護中國婦女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回憶。」對他來說,齋藤邦雄所繪製的回憶,補充了自己的抗戰觀,「以前我們對戰爭的理解都來自於己方的記載,卻很少試過從對方的視角,去看待這場戰爭。」

  不過,當薩蘇將這本書介紹給國內的朋友時,書中以生動活潑的漫畫筆觸勾勒出的「天真善良」的日本小兵形象,也讓他遭到了質疑。「有人問我,我們了解這些某種意義上也很善良的日本士兵,是要否定抗戰的意義,為他們翻案嗎?」對此,薩蘇回答,「我只是希望我們對於抗戰的觀感更接近事實本身,這些苦中作樂的日本兵恰恰讓我們認識到戰爭本來的面目,它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閥和日本帝國主義的,而不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人民的。」

  「我們國內目前對抗戰的認識,出現了一些偏差。一種歷史是概念性的,戰爭變成了歷史書本上的傷亡統計數字,很難讓人產生共鳴。另一種則是抗戰神劇裡呈現出來的,老百姓都在看熱鬧,卻無意間忽略了真正的歷史。」薩蘇認為,此前國內的抗戰史實資料,多少缺乏生命力,「其實,我們也有過《三毛從軍記》,我在當年的《晉察冀畫報》和《良友》雜誌中也看到過不少生動細節。」

  近年來,薩蘇一直利用業餘時間,將自己在日本搜集到的抗戰史料翻譯過來,介紹給國內的讀者。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引發人們的思考,「戰爭不可能真的把每個人變成法西斯,我們從漫畫裡看到了普通人的感情,也看到了日本士兵自身從厭戰到反戰的轉變,而在這個層面上人類有著共通之處。」至於這一次在電視螢屏上介紹的這本書,薩蘇表示,「如果有機會能把這本漫畫書翻譯引進到中國,我會十分願意。」

