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70年 | 老兵日記(二)烽火淬青春

2021-01-09 中國文明網

老兵楊明近照

    一九四五年臘月二十六

  又是一年年關,我衣不蔽體食不裹腹。抓壯丁的人已將我「掛號」,我不得不穿著草鞋、冒著一地大雪前往織金的外公家避避風頭。

  走了兩天才到織金。外婆說:「我們這裡抓兵也抓得緊,白天夜晚嚇得雞飛狗跳。」正在聽外婆說話的我還沒把身子烤熱,十幾個人就圍住了外婆家的房子。我還在脫開草鞋烤火,幾個人就進來了,連草鞋都不讓我穿,連拉帶綁,把我押走了。外婆哭著求情,那幫人一邊罵,一邊放槍恐嚇。我還記得,那一天是1945年的臘月二十六。

  我被送到織金師管區,與同被抓來的300多名壯丁關在一起。訓練3個月後,我被編入國民革命軍94軍43師搜索連,開赴湖南武岡,追擊窮途末路的日軍……

  從武岡一路追擊日寇,不到一周就追到了廣西龍勝,之後抵達了長蛇嶺。

  鬼子一個勁要往北面撤退,我們一個勁死死咬住不放,其中,盤古嶺、包子嶺、500高地、609高地,戰鬥最激烈,我們殲滅日寇3600多人。戰鬥結束後我才知道,121師363團最後只剩下7個人……

  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第94軍121師363團團長饒啟堯的《長蛇嶺半月戰鬥記》這樣敘述了當時的慘烈:

  7月18日 晴 長蛇嶺東北高地

  拂曉回至白竹坪南高地,官兵疲憊不堪,略布警戒,大家就地熟睡……11時許,餘登獅子山附近,用望遠鏡向各地偵察。舉鏡望西南,桂林歷歷在目。只聽轟然一聲,李家村機場黃煙衝霄,知是敵破壞……

  7月19日 雨晴 長蛇嶺500高地

  桂林公路上零零落落的全是寇軍。長蛇嶺上,除盤古廟外絕無人家,也無大樹,只有斷斷續續的叢林可供遮蔽。

  7月21日 晴 盤古廟

  數日來,敵窺我已將長蛇嶺佔領,頻將城區兵力抽調增援,企圖苟延時日,以保主力撤退。我先發制人,除留一部佔長蛇嶺各制高點外,主力分向盤古廟附近集結。敵向長蛇嶺東端三營各處攻擊,激戰終夜,寸土無恙。

  7月22日 晴 長蛇嶺

  日寇約500餘人向我陣前猛進,我遣一二營各一小部阻止該敵於東頭高地,三連排長龍仙源陣亡於此,連長何紹臣殉職。

  7月23日 晴 長蛇嶺

  雙方傷亡慘重,遂成膠著狀,而敵一部復向我盤古廟守地攻擊,我班僅存最後一兵一槍,仍不忘職守。

  ……(《長蛇嶺半月戰鬥記》內容為編者添加)

  日軍被我們追得基本上不抵抗了。田間,路旁,草叢,日軍一路丟下乾糧袋、空水壺、飯盒、折斷的刺刀、擊穿的鋼盔……

  日軍所過之處,見牛殺牛,見雞殺雞,沿路鋪子被洗劫一空。田間的稻穀被日軍一片片割去餵馬,一個大約有10多戶家人的小集市被鬼子放火燒成灰燼。

  最殘忍的是那個小姑娘的事。一條山溝裡有幾戶農戶,年輕的跑光了,剩下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守著雙目失明的老奶奶。日軍路過,要強姦小姑娘,小姑娘不從,與鬼子撕打,鬼子就用刺刀刺了小姑娘兩刀,人傷得只剩下半條命,老奶奶守在旁邊哭得死去活來,一直喊著孫女兒的名字……太慘得很。

  後當我所在的部隊追到桂林,日軍已退到上海。1945年8月初,小道消息頻傳,說日本人要投降了。緊接著,日軍投降的消息被證實,94軍軍長牟廷芳向所部訓話:日本投降了,我軍奉命前去上海受降。然後,我隨軍到了上海,凡是日本人的窗口、營房,到處都插滿了白旗。當年那些窮兇極惡的日本兵呆在房間裡,個個愁眉苦臉,像些縮頭烏龜。

  耷拉著腦袋的日本鬼子低調地從上海等地退回本土。

  1945年10月,我所在部隊又調到北京,駐守石家莊、山海關一帶,搜尋流散的少數日寇,接管日軍留下的營地、倉庫、碼頭……

  一九四八年

  那時,我已經進入國民黨新組建的騎兵部隊,開往遼寧新民、漳武一帶作戰。

  一天拂曉,夜行100多公裡的我等騎兵進入一個村莊埋鍋造飯。飯做好了,剛端上碗,村莊突然被包圍,他們立即翻身上馬衝出村外,一口氣跑出30多公裡。清點人數,連人帶馬少了18個。喘息未定,唐家莊方向的炮火又密集地轟過來,騎兵連全部被衝散。我騎的戰馬的肚皮被炮彈炸了個大洞,腸子都脫出來了。我皮鞭不停,戰馬奔跑不止,衝過了半腰深的沙河,戰馬倒地而死……這時,戰友幾乎潰散,只剩下李樹成、我等3人。三人都不識字,不知何去何從,只得一個勁地朝著大平原方向走,餓了就去老鄉家討飯充飢。

