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犧牲的戰士,67年後的家書中「表情包」看哭全中國人

2020-12-22 騰訊網

1953,中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多少中華兒女犧牲在這片土地上。志願軍戰士李徵明就是其中一位,而今天讓全中國人感動落淚的是當年他給家人寫下一封封特別的家書,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

而只在距離勝利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李徵明便犧牲了,年僅23歲。而這份特別的家書穿越67年,看哭了所有中國人

李徵明(二排中)和他的戰友們

滿篇內容全是對妹妹的愛

1952年李徵明和弟弟踏上了奔赴朝鮮戰場的戰鬥,由於弟弟負傷被送回國,而他繼續留在朝鮮戰場。

戰爭是殘酷的,李徵明便用家書來寄託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對妹妹的家書中充滿的生活細節,滿滿的都是對妹妹的疼愛。

而他寫家書的方式就是文字加圖畫的方式,比如下面這張圖就是告訴妹妹朝鮮的風土人情。

信中李徵明有訴說不完的家長裡短,特別要求妹妹將家裡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要告訴自己。要妹妹分擔家務。

要妹妹好好讀書,還要送妹妹去讀女子學校。

信中滿滿的都是哥哥的擔當,其中不少細節都看哭網友,最感人的就是信的開頭李徵明總要手繪妹妹的頭像,

信的結尾繪畫自己向妹妹敬禮的圖案。

他在信中期盼著和妹妹的團聚。

勝利一月前犧牲

在給妹妹的家書末尾,李徵明滿懷期待地說:「我已戴上祖國人民贈送的勳章了,你看見恐怕也很高興吧!」遺憾的是李徵明沒能兌現給妹妹的承諾,1953年6月距離停戰只剩一個多月,李徵明在戰鬥中負傷卻堅持不下火線他說:「今天流血流汗是光榮的是為了朝鮮人民的獨立為了祖國的安全建設使人民和我們的家人過上好日子」他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再次負傷,終因傷勢過重犧牲,年僅23歲。

妹妹捐出家書原件「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

67年來這些家書被妹妹李曼小心珍藏李曼女兒王潔說:「小時候我只知道有個英雄舅舅直到有一天母親將舅舅的家書拿出來,我全程哭著讀完這些書信才知道舅舅也是一個,愛家又多才多藝的人」,近日,李曼來到北京,將李徵明烈士的家書原件,進行捐贈,她說:「希望更多人看到這些書信」。

網友: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一封家書,一份家國之愛、兄妹之情,網友紛紛致敬緬懷「一個很熱愛生活的年輕人」「英雄你們看到了嗎?我們現在強大了」。