相關焦點

  • 值得一看之《尊嚴不是無代價的:從日本史料揭秘中國抗戰》薩蘇作品
    本書講了一部抗戰史,作者翻閱大量資料,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戰爭歷史。歷史已經過去,現在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當年那場戰爭留下的種種痕跡——都市中隨處可見的慰靈碑、墓園中大片四稜尖頂的墓碑,都在無言地述說著對那場戰爭漸漸消逝的記憶。
  • 90後新書《衛國歲月》搶救抗戰口述史
    這些年,周渝邊尋訪邊記錄,搶救性地積累了大量抗戰老兵口述史的資料,並選取了其中8位具有代表性的老兵故事,結集出版了15萬字的紀實作品《衛國歲月:革命軍抗戰將士尋訪錄》(後簡稱《衛國歲月》)一書。他從動筆到完稿,用了400多天。「首先要閱讀大量書籍、史料作為支撐,才能和老兵對話。不能原封不動地記錄老兵的話。因為時隔70年,他們的記憶有可能出現偏差。
  • 抗戰老兵講述被迫在日本做勞工經歷:每天挨打
    本報記者 張清華/文 本報記者 田明 實習生 何凱/圖  「聽說國家將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社會福利保障範圍,真是從心底裡感到溫暖,體現出國家對抗戰老兵的一種關懷。」石家莊市正定縣的抗戰老兵陳玉川14歲參加了國民黨中央軍十五軍,做了一名護士,參加了著名的中條山戰役和洛陽保衛戰,後被日軍擄到日本做了一年的勞工,直到抗戰勝利後才回到了中國。「參軍的那段日子刻骨銘心,可以說是在槍林彈雨中倖存了下來。」  14歲因生活所迫參軍  「原國民黨抗戰老兵還活著的已經很少了,確實需要國家給予一些關注。」
  • 從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看日軍侵華史
    如果一個國家對外國地圖感興趣,運用多種手段繪製外國地圖,其意圖往往使人生疑。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做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用摺紙剪紙作品祈願和平
    9月1日下午,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會議室內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會談之後,高卓堂、朱有芹和榮獲了臨沂市首屆「沂蒙最美退役軍人」的李鳳德一起,用紙摺疊和平鴿,並展示寫有「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剪紙作品,緬懷先烈,祈願世界和平。
  • 【敬禮老兵】長沙抗戰老兵的春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2017年將迎來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我們用鏡頭尋訪抗戰老兵,給他們送上新春祝福,聽他們講述激情燃燒的烽火歲月,感受他們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習近平  當年,他們風華正茂,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以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譜寫下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如今,他們到了耄耋之年、華發蒼顏,面對我們的鏡頭,回憶那段烽火歲月,他們會挺直脊梁,舉起右手致意,在場者無不動容。  八路軍老兵曹傑:對年輕一代寄予厚望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走5000元,從沒怕過日本侵略者,卻哭得像個孩子
    83年前,隨著北京盧溝橋一聲槍響,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從那時開始算起,直至1945年為止,無數熱血愛國青年奔赴抗日戰場,為能早日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大地,他們甚至不惜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對於那些犧牲在保國戰場的將士們,後人應永遠銘記;對於倖存下來的抗戰老兵,我們更應該十分尊重。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想出3000萬贖回,老人果斷拒絕
    我國在面臨日本殘酷的侵略時,無數中華兒女拼死頑抗,和敵人在做鬥爭,為了保護祖國的山河,就算犧牲也無所畏懼。犧牲了無數的革命先烈,最終才換來了和平,而在戰爭中,也發生了很多小故事。當年有一位抗戰老兵,在和敵人戰鬥時,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找到老人後,想要出3000萬贖回,不過老人果斷拒絕了。
  • 抗戰勝利70年 | 老兵日記(二)烽火淬青春
    老兵楊明近照    一九四五年臘月二十六  又是一年年關,我衣不蔽體食不裹腹。正在聽外婆說話的我還沒把身子烤熱,十幾個人就圍住了外婆家的房子。我還在脫開草鞋烤火,幾個人就進來了,連草鞋都不讓我穿,連拉帶綁,把我押走了。外婆哭著求情,那幫人一邊罵,一邊放槍恐嚇。我還記得,那一天是1945年的臘月二十六。  我被送到織金師管區,與同被抓來的300多名壯丁關在一起。
  • 他和10個抗戰老兵「爹媽」再相聚
    今年清明節,「中國好人」張大生與他心心念念的10個「爹媽」再次相聚,而其中隨著年事已高,4位已經去世。這一次,張大生與健在的6位高齡老兵以及四位老人的遺像拍了一張特殊的「全家福」。張大生是這些年來抗戰老兵相聚的鼎力支持者,他情系老兵,噓寒問暖,連續六年來都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滿足這些老兵的願望。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紀念館暫時閉館,張大生原打算帶著六名老人在紀念館外面面向國旗鞠躬致敬。後來,紀念館負責人了解情況後,把老兵請到紀念館,找來解說員,帶領他們展廳內參觀,回顧抗戰歲月。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沂南共摺疊和平鴿祈願和平
    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正在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贖回,老人:不可能!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贖回,老人:不可能!抗戰時期,我國因為經濟和軍事實力落後於日本;致使中國軍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劇統計,我國在戰爭中的死傷軍民人數超過3000萬以上。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喜歡佩刀,特別是日本武士,隨時隨地都配著刀,所以在近代戰爭中,他們在戰場也經常使用軍刀,抗日老兵們在戰場上繳獲兵刀也是常見的事情侯永勝年輕的時候曾是一名遊擊隊員,侯永勝的家人都死在了日本人的刺刀之下,他為了活命到處流浪,最終決定加入遊擊隊抗日為家人報仇,在軍隊中的歷練讓他很快就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神槍手,在一次出任務的返程途中,他看到了幾個日軍落單了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買回遭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買回遭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眾所周知,「神槍手」作為軍隊當中的一個強大的角色,想要從一位普通士兵變為神槍手,所要經歷的困難數不勝數。而今天要與大家一同了解的則是有著「神槍手」稱號的抗戰老兵,曾在抗戰期間擊殺了眾多日軍,他就是侯永勝。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軍刀,日本願花3千萬贖回,現被我國博物館珍藏
    今天介紹的這位老兵,就在當時的戰爭中繳獲了一把如今日本願花3千萬贖回的軍刀,當然,日本沒能成功。這位老兵名叫侯永勝,是河南人。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正值戰亂,他見到很多日本軍隊的暴行,於是毅然決定參加軍隊,抗擊侵略者。後來他就被組織收入,成為了一名遊擊隊員。
  • 抗戰老兵收藏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花三千萬購買,老人一口回絕
    ,特別是日本武士,隨時隨地都配著刀,所以在近代戰爭中,他們在戰場也經常使用軍刀,抗日老兵們在戰場上繳獲兵刀也是常見的事情。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位老兵,他就在戰場上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就因為這把軍刀,日本人曾出3000萬的價格要買,但是卻被老人一口回絕了,現在還珍藏於博物館內。
  • 小江軍科技:寒冬慰問抗戰老兵 真情傳遞溫暖人心
    如今,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美好的年代,但是革命先輩的精神我們要永遠記住,正是他們英勇不屈、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用鮮血和生命取得了一個個偉大的勝利,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安定的新生活。他們是永遠的英雄!關注老人,關愛老兵,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向他們表達一份關愛和問候,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是小江軍人發起此次慰問抗戰老兵的初衷。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慾出價3000萬買回,被直接拒絕
    日本侵華戰爭中,我們經過14年激烈的抗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這十四年的抗戰中,湧現了一批又一批救國圖強、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抗戰勇士,他們英勇的事跡值得我們銘記,他們愛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他們都是中華民族浩蕩的歷史長卷裡最值得銘記的人。有這麼一位老兵,他的事跡也值得我們銘記。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而日本近些年來就是在搞這種操作。自1945年日軍投降算起,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已經過去了75年,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當年的抗戰老兵都一個接一個地辭世了。但雖然日軍極力否定,而中國抗戰老兵也相繼辭世,但總還有人證,人證之外還總能有物證,而侯永勝和他的一把日本軍刀就是最好的證明。侯永勝出生於1927年河南省鶴壁市一個叫作鉅橋村的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困,侯永勝兒時也過得十分困苦。在1931年日軍侵華開始之後,侯永勝一家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也因此兒時的侯永勝就極其痛恨日本兵。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  本文圖均為 封面新聞 圖​​​封面新聞12月2日消息,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就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
  • 抗戰老兵繳獲日本軍刀,直接拒絕日本天價購買,如今收藏在博物館
    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他們所犯下的罪行也都是無法原諒的。在抗戰期間我國團結一致,期間湧現出來了無數的愛國人士,毫不猶豫的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老兵,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更是當時的一位神槍手,在抗戰期間付出了很多艱辛,也擊殺了無數的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