  不知不覺,我們走進了解放區朝陽,被解放軍關卡截下送往團部。團部組織他們學習「為誰扛槍為誰打仗」,飽受人間疾苦的我說起他在故鄉的種種遭遇後,調轉槍口,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投入了舉世聞名的遼瀋戰役。

  1個月後,部隊轉移到北平、天津一線的平津戰役主戰場。

  平津戰役結束後,我部隊駐紮在北京郊外固安縣城西邊的一個村子裡。因為連隊補充人員多,部隊便開展教育活動,讓我講講自己的苦大仇深。他從父親反抗地主遇害、大姐被迫當童養媳、妹妹被迫當尼姑講起,講到自己如何九死一生地走進革命隊伍,讓整個會場的人都哭了。憶苦結束後,班長把他叫到室外,說:「我們都是一棵苦藤上的苦瓜,要想自己和大多數人都不再受苦受難,就得爭取參加中國共產黨。」

  「當時,我覺得奇怪,說,『我不是參加了嗎?』」我回憶說。

  班長說,參加軍隊只能算革命戰士,還不算共產黨員,要積極創造條件入黨。

  1949年1月31日,兩次立過戰功的我在劉萬興、陳新華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未完待續)

    抗戰勝利70年 | 老兵日記(一):亂世少年 九死一生

相關焦點

  • 兩岸同胞共同參與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
    10年來,民間志願者和各級政府共同推動,讓國民黨抗戰老兵走上臺前,走到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閱兵式上。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在氣勢恢宏的閱兵式中,由300餘位抗戰老兵、支前英模子女等組成的車輛方隊,成為了一大亮點。在這些抗戰老兵中,除了八路軍、新四軍等老兵外,還有一些是國民黨抗戰老兵。對於這些參加閱兵的國民黨抗戰老兵而言,參加閱兵自然是無比珍貴的榮譽。
  • 馬鞍山各界開展特色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育才小學以這樣的形式紀念抗戰勝利,教育學生珍惜和平,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鬥。      「開學第一課」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9月1日是馬鞍山市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34萬中小學生又背起了書包,街道上又多了許多青春的身影,校園裡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 【敬禮老兵】長沙抗戰老兵的春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星辰在線1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杜進 柳佳路 鄧佳瑩 何燦 周建華)春節期間,我們與志願者一道看望這些將熱血與青春留在抗日戰場的耄耋老人,他們來自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中國遠徵軍等部隊。        2017年將迎來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
  • 抗戰勝利紀念日:昆明各界開展「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紀念活動
    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昆明各界開展「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紀念活動。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黨支部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宣誓儀式。在抗戰勝利紀念堂博物館,抗戰老兵任計堂(98歲)和張欽芝(93歲)兩位老人在參加群眾紀念活動中回顧浴血奮戰的烽火歲月,用高昂的抗戰歌曲激勵新時代的鬥志和信心;來自紅塔銀行總行、雲南省畜牧獸醫研究院等企事業單位的黨支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和參觀雲南人民革命鬥爭展覽,銘記抗戰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 雲南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 百歲華僑機工憶崢嶸歲月
    人民網瑞麗8月28日電 (虎遵會)8月27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活動在雲南省瑞麗市畹町舉行。雲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趙金、102歲華僑機工翁家貴、雲南省直相關部門領導、抗戰老兵代表、以及南洋華僑機工後人代表和數千名群眾代表參加紀念活動。
  • 小江軍科技:寒冬慰問抗戰老兵 真情傳遞溫暖人心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伍雪梅 王梅 綿陽報導)四川小江軍科技有限公司每月開展一次團建活動,在豐富員工們的業餘生活的同時,也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合進來,2020年正值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小江軍銘記歷史,十月團建組織觀看電影《金剛川》,十一月的團建更是格外的有意義—
  • 這個抗戰勝利紀念日,讓我們去市群藝館,看一看「小人書」中的烽火...
    圖說:「『小人書』中的烽火歲月」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下同)9月3日,抗戰勝利日當天,「『小人書』中的烽火歲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連環畫展」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幕。圖說:觀眾在展覽現場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帶我們身臨其境地走進抗戰歷史,緬懷先烈,不忘艱難抗戰歲月。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環畫傳承人,曾創作80多本單本連環畫的老連環畫家範生福已年逾八旬,他很高興在抗戰勝利紀念日來參加這樣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連環畫展。他的兩部作品手稿——《蘆蕩小英雄》和《夜奔盤山》在展覽之列。
  • 成都 人民公園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 老兵向紀念碑默哀獻花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9月3日,在成都人民公園,來自四川各地的抗戰老兵,齊聚在這裡,舉行了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上午9點,抗戰老兵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了成都人民公園東門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到達現場的老兵有近60人左右,據活動現場的志願者介紹,「前期通知到的老兵有48人,在活動中又現場來了一些老兵,他們主要是四川本地的抗戰老兵。」