相關焦點

  • 23歲犧牲!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看哭了
    1953年志願軍戰士李徵明給家人寫下一封封特別的家書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不幸的是距勝利只剩約一個月時年僅23歲的李徵明犧牲了如今,這一封封穿越67年的家書看哭網友……↓↓↓
  • 67年前的手繪「表情包」家書,看哭了!
    這封家書,穿越67年用文字+手繪表情包的形式逗家人開心1953年,志願軍戰士李徵明手繪各種「表情包」在家書中形象生動、圖文並茂地為妹妹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手繪表情包聲情並茂逗妹妹開心1952年,李徵明在母親支持下,和四弟李智光一起趕赴朝鮮,保家衛國。
  • 23歲犧牲,這位宿遷籍抗美援朝烈士的「表情包」家書看哭網友
    近日,67年前志願軍戰士的「表情包」家書刷屏。
  • 23歲犧牲!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催人淚下,家國永念!
    23歲犧牲!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催人淚下,家國永念!志願軍戰士李徵明給家人寫下一封封特別的家書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不幸的是距勝利只剩約一個月時年僅23歲的李徵明犧牲了如今,這一封封穿越67年的家書看哭網友……
  • 給妹妹手畫「表情包」,一封67年前的志願軍家書刷屏
    給妹妹手畫「表情包」,一封67年前的志願軍家書刷屏 2020-10-27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志願軍的「表情包」家信,太好哭了
    最近一封67年前的志願軍家書看哭千萬網友↓↓↓家書中志願軍戰士李徵明圖文並茂地為妹妹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1952年李徵明在母親的支持下和四弟李智光一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走上保家衛國之路在異常艱苦的朝鮮戰場兄弟兩人和戰友們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不久,弟弟李智光因在戰鬥中光榮負傷
  • 「手繪「表情包」刷屏的23歲烈士,是我的哥哥」
    近日67年前志願軍戰士的「表情包」家書刷屏
  • 129名戰士被凍成冰雕,美軍集體脫帽致敬,這一幕看哭無數觀眾!
    《三八線》中,有一幕場景看哭了無數屏幕前的觀眾,那就是尖刀連六班為完成任務潛伏在冰冷的雪地中等待敵人,可最終敵人來了,然而他們卻未能開一槍,因為此時的他們化作冰雕。
  • 兒子在對越反擊戰中壯烈犧牲,老父親苦尋38年,86歲才為他掃上墓
    雖然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們國家處於戰爭優勢,但是仍然有不少的戰士為此而犧牲了,蒲仕平就是其中之一,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這個小夥子正值青春,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和繁榮,他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戰場,而他也在這場戰役之中用生命詮釋了什麼叫精忠報國。
  • 「我在外面不需要記掛,見信如見面……」 抗美援朝上的那些家書...
    」它是連接官兵與家鄉和親人的紐帶給予他們無窮的精神力量70年後捧讀這些沾滿硝煙與血淚的戰地家書我們仍能感受到其中洋溢出的家與國、愛與思念、有的志願軍戰士寫完這些家書就犧牲了家書連同其他遺物被一起運回故鄉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的水壺毛巾、信箋筆記早已斑駁褪色但是戰士的胸前的勳章
  • 易金榮:停戰後,我在朝鮮修烈士陵園
    為了應對美國可能在朝鮮的大規模登陸作戰,志願軍進行了反登陸作戰準備,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構築工事,因此,當時需要大量的工兵。易金榮記得,新兵訓練結束後分兵那一天,帶隊幹部挨個兒查看戰士的手,只要是手掌粗糙的,就被分到工兵連。就這樣,易金榮被編入志願軍第16軍32師95團工兵連,主要執行挖掘戰壕、修築工事、排雷布雷等任務。
  • 每個為了表情包看《亮劍》的人,最後都哭慘了
    直到,所有因為表情包入坑《亮劍》的觀眾,最後都哭著出來了。「不愧是李雲龍」每一個50後中年男人,都曾在電視重播出現《亮劍》的時候放下遙控器,不管播到哪一集都接著看下去;而每一個當年拒絕和老爸看中央臺的90後,也都轉發過「老子的義大利炮呢」的表情包。
  • 生於衣食無憂的名醫之家 他卻偷偷報名上了戰場
    他一個個為生疥瘡的戰士們在汽油桶裡洗澡、擦藥,又用特殊的「藥方」治療夜盲症。離家近三年,只有在寫家書時,才觸碰到家鄉的氣息。 劉世林說話溫和,氣質儒雅,胸前戴著一枚刻有和平鴿的紀念章。一見面,很自然地敬了一個軍禮。在新中國建設中,劉世林有過很多頭銜,曾任大型國營軍工企業宣傳幹部,職工大學副教授,但在他心裡最驕傲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身份。
  • 許禮平︱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香港人:陸朝華往事
    編者按:2020年6月25日是韓戰爆發七十周年。香港收藏家許禮平先生以萬字長文,記述一位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香港青年,並對他的特殊家世做了深入介紹。謹此發布,以志紀念。香港人陸朝華犧牲在朝鮮戰場,年僅二十三歲,是國殤。
  • 喀秋莎首次出現在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東西簡直毀天滅地
    喀秋莎威力巨大,而且射速極快,這件武器在蘇聯護國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世人第二次見到這件武器僅僅就在二戰結束的幾年後,在朝鮮戰場上,喀秋莎這次的目標也是從德國人變成了美國人。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中國百萬志願軍戰士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 朝鮮戰場上,17歲女護士用嘴幫受傷戰士排尿,晚年生活過得如何?
    眾所周知,韓戰是註定要被寫進歷史的經典戰役,因為在這場懸殊懸殊的戰爭中,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者中有一個名叫王清珍的護士,她是一個17歲的小姑娘。她是一名醫護人員,曾在五聖山後面的坑道病房護理過20多名重傷者。
  • 徵文:央視電影頻道直播況重晚烈士家書—演員李光潔吳京讀烈士家書...
    抗美援朝烈士家書請觀看央視電影頻道10月22日21:36直播節目視頻(一)38軍113師337團況重晚烈士戰地家書當年您從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寄回的,盛滿家國情懷的18封家書,您的哥哥重日保管的非常好,並且把您不曾謀過面的兒子建國,教育培養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您有三個孫女,兩個孫子,曾孫最大的也有9歲了,在我們城區小學讀三年級。
  • 被「解放」的遠徵軍老兵,朝鮮戰場頂天立地!《戰火熔爐》隨筆
    雨三灣:那是因為德國人有的選,那是因為你說的那些列強,他們有更好的選擇可以用,我們也不想用炸藥包去炸坦克,我們也不想用步槍和機槍去打飛機,如果我們有選擇的話……上面這段話,是電視劇《戰火熔爐》中「武器控」趙和,在面對已犧牲連長遺留下的德式駁殼槍時
  • 抗美援朝中的貴州戰士(三)——我在朝鮮修鐵路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後,一路南下,戰場迅速擴大,對後勤保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此時由於美軍飛機的轟炸,朝鮮北部鐵路系統已近於崩潰,為改變後勤運輸的被動局面,同年11月中國鐵道兵部隊入朝進行鐵路建設與保障,提出了建設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的目標。