  • 雲南抗戰勝利紀念堂博物館開展「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活動
    2020年9月3日,雲南省昆明市,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雲南抗戰勝利紀念堂博物館開展「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活動。在紀念活動中,抗戰老兵任計堂(98歲)和張欽芝(93歲)兩位老人回顧浴血奮戰的抗戰烽火歲月,用高昂的抗戰歌曲激勵新時代的鬥志和信心;來自企事業單位的黨支部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以舉行宣誓儀式和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的方式銘記抗戰歷史,緬懷革命先烈。「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史料展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
  • 薩蘇:換個視角再述抗戰史 推薦日本老兵繪製漫畫日記
    日本侵華老兵齋藤邦雄筆下繪製的地道戰。圖中日語為「這口井有古怪!要小心!」這是一本由日本侵華老兵繪製的漫畫日記,名為《日本步兵漫畫物語》。在這本書中,作者齋藤邦雄講述了他親身經歷過的地道戰,還畫出了雙槍李向陽的原型人物,以及手拿紅纓槍的抗日兒童團。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視角講述抗戰史,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新鮮生動的畫面,還有對戰爭更為深刻的感悟。   早在1999年赴日工作後,薩蘇就開始搜集抗戰史料。
  • 滬連環畫展致敬抗戰烽火歲月
    來源:新華網「小人書」銘記「大歷史」:滬連環畫展致敬抗戰烽火歲月新華社上海9月4日電(記者孫麗萍)「『小人書』中的烽火歲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連環畫展」9月3日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揭幕
  • 抗戰勝利紀念展啟幕 八大主題展現14年抗戰歷史
    抗戰勝利紀念展啟幕 八大主題展現14年抗戰歷史 2015-07-07 07:46:55來源:長江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上官雲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介紹,文化部將於今年八九月間,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聯合國總部舉辦《為了和平的紀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新聞發言人李宗遠介紹,從7月7日開始,將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用摺紙剪紙作品祈願和平
    9月1日下午,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會議室內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會談之後,高卓堂、朱有芹和榮獲了臨沂市首屆「沂蒙最美退役軍人」的李鳳德一起,用紙摺疊和平鴿,並展示寫有「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剪紙作品,緬懷先烈,祈願世界和平。
  • 十月沂蒙黨旗紅,重陽情暖抗戰老兵
    為加強醫保窗口黨員黨性教育,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10月11日上午,市醫保局窗口黨支部組織黨員志願者,赴沂南天河醫養院開展 「十月沂蒙黨旗紅,重陽情暖抗戰老兵」主題黨日活動。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沂南共摺疊和平鴿祈願和平
    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正在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 金鄉92歲抗戰老兵繳納1000元特殊黨費 還寫了一封信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方圓)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斯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近日,現年92歲的孫希周老人騎三輪車去金鄉縣委組織部繳納特殊黨費1000元,並給黨組織寫了一封信。
  • 「三個必勝」史實展開展:重溫抗戰記憶,見證勝利榮光
    老兵記憶 ——   親眼看到岡村寧次低頭弓著身子進入會場   步入門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處名為「老兵記憶——我們勝利了」的場景。左側牆上的電視裡播放著14位八路軍、新四軍和國民黨軍隊抗戰老兵的資料,象徵艱苦抗戰14年。正面為一尊銅雕,他的名字叫於文瑞。
  • 「鐵血記憶」抗戰老兵周鳳岐講述:17歲那年親歷常德保衛戰
    □常德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張念/文 陳歡/圖今年94歲的抗戰老兵周鳳岐,現居市城區柏子園小區。8月25日,記者見到他時,老人雖然頭髮花白,走路顫顫巍巍,但腰杆挺得筆直。1943年11月初,侵華日軍為牽制中國軍隊對雲南的反攻,向中國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的常德地區發動攻勢。11月3日,第七十四軍57師師長餘程萬率部進入常德城,迅速疏散全城民眾,建築防禦工事,準備迎戰日軍。日軍動用飛機大炮對常德守軍實施猛烈轟炸,並施放毒氣彈、燃燒彈,又發起無數次的白刃衝鋒……周鳳歧老人手捧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
  • 抗美援朝勳章紀念章:穿越70年烽火歲月
    抗美援朝勳章紀念章:穿越70年烽火歲月 2020-10-25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抗日烽火:抗戰爆發的歷史背景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宣傳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營造愛國奮進的氛圍,「掌上綏濱」開設「抗日烽火」專欄。通過宣傳綏濱抗戰史和推介綏濱抗戰典型戰役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和抗聯精神,激勵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今天,為您推送「抗日烽火」第二期——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詩。綏濱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32年,中共黨員王永昌等人就在綏濱縣從事